新版《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2012[1] 2
- 格式:doc
- 大小:44.29 KB
- 文档页数:2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要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一)填写注意事项:1.《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填报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
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是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的重要档案资料,手工报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需用钢笔、签字笔书写,填写内容、签署意见(包括有关人员的签字)字迹要清楚,不得用报告表中未规定的符号、代号、不通用的缩写形式和花体式签名。
其中选择项画“√”,叙述项应准确、完整、简明,不得有缺漏项。
3.每一个病人填写一张报告表。
4.个人报告建议由专业人员填写,可以是诊治医务人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专(兼)职人员及专业监测机构人员。
5.尽可能详细地填写报告表中所要求的项目。
有些内容无法获得时,填写“不详。
6.对于报告表中的描述性内容,如果报告表提供的空间不够,可另附A4纸说明。
在纸的顶部注明“附件”,所有的附件应按顺序标明页码,附件中必须指出描述项目的名称。
7.补充报告:如需作补充报告时,请注意与原报表编号保持一致,并在报告左上方注明“补充报告”,与原报表重复的部分可不必再填写。
补充报告也可不填写报告表,只需附纸说明补充内容即可,但须注明原报表编号、单位名称、补充报告时间、报告人。
(二)填写详细要求1.新的、严重、一般:新的ADR: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ADR。
严重ADR: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⑴引起死亡;⑵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⑶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⑷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⑸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2 群体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2群体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2(群体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中
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指治愈、好转、有后遗症或死亡。
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建议
一、医疗卫生机构报告要求:
①出现时间②地点③牵涉药品名称
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要表现⑤诊治过程⑥转归情况
⑦在该地区与否为计划内免疫系统药品
2.典型病例详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3.报告人及联系电话二、药品生产企业报告要求:
1.事件出现、发展、处置等有关情况2.药品说明书(进口药品须提供更多国外说明书)3.质量检验报告
4.是否在监测期内(进口药是否为首次获准进口五年内)5.注册、再注册时间6.药品生产批件7.执行标准
8.国内外药品安全性研究情况、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包含文献报导9.典型病例详尽核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中》10.报告人及联系电话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要求
1.非政府核对《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中》2.整理、分析接到材料3.明确提出关联性评价意见4.紧密高度关注事件时程发展
5.事件过程详细调查报告(事件发生、发展、处理、结果等)。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首次报告□跟踪报告□报告来源: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其他□除非得到允许,报告表中的个人信息将予以保密。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事件:1) 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永久的人体伤残或器官功能的损伤;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6)其他有意义的重要医学事件。
如,尽管事件不会立即危及生命或导致死亡和/或需住院,但为了预防出现任一上述所列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治疗,通常也被认为是严重的。
关联性评价说明:肯定: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加重(即激发试验阳性),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并已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很可能: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可能:用药与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但引发ADR/ADE的药品不止一种,或原患疾病病情进展因素不能排除。
可能无关:ADR/ADE与用药时间相关性不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该药的ADR/ADE不吻合,原患疾病发展同样可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
待评价:报表内容填写不齐全,等待补充后再评价,或因果关系难以定论,缺乏文献佐证。
无法评价:报表缺项太多,因果关系难以定论,资料又无法补充。
其他说明合并用药: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得其他用药情况,其中也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报告的处理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
我们会考虑风险是否普遍或严重,然后决定我们是否需要采取行动,例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的信息,如,限制使用剂量或在某些特定人群中限制使用。
极少数情况下,我们会把产品撤市,只有当我们认为产品的风险大于效益时。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首次报告口跟踪报告口编码:报告类型:新的口严重口一般口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口经营企业口生产企业口个人口其他口____________________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报告时限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30日内报告。
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其他说明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的怀疑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药品。
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用法用量: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
报告的处理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事件之间的关系。
根据药品风险的普遍性或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的信息等。
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认为药品的风险大于效益时,药品也会撤市。
不良反应/爭件过程1S述苗写要求套用格式何时岀现何不艮反应■何时停药.采取何措施■何时不良良应治愈或好转°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不艮反应的发生、发展及处理过程J为关联性评价提供充分的信息.做到三个时间“三个项目"两个尽可能J要求三个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采取措施干预不艮反应的时间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三个项目事件初始歿生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动态变化的相关症伏、体征和相关检查采取的干预措施后的症状、俸征和相关检杳两个尽可能不艮反应」爭件的表现埴写时要尽可能明确*具体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埴写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附件1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其他□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 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报告时限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30日内报告。
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其他说明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的怀疑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药品。
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用法用量: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
报告的处理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事件之间的关系。
根据药品风险的普遍性或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的信息等。
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认为药品的风险大于效益时,药品也会撤市。
附件2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日期:年月日报告来源: 生产企业 经营企业 使用单位单位名称:联系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编码:报告人:医师 技师 护士 其他报告人签名:国家监测机构意见陈述:药品不良反应下的定义: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附表 1 制表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新的√□ 严重□一般□单位名称�医疗卫生机构□ 生产企业经营企业□ 个人□编码□□□□□□□□□□□□□□□□□□□部门�电话�报告日期2014联系方式年6 月10 日患者姓名:杨红性别�男□女√出生日期1968 年4 月18 日民族汉体重62(kg)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无√□不详□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情况�有□ 无□√不详□不良反应/事件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年病历号/门诊号�企业填写医院名称�名称�月日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通用名称�含剂型�监商品名称* 生产厂家批号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用药原因测期内品种用注明�怀疑药品并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结果�治愈□原患疾病�好转□有后遗症□ 表现�病情加重□死亡□ 直接死因�死亡时间�年月日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病程延长□导致后遗症□表现�导致死亡□国内有无类似不良反应�包括文献报道��有□无□不详□国外有无类似不良反应�包括文献报道��有□ 无□ 不详□报告人�肯定□很可能□很可能□很可能□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可能无关□可能无关□可能无关□待评价□待评价□待评价□待评价□无法评价□无法评价□无法评价□无法评价□签名�签名�报告单位�肯定□可能□关联性评价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肯定□可能□签名�肯定□可能□签名�报告人职业�医疗机构��医生□药师□护士□其他□报告人职务职称�企业��报告人签名�◇不良反应/事件分析1. 用药与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2. 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有□ 无□是□ 否□不明□3.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4.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是□否□ 不明□ 未停药或未减量□ 是□ 否□ 不明□未再使用□5. 反应/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是□ 否□ 不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① 引起死亡□ □ □ □ □② 致畸、致癌或出生缺陷③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④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⑤ 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编码规则�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区� 县�区� 单位 年代 流水号 □□□□□□□□□□□□□□□□□□□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编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写。
新版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其他□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 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报告时限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30日内报告。
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其他说明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的怀疑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药品。
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用法用量: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
报告的处理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事件之间的关系。
根据药品风险的普遍性或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的信息等。
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认为药品的风险大于效益时,药品也会撤市。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的分布实验报告学号:微生物学大实验班级:姓名:1.培养基的配置及消毒灭菌1.1通用培养基的配制(液体、固体、半固体三种) 1.1.1实验目的(1)了解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原理和培养基的种类。
(2)掌握配制微生物通用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步骤。
1.1.2实验原理培养异养细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它是一种天然培养基。
牛肉膏是牛肉浸液的浓缩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不仅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bàogào)表(国家)制表单位:国家(guóji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新的□严重(yánzhòng)□一般(yībān)□医疗卫生机构(jīgòu)□生产(shēngchǎn)企业经营企业□个人□编码□□□□□□□□□□□□□□□□□□□单位名称:部门:电话:报告日期:年月日◇不良反应/事件(shìjiàn)分析1.用药与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有□无□2.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是□否□不明□3.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否□不明□未停药或未减量□4.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是□否□不明□未再使用□5.反应/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是□否□不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有下列(xiàliè)情形之一者:①引起(yǐnqǐ)死亡□②致畸、致癌或出生(chūshēng)缺陷□③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yǒngjiǔ)的或显著的伤残□④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编码规则: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单位年代流水号□□□□□□□□□□□□□□□□□□□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编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写。
单位编码第一位如下填写:医疗机构1、军队医院2、计生机构3、生产企业4、经营企业5。
个人报告单位编码一栏填写6000◇注:通用名称一栏,首次获准进口5年内的进口品种用*注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信地址: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南(Huánán)里11号楼二层通信地址:邮编:100061邮编:电话:(010)67164979电话:传真:(010)67184951传真:E – mail :report@ E – mail:新的、严重的药品(yàopǐn)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要求药品生产企业报告(bàogào)要求1.填报(tiánbào)《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2.产品(chǎnpǐn)质量检验报告;3.药品(yàopǐn)说明书(进口药品还须报送国外药品说明书);4.产品注册、再注册时间,是否在监测期内(进口药是否为首次获准进口5年内);5.产品状态(是否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非处方药、国家医疗保险药品、中药保护品种);6.国内上年度的销售量和销售范围;7.境外使用情况(包括注册国家、注册时间);8.变更情况(药品成分或处方、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说明书变更情况);9.国内外临床安全性研究及有关文献报道情况;10.除第1、2项以外,其他项目一年之内如无变更,可以免报。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民族体重原患疾病病历号/门诊号联系方式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不详无有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不详无有相关重要信息吸烟史饮酒史妊娠期肝病史肾病史过敏史其他怀疑用药序批准文号商品名称通用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用药原因备用量从剂型给药途径到用量从剂型给药途径到用量从剂型给药途径到并发用药序批准文号商品名称通用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用药原因备用量从剂型给药途径到用量从剂型给药途径到用量从剂型给药途径到不良反应/事件名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可附页)不良反应/事件的结果痊愈好转未好转不详有后遗症死亡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否不明未停药或未减量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是否不明未再使用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导致后遗症导致死亡关联性评价报告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签名报告单位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签名报告人信息联系电话职业医生药师护士其他电子邮件签名备注报告单位信息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报告日期血常规检查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fl 尿素氮BUN mmol/L 血钠Na mmol/L 血红蛋白(Hbg)g/L 血小板计数109/L 尿酸UA umol/L 血氯化物Cl- mmol/L 红细胞(RBC)1012/L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 fl 血脂分析酸碱度PH 白细胞(WBC)109/L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总胆固醇TCH mmol/L 氧分压PO2 mmHg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肝功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二氧化碳分压mmHg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直接胆红素测定u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实际碳酸氢盐mmol/L 嗜酸性粒细胞间接胆红素测定umol/L 甘油三酯TG mmol/L 二氧化碳总量mmol/L 嗜碱性粒细胞谷丙转氨酶测定ALT U/L 生命体征全血剩余碱Beb mmol/L 淋巴细胞谷草转氨酶测定AST U/L 体温℃细胞外液剩余碱BEecf mmol/L 单核细胞总蛋白测定TP g/L 心率次标准碳酸氢根SBC mmol/L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白蛋白测定(ALB)g/L 呼吸频率次阴离子间隙AG mmol/L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总胆红素测定umol/L 血压mmHg 氧饱和度SO2C 红细胞沉降率ESR mm/h 肾功能血气红细胞比容Hct L/L 肌酐Cr umol/L 血钾K mmol/L。
附表2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样表)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报告时限
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30日内报告。
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其他说明
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的怀疑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药品。
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用法用量: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
报告的处理
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事件之间的关系。
根据药品风险的普遍性或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的信息等。
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认为药品的风险大于效益时,药品也会撤市。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就遵循以下原则—3个时间3个项目和2个尽可能
3个时间:
⑴、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⑵、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
⑶、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
3个项目
⑴、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⑵、药品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⑶、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2个尽可能:
⑴、不良反应/事件的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具体;
⑵、与可疑不良反应/事件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
书写报告套用格式:患者因何原因使用何种药品,何时出现何不良反应(两个尽可能),何时采取何措施,不良反应结果如何,何时不良反应治愈或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