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同步练习第2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有错误的是()A、Fe+2HCl=FeCl2+H2↑B、2NaOH+CuSO4=Cu(OH)2↓+Na2SO4C、H2CO3=H2O+CO2↑D、S+O2=SO22.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4∶1∶3B、3∶1∶2C、4∶1∶2D、3∶1∶33.有一化学方程式aC2H2+bO2=m CO2+nH2O,据此判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2a=mB.a=2mC.b=mD.a+b=m+n4.化学方程式:S+O2点燃SO2的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A.硫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C.硫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硫D.硫原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分子5.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23∶9 B.16∶9 C.32∶9 D.46∶96.一定质量含杂质的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与16克CuSO4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干燥的固体6.8克,则含杂质的铁的质量是()A.6.0克B.5.6克C.16克D.6.4克7.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A.S+O2点燃SO2B.2C+O2点燃2COC.2H2+O2点燃2H2OD.2Mg+O2点燃2MgO8.电解水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 通电2H2↑+O2↑,对该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水通电时,分解为氢气和氧气B.水通电时,每2个水分子可分解为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C.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水:氢气:氧气=2:2:1 D.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9.从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B.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密度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10.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因为()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C. 化学方程式不但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还表示了它们之间的质量比D. 化学方程式反映了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11.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2H2+O2点燃2H2O;2CO+O2点燃2CO2(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______;②______;(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
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第2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1)板块导航01/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0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03/知识导学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04/效果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05/问题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06/分层训练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一、化学方程式概念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符合2.书写步骤3.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2)奇数配偶法+一、选择题1.(23-24八年级下·山东泰安·期中)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 .若反应条件为加热,可用“D ”表示C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P +O 2P 2O 5B .H 2O 2H 2↑+O 2↑C .2H 2O2H 2↑+O 2↑D .Mg +O 2MgO 23.(23-24八年级下·山东济宁·期中)化学方程式为38222aC H bO cCO dH O +=+,配平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为A .13B .12C .11D .10二、非选择题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必须以 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必须遵循 ,要使反应前后各 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
5.配平下列方程式:(1) Al+ H 2SO 4═Al 2(SO 4)3+ H 2↑(2) Mg+O (3)Fe+ HCl ═FeCl 2+H 2↑(4)CH 4+ O 2+ H 2O6.(24-25九年级上·天津红桥·期中)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通电分解水。
(2)镁带在氮气中点燃生成二氮化三镁 。
(3)铁在氧气中燃烧。
(4)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3KClO )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2)板块导航01/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0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03/知识导学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04/效果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05/问题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06/分层训练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拓展】化学方程式可表示气体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都是气体,化学方程式还能表示它们反应时的体积比,体积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例: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若需制备氧气3.2g,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多少g?【注意】1.只需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且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不用化简。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若题中给出的量是体积,需换算成质量代入计算,气体的质量(g)= 气体的体积(L)×气体的密度(g/L) 。
3.计算时代入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先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化学反应的快慢2.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A.24:32:80B.48:32:40C.3:2:5D.24:32:403.化学方程式2H2 + O2点燃2H2O的错误读法是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B.氢气加氧气等于水C.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D.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36份质量的水4. 煤场经常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环保煤,以减少SO 2的排放。
燃烧时生石灰吸收SO 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242CaO+2SO +O 2CaSO 高温。
若煤厂要处理16吨二氧化硫,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解:设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为x 。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一、选择题1.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A.Cr2O3B.CrSO3C.Cr2(SO4)3D.Cr2S2.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⑤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A+yB=mC+nD(x、y、m、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x+y=m+nB.若B为O2,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B的质量都为a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2ag4.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X+Y=2Z+W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C.m=1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6.对于反应:X+C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类型可能是化合反应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X中一定有Cu元素和H元素D.Y中一定有Ca元素7.下列化学方程式都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S+O2SO2②CH4+2O2CO2+2H2O③H2+Cl22HCl④H2CO3=H2O+CO2.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④8.如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X、Y、R、Z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分析,下了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是化合物C.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D.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 X2+2Z2二、解答题9.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1)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2)高温煅烧石灰石:;(3)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金刚石和碳酸钠:.10.施工建设中,常用点燃铝和氧化铁(Fe2O3)的混合物焊接铁轨中的缝隙,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能转化为热能.11.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12.(1)钛(Ti)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稀硫酸反应,红热时却能与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第一步,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Cl2)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简述从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金属钛的步骤:.(2)四氯化钛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钛,并有大量酸雾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往盛有氯气(Cl2)的集气瓶中,不断通入氨气,首先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随后出现大量白烟,该白烟是由一种铵盐的固体小颗粒形成的.试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铝制器皿,在清洗表面的污垢时,不能使用热的纯碱溶液,因为铝能与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水发生作用而被腐蚀,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乙醇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是;(3)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请回答:a.写出上述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b.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16.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如H2+Cl22HCl,反应前后氢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17.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4.3 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A.Cr2O3B.CrSO3C.Cr2(SO4)3D.Cr2S【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的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2;H,18;Cr,4;O,37;S,6;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2;H,18;O,13;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r,S,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2,3和 12故X的化学式为Cr2(SO4)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才能自由驾御,正确解答.2.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⑤【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从S+O2SO2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是分子个数是2,反应后是1,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32:(16×2)=1:1.A、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B、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正确.C、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D、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A+yB=mC+nD(x、y、m、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x+y=m+nB.若B为O2,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A和B的质量都为a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2a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A、化学计量数反应前后不一定相等,故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不一定等于m和n的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若B为O2,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正确;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A和B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之和,其质量比不一定相等,故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若A和B的质量都为ag,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和D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ag+ag=2a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4.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比较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关系可以得出:该反应的模拟模型图中,6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而3个分子中只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反应生成的4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可判断图示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解答】解:A、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其中反应前的3个分子有1个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该分子有2个;图中的6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6:2=3:1;故A不正确;B、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为两种单质;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B正确;C、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而反应后的分子为未参加反应的分子、不是反应所生成的分子;因此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故C不正确;D、由反应的模拟模型图可得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X+Y=2Z+W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C.m=1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X质量增加了15克,是生成物;Z质量减少了10克,是反应物;W质量减少了5克,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Z和W等于生成的X质量,所以推断Y质量应该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是Z和W,生成物是X,所以是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关系即可推出一些量之间的关系.【解答】解:A、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物质质量的变化可知Z、W 是反应物,X是生成物,Y可能是催化剂,其反应可表示为Z+W→X,由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因此不能得到化学方程式;B、由A的分析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Z+W→X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点,属化合反应;C、由于参加反应的Z、W质量等于X的质量,所以Y可能是催化剂,其质量是1g;D、由以上分析知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1;故选C【点评】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应后质量和反应前进行比较,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6.对于反应:X+C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类型可能是化合反应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X中一定有Cu元素和H元素D.Y中一定有Ca元素【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此反应是生成的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74=Y+98,故X﹣Y=24,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中一定含有Cu元素,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中一定含有Ca元素,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化学方程式都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S+O2SO2②CH4+2O2CO2+2H2O③H2+Cl22HCl④H2CO3=H2O+CO2.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④【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S+O2S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②CH4+2O2CO2+2H2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③H2+Cl22HCl,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④H2CO3=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X、Y、R、Z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分析,下了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是化合物C.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D.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 X2+2Z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A、根据反应物的种类结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来进行解答;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C、R在反应前后没减少,可能为催化剂,但催化剂不一定就是加快反应,可以据此解答;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来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反应前后R没发生改变,即反应物为Y2和Z2X,而生成物为X和Z2Y,即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而生成物也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A正确;B、化合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只有一种元素,故该物质为单质,故B错误;C、R在反应前后没减少,可能为催化剂,但催化剂不一定就是加快反应,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而题给的化学方程式中的生成物中没有Y,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再者说,R不一定就是催化剂,故D错误.故选A.【点评】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判断对错和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二、解答题9.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1)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3Fe+2O2Fe3O4;(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3)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金刚石和碳酸钠:4Na+3CO2C+2Na2CO3.【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及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原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3)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和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440℃\;}}{高压}C+2Na2CO3故答案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4Na+3CO2\frac{\underline{\;440℃\;}}{高压}C+2Na2CO3【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0.施工建设中,常用点燃铝和氧化铁(Fe2O3)的混合物焊接铁轨中的缝隙,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点燃铝和氧化铁(Fe2O3)的混合物,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由反应反应时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点燃铝和氧化铁(Fe2O3)的混合物,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答案为:2Al+Fe2O32Fe+Al2O3;化学.【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1.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4P+5O22P2O5(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2KClO32KCl+3O2↑(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S+O2SO2(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C+O2C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1)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2)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氯酸钾,生成物为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3)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硫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4)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碳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4)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答为:(1)4P+5O22P2O5;(2)2KClO32KCl+3O2↑;(3)S+O2SO2;(4)C+O2CO2【点评】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且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从题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12.(1)钛(Ti)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稀硫酸反应,红热时却能与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第一步,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Cl2)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TiCl4+2CO 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Ti+2MgCl2.简述从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金属钛的步骤:取适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2)四氯化钛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钛,并有大量酸雾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H2O=TiO2+2HCl↑.【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摄取典型信息、以新衬新解题;物质的制备.【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知道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的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物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原则.分离混合物时根据钛和镁的活动性不同,和用稀硫酸清洗.【解答】解:(1)由于TiO2、C、Cl2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可知:该可燃气体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可燃物只有一氧化碳.因此TiO2、C、Cl2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TiCl4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TiCl4+2CO.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生成金属钛;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可知:还生成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Ti+2MgCl2.要把过量的镁从钛中分离出来,根据镁能与硫酸反应,钛和硫酸不反应的性质,用稀硫酸清洗,然后过滤、洗涤、干燥.(2)四氯化钛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钛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H2O=TiO2+4HCl↑.故答案为:(1)TiO2+2C+2Cl2TiCl4+2CO;TiCl4+2Mg Ti+2MgCl2.取适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2)TiCl4+2H2O=TiO2+4HC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此类题目关键是能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名称与反应条件.13.往盛有氯气(Cl2)的集气瓶中,不断通入氨气,首先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随后出现大量白烟,该白烟是由一种铵盐的固体小颗粒形成的.试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3Cl2═N2+6HCl,NH3+HCl=NH4Cl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往盛有氯气(Cl2)的集气瓶中,不断通入氨气”,则氯气与氨气反应;又因为“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可知生成物为氮气和置换反应所得的盐酸;因为“白烟是由一种铵盐的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则可知为氨气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铵,故可书写其化学方程式.【解答】解:根据已知条件“往盛有氯气(Cl2)的集气瓶中,不断通入氨气”,则可知为氯气与氨气反应;又因为“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可知生成物为氮气和置换反应所得的盐酸;故其化学方程式为2NH3+3Cl2═N2+6HCl;因为“白烟是由一种铵盐的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则可知为氨气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铵,故可书写其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故答为:2NH3+3Cl2═N2+6HCl;NH3+HCl=NH4Cl【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14.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铝制器皿,在清洗表面的污垢时,不能使用热的纯碱溶液,因为铝能与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水发生作用而被腐蚀,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Al+2H2O=2NaAlO2+3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找出反应物、生成物,然后依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氢气,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答案为:2NaOH+2Al+2H2O=2NaAlO2+3H2↑.【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15.乙醇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是存在间隙(空隙、距离)的;(3)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2019-2019 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依据化学方程式不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 反响中的反响物和生成物B.各反响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 化学反响的快慢程度D.反响发生所需要的条件2.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议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绘的化学方程式是()A. 2H 2+O22H2OB. S+O2SO2C. CH4+2O2CO2+2H2OD. 2CO+O22CO23.依据化学方程式 AgNO 3+ HCl AgCl↓+ HNO3,不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 反响进行得特别快B. 生成的氯化银是固态C. 反响在常温下进行 D. 反响物是硝酸银和盐酸4.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 2Al 2O3═ 4Al+3O2↑B. 2AgNO3+Cu═ Cu(NO3)2+2AgC. CO+Fe2O3Fe+CO2D. BaCl2+2NaOH═ 2NaCl+Ba5.质量同样的以下物质,在氧气中完整焚烧,耗费氧气最多的是()A. H 2B. FeC. SD. C6.取镁、碳酸镁构成的固体混淆物10.6g,放入 252g 稀硫酸中,恰巧完整反响,获取 2.6g 气体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则原固体混淆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A. 5.2gB. 4.8gC. 7.2gD. 6.4g7.以下说法、方程式以及基本反响种类均正确的选项是()A. 用赤铁矿石炼铁3CO+Fe2O32Fe+3CO2置换反响B. 溶洞的形成CaHCO3=CaCO3↓ +H2O+CO2↑分解反响C. 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的原由CO2+H 2O=H2CO3化合反响D. 用熟石灰办理盐酸厂的废水Ca(OH)2+HCl=CaCl2+H2O复分解反响8.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的读法正确的选项是()A. 每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响,生成 2 个水分子B.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C.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响生成水D. 每 4g 氢气跟 32g 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响生成36g 水9.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H 2CO3CO2↑ + H2OB. 2C + O22CO↑C. P+ O2P2O5D. 4Fe+ 3O22Fe2O3A. 2Mg+O22MgO B. 2KClO2KCl+3O2↑3C. S+O2SO2D. 2Fe+6HCl =FeCl3+3H2↑二、填空题11.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间的质量比是________.若将 9g 水完整电解可生成氧气________ g.12.对知识的比较与概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①H2CO3 H2O+CO2↑②CaCO3CaO+CO2↑③C u2(OH)2CO3 2CuO+H2O+CO2↑经过比较发现:(1)它们有很多相像之处,请写出此中的一条: ________ ;(2)它们也有很多不一样,请指出此中一个与此外两个的不一样之处:________ (答一条即可).13.氢气焚烧 2H2+O22H2O,该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4.在化学反响 2A+B═C+D 中,已知 25gA 与 15gB 恰巧完整反响,生成 10gD,而且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0,那么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15.配平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 Mg+________ O2═ _______MgO(2)________ CaCO3+________HCl═________CaCl2+________H2O+________CO2 ________三、综合题16.某化学实验小组加热15.5gKClO 3和 MnO 2的混淆物制取氧气,完整反响后,称得固体节余物质量为10.7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________克.(2)小组同学从节余固体中提纯出 KCl 固体(提纯过程中药品无损失)的质量应是多少?17.为测定某纯碱( Na2CO3)样品中(含有少许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 6g 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 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所有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试计算:(1)A 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________;(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准到 0.1%)(3)B 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__.答案分析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 C【分析】A 、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前的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反响物,所以正确.B、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表示反响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所以正确.C、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不出厂价化学反响速率的快慢程度,所以错误.D、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上下标的是反响的条件,所以正确.应选 C。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1.关于2CO+O2点燃2CO2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2个一氧化碳分子加1个氧分子等于2个二氧化碳分子D.2 g一氧化碳和1 g氧气反应生成2 g二氧化碳2.小明同学从S+O2点燃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⑤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C+O2燃烧CO2B.4Fe+3O2点燃2Fe2O3C.2KMnO4______________△K2MnO4 +Mn O2+ O2↑D.Mg+ O2点燃MgO24.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为SiO2+2NaOH====Na2SiO3+H2O。
现以125 t石英沙(SiO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
试计算:(1)125 t石英沙中SiO2的质量。
(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
5.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图4–3–2是某品牌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检验说明的真伪,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高钙片【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功效成分】每片含:钙500mg、维生素D 100IU【用法用量】每日1片,嚼食。
【适宜人群】需要补钙者。
【注意事项】1.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2.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食用。
【规格】2.5 g×36片图4–3–2①取1片片剂研碎②将其加入足量稀盐酸中③完全反应后收集到0.55 g二氧化碳试分析:(1)未成年人缺钙会得____________ (填序号)A.坏血症B.贫血C.佝偻病D.甲状腺肿大(2)通过计算判断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是否属实。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建议用时:25分钟一、选择题1.小明从化学方程式3Fe +2O 2=====点燃Fe 3O 4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铁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改变;⑤反应时火星四射;⑥反应生成的物质是四氧化三铁。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⑥C .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2.如图24-K -1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根据他们描述的内容,判断他们所指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24-K -1A .S +O 2=====点燃SO 2B .2CO +O 2=====点燃2CO 2C .2H 2+O 2=====点燃2H 2OD .CH 4+2O 2=====点燃CO 2+2H 2O图24-K -23.在化学反应2A +B 2===2AB 中,A 与B 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24-K -2所示,现将6 g A 和8 g B 2充分反应,则生成AB 的质量是( )A .9 gB .11 gC .12 gD .14 g4.2017·天津已知A +3B===2C +3D 中,2.3 g A 跟4.8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C 。
又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3B .46C .92D .965.2017·贺州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24-K -3A .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1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D .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6.2017·攀枝花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 .H 2O 2B .H 2OC .KClO 3D .KMnO 4二、填空题7.在4Al +3O 2=====点燃2Al 2O 3这一反应中,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来看,每______个铝原子和______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________个氧化铝分子;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________份质量的铝和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了________份质量的氧化铝。
前言:该试题(卷)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试题(卷)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测试卷)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对化学方程式2H2+O22H2O正确读法是()A.氢加氧等于水B.两个氢加一个氧等于两个水C.两个氢分子跟一个氧分子生成两个水分子D.每两个氢分子跟一个氧分子化合,便生成两个水分子2.关于2H2O2H2↑+O2↑的读法,正确的是()A.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元素和氧元素B.每2个水分子等于2个氢分子和氧分子C.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加氧气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3.在反应2H2O2H2↑+O2↑中,水、氢气、氧气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A.2:2:1 B.18:2:32 C.6:4:2 D.36:4:324.已知硫化氢(H2S)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硫和水,则该反应中硫化氢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1:1 B.2:1 C.1:2 D.1:35.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甲: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乙: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丙:是化合反应丁:各物质的质量比7:4:11.A.S+O2SO2B.2CO+O22CO2C.2H2+O22H2O D.CH4+2O2CO2+2H26.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含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表示双氧水是由水和氧气化合而成的B.双氧水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C.2个双氧水分解生成2个水和1个氧气D.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每34份质量的双氧水分解生成16份质量的氧气和18份质量的水7.打火机使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丁烷(其化学式为C4H10),丁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C4H10、O2、CO2、H2O的分子个数比为()A.1:3:4:5 B.4:5:8:5 C.2:5:4:8 D.2:13:8:108.科技人员已研制出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普通电池的10倍,该电池的化学原理可表示为xCH4O+3O2+yNaOH═2Na2CO3+zH2O,则x,y,z的值分别是()A.2,4,6 B.1,2,3 C.2,4,7 D.3,5,69.铝在氧气中反应会生成氧化铝,在此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三者的质量比是()A.9:8:17 B.27:32:102 C.27:32:43 D.27:24:51 10.下列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的是()A.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B.乙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C.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11.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则C2H5OH,O2,CO2,H2O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 1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 ) 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么,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又是什么C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 .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 2. 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2 g C 和9 g O 2生成11 g CO 2 B .3 g C 和8 g O 2生成11 g CO 2 C .4 g C 和7 g O 2生成11 g CO 2 D .5 g C 和6 g O 2生成11 g CO 2知识点 2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3.3 g 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 ) A .12 g B .10 g C .8 g D .5 g4.现有化学反应:x C 2H 6+y O 2=====点燃z CO 2+w H 2O ,其中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 .2z =xB .3x =wC .2x =zD .2y =2z +w5.以下是小陈同学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运算的过程,请审视他每一步骤的正误,并帮他找出错误之处。
练习题:实验室用15.8 g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制得氧气的质量最多为多少? 解:设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mnO 4=====△KMnO 4+MnO 2+O 2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8 32 15.8 g x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32=15.8 g x解得x =3.2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制得氧气的质量最多为3.2克。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反思: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格式中,会发现第________和________步的错误会导致列出不正确的比例式,最终严重影响求算结果。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一、选择题(共21小题)1.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B.C.D.2.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3.汽车安装使用催化净化装置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发生催化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2CO2CO2+N2下列对该化学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和分子个数都不变D.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物质是单质4.对于化学反应:4P+5O2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A.①②⑥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5.下列是四位同学对某一个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CH4+2O 2CO2+2H2O B.2KOH+H2SO4═K2SO4+2H2OC.2K+2H2O═H2↑+2KOH D.N2O5+H2O═2HNO36.神州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其中的一个反应为:N2H4+2H2O2═N2↑+x H2O,式中x的值是()A.1 B.2 C.3 D.47.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27:24:43 C.108:96:204 D.4:3:28.下列方程式表示的反应正确,且能实现目的是()A.高炉炼铁:2Fe2O3+3C 4Fe+3CO2↑B.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 3CO2↑+CaOC.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单质铜:CuSO4+2Ag=Ag2SO4+Cu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杂质:Na2SO4+BaCl2=BaSO4↓+2NaCl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2O3+4HCl═2FeCl2+3H2OB.CuSO4+2NaOH═Cu(OH)2↓+Na2SO4C.3Fe+2O 2Fe3O4D.2KNO3+CaCl2═2KCl+Ca(NO3)23。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同步练习
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选择题
1.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
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 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 CO2和2g H2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点燃
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镁的质量2g,氧气质量3g,氧化镁质量5g
B.镁的质量3g,氧气质量2g,氧化镁质量5g
C.镁的质量1g,氧气质量4g,氧化镁质量5g
D.镁的质量4g,氧气质量1g,氧化镁质量5g
3.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当产生1g氢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 32g
B. 16g
C. 8g
D. 4g
4.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20
B. 32
C. 48
D. 96
5.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32:102 B.27:24:51 C.27:24:43 D.4:3:2
6.通过电解水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电子工业上制备高纯度硅.若要制得0.4kg氢气,理论上消耗水的质量是()
A. 3.4kg
B. 3.5kg
C. 3.6kg
D. 3.7kg
7.仅仅根据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CO2↑+H2O,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进行得非常快
B.生成的CO2是气态的
C.反应在常温下可以进行
D.反应物是Na2CO3和HCl
8.在反应A+3B=2C+3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若4.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5.4gD.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