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循环泵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双效降膜蒸发装置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工作1.1安全检查在操作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及仪表设备的工作情况,确保设备无故障,工作状态正常。
1.2设备检查检查设备的接口是否紧固,密封装置是否完好,阀门开关是否正常,各设备是否接通电源。
1.3原料准备检查原料的储存量,并准备好所需的原料。
1.4操作文件查阅设备操作文件,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操作流程2.1开机准备工作2.1.1打开主电源开关,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是否正常。
2.1.2启动冷却水系统,检查水流量是否稳定。
2.1.3检查真空泵的使用条件,如真空泵运行压力与真空设备的要求是否符合,真空泵的油位是否正常。
2.1.4启动设备的循环泵,温度控制系统和浓缩系统等设备,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2.1.5检查设备的进料系统,确保进料泵的转速和泵体温度符合要求。
2.2进料操作2.2.1打开进料泵的进料阀门,将原料缓缓注入进料系统。
2.2.2调节进料泵的转速和泵体温度,使泵体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2.3运行设备2.3.1关闭进料泵的进料阀门,检查设备的循环泵、浓缩系统等设备的运行情况。
2.3.2打开设备的蒸汽阀门,进行预热操作,使设备达到工作温度。
2.3.3调整设备的真空泵,使设备的真空度达到工作要求。
2.3.4检查设备的浓缩系统的工作情况,确保浓缩系统的工作稳定。
2.3.5监测设备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2.3.6根据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调整设备的操作参数和工作状态。
2.4关机操作2.4.1将进料泵转速逐渐降低,关闭进料泵的进料阀门。
2.4.2关闭设备的蒸汽阀门,停止供蒸汽。
2.4.3关闭设备的循环泵、浓缩系统等设备。
2.4.4关闭设备的真空泵,并检查真空泵的油位是否正常。
2.4.5关闭设备的冷却水系统,停止供水。
三、安全注意事项3.1在操作设备时要注意个人安全,佩戴防护用具,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陕西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三效减压强制循环蒸发设备操作说明书目录一、设备简介....................................................................... - 3 -二、设备工艺介绍 ............................................................... - 6 -三、操作规程....................................................................... - 8 -四、故障分析..................................................................... - 13 -附图:工艺流程图1、设备生产厂家:陕西长城长食品工业有限公司2、设备名称:三效卧式强制循环蒸发器3、设备型号:SWQZ-Ⅲ-1500型4、设备参数6、设备特性简介(1)加热室各效加热室均采用卧式安装,管程均进行分段排布,总体物料流向为混流(有效的降低了强制循环泵所需的流量扬程从需降低了泵的功率)。
各效效体上部均装有不凝汽管路,不凝汽管口装置节流垫片,可调节各效真空度与温度,这样可有效的保证各效真空度与温度达到技术参数表所标数据。
各效均装置冷凝水管口。
(2)分离器各效分离器上均装置真空表、温度计与灯孔视镜,时时观测各效真空、温度与物料蒸发状态;各效下部出料口均装置防旋装置。
(3)预热器预热器为列管式预热器,卧式安装。
预热器热源利用各效加热室与物料换热产生的二次蒸汽,可有效的节省了蒸汽耗量,提高了热源的利用率;预热器因安装于三效分离器与冷凝器之间,在预热物料的同时对二次蒸汽进行冷凝,降低了冷凝器的负担并降低了冷却用水量。
(4)冷凝器冷凝器为间接表面接触式冷凝器,卧式安装。
以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却水在冷却管内冷却在管外的流动可凝气体,冷凝后的冷凝水下降至冷凝器底部后,用冷凝水泵抽出,不存在与冷却水的混合,杜绝了二次污染。
三效蒸发器操作规程三效蒸发器是一种封闭式的设备,用于将液态物质蒸发成浓缩物,并在该过程中循环利用热能。
它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环保等行业。
为了保证三效蒸发器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生产,下面是三效蒸发器的操作规程。
一、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熟悉三效蒸发器的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2.在操作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设备内是否有杂物和积液,管道是否通畅。
3.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滑鞋等。
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参数。
5.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处理。
6.禁止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随意打开控制阀门、挡板等。
7.设备停机维护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确保人员安全。
二、操作步骤1.检查设备a.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各仪表是否工作正常。
b.检查水、电、热介质的供应是否正常。
2.开启蒸汽系统a.打开主蒸汽阀门,调节蒸汽流量,使其适应设备工作需求。
b.检查蒸汽系统各部位是否有漏气情况。
3.开启冷却水系统a.进入冷却水系统界面,打开冷却水阀门,调节水流量,使其保持恒定。
b.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有渗漏情况。
4.开启循环泵a.打开循环泵的开关,启动循环泵。
b.检查循环泵的运行情况,确保泵正常运行。
5.设置操作参数a.设置蒸发器入料流量,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调节。
b.设置蒸发器的温度,保证设备内温度处于正常范围。
c.设置排泥阀和排泥时间,防止泥汽对设备造成损害。
6.启动运行a.按照操作程序启动控制系统,开始运行设备。
b.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包括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7.监控设备a.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随时调整操作参数以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
b.及时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如压力过高、温度波动等。
8.停机处理a.停止进料和热介质供应,使设备逐渐冷却。
2024年循环泵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循环泵的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企业工艺流程和经验总结而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2024年本企业及其下属单位循环泵的操作和维护管理。
第三条安全原则循环泵操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操作过程中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环境的无污染。
第四条命名和定义循环泵:指用于将液体通过管道系统进行循环输送的设备。
第五条职责与权限1.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在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2. 设备维护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3. 设备管理人员应组织制定和执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并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操作要求第六条操作准备1. 检查设备的外观和周围环境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 检查设备的液位、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 检查设备的润滑油、冷却水等辅助设备是否充足并正常工作。
4. 了解并熟悉待处理液体的性质、性能及流程要求。
第七条操作步骤1. 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的要求,逐步开启设备并调整各参数至设定值。
2. 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监测设备的液位、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并及时进行调整。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机械密封、轴承等部件的运行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润滑和维护。
4.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流体动力学特性,避免产生液体剧烈冲击或气蚀现象。
5. 操作人员在设备停机前,应按照操作规程要求逐步关闭设备,并进行相应的清洁和保养。
第八条突发情况处理1. 在发生突发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的运行,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蒸发上料及中和操作工一.离心泵操作规程:1、启机前准备工作:检查离心泵和电机是否完好备用,轴承润滑油脂是否合乎要求,油盒油位是否合适,各部位的螺丝是否松动、缺少,盘泵3-5圈,看转动是否灵活自如,泵内有无杂音,检查联轴器有无偏磨,是否紧固。
2、启机前检查各阀门:泵进口阀门是否全部打开,平衡管阀门、平衡管压力阀门是否打开,将泵轴承、盘根盒的冷却水阀门打开,并控制好流量,检查泵出口阀门是否关闭,打开泵出口放空阀门,将泵内空气放净,随后立即关闭。
3、启动操作:1)按下启动按钮,注意电流变化情况。
2)观察泵压升至泵最大压力时的情况,将出口阀门慢慢打开,保持泵压平稳。
3)启动后,必须按照听、看、摸、比、闻的方法,对机泵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泵检查并排除。
4、停泵操作:1)将泵出口阀门慢慢关闭。
2)注意管线压力,保持管压稳定。
3)按停止按钮停泵。
5、巡回检查时应注意:1)检查泵供液,是否满足要求。
2)检查润滑,看润滑油液面是否合适。
3)检查冷却水情况,水压要求在规定范围内。
4)检查各部管路阀门是否有漏失现象,特别注意吸入管路不准进气,以免影响泵正常工作。
5)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
6)检查机泵振动不超过0.71 µm。
7)如流量计投入运行,观察其流量是否在规定范围。
离心泵技术规程:1.控制好原料桶和事故桶内料液温度浓度。
2.控制好泵的流量。
3.启泵时保持好料液温度。
4.严格控制泵运行各程序流量要求。
原料泵:型号HJ100-65-315G 流量120m3/h 扬程125m转速2900r/min 功率110kw事故泵:型号WJ200-150-340 流量300m3/h 扬程28m转速1450r/min 功率75kw水环式真空泵:型号2BE-A204 极限压力33Hpa 转速980r/min最大抽速20m3/min 功率45kw二.强制循环泵操作规程:一、启动前准备1、清除泵周围杂物,紧固各部紧固螺丝。
循环泵操作规程介绍循环泵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的作用是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加工后的设备送回冷却系统,以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提高设备寿命。
但是,由于循环泵的使用要求较为专业,因此在操作循环泵之前必须了解相关规程及操作技巧。
本文档将介绍循环泵的操作规程,包括循环泵的启动,停止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同时,也将介绍循环泵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循环泵的正常运行及安全运行。
操作规程循环泵的启动和停止循环泵的启动和停止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在确认设备处于停止状态后,向控制台发送启动信号。
2.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则应立即停止并进行处理。
3.开启主泵,以使泵体内形成低压状态。
4.打开所有的隔离阀门,检查各个阀门的开闭情况。
确保阀门已正确打开。
5.打开循环泵的出口阀门,在流量计记录数据时观测流量表的变化,防止过度的水流导致设备受损。
6.监控设备运行中的各项数据指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7.循环泵需要时刻监测设备的性能,并及时点击停止以避免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
循环泵停止的步骤同上,但在停止过程中应依次关闭所有隔离阀门。
当水流结束后,关闭出口阀门。
在确认设备全部停止后,关闭主泵,切断电源。
循环泵故障的处理方法循环泵在运行中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
常见的故障有水管堵塞、水压较低、泵转速过快、水管破裂等情况。
以下是针对这些故障的处理方法:1.水管堵塞:应立即停止循环泵,并检查水管是否被异物堵塞。
若存在异物,则应立即清除,否则继续启动设备;2.水压过低:若水压过低,应检查主泵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漏水等情况;3.泵转速过快: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泵的速度过快,则应停止设备,并检查设备性能是否正常,润滑油是否充足;4.水管破裂:若水管破裂,则应立即关闭所有阀门,并将设备切断电源,取出所有残余水分。
注意事项在操作循环泵时,还有几件事需要注意的:操作时应注意安全设备在运行时,应注意设备安全情况。
旋转蒸发仪操作规程
旋转蒸发仪主要用于在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大量易挥发性溶剂,例如蒸馏萃取液和色谱分离时的接收液。
旋转蒸发仪的基本原理就是蒸馏烧瓶在连续转动下的减压蒸馏。
作为蒸馏的热源,常配有相应的恒温水槽、冷却液循环泵和水流抽气机。
使用方法:
1.打开低温冷却液循环泵。
注意按电源键后再按下制冷键,降到所需温度(4℃)。
2.打开水流抽气机(真空泵)。
3.装上蒸馏烧瓶并用夹子固定好。
待有一定真空后开始旋转。
4.调节蒸馏烧瓶高度(手柄置于Free位置可调节高度,然后置于Lock锁定、旋转速度(打开绿色按钮灯亮,旋转设定转速),设定适当水浴温度(35-40℃)。
5.蒸完先停止旋转,打开通气阀,然后关闭水流抽气机,最后再取下蒸馏烧瓶。
6.关闭低温冷却液循环泵,停水浴加热,倒出接收瓶内溶剂,洗干净缓冲球,接收瓶。
注意事项:
1.使用时要先抽小真空(约至0.03MPa),再开旋转,以防蒸馏烧瓶滑落;停止时,先停旋转,手扶蒸馏烧瓶,打开通气阀,待真空度降到0.04MPa左右再停真空泵,以防蒸馏瓶脱落及倒吸。
2.各接口,密封面,密封圈及接头安装前都需要涂一层凡士林.
3.加热槽通电前必须加蒸馏水(定期更换,清洁加热槽),不允许无水干烧.
4.如真空度太低注意检查各接头,真空管,玻璃瓶的气密性。
5.旋蒸处理对空气敏感物质时,在排气口接一氮气球,先通一阵氮气,排出旋蒸仪内空气,再接上样品瓶旋蒸。
蒸完放氮气升压,再关泵,然后取下样品瓶封好。
6.若样品粘度很大,应放慢旋转速度,最好手动缓慢旋转,以能形成新的液面利于溶剂蒸出。
单效蒸发器操作规程单效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
为了确保单效蒸发器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生产,需要遵守一系列操作规程。
一、操作准备1. 进行操作前,必须对单效蒸发器进行检查,确认设备完好无损,各侧管道通畅,有无泄漏、堵塞等异常情况。
2. 根据所处理物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原料、溶剂和辅助设备。
二、启动预检1. 将单效蒸发器冷却系统的循环泵和空气螺杆压缩机启动,确保水泵压力和空气压力正常。
2. 开启蒸汽系统,确认蒸汽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3. 开启真空泵,在合适的压力范围内对设备进行真空抽气,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三、操作步骤1. 将预处理的物料通过加料泵送入单效蒸发器内,控制物料的进料流量。
2. 打开进料阀门,调整出料阀门,使物料流入蒸发器内,并通过观察玻璃、液位计或压力表来控制物料的进料速度和液位。
3. 开启加热系统,调整加热介质的温度,使物料逐渐加热。
4. 观察和记录物料的蒸发和浓缩效果,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5. 当物料浓缩到预定浓度时,关闭进料阀门,停止加热。
6. 关闭蒸汽系统,断开加热介质的供应。
7. 关闭真空泵,停止真空抽气。
8. 打开出料阀门,将浓缩后的物料从单效蒸发器中排出,并输送至下一工序或收集容器。
9. 关闭蒸发器的各种系统设备,完成操作。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调整加热介质的温度时,要谨慎操作,避免温度过高引发事故。
3. 注意观察物料的蒸发和浓缩效果,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以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私自调整或操作未经授权的设备部件。
5. 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如温度异常、压力异常、泄漏等,应立即停机检修,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6.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设备和管道,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无污染状态。
五、紧急情况处理1. 如遇到设备突发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汇报。
蒸发操作规程一、工作任务将离子膜来的 32%摆布的液碱,经蒸发浓缩为45%、72%的液碱,送往后序工序。
二、工艺流程简述离子膜送来的 32%液碱先进热碱罐 V-03,之后通过泵〔P-07〕一部份经过冷却器 HE-02 冷却后送入冷碱罐 V-04,由泵 P-08 打到成品罐区;另一部份经加料泵 P-07 打入 EV-01 进行蒸发增浓到 39%左右,再用Ⅰ效出料泵〔P-02〕打入预热器 HE-01 预热后送入Ⅱ效内继续蒸发至 50%,通过压差进入浓效蒸发器 EV-03 进一步浓缩至 72%,或者根据需要部份经冷却器 HE-03 冷却后出 50%浓度的成品, 72%碱由〔P-03〕送到固碱工序熬制固碱。
来自锅炉房的蒸汽,先进Ⅱ效和浓效蒸发器的加热室与液碱进行热交换,冷却下来的冷凝水经别离器汽液别离后回锅炉房,Ⅱ效别离室产生的二次汽送到Ⅰ效加热室进一步加热蒸发器内的碱,Ⅰ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先进外表冷凝器冷却,被冷凝的冷凝液进入 V-02,不能被冷凝的不凝气体由真空泵抽出排空。
三、工艺流程图附后四、工艺控制指标1 液位控制: EV-01EV-02EV-03 21~45% 〔二视镜中部〕22~48% 〔二视镜中部〕5~30% 〔二视镜中部〕2 系统真空度≥80KPa-02 出料浓度 ?45%EV-03 出料浓度 ?68%五、岗位操作规程1 双效逆流的操作开车准备与调度联系,检查水、电、汽都已正常;检查分析仪器要备齐;检查设备、仪表、电器、管道要完好;真空泵气液别离器加纯水至 40%液位处,润滑油液位在 1/2~2/3 液位处,盘泵无卡阻现象;盘Ⅰ效强制循环泵无卡阻现象,油位正常;冷凝水槽加纯水至 6~10m3,液位必须高过外表冷凝器液封管的高度,形成液封;翻开外表冷却器的冷却进、回水阀;确认循环水已供;翻开 HE-02、HE-03 的冷却回、进水阀;开车及正常操作向Ⅰ效加 32%碱至 35%液位;通过Ⅰ效出料泵向Ⅱ效加 32%碱至 35%液位;翻开Ⅰ效强制循环泵机封冷却水,启动Ⅰ效强制循环泵,观察声音、温度、电流应正常;将Ⅱ效阻气排水罐的液位气动阀投入自动状态,液位设定在 50%;翻开 HE-01 的回、进水阀;翻开外表冷却器〔C-01〕的冷却进、回水阀;启动真空泵〔P-05〕,〔注意先开机封冷却水〕开始正常工作后,翻开冷却器冷却进、回水阀;;翻开生蒸汽总阀,缓慢提高蒸汽压力~;控制Ⅰ效、Ⅱ效蒸发器的液位在控制指标范围内;系统真空度≥ 80Kpa;根据出料的浓度调整蒸汽阀开度,等进料量平稳后可将蒸汽气动阀投入自动运行;1.2.9 待Ⅱ效浓度到?45%后,准备往 EV-03 进料;1.2.10 如果浓效 EV-03 浮现问题不能进料, 45%碱可直接打至:a 成品罐区;-01,打至固碱锅;真空泵的操作步骤1.3.1 启泵前准备⑴检查冷却水压力、温度是否正常;⑵将气水别离器水位加至液位计的 1/2~2/3 液位处,泵体内至少加水至 1/2 液位;⑶盘泵无卡阻现象、检查润滑油已加到规定液位;1.3.2 启泵①翻开真空泵出口阀、循环水阀;②启动真空泵,待泵抽至极限真空时,翻开泵的进口阀;③翻开换热器的冷却回、进水阀;④控制好气液别离器的液位;1.3.3 停泵①关闭泵的进口阀、供水阀;②关闭供水阀后,泵再继续运转 1~2 分钟,排出局部泵内水后即将停泵;③将泵内的水排尽,盘泵。
蒸发操作规程1 目的为保证蒸发操作人员在操作时有章可循,按章操作,确保蒸发工艺系统正常运转,制定本规程。
2 范围适用于车间蒸发工段操作。
3 职责3.1 技术开发中心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规程的审定;3.2 车间参与本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并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3.3 蒸发工段负责执行本规程。
4 操作规程4.1 开车前的准备与检查4.1.1 蒸发系统停车尤其长期停车后,在开车前必须按照下列步骤对系统做整体检查,并确保达到要求:4.1.1.1 没有妨碍开车和危害人员安全的工作。
4.1.1.2 所有槽罐内无异物。
4.1.1.3 所有的人孔、取样阀和排放系统关闭。
4.1.1.4 所有安全防护装置复位。
4.1.1.5 手动阀处于开车所要求的正确位置。
4.1.1.6 转动设备润滑系统能确保正常运行,且润滑油量在所要求的位置。
4.1.1.7 供电系统正常。
4.1.1.8 所有控制阀关闭。
4.1.1.9 确定所有系统物料、电、汽、气可正常使用4.1.1.10 冷却水和温水1) 循环水站正常运行且有足够的冷却水保证蒸发系统使用。
2) 冷却水和温水管线的主要手动阀打开。
4.1.1.11 密封水流入所有离心泵和搅拌器,根据泵的使用说明调整其流量,并保证压力为3bar。
4.1.1.12 仪表用气1) 确信仪表空气可用,压力约6bar。
2) 检查空气管路疏水器,打开阀门确保正常疏水。
4.1.1.13 低压蒸汽3) 小心打开低压蒸汽主管线上的手动阀。
4) 确保蒸汽疏水器正常运行,缓慢打开蒸汽疏水器旁通阀。
4.1.1.14 检查液位变送器的清洗水流量应在30-50l/s左右4.2 蒸发站的开车4.2.1 蒸发器空载或长期停车(各效体已排空)的情况下的开车系统的正常开车将按以下顺序执行:稀黑液装效启动真空系统供给系统低压蒸汽给系统正常供给黑液结晶效ⅠA 运行4.2.1.1 稀黑液装效5) 打开手动阀V1709或V1710,选择稀黑液槽1或26) 选择稀黑液泵41-P-033或41-P-034,打开稀黑液泵入口侧的手动阀7) 启动稀黑液泵41-P-033或41-P-0348) 手动稍稍打开给料稀黑液控制阀FV-450直到有黑液开始流入。
蒸发循环泵操作规程
1、启动前的检查
1.1 检查设备本体是否正常、润滑油油位是否在规定位置、地脚螺栓
有无松动和断裂。
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处理。
1.2 检查循环泵联轴器传动装置,用手或器具盘动联轴器传动
装置,确定循环泵转动是否灵活轻便,如有卡死或不正当金属磨擦声,应立即给予检修。
1.3 检查电机紧固镙栓是否牢固、联轴器防护罩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应
及时维修处理。
1.4检查泵机械密封是否泄漏,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处理。
1.5检查电气控制设备是否灵敏可靠、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
题应及时处理。
2、待以上检查完备后,应首先开启机械密封冷却水,再启动循环泵。
注意:严禁启动循环泵后再开启密封冷却水。
3、运行中注意检查巡视电动机三相电压、电流是否平衡,如不平衡,
查明原因,恢复正常才能启动运行。
4、电动机在运行中容易发热。
当用手触摸电机端盖,如短时间感觉
太烫,不能触摸,该机应停止运行。
查明原因,恢复正常才能启动运行
5、电动机在运行中如发出“骨碌骨碌”声,表示轴承缺油,必须加
油;如发出“梗梗”声,表示轴承内外钢圈或滚珠破损,应停机更换。
6、运行中突然停机或自动停机后,电机发生“嗡嗡”声,这是可能
电源缺相或主回路没有完全断开,应立即拉闸(总闸也可),否则会烧毁电机和设备。
停机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启动运行。
7、在设备运行中要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实行听、摸、查、看、比五字操作法,定时、定路线进行设备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设备的润滑要按照设备润滑“五定”要求加润滑油,保持设备润滑良好,设备要定期涂刷防护漆,设备的清洁卫生要坚持每班打扫,设备的运行原始记录。
要按时填写,保证字迹工整、记录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