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露山体缺口生态治理(吴长文,章梦涛等著)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4.59 KB
- 文档页数:1
微专题二十九:区域生态——水土流失、农业污染、荒漠化1、水土流失2、农业污染1、浙江省地属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区,浙江省独特的“水”、“土”和“植物”的时空组合,决定了浙江省水土流失的特征。
下图为浙江某地不同土地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的对数曲线。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浙江省水土流失特点。
(4分)(2)分析浙江省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6分)3、荒漠化的治理2、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石羊河流域示意图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 。
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单位面积流失土地的损失、表土的恢复能力、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①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与产值较高②多石质山地,表土被侵蚀后很难再恢复;③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南方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有哪些效益?(土地潜力、农民收入、生态)①低山丘陵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②人多地少~~有利于减少耕地的压力、安置闲暇劳力,增加农民收入;③生态环境脆弱~~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2.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判断一个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荒漠化的方法一看位置,经纬度位置在四个沙漠带中。
二看年降水量,年降水小于400 mm的地区易发生荒漠化。
三看土地覆被和利用类型,土地覆被类型以沙地为主的地区,土地利用中草地减少,耕地增多等可引起荒漠化。
研究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技术作者:潘亮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20年第03期摘要:山体植被覆盖能够增加山体的水土保持能力,避免以为暴雨造成泥石流和滚石现象,同时还能够绿化周边环境,提高山地生态环境的物种多样性。
但是随着现在人们对山区的开发,许多地区的山体植被遭到了破坏,植被覆盖率大大降低,并且出现了许多山体裸露的现象。
而天龙山景区便面临着这种情况,部分景区出现了滚石滑坡的状况,对周围的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安全隐患。
要想进一步改善山体的生态环境,防止山体裸露的状况进一步蔓延,需要对裸露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本文以天龙山植被修复状况为例,分析了山体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针对该项工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天龙山;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天龙山作为一个风景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凭借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近几年天龙山风景区不断出现山体滑坡和滚石的现象,不仅阻塞周围的道路,破坏了山体的环境,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对山体的过度开发,使得山体植被覆盖率大大降低,许多地方根本没有植被生长,成为裸露的山体。
所以加快天龙山景区的生态修复工程势在必行。
山体的生态修复不同于平地的修复工程,因为植被的减少,山体自身的水土保持能力大大降低,同时在修复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山体不会出现新的滑坡现象,这样才能够保证修复工程的安全可靠以及项目的有效性。
一、裸露山体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裸露山体无论是对于当地居民的安全还是景观的完整性来说都有着严重的影响,所以针对裸露山体的修复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针对山体修复在提升景区观赏性、恢复生态物种多样性以及水土保持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提升景区的观赏性景区的发展与观赏的游客数量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景区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将会大大影响游客的观赏体验,久而久之,前往该地区的游客数量变会减少。
(完整版)裸露边坡生态修复裸露岩石边坡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探索裸露的岩石边坡一般是在人类活动(如工程开发建设)或者自然灾害(如滑坡、崩岗等)过程中对自然山体的破坏而形成的。
按形成的因素不同,一般具体表现为采石(矿)场的开采坑口、关停坑口、废气坑口、遗留边坡和公路、铁路等开采缺口[1]。
裸露的岩石边坡具有以下特点[2]:一是边坡表面土壤、水分以及有机质缺乏,水土流失程度严重,自然条件下植被极难恢复;二是治理难度大,治理措施的技术含量高,治理投入大;三是大面积裸露山体将影响局部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影响区域植被间的信息以及能量等流通。
这些裸露边坡暴露于自然界,长期受到自然因素(如雨水、日照、气温、风力等)的反复作用,从而使边坡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容易造成和加剧边坡的水毁病害。
因此裸露岩石边坡的治理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的边坡防护措施(如喷锚、浆砌片石骨架、水泥骨架、挡土墙等) ,虽然能有效确保边坡的稳定,但与周边的景观协调性差,满足不了现代城市景观和人们追求舒适居住环境的要求[3],同时没有系统地、综合地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
而裸露岩石边坡的生态修复则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过程,是一项集岩土工程学、植物学、土壤学、恢复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诸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既能保证裸露山体的稳定性、安全性,又能逐步建立起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作者在总结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从施工技术、基质组成、植物选择、施工原则以及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对裸露岩石边坡的生态修复进行介绍。
1 生态护坡施工技术1.1 客土喷播护坡技术所谓客土喷播技术[4],就是指将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与有机基材、粘结剂、保水剂、肥料、酸碱调节剂和种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机械充分搅拌均匀后,利用客土喷播机提供的动力喷射到坡面上形成植物生长的土壤层,种子发芽、生长成坪后,可以对边坡的稳定起到有效的保护,从而达到快速重建植被生态系统和生物护坡的目的。
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新模式摘要:结合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特点,深入分析目前山体生态修复中的不足,并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裸露山体生态恢复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及要遵循的原则,以岩质边坡和废渣堆积体的生态修复为主要设计对象,提出了综合应用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和防冲刷基材(PEB)生态护坡技术的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模式。
关键词:裸露山体,恢复生态学理论,生态护坡,生态修复1 前言传统的治理方法主要注重于边坡的稳定和安全,以工程措施为主,有的虽也考虑了植物措施,但是没有系统地、综合地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全面整体规划。
传统方法如浆砌石护坡、三合土灰浆抹面护坡、喷射混凝土等工程护坡方式不能恢复自然植被,且存在施工成本高等弊端,不仅缺乏对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且大面积的裸露砌石和混凝土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流通,形成了一种视觉垃圾。
我们把岩土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立足于既保证裸露山体的稳定性、安全性,又逐步建立起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遵循恢复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新模式。
以边坡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乏等为特征。
2 物种方面的处理将植被恢复至“原生态”,以石岩山废弃石英矿的边坡生态环境治理为例,通过植物配置来做到项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选择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固土效果显著的品种。
后期的景观就需要靠植物的配置来推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植物配置的选择又反作用于边坡的稳定性,植物遮盖的坡面,可以抵御暴风雨的溅蚀和面蚀。
植物的深根深入坡体内部,一定程度上起到锚固坡体的作用,起到了弥补工程地质手段不足的作用。
岩质边坡具有以下特点:缺少植被生长所必需的土壤条件及养分条件;边坡坡度大;坡面自然生态条件恶劣。
裸露山体对植被生长影响最大的就是土壤贫瘠和缺乏水分。
因此,用于裸露山体生态修复的物种一般具备以下特点:①耐干旱贫瘠,适应性强;②根系发达,能够固持土壤,涵养水分;③生命力强,管理简单;④生长迅速,分枝稠密;⑤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于分解。
第六章自然灾害—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大单元“四步复习法”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1.说明气象灾害时空特征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
主要包括亚洲热带风暴,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
北美地区常见的飓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雪)。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例题:沙尘暴是指地面尘土沙粒被卷入到空中,使空气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其形成需要三个条件:沙源,不稳定的天气和平流运动。
自2021年3月份以来,蒙古国持续高温干旱,形成强大的蒙古气旋,14日夜间到15日凌晨,在亚洲冷高压的推动下,蒙古气旋东移南下,进入到我国境内,3月15日,强沙尘暴侵袭我国北方12个省市,形成我国近十年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此次沙尘暴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蒙古国3月份降水量在100mm左右,气温高,土质疏松,形成大量沙源B.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沙尘被长距离输送,到达我国北方各地C.由于人口增多,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破坏是形成沙尘暴的直接原因D.强大的气旋将沙尘托举至高空,被高空气流携带南下,影响我国北方各地(2)与正常天气状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水平差异减少B.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常伴有暴风雪,大风、增温现象(3)针对此次沙尘暴的防治措施中叙述正确的是()A.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治理沙尘源是关键B.改变干旱的气候环境,避免沙粒尘土裸露地表C.加大植树种草的范围,阻挡沙尘暴的传播D.抑制不稳定的天气发生及发展过程,消灭起沙条件(1)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蒙古国自2021年三月份以来,持续高温干旱,所以A降水量在100mm左右说法错误;由材料可知,沙尘暴形成的条件:沙源(沙尘暴形成的物质条件)不稳定天气(蒙古气旋)、平流天气(动力条件)所以B错误,平流天气(大风)导致沙尘被长距离输送,而不是持续高温;C人口增多,过度放牧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蒙古国的沙尘被高温引起的强气旋抬升至10KM以上高空,被冷高压带来的高空气流推动南下,沙尘在高空输送,地面的森林对其阻挡作用小,因此可以影响到我国各地。
环境保护专题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思维导图二、考点解析【考点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分类: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去。
③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
④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可使人类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考点三】环境问题的表现(3)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4)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考点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三、典型例题【2009福建高考】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
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7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一、思维导图二、考点解析1、分析水污染原因的一般思路自然原因:①水域较封闭,水体自净力较差;②风向、风速;③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湖泊水位低);④水温: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
人为原因:排入水域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用水中含大量的的N、P等营养物质。
2、分析水污染危害的一般思路①水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②鱼类大量死亡,渔业减产(影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③水生物种减少;④水生生态系统遭破坏;⑤加快湖泊沼泽化进程。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地理环境保护是高考地理科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解析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中的考点,并附上几个典型例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思维导图的架构。
地理环境保护的思维导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分支: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下面我们依次来解析这三个分支。
第一个分支是环境问题的类型。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和土地环境问题。
其中,水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土地环境问题包括土地退化和土地资源浪费。
在解析水环境问题时,可以从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两个方面展开。
水污染是因为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原因导致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而水资源短缺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人口增长和利用率低等因素引起的。
例如,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内陆地区水资源紧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大气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主要是由工业排放的废气、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等因素导致的。
这些废气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引发雾霾等不良天气现象。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这会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最后,我们来看土地环境问题。
土地退化主要是由于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农业措施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引起的。
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浪费是指土地利用率低,大量土地被闲置或者用于低效的经济活动。
这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第二个分支是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
人为因素包括工业化进程、农业生产、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等。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和自然灾害等。
在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原因分别列出,并进行详细解释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