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亨颐传》读后感1500字
- 格式:docx
- 大小:18.21 KB
- 文档页数:3
经的心得体会经的心得体会经的心得体会1暑假开始了,在完成作业之后我就可以安安静静地阅读喜欢的书籍了。
这几天我又重读了《三字经》。
小时候只是觉得《三字经》读起来特别顺口,现在重读才知道每段话都蕴含着不同的典故与道理。
我在《三字经》中最喜欢的一句就是“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这句话大致是讲述汉朝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人,9岁就知道孝敬父母,冬天给父亲暖被。
这句话是教导我们在生活中要尊敬、孝顺长辈。
在家中,长辈总是最呵护我们的,给予我们关爱并教导我们,为了能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早出晚归辛勤工作。
我们在他们的关爱中一天天快乐成长,身体更加健壮,但是他们却在一天天地老去。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更加听话,学习上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生活上更要为他们出一份力,分担家务;在爸爸妈妈疲惫的时候给他们捶捶背;犯错了要主动承认错误,不要让他们因为我们的任性和小脾气而生气或伤心。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三字经》中提到的那样,在家孝敬长辈,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人!经的心得体会2阿长是个胖而矮、爱唠叨的老妈子。
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让我觉得这故事很真实。
长妈妈的有些习惯确实很烦人,比如说那“大”字型的睡姿,想想被那粗笨的大腿压在身上的感觉,简直让人嫌弃到怀疑人生!说实话,整篇文章并没有很多篇幅说长妈妈的好,但慢慢的,她开始让我心生喜欢了。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长妈妈买来了《山海经》那一段,作者并没有写一个根本不识字的农村妇女是怎么买到这本书的:她问了多少人?走了多少路?去了多少店?她把“山海经”都念成“三哼经”了,她又是如何向别人打听的?其间曲折,文中并没有答案。
但我想,读完这文章,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找到一些答案,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长妈妈。
这个长妈妈,也许有不少缺点,但更有着一颗对孩子从头到尾都善良的心。
经的心得体会3《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著作。
它三字一句,两字一韵。
已流传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
庄子读后感1500字(通用3篇)庄子1500字篇1读《庄子》,我懂得了许多。
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
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
等等。
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犬儒主义的创造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而显得俗不可耐。
在今天的中国倡导庄子精神实在不是时候。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驼鸟智慧和乌龟哲学。
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外”,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又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
庄子的想像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
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实际的“神游”而已。
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
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
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
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的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里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不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
2023年三经阅读心得体会300字(4篇)三经阅读心得体会300字篇一</h3 虽然里面的很多道理我不是很明白,但是经过教师的急躁讲解,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也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比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讲的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制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搬了三次大家。
有一次还不到放学的时候,孟子就回来了,孟母知道是他又逃学了,就生气地把织布的梭子折断了。
并且告知孟子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
但是没有了梭子还能织成布吗?学习也是一样道理,半途而废什么时候才能成才啊呢?孟子听后恍然大悟,从今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她为了我的学习花费了许多的心思,不仅给我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还在每个假期特地给我补了课,。
以前我不理解他们的做法,以为这都是父母应当做的,所以不知道珍惜,当我贪玩的时候,妈妈唠叨我几句我就会满脸不快乐,有时还要顶撞几句,学了《三字经》后,我最终明白他们的苦心,妈妈是盼望我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又比方∶“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讲的是九岁的黄香就是个特别孝顺的孩子,冬天把被窝暖热后才让父亲去入睡。
读了这些故事,我也有了学习的典范,知道了要为父母多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里的故事许多,每一个都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也告知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是让我受益无穷啊!<三经阅读心得体会300字篇二</h3 我的书房中多了一个新成员:《三字经》,那是我特地去新华书店买来为自己”补课“之用的。
闲暇之时,顺手翻阅,细细品尝,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寒假回家,看到读小学的侄儿正在背诵《三字经》,便顺手翻阅起来,读后竟爱不释手,感慨自己幼时没能阅读之,真是一个很大的圆满。
《三字经》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熟悉,对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力量和宏观把握力量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三经》读后感500字篇一三字经的特点是三字一句,简介明了。
别看它简介,可它的每一句都包含着生后的道理,比如第一句就很深奥:人之初,性本善在儒家传统当中,有三派说法。
一派,孔子的说法。
他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后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这是孔子的说法。
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孔子置而不论(意思是他不说),留个悬念。
一派,思想家、和法家有极深关系的荀子的看法。
他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人的天性本来就是恶的这是荀子的看法,他这个看很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
因为我们看一个小婴儿生下来,他饿了就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辛苦吗?他会管母亲有乳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生病了吗?都不会,他就要吃,非吃不可。
人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善良。
那么《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是谁的思想呢?是“亚圣” 孟子一派的的思想。
但却不明确。
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
他的明确意见是,人的本性向善。
我同意孔子的看法,因为人的本性是会变的,向孙悟空会72变一样,有时候是善,有时候是恶……《三字经》的经典语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三经》读后感500字篇二《三字经》,读来朗朗上口,读后感觉很有收获。
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被这简洁精湛的哲言隽语所吸引;“孟母择邻”“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我被一个个寓意深远的故事所感动。
我对“孟母择邻”的故事印象比较深刻,“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为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常常学那么办丧事的人哭泣;母亲就带他把家搬到了闹市,他又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最后孟母又把家搬到了学堂附近,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
这说明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还有“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讲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纣王朝的残暴统治,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国历代朝代中最长久的朝代,读了《三字经》后,我对周朝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古文观止读后感1500字古文观止读后感1500字篇1燥热的盛夏,温上一壶香茗,捧读《古文观止》,茗香微动间,试看文坛众生,轻叩古人闲远之意境,自有那清凉一隅。
一语观止,道尽了这本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中国历代文言文散文典范之作的奇书,其见证中国古文学优秀作品之灿如星辰及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翻读着一篇篇美文,也翻出了一张张鲜活的面容,他们携着礼义仁智信忠孝勇和……信步向我们而来。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完美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就有了气吞山河,感人至深的《前后出师表》。
从三顾毛庐,对刘备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进而心怀天下;白帝托孤,尽管幼主毫无治世之才,却并无半分取代之意;到因阿斗之掣肘,虽六出祁山亦无功而返,然为社稷计仍忠贞不改初心;上谏后主以情动人循循善诱,殚精竭虑以攻为守,为兴蜀汉步步为营……每每出师皆抱必死之心,身前身后一如心系朝堂,想先生文韬武略,智盖三国,倘不以小忠大义计,只受托于人便忠至死,此番忠义,可鉴日月!归去来兮如陶渊明,《桃花源记》里,他诗意纷呈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清新美丽﹑一派祥和的世外桃源。
在黑暗腐败的东晋末朝,当能否为官一任从而造福百姓,可以施展政治抱负,只看你的家世背景时,我们这位可爱的只上任了81天便辞去官职的彭泽令,他选择遵从内心,从此闲云野鹤栖身田园,躬身耕作自得其乐。
无论知己良朋,还是农人樵夫,都能成其座上宾﹑酒中客,那份随和亲民如他最钟爱的大自然般朴素珍贵。
因了他的高尚情操,他所推崇的回归田园诗意人生,即使在千年以后,依然成为人们心中向往不已并孜孜以求的梦中乌托邦!自古来高官厚禄本就难拒,若说真心请辞第一人,恐非李密所属,一章《陈情表》,字字泣诉,行行沛然。
出生穷困﹑命途多舛﹑潦倒不堪,若以常理论,君主赐官怕是要感恩戴德了。
偏是李密,三番五次以奉亲请辞,最后还写了感天动地的请辞奏章,连皇帝也对他无话可说,无咎可追,谁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怕只是未到情深处吧!当读到“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之日短也”时,总能为其孝心潸然泪下,感动不已。
读三字经心得体会(400字—1500字)(7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400字—1500字)(通用7篇)读三字经心得体会(400字—1500字)篇1这一天,我读了《三字经》的最后一部分——莹八岁,能咏诗到戒之哉,应该勉强,讲述了古圣贤的故事精神和人生哲理。
有几句话很影响我扬名,展现父母,光于前后勤有功,戏无益。
这些话主要说我们小时候要努力学习,不能耽误学习的黄金时期。
这样,长大为国。
对人民和自己都有好处。
也能让父母和长辈感到骄傲,造福后代。
过去,我一直认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还很长。
我不必那么累,那么认真地学习。
我可以保留一些知识,然后慢慢学习。
但此刻我才明白,时间如箭,日月如梭。
我们只些机会我们学习,错过了就再也见不到了。
而且知识也像黑洞,越来越大。
这一天你会知道,明天会有新的知识等着你,但谁能保证你前一天学到的知识不会忘记呢?知识像被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即使你有三个脑子,每天都记不住。
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手边的学习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玩耍的快乐只是暂时的快乐,这种快乐就像夏天的冰,想吃。
我们学生可以享受这种快乐,但不能多享受。
若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学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无意学习,长大后悔莫及。
学习的快乐是永久的`快乐。
它就像一杯咖啡,一开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然后是微香,最后是醇厚。
要学会长久的快乐,虽然一开始没有香味,但会越来越甜蜜。
让你爱上这种长久的幸福。
我要学会做一个珍惜时间,品尝学习咖啡的小才女。
读三字经心得体会(400字—1500字)篇2这段时间,我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就喜欢看《三字经》,还大声地背出来。
妈妈觉得很奇怪,问我怎么突然喜欢看这本书呢?她说自己也只会背前面的部分,还想跟我一起往下背呢。
其实妈妈不知道,是因为在学校里,我经常听到好多同学都会背《三字经》,而我却只会开头那几句,心里不服输。
所以这个寒假我就想好好学习一下,争取赶上同学们。
我原本以为单纯地背《三字经》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没想到才看了前几页,我就爱不释手了。
像兔子逃命时一样奔跑作者:陈亦权来源:《第二课堂(初中版)》2017年第08期经亨颐是我国近代的著名教育家。
1920年,经亨颐在浙江上虞创办了春晖中学并出任首任校长。
一天,有个学生满面愁容地跑到经亨颐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他说自己已经尽力用功读书了,可成绩却总是好不起来。
经亨颐笑了笑,问:“那么你到底是怎么尽力的呢?”“每天我都是最早到学校的,而且每一节课我都听得非常认真,做笔记也非常细致,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立刻做作业。
”那个同学说。
经亨颐点点头又问:“我考你一道题:有只野狗在草原上发现了一只腿部受伤的兔子,野狗连忙去追兔子,可兔子却跑掉了,你知道这只受伤的兔子为什么能跑掉吗?”那个同学想了想说:“一定是这只兔子离洞特别近!”经亨颐一听就笑了,他拍了拍这个同学的肩膀,说:“或许也有这样的可能性,但真正的原因在于,野狗只是‘尽力’去追,兔子却是‘尽全力’在逃,因为野狗追不到兔子顶多是挨一阵饿,但兔子如果被野狗追上就没命了。
所以不是你不用功,而是你没有尽全力。
”“‘尽力’和‘尽全力’只是一字之差,有这么大差别吗?”那个同学有些不以为然。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中间其实隔着一座大山呢。
”经亨颐接着说,“比如你每天虽然来得早,但你有没有第一个开始读书?比如你上课虽然认真,但课后有没有看课堂笔记?比如你放学后虽然一回到家就做作业,但你完成作业后有没有多复习多预习?所以,不是你做得不够好,而是你被‘尽力’阻碍了发挥最大的潜力。
你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就不能像野狗一样‘尽力’去追,想着能追上就追,追不上就算了,而要像兔子逃命时一样‘尽全力’去跑,非要逃掉不可!”那个同学这才恍然大悟。
此后,他就打破了自己所谓的“尽力”,而是“尽全力”去学习,半年后,他成了全校的第一名。
[故事寓意] “尽力”和“尽全力”,是一字之差,却也不是一字之差。
这相差的一个字,代表的是态度,是决心,更是毅力。
[老编沉思]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些同学做这个能成功,做那个也能成功,而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上不下,中不溜儿?有时候,同学们也会和故事中的那位同学一样感到疑惑:自己也很努力了呀,和成绩好的同学一样上课,一样做笔记,花了一样的时间,可为什么结果却不同呢?无他,花的那些时间里,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专心致志,尽了全力,而你可能精神没那么集中,没能尽全力。
《经亨颐传》读后感15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经亨颐传》读后感1500字《经亨颐传》读后感1500字:在进入经亨颐学院以前少不了有这样的疑问:经亨颐是谁?为什么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所学院?而该学院的学生又因此要继承什么样的精神?彰显什么样的特质呢?一本《经亨颐传》带来了最好的解释。
2023年《经》读后感《经》读后感1记得那是在我一年级的暑假时,为了增加我们的课外阅读量,也为了让我们了解一下我国传统的国学,增强我们的文学修养,学校给我们布置了一项“艰巨”的作业---背诵《三字经》。
晚上放学我回到家,打开书架上尘封已久的《三字经》,立刻就垂头丧气了——这上边都写得是什么呀,三字一句,三字一句,读起来似懂非懂,却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而且竟然有整整三大篇!一直拖到晚上,我再也不想看它一眼。
妈妈见我这种情绪,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妈妈知道,对你来说,《三字经》是太难了,妈妈小时候也没背过,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来,我和你一起背,看谁背得快好不好?”就这样,妈妈和我一起开始了艰难的.“啃骨头”历程。
就这样,我们把“三字经”分开了一小段一小段的,妈妈一句一句地给我讲解,理解了意思以后,背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我们按部就班地每天背一小部分,第二天从头复习巩固,再背下一段,真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背东西的时候总是坐不住,经常喜欢是在床上翻来滚去的背,每次看我绞尽脑汁地背诵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静静地躲到外边,以免打扰了我。
等到我骄傲地给妈妈背诵的时候,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学不知道,一学真奇妙,原来这“三字经”中的内容竟然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文学、历史、民间故事,每一段都有几个小故事,真佩服古人的惜墨如金呀,三个字就能说明一个道理或者是引用一个故事。
一天,两天,三天,我完全沉迷到背“经”这件事里了。
走也背,坐下背,躺也背,甚至半夜睡觉嘴里都念念有词的。
一个暑假下来,我和妈妈都成了背“经”高手。
我们还经常在晚上散步的时候一人一句的接龙,走在路上,常常会引得路人向我们侧目而视,直到现在,我们还能背得滚瓜烂熟,在生活中经常会冒出一句,然后我们会相视一笑。
通过对《三字经》的背诵,我不但了解了《三字经》中所讲的道理和一些常识,让我对祖国的国学一下有了兴趣,对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古文观止读后感1500字(范文4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文观止读后感1500字(范文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古文观止读后感1500字(范文4篇)》。
第一篇:古文观止读后感前几日,我把这本厚厚的《古文观止》给翻完了,这本书基本收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朝的优秀散文。
如果我们能从中吸收到一些营养,一定对我们的散文写作有一些提示和帮助。
我们常说散文之所以称为散文,是因为它结构较为松散。
但是我发现在《古文观止》中的散文在结构上不仅不散,而且有一些共性。
那就是大部分的散文从结构上入手,都可分为现状描述、提出问题、给出答案这三块。
一、现状描述现状描述又被称为背景切入,特别在写事的时候,文章往往需要从时代背景入手,说明发生的时间、地点。
出场的人物。
比如,李密的《陈情表》,开头大段地描述自己的平生及祖母刘氏的亲情。
看似好像是在陈述,其实是在铺垫。
为中段提出辞官照顾祖母打下基础。
还有《兰亭集序》和苏轼的《前赤壁赋》都有这种背景似的景物描述。
为什么一定还有这种现状的描述,俗话说,高潮来的快,还得前戏好。
如果你想要读者和你一起high。
必须得让他人先进入你的文章,如果没有这些铺垫,那便是假高潮了。
二、提出问题这部分是其实文章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并真正做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果文章不提出问题,而只有背景切入,那么就变成了纯粹的景区介绍。
应该说,这世上所有的文章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他都逃不开一个东西――动机。
人做事是需要一定的动机的,但是有动机不一定就能把事做成。
如果我们做不成,我们就有了问题和冲突。
文章便要去解决这些冲突和问题。
三、解决问题这几乎是所有文章最为重要的地方。
在第一部分完成了铺垫,第二部分完成提问之后,我们不能就这样把文章给我们的读者,这样是不负责的。
三四部分的小短文,论往往站了大部分。
解决问题的关键的是提出观点,观点的得出和证明需要通过演绎和归纳。
总之,现状――问题――解决,是写文章特别好的一种思路。
《经亨颐传》读后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经亨颐传》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经亨颐传》读后感1500字:
在进入经亨颐学院以前少不了有这样的疑问:经亨颐是谁?为什么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所学院?而该学院的学生又因此要继承什么样的精神?彰显什么样的特质呢?一本《经亨颐传》带来了最好的解释。
经亨颐首先是一位校长,是我们杭州师范大学曾经的校长。
在他的一番苦心经营之下,杭师大一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丰子恺、夏丐尊等人成为我们所骄傲的校友。
其次,经亨颐是一位教育家。
先进的教育观念由他提出;积极的改革措施由他实践。
中国教育的发展不可忽视他的一份贡献。
除此之外,经亨颐还是一个地道纯粹的文人。
他有吟诗作赋、篆刻泼墨的雅兴,又有明月清风,斗酒十升的豪兴。
兼具崇高的人格与不凡的才学,这就是经亨颐先生。
所以,用这样一位先贤之名命名一所学院,是这所学院的荣光,也暗示着这所学院的优越。
我想,这所学院原来是秉承了经亨颐先生“颖才教育”的理念。
所谓天道酬勤、优胜劣汰确乎为不变之真理。
追求卓越的学生有了追求卓越的平台,能更“随心所欲”地向上伸展、生长。
这便是经先生所倡导的“学生的自由”了吧?
至于经亨颐学院的学生是怎样的,《经亨颐传》勾勒出的更清晰的轮廓:首先是人格高尚。
“人格教育”可谓经先生事业的中心内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学习一项生计固然容易,而成就“做人的正确格式”则实为艰难。
后者若无师长的悉心引导和学生在督促下之不敢懈怠的打磨锻炼,焉能铸造健全高尚的人格?个体的人格合而为集体的人格,即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气质风骨。
有了像样的气质,一个国家才是立体的国家而非仅为平面版图上之国家,才能够昂然立于世界之林!人格教育如此之重要,经亨颐学院的学生必定在耳濡目染之下,尽力去做一个大写的人。
其次是积极进取。
“与时俱进”是经先生一大主张。
犹记得当年的一师风潮----进步的渴望、热血的澎湃、激愤的呐喊、漫天飞舞的宣传单……那场新旧的博弈中,学生们做了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做了新文化的捍卫者。
时代潮流,浩浩汤汤,唯一不用与时俱进的观念,似乎就只有“与时俱进”这一观念了吧?秉承这四字真言,相信经亨颐学院的学生在新时代能开辟更瑰丽的未来!
读罢《经亨颐传》,我对教育事业也多了更真切的感悟。
教育,便是“继往开来”四字,这足以把教师捧上历史的制高点,任其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读后感教师要把智慧的结晶倾囊相授,以保证文明的火种薪火相传;教师还要“应国家社会之趋势而定将来教育之方针”,也就是要培养能驾驭时代风浪的国家舵手。
无论是文明的盛衰还是国家的兴亡,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是一切可能的缔造者,他们培养着改变世界的下一代!夸张地说,我觉得教育,是继女娲“造人”之后又一伟大事业----“育人”。
我很欣赏经先生所言:“教育是哲人统治之事业。
”在芸芸众生中,又有谁还能比哲人更接近神呢?于是教育近乎为一种宗教,哲人就好比于穆罕默德。
教
育之高贵纯正,不献媚于权贵,不屈从于政治。
教育自有其信奉的正道和真理!这是教育事业又一令人骄傲之处----神圣而不可侵犯。
当然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的。
教育,虽说容不得侵犯,但文人的一声斥咄却难以避免教育遭到侵犯这一事实。
小到浙一师潮是这样的,大到至今不死的殖民主义教育、军国主义教育等等,又何尝不是这样?教育界还有多少令人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的事呢?春晖中学曾是教育者的桃花源地,可惜昙花一现。
“当时只记入山深,清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便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寻得“仙源”的任务,恐怕是我辈义不容辞了。
一本《经亨颐传》,让我对自己的学院与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如清风明月,令人豁然开朗。
掩卷沉思,余味无穷,嗟叹再三,是以作文。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