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民意监督对公众法律意识提高的诉求——以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案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402.56 KB
- 文档页数:2
孙伟铭案定性分析:对本案被告人孙伟铭应当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理由如下:(1)被告人孙伟铭酒后驾驶别克轿车上路,从后面冲撞与其同向行驶的川A9T332比亚迪牌轿车尾部,造成了一起追尾事故,但尚未造成人员伤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经鉴定,案发时孙伟铭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35.8毫克/100毫升,已达到醉酒驾驶标准。
由于行为人虽然属于醉酒驾驶,严重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但尚未造成交通肇事罪所要求的严重后果,未达到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标准,故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但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依法应当构成危险驾驶罪。
(2)孙伟铭在发生第一起追尾事故之后,继续以超过限速二倍以上的速度驾车向前行驶,越过道路中心黄色双实线,与多辆车辆发生碰撞及擦刮,造成四人死亡,一人重伤,公私财产损失共计5万余元的严重后果。
被告人孙伟铭应当知道在醉酒情况下驾车超速行驶所具有的严重危害性,在发生了第一次追尾事故后更是能够完全预料到自己已经没有安全驾驶的能力,继续驾驶会造成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的发生却继续驾驶,未采取任何避免措施,行为人在主观上不符合过于自信过失轻信能够避免的特征,而符合间接故意的放任特征,行为人在主观上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持的是间接故意的放任态度。
同时,行为人醉酒、无证、超速驾驶机动车辆在车辆、人群密集的公共道路上行驶,具有与放火、爆炸、决水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相当的危险性,因而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行为造成了四死一伤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应当依照《刑法》第115条第一款规定定罪处罚。
(3)孙伟铭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其中,行为人对违反交通管理法规是故意的,但对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则是过失的。
本案中孙伟铭对第一次追尾事故后继续驾车导致发生的严重后果在主观上不属于过失,因而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9)成刑初字第158号公诉机关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孙伟铭。
2008年12月15日因涉嫌交通肇事被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刑事拘留,同月25日经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批准逮捕,次日由成都市公安局执行逮捕。
现羁押于成都市看守所。
辩护人施俊英,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陈红,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律师。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孙伟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案,以成检刑一诉字(2009)第085号起诉书,于2009年4月10日向本院提起公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刘东、尹箫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孙伟铭及其辩护人施俊英、陈红均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孙伟铭自2008年5月购买一辆别克轿车以来,一直无驾驶证上路行驶,并有多次交通违法的记录。
2008年12月14日下午4时许,被告人孙伟铭醉酒后驾驶自己的川A43K66别克轿车从成都市成华区万年场“四方阁”酒楼送其父母前往火车北站,后又继续驾车沿成龙路前往龙泉驿区。
当日下午5时许,被告人孙伟铭在成龙路“蓝谷地”路口从后面撞上正常行驶的川A9T332比亚迪轿车尾部。
事故发生以后,被告人孙伟铭为逃避处罚不顾公共安全,立即高速驾车往龙泉驿方向逃逸,并在窜至成龙路“卓锦城”路段时,以超过每小时130公里的速度向右绕行强行超车后又向左迅速绕回,越过中心双实线,猛烈冲撞对面正常行驶的川AUZ872长安轿车,接着又迎面先后撞上川AKl769长安轿车、川AVD241福特轿车、川AMC337奇瑞轿车,直至川A43K66别克轿车不能动弹。
造成川AUZ872长安轿车内驾驶员张景全、乘客尹国辉、金亚民、张成秀死亡,代玉秀重伤,公私财产损失5万余元。
为支持上述指控的犯罪事实,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当庭宣读和出示了公安机关的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鉴定结论、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等证据。
对酒驾醉驾的心得体会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study 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deeds materials, experi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s,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对酒驾醉驾的心得体会7篇大家在写心得体会时一定要考虑到语言逻辑的严谨性,经常写一篇心得会让我们加深自己对事情发展的印象,以下是发发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对酒驾醉驾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刑法论文从孙伟铭酒驾案例探讨相关法律的完善一、酒后驾车案例与法院的判决(一)案例2008年5月25日,孙伟铭购买了车牌号为川A43K66的别克牌轿车。
在未取得合法驾驶执照的情况下,孙伟铭长期无证驾驶该车,并有十次交通违法记录。
2008年12月14日中午,孙伟铭与其父母在成都市为亲属祝寿,期间大量饮酒。
午后,孙伟铭送其父母去成都火车站,返回途中,与其他车辆发生追尾。
其后,孙伟铭继续驾车向前超速行驶,并违章超越过道路中心黄色双实线,与对面车辆发生碰撞,造成四死一重伤及五万元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
交通警察接群众报案后赶至现场将孙伟铭抓获,经鉴定,孙伟铭驾驶的车辆碰撞前瞬间的行驶速度为134-138公里/小时;孙伟铭案发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35.8/100毫升。
(血液酒精浓度达到每100毫升血液含20-80毫克酒精的驾驶员,将被认定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浓度达到每100毫升血液含80毫克酒精以上的驾驶员,将被认定为醉酒后驾驶机动车)。
(二)法院判决一审法院认为,从本案事实及证据证明的情况看,上诉人孙伟铭购置汽车后,未经正规驾驶培训长期无证驾驶车辆,并多次违章。
众所周知,汽车作为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其使社会受益的同时,由于其高速行驶的特性又易给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国家历来对车辆上路行驶有严格的管理规定。
孙伟铭作为受过一定教育、具有安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明知国家的规定,仍漠视社会公众和重大财产安全,藐视法律、法规,长期持续违章驾车行驶于车辆、人群密集的公共道路,威胁公众安全。
尤其是在本次醉酒驾车发生追尾交通事故后,孙伟铭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以超过限速二倍以上的速度驾车在车辆、人流密集的道路上穿行逃逸,以致又违章跨越道路黄色双实线,冲撞多辆车辆,造成四死一伤、公私财产损失数万元的严重后果。
事实表明,孙伟铭对其本次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完全能够预见,其虽不是积极追求这种结果发生,但其完全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其间无任何避免的措施,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关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规定,应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判处孙伟铭死刑。
张明宝多次酒驾,造成五死四伤,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当我们看到多次二字时第一反应多半是必须严惩,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细细想想,在现实中多次酒驾的人绝不止张明宝一人,只是他们没有造成这么大的交通事故而已,那么我们就要问了,为何酒驾屡禁不止,当然这个和中国的酒文化有关。
这么说吧,我手上拿着一把瓜子走在校园里,要是校园里到处都是垃圾,那么我就会理所当然的边走边嗑瓜子,并把瓜子壳丢在地上,但要是校园里是干干净净的,那么我至少会犹豫要不要丢瓜子壳了,不会理所当然的丢了。
举这个例子我就想说张君宝的多次酒驾其实是受到了一定社会因素的影响。
当然要治理校园卫生,光靠宣传是不够的,学校要严惩乱丢垃圾的人才行,这样才能杀一儆百,这么做可能有学生会受到过重的处罚,为了校园环境,就认栽吧!在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内学生是害怕被罚才不丢的,这时在加以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久而久之,大家养成习惯了,就不会乱丢了,其实有很大部分乱丢垃圾的人是属于灰色人群,看到别人丢他们也丢。
同理,很多酒驾的人也是灰色人群,受社会风气影响很大。
至于无期徒刑,对这个概念也不是很了解,反正比死刑轻,比有期徒刑重。
站在家属的立场,枪毙都是不解恨的。
同样,判无期,起不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现今的酒驾、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太多了,政府借此重判然后重新立法也未尝不可,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在温州大学城,四个过马路的同学(走的是斑马线),突然一黑影飘过,就剩下两个人了,这个多恐怖呀!政府必须严惩,在酒驾、超速猛于虎的时代,必须用重刑,不然那天撞到我了怎么办!不为别人考虑也得为自己考虑吧。
伟铭无证酒驾案,同上面的一样,大家看到无证二字可能愤怒,先说说我对无证驾驶的看法吧,对于证件这个东东,我也在学车,第一天去就驾车上路了,都一年多了,现在还没拿到驾照,驾校也算是唯利是图,完全是应试教育,也就是说驾驶水平主要还是看经验、技术,不要太过多的纠结于有无证件,很明显这次车祸的原因在酒驾不在证件,所以我认为舆论没必要追究他的证件问题。
孙伟铭案定性分析案情大概:从2008年5月起,被告人孙伟铭在未取得合法驾驶资格的情况下,长期无证驾驶,并有多次交通违法记录。
2008年12月14日,孙某在中午大量饮酒后,仍驾车在成都市区内穿行往来。
当日17时许,孙某在一路口从后面冲撞与其同向行驶的一辆轿车尾部后,继续驾车逃逸。
在往龙泉驿方向行驶的过程中,孙某严重超速并越过道路中心黄色双实线,先后撞上反向正常行驶的4辆轿车。
此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公私财产损失共5万余元的严重后果。
经过公安交通部门鉴定,孙某驾驶的别克车在碰撞前瞬间的行驶速度为134-138km/h,大大超过行驶路段60km/h的限速;孙某血液中的乙醇浓度为135.8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7月23日对这起特大交通事故做出一审判决。
被告人孙某因无证,醉酒驾驶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其行为已经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判处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生。
后孙某表示不服上诉,四川省高院做出第二审判决,判处孙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成立,但其有真诚悔过表现,终审判决无期徒刑。
虽然该案数次判决均判处孙伟铭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然而被告辩护律师提出的交通肇事罪以及学者之间激烈的争议说明孙伟铭案的定性并没有获得大家的一致同意。
那么究竟是孙伟铭在主客观上符合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还是审判机关是为了加重惩罚肇事者才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其定罪量刑?下面我将通过对这两种罪名加以分析比较后再来定性该案。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如果行为人用危险方法侵害了特定的对象,对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并无危害即不危害公共安全,就不构成该罪。
搭建新媒体时代公众诉求的有效回应通道--基于大连民意网的
研究
张爱军
【期刊名称】《大连干部学刊》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诉求途径与方法突破传统,搭建起了
新的通道。
大连民意网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问政形式,着力探索公众诉求有效回应方式、应对措施,以此透出当前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思路转变与方法创新。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张爱军
【作者单位】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辽宁大连 116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打造阳光信访促进政通人和畅通民意诉求“绿色通道”—关于我省“非正常信访”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J],
2.理性民意监督对公众法律意识提高的诉求——以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案为例 [J], 张英
3.搭建民意诉求平台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J], 桂于翔
4.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制作的一些思考——以\"百色新闻网\"和\"百色早报\"微
信公众号为例 [J], 黄艳妮
5.中国公众海洋意识体系初探——基于大连7·16油管爆炸事件网民意见的分析[J], 李珊;秦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