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24.03 KB
- 文档页数:3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神经功能缺失、认知功能障碍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对于脑梗死及其相关症状的治疗越发显得重要。
丁苯酞和奥拉西坦是两种常用的药物,它们在治疗脑梗死及其相关症状方面有着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进行分析。
1. 丁苯酞和奥拉西坦的特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丁苯酞和奥拉西坦这两种药物的特点。
丁苯酞是一种镇痛药物,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作用。
它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丁苯酞还能够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代谢,有助于减轻血管壁水肿和渗出液。
丁苯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脑梗死的血液循环和细胞代谢,对脑梗死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奥拉西坦是一种膜稳定剂,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它主要通过减轻和稳定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细胞内环境,减少细胞受损,从而发挥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奥拉西坦还能够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降低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害。
丁苯酞和奥拉西坦在治疗脑梗死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因此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2.1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在临床研究中,一些医学专家对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进行了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了改善,神经功能也有明显的恢复。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还可以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效果,降低再发病率。
2.2 机制分析丁苯酞和奥拉西坦都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以相得益彰,发挥出更强的神经保护作用。
丁苯酞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奥拉西坦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减少细胞死亡。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96例我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共2组,每组48例。
其中对照组单用奥拉西坦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2组治疗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精神状态检查评分明显高于奥拉西坦胶囊组(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
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日三次餐前口服,奥拉西坦胶囊0.8日三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0.8日三次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
1.3 考察方法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效果对比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来评估两组患者智能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H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MMSE、HD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H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1、2)。
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用药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轻微恶心1例、肝功能轻度受损1 例,对照组出现轻微头晕1 例,均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两组均不影响治疗及疗效评价。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项目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n=48)17.54±4.06 26.63±6.47*#对照组(n=48)17.35±6.29 21.09±1.08** 与治疗前比较: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表2 两组治疗前后HDS评分()项目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n=48)14.38±5.08 26.12±4.15*#对照组(n=48)13.83±3.68 20.23±4.54** 与治疗前比较: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3 讨论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机制主要是多灶性脑梗死、缺血缺氧性低灌注和出血性病变,导致神经元迟发性坏死以及脑组织容积随之减少。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V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认知障碍分度标准(MMSE)评分。
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ADL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ADL评分[(30.64±2.67)分]较对照组[(39.11±3.63)分]下降明显,MMSE 评分升高[(24.32±2.24)分vs. (20.14±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VCI可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记忆减退,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显著。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Oxiracetam in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Methods Altogether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VCI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n=40)and control group (n=40)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utylphthalide,whil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adopted Oxiracetam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score and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4 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90.0%,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7.5%),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DL and MMSE scores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whil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DL scores [(30.64±2.67)scores] and increased MMSE scores [(24.32±2.24)scores] were seen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in contrast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9.11±3.63)scores and (20.14±2.15)scores],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Oxiracetam achieve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VCI,which can enhance the patients′ ADL,alleviate memory loss and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Key words]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Butylphthalide;Oxiracetam血管性認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患者由轻度的认知障碍逐渐发展到痴呆的一大类临床综合征[1]。
丁苯酞软胶囊、奥拉西坦治疗对脑梗死的临床分析发布时间:2021-12-12T09:26:55.9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9月9期作者:包翠华方凯丽孔令燕[导读]包翠华方凯丽孔令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目的讨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病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AAAA组和BBBB组,每组病患均为25例。
其中,AAAA组病患接受4g奥拉西坦注射液和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给药,用药频率1d/次;BBBB组病患除了给予AAAA组同样计量静脉滴注给药以外,另服用200mg的丁苯酞软胶囊,服药频率为3次/d。
治疗时长为15d,15d后,对病患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NIHSS)、肢体运动功能(FMA)、Barthel指数(BI)进行统计整理,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病患的变化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 AAAA组病患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6%,BBBB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病患的整体治疗情况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病患数据对比可知,NIHSS评分降低、FMA评分和BI评分变高,且BBBB组病患整体评分明显优于AAAA组。
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药剂对脑梗死病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病患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经过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奥拉西坦;脑梗死;效果随着现代经济的进步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推进,急性脑梗死的病症发病率持续高升,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发展。
属于脑血管临床方面常见的病症之一,有着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危险特征,所以该病症的治疗属于民众关注的重点之一。
神经功能的改善是该类病症的治疗成效的关键,然而此类病症发病快且急,目前市面上没有研究出疗效突出的药物,所以在西医治疗方案方面还有着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奥拉西坦、丁苯酞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奥拉西坦、丁苯酞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采取奥拉西坦+丁苯酞)和对照组(35例,采取奥拉西坦),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认知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脑梗死相关指标水平均发生明显好转,且不良反应个例少,安全有效,P<0.05。
结论:围绕脑梗塞病情转归,开展奥拉西坦+丁苯酞联合用药,可有效提升认知功能水平,减轻认知障碍症状,提升肢体功能水平,减轻脑梗死症状,用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广大医患信赖。
关键词:奥拉西坦;丁苯酞;脑梗塞Efficacy and prognosis analysis of oxacetam and butylphthalide in tre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Ren QianlingSichuan Gem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61021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olacitane and butylphthalide in tre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7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April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oxiracetam + butylphthalide) and the control group (35 cases, oxiracetam), and the treatment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ognitive ability, limb movement ability and the level of cerebral infarction related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less, which wassafe and effective (P < 0.05)..Conclusion: Around the outcome of cerebralinfar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oxxi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ognitive function, reduce cognitive impairment, improve limb function, reduce cerebral infarction symptoms, safe and effective, which is worthy of the trust of doctors and patients.Key words:oracetam; buphthalide; cerebral infarction脑梗死值得是脑组织损害类疾病,多以缺血、缺氧和脑部血流受阻所致,是临床上多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据临床统计,脑梗死在所有的脑组织受损类疾病中约占据75%,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约有150万左右的脑梗死患者,因此病而去世的患者更多达120万左右,除此以外,即便侥幸保住性命,也会落得一身残疾,据统计约有75%的脑梗死患者在发病中出现残疾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危害极大[1]。
9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7·疗效评价·本次研究将仙灵骨葆与碳酸钙D3联合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碳酸钙D3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能获得肯定疗效。
治疗此病的过程中应以补益肝肾,活血止痛为原则,本次研究采用的仙灵骨葆胶囊为骨伤科骨质疏松症类非处方药品,也是一种滋补肝肾、强骨健身的纯中药制剂。
该药以淫羊藿为主药,配以知母、续断、地黄、丹参、补骨脂等药物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壮骨的作用。
方中淫羊藿有补肾强筋骨之功效;续断有行血脉、益精填髓,续筋止痛之功效;知母有滋阴补血,降壮阳药燥性之功效;丹参有补血且散瘀滞之功效。
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接骨续筋、活血止痛之功效。
目前仙灵骨葆胶囊的组成药物中有多味药物已被临床证实能改善骨性能,且无雌激素相关副作用。
加以配合使用碳酸钙 D3 片来补充机体所需要的钙元素,口服吸收效果好,促进骨重建,从而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刘光勇, 易泽洪, 杨国奇,等.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和碳酸钙D3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 31(7):1067-1070.[2]赵建根,马超. PVP结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骨折临床疗效评价[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20(11):2805-2807.[3]马凤英.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37例[J]. 西部中医药, 2018, 31(2):98-100.[4]郑海群. 仙灵骨葆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16, 14(11):83-84.[5]侯晓升, 姜文晓, 庄建. 仙灵骨葆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 2016, 27(17):2391-2393.[6]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4):698-701.急性脑梗死属于危重急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奥拉西坦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奥拉西坦治疗后对于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奥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0%,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等基本上没有很大变化。
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用奥拉西坦治疗可有效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帮助患者尽早治愈,是一种疗效佳、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标签:脑梗死;恢复期;奥拉西坦;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分析脑梗死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根据相关报道研究表明[1],大概70%左右脑血管疾病患者都属于脑梗死。
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运动功能障碍,其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并没有特殊的存在征兆,只是有一点异常症状,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有严重影响,对患者的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也会造成巨大的负担。
近年来,我院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用奥拉西坦治疗,结果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为进一步探讨该种药物的治疗疗效,本文对我院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配合奥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
现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平均(52.1±3.5)岁;病程介于1个月-2年。
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平均(51.9±3.9)岁;病程介于2个月-1.9年。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负担。
急性脑梗死后,患者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语言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为求治疗效果,临床上常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其中丁苯酞和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已被证实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将对此进行一次效果分析。
1.1 丁苯酞丁苯酞是一种常用的神经保护药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机制。
丁苯酞可改善脑组织的氧代谢,减轻脑组织水肿,促进神经元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脑血管循环和认知功能。
1.2 奥拉西坦奥拉西坦是一种新型的脑血管扩张剂,具有改善脑血液流动、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代谢等作用。
奥拉西坦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可帮助扩张受损脑血管,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减轻脑组织水肿,并改善脑血管痉挛,从而促进脑功能恢复。
1.3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的作用机制丁苯酞和奥拉西坦分别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丁苯酞对神经组织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脑组织损伤,而奥拉西坦则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和氧代谢,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可以在多个方面发挥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1 临床试验对象本次临床试验选取了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2.2 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每日口服丁苯酞50mg,奥拉西坦20mg,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脑血管扩张药物等。
2.3 临床疗效评估指标通过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孤独症评定量表(ADL评定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Montreal认知评定量表等。
2.4 结果分析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ADL评定量表、MMSE、Montreal认知评定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效果观察杨义杰【摘要】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常规治疗脑梗死同时,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口服,观察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MoCA、MMSE、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MMSE、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前改善,改善幅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12【总页数】3页(P1770-1772)【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奥拉西坦;丁苯酞【作者】杨义杰【作者单位】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省永城市 47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认知功能障碍为脑梗死后最常见非躯体功能损害,可造成认知缺失,甚至发展为血管性痴呆,对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恢复及全面康复有严重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1],及时诊治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2015年4月-2017年1月笔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3.7±6.3)岁。
所选患者均为脑卒中首次发病48h内入院,头颅CT、MRI检查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记忆力或执行功能减退;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6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7分;确诊为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并存疾病:高血压31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7例;排除合并脑出血、意识障碍、老年痴呆、抑郁症、帕金森综合征、失语、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严重糖尿病等患者。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Jan 30(2)脑梗死在临床中又名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在中医学中则称为中风或者卒中,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以及供应出现障碍,并造成其出现缺氧、缺血等状态,进而使脑软化坏死,表现出一系列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
近年来,临床显示大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均会对其认知功能造成影响,极易增加致残率以及发生痴呆的概率,预后情况较差[2]。
因此,需要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引起足够重视,尽可能实现早期诊治,丁苯酞属于新型神经保护类药物,奥拉西坦对中枢网状结构具有促智的效果,且具有提升记忆等功效[3]。
基于此,本文选择我院86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根据双盲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60~85(72.6±5.3)岁。
观察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61~86(73.1±5.5岁。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相关标准[4];(2)均伴有不同程度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减退现象;(3)HIS 评分>4分,MoCA 评分<26分;(4)本人或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对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物存在禁忌症者;(2)在治疗期间使用过其他促智类等药物者;(3)临床资料丢失或者不完整者。
1.3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足够营养支持、指导进行语言以及肢体功能锻炼、健康知识教育等。
对照组选择常规内科方式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降糖以及降压处理、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
持续治疗14d 。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进行治疗,4g 奥拉西坦注射液(生产厂家: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070)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中,静脉滴注,1次/d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注文号:国药准字H20100041),使用方式:静脉滴注,25mg/次,2次/d 。
持续治疗14d 。
1.4临床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情况、智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认知情况选择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进行评判,内容包括:视空间能力、注意力、短时间记忆与延迟回忆、计算力、语言能力、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地点、时间8个关于认知的条目,检查项目共11个,总分为30分,在10min 内完成,如果得分在26及以上则说明认知功能恢复正常,如果患者受教育程度低于13年,得分需加1分;得分越低则代表认知功能越低。
(2)智能情况选择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进行评判,内容包括:地点定向力、定向力、注意力、即刻记忆、语言能力、延迟记忆、视空间7个条目,共有30道题,每一题回答正确得分1分,回答错误或者未回答记录0分,总分为30分。
(3)日常生活能力选择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成红学袁张小喜(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南焦作454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根据双盲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选择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情况、智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情况、智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情况、智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选择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较常规内科治疗方式显著,可提高认知情况、智能情况以及生活能力,而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丁苯酞;奥拉西坦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 ̄8174(2019)02 ̄0227 ̄02227··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Jan 30(2)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 、MoCA 及ADL 评分情况比较(x ±s ,分)MMSEMoCAAD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 P17.2±3.517.3±3.40.1340.89327.2±2.520.3±2.313.3190.00011.8±4.711.6±4.50.2020.84119.5±6.716.0±5.82.5890.01132.1±9.932.3±8.70.0990.92125.5±9.830.1±8.92.2790.025进行评判,内容包括: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管理(8项)、躯体日常生活自理量表(6项),最好是在ADL 功能评定训练室开展,结果会更加准确。
分值为14~56分,若得分在14分及以下,则代表正常;得分越高则显示日常生活能力越低下。
1.5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 ±s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 <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 、MoCA 及ADL 评分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情况、智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后,观察组认知情况、智能情况及均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3讨论急性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是导致出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在首次出现脑梗死之后,大部分急性期患者均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还会增加致残率以及发生血管性痴呆率,在治疗的时候需要超早期以及急性期干预,并选择最为科学且合理的脑代谢激活剂、脑保护剂帮助恢复受损神经的功能以及促进康复[5,6]。
导致出现血管性认知障碍以及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脑血流量降低、缺氧以及缺血导致脑组织能量代谢出现障碍、神经细胞出现进行性损伤、蛋白合成受限制等[7]。
丁苯酞属于消旋正丁基苯酞,具有理想的抗脑缺血效果;在发生脑缺血之后会出现较多个由其导致的病理环节,而丁苯酞则能够发挥阻断这些病理环节的作用,尽快恢复脑血流量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以及时改善缺血区域脑组织的微循环情况等,可最大程度减轻由于脑缺血现象造成的脑水肿情况,帮助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康复,从而治疗脑缺血区域的记忆障碍,最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8]。
同时,丁苯酞对线粒体具有良好的结构保护以及功能作用,可在缺氧、缺血状态下调整脑能量代谢,延缓以及改善在发生梗死之后降低认知功能。
奥拉西坦属于吡拉西坦类似物,是新型的改善脑代谢类药物,也是酌-氨基丁酸衍生物,易穿透血-脑脊液屏障,对中枢神经(特异性)通路具有激活功效,对具有选择性的选择海马部位或者大脑皮质产生作用,加快磷酰乙醇胺以及磷酰胆碱的合成速度,促进乙酰胆碱进行释放、转运,因此在摄取葡萄糖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还能够促进ATP 酶合成、转运以及脑组织能量代谢,促进核酸以及蛋白质合成,对学习、神经保护等过程的L-谷氨酸受体产生作用,增强大脑皮层联络纤维突触所具有的的可塑性,改善脑功能进而提升生活质量[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认知情况、智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提示选择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选择奥拉西坦、丁苯酞进行联合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提升患者智力、生活能力、认知能力等,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1]王王晶,荆珍.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CRP 的动态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7):3179 ̄3180.[2]徐红强,王艳玲,孙利民.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4):19 ̄21.[3]王东枝.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9):52 ̄55.[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写作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2):142 ̄147.n失眠转氨酶升高头晕总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χ2P43431(2.3)3(6.9)2.4110.1201(2.3)3(6.9)2.4110.1200(0.0)3(6.9)7.1470.0082(4.6)9(20.7)7.1470.008表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情况比较[n(%)]228··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Jan 30(2)[5]吉智,范秀博,何媛.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5):43 ̄46.[6]姚洁文,宋柳全.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4):144 ̄146.[7]刘敏,孙宏侠.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6):27 ̄28.[8]宁丹,吕星月.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7,23(1):94 ̄95.[9]江乾.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6):127 ̄129.[10]张雪杰,栾宁.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vWF 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1):5294 ̄5296.收稿日期:2018 ̄08 ̄18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以2~6个月婴幼儿为主,发热、喘憋、干咳等为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