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B.观众在观看央视春节晚会时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C.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D.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2.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
他们工作时要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3.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各地纷纷“禁噪”。
“禁噪”是( )A.防止噪声的产生B.使噪声变成乐音C.阻断噪声的传播D.防止噪声进入人耳4.图中的噪声来源属于生活噪声的是( )A.B.C.D.5.下列选项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图甲: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B.图乙: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图丙:摩托车安装的消声器D.图丁:街道上显示分贝的装置6.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甲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
图乙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7.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截止2023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
随着机动车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以下措施不能减弱机动车噪声的是()A.在路边安装噪声监控仪B.设置禁止鸣笛标识C.在公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公路两旁植树8.【从科技、生活、自然现象走向物理】根据小明去北方旅行过程中的相应情景,小明乘坐飞机时,在飞行过程中,为了减弱噪声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
下列生活现象或设备中,控制噪声方式与小明相同的是( )A.佩戴耳塞B.关闭门窗C.隔音蛟龙D.轻声细语9.如图所示的真空隔音玻璃是将两片平板玻璃四周密封起来,将间隙抽成真空并密封排气口,形成真空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练习(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有效制止了噪音产生的是()A.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B.歌厅的内墙使用很厚的软材料装修C.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D.有居民居住的公路旁修建隔音墙2、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D.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3、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4、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高架道路两旁安置透明板墙B.将高音喇叭音量调小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居民小区内多种植花草树木5、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6、如图1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肇庆市端州区中心城区分步实行禁鸣喇叭,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7、下列措施不能减弱躁声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C. 在人耳处戴上耳罩D. 在声音传播途径中使用扩音器8、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9、下列措施不能减弱躁声的是A.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C. 禁鸣喇叭D. 在声音传播途径中使用扩音器10、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机场工作人员配戴有耳罩的头盔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 高架桥两侧建起透明板墙11、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12、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下还会损伤听力,下列做法有可能损伤听力的是A.在城市道路上刷黑B.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C.在居住的房屋周围多植树D.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13、要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下列不可行的措施是()A.在公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B.在人耳里塞棉花团C.减小噪声振动的频率D.给发动机安装消声器14、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中球迷的呐喊声B.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C.上课时小林和同桌的交谈声D.交响乐团演奏时的锣鼓声15、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前预习1.噪声是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人们以(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dB为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觉。
4.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音板,这是在减弱噪声;在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减弱噪声。
知识点1.噪声的来源所谓噪声有两层含义:(1)从物理的角度来说,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如工厂里的机械切割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如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以及邻居电视音量过大等都是噪声。
因此噪声的来源是很多的。
综合起来说有:①交通运输噪声;②工业机械噪声;③城市建筑噪声;④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⑤家用电器噪声。
【例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加油声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机器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解析:本题考查多噪声概念的理解。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到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现象A中球迷的加油声虽然震耳欲聋,但既不妨碍比赛,又没有干扰别人,还鼓舞了士气,故不是噪声。
选项B中的锣鼓声是美妙乐曲的组成部分,故不是噪声。
现象C中工人师傅通过机器的发声情况判断故障的部位及原因,不属于噪声。
选项D中,小林和同桌上课交谈,干扰了其他同学听讲,妨碍了他人学习,故属于噪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噪声及其来源:1.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从振动形式上来定义的。
2.噪音:(1)物理中,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题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致人体伤害B.在家中,音响播放音乐一定不是噪声C.妨碍人们正常休息的声音是噪声D.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答案】C【解析】解:A、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噪声或持续时间长、同时强度大的噪声才会对人造成伤害,一般情况下强度较低的噪声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故A不正确;B、在家中,播放音乐如果影响别人的正常休息或学习时属于噪声,故B不正确C、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正常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故C正确;D、控制噪声的途径: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从人耳处减弱,故D不正确。
故选:C。
【变式1】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 B.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C.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 D.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答案】D【解析】解:A、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属于噪声,故A错误。
B、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属于噪声,故B错误。
C、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属于噪声,故C错误。
D、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不属于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例题2】如图所示,从波形图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 )【答案】C【解析】解:ABD的波形都存在规律性,说明物体的振动有规律;C的波形杂乱无章,说明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属于噪声。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变式2】从波形上看,下列属于噪声波形图的是( )【答案】B【解析】解:从图形上可以看出,选项A、C、D三种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只有选项B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基础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时发出的,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 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乐音和噪声的最根本区别是:乐音的声源振动是_______的,而噪声的声源的振动是_______的。
2、控制噪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和。
3、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中,一般要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如图所示,这是为了在中减弱噪声。
4、人们以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5、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 .在内燃机上安装消声器B .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C .在声音传播途中植树造林D .在人耳处塞上一小团棉花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B .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C .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D .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7、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A .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B .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C .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D .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8、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此地有乐队,可以出租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9、假如跟你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弱这一噪声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赶快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棉毯挂在窗上D.将窗打开,加快空气流动二、发展题10、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图中数字的含义是.这样的噪声(填“会”、“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的学习和工作.10、由于洗衣机没有放稳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A .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B .室内的人带上耳塞C .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D .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三、提高题11、夜间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 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第一个同学起身关上窗户,第二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而第三位同学起身到对面去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这三个同学是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减弱噪声的?。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A. 学校附近的歌舞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B. 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音乐,伴随着老人的晨练C. 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十分开心D. 公路上机动车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2.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护栏,这些护栏的主要作用是()A.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B.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3.从图的波形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A. B. C. D.4.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 防止噪声的产生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防止风吹到头部5.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
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6.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A. 摩托车的消声器B. 隔音走廊C. 防止噪声耳罩D. 环境质量检测仪7.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让同学戴个防噪声耳罩B.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C.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D.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8.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 噪声检测仪B. 道路的隔声板C. 防噪声耳罩D. 摩托车消声器9.星期天的早晨,小明在家做作业,小区里的广场的音乐声对学习产生干扰。
下列措施中对减弱干扰无效的是()A. 关上门窗并拉上窗帘B. 通过居委会要求减小音乐声C. 戴上耳罩做作业D. 在房屋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0.关于噪声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立交桥两侧架设隔音屏障,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会场内把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 飞机场工作人员通常佩戴防噪音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在学校和医院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11.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时练一、单选题1.美国军方配备了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dB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该设备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
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150dB”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B.该设备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C.捂住耳朵可以降低耳朵的刺痛感D.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2.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阅览室内,正在学习的同学听到的絮絮细语声B.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夜深人静时,正要入睡的人,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D.吉利4S店内,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3.下列一些的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其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A.甲图: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比赛时都戴上耳罩B.乙图:在公路的两旁修建隔音墙和种植高大的各种树木C.丙图:为了减弱外面爆竹声的干扰关上窗户D.丁图:中高考期间,在各考点临时设立的禁止鸣笛的标志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B.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D.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能量5.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1)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2)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3)在教室周围植树;(4)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习题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的是()A.噪声不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B.优美的交响乐有时也会成为噪声C.用手捂紧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可以防止所有噪声的产生2、噪声是一类能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课堂上,亮亮和小凯的窃窃私语声B.山林间小溪流动的声音C.静谧的夜晚,优美的钢琴声D.飞机起飞时的轰鸣声3、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清晨林中的小鸟的欢唱属于乐音B.鞭炮声很有节奏属于乐音C.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工作和学习的声音属于噪声D.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4、下列关于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A.0dB是指没有声音B.0dB的环境是人类最理想的声音环境C.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可锻炼人的听力D.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身心和身体健康5、噪声污染对人体有很大危害,下列噪声的等级与危害相符的是()A.高于50dB的噪声将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B.高于70dB的噪声将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C.在30dB--40dB的环境中,人会感觉到烦躁D.长期在高于90dB的噪声环境中将会影响人们的听力6、下列对乐音和噪声的判断,错误的是()A.喷气式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发出的刺耳声音一定是噪声B.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C.建筑工地上,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悠扬动听的舞曲一定是乐音7、下列对乐音和噪音的判断,错误的是()A.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刺耳声音一定是噪音B.大型拖拉机和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高速行使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音C.建筑工地上锯钢材、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是乐音8、(厦门中考)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D.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9、(湘潭中考)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植树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10、摘自“楚天都市报”的文章《嘘,别出声》违章喇叭被贴“封条”.一文中这样写道:昨日,江城各高考点附近,30余辆违章鸣喇叭的机动车驾驶员,所驾车【方向盘上被贴上禁止鸣喇叭的“封条”】.昨日清晨,该市千余名交警上路,将200余块“禁止车辆通行”和“禁止鸣喇叭”的牌摆放在65个考场周边道路,并将考点附近的摊点和违章车辆请走.通过阅读这篇报道,根据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解释第一段中括号内字的意思?(2)你认为报道中的第二段中交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选择题(共13小题)1.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所产生声音的强弱约为()A.10dB B.50dB C.90dB D.400dB2.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3.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4.贵港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绿化美化环境B.减小噪声污染C.减小大气污染D.减小水污染5.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6.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B.乙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能发挥作用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D.丁图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绑紧程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是低音弦7.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在学校周围植树C.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8.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9.下列防止噪声的事例中,不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1.机动车鸣号所产生的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鸣号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时间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声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D.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13.控制噪声,优化人们生活环境,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主要在“消声、吸声、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下列属于通过“吸声”方式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道路两旁的隔音板D.歌剧院的装饰板上做成蜂窝状二.填空题(共9小题)14.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从减弱噪声.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产生的.15.2017年5月31日,位于长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在2s内成功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6.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学校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醒目的“静”字,这是在控制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17.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选填增大或减小)18.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监测装置时鸣放喇叭,如图是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图,80.5dB指汽车喇叭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在学校周围经常看到“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控制噪声.19.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利用噪声监测仪(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噪声(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0.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小郑,他把闹铃关掉,这是从控制噪声.这里说的“逐渐变强”是指声音特性中的.细心的小郑发现,闹钟响时桌面上的饼屑跳动起来了,这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21.“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观众在听音乐史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处减弱噪声.22.如图所示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理由是.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所产生声音的强弱约为()A.10dB B.50dB C.90dB D.400dB【解答】解: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故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的声音分贝数约为50dB;故选B.2.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解答】解: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减弱传入入耳的噪声,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选:C.3.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解答】解: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B、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在纺织车间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贵港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绿化美化环境B.减小噪声污染C.减小大气污染D.减小水污染【解答】解: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房能阻断噪声的传播,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故选B.5.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解答】解:图示含义为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6.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B.乙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能发挥作用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D.丁图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绑紧程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是低音弦【解答】解:A、摩托车安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利用声波的传播,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所以在太空中不能够发挥作用,故B错误;C、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C正确;D、在橡皮筋的松紧、长度相同时,其越细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细的橡皮筋是高音弦,故D错误.故选C.7.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在学校周围植树C.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解答】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在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A.8.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解答】解: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C、燃放鞭炮时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剧院内墙用吸引材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9.下列防止噪声的事例中,不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解答】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属于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属于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A、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声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C、物体发声时一定在振动,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11.机动车鸣号所产生的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鸣号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时间【解答】解:机动车鸣号所产生的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鸣号声的响度较大,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属于噪声.故选A.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声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D.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解答】解:A、从环保的角度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或休息等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乐音有时候也可能是噪声.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但不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声;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同样会影响健康;故本选项说法错误.D、植树造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因此在马路边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减弱噪声,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3.控制噪声,优化人们生活环境,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主要在“消声、吸声、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下列属于通过“吸声”方式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道路两旁的隔音板D.歌剧院的装饰板上做成蜂窝状【解答】解:A、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此措施是消声;不符合题意;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此措施是消声;不符合题意;C、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措施是隔声;不符合题意;D、歌剧院的装饰板上做成蜂窝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此措施是吸声;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9小题)14.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振动产生的.【解答】解:考点周围禁止鸣笛、禁止施工,是从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考场上翻动卷子的声音由于纸的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声源处;振动.15.2017年5月31日,位于长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在2s内成功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响度(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解答】解: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是发声体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所以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声源;响度.16.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学校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醒目的“静”字,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学校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醒目的“静”字,“静”是禁止发声,因此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答案为:声源处;能量.17.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分贝;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解答】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噪声减小,所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减小;故答案为:分贝.减小.18.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监测装置时鸣放喇叭,如图是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图,80.5dB指汽车喇叭声的响度(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在学校周围经常看到“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解答】解: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此时的噪声是80.5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80.5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响度.“禁止鸣笛”的标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故答案为:响度;声源处.19.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dB,利用噪声监测仪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噪声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的数字是54.4,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4.4分贝(dB);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一切声音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噪声不能在空气中传播;故答案为:dB;不能;不能;20.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小郑,他把闹铃关掉,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这里说的“逐渐变强”是指声音特性中的响度.细心的小郑发现,闹钟响时桌面上的饼屑跳动起来了,这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解答】解: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闹铃声逐渐变强,说明声音的振幅增大,则响度变大.钟响时桌面上的饼屑跳动起来了,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声源处;响度;振动.21.“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观众在听音乐史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答】解:(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2)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音调;声源.22.如图所示从图形可知,图乙是噪声的波形,理由是波形是杂乱无章的.【解答】解:由甲图可以看出,其波形图呈周期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是乐音的波形;乙图中的波形图杂乱无章,是无规则的,是噪声的波形.故答案为:乙;波形是杂乱无章的.第11页(共11页)。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填空题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规则振动时发生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_____的声音,都是____,人们以__为单位来表示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
3、噪声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防治噪声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防止噪声的______,二是阻断噪声的_____,三是防止噪声进入_____。
4.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右图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
______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_______ 减弱噪声。
5.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6.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__减弱,乙在________减弱,丙在________减弱.7.“无声手枪”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
8、张强在家修理桌子时有敲击声,为了是邻居少受干扰,张强想出了三种方法:(1)在被敲的地方放一块抹布(2)把自家的门窗关的严实(3)嘱咐邻居暂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张强在减弱噪声的方法中:(1)是在处减弱噪声(2)是在处减弱噪声(3)是在处减弱噪声
二、选择题
9.下列哪些声音是噪声()A.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C.火车的鸣笛声 D.公园里悠扬的声音
10.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11.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12.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13.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
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 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
14.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15.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 B.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
C.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 D.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
16.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 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
C.带耳塞 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
17.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
18、关于噪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振动频率过高而发出的声音
B、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对人们学习、工作起到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C、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
D、在耳中塞一小团棉花,是为了降低听到声音的音调。
19、你的邻居在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
B、用棉毯挂在间隔的墙壁上
C、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D、请邻居唱歌时放低音量
20、下列哪个措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的()
A.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B.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C.机动车在市区禁鸣
D.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21.下面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的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期间,居民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22.要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在公路边种植花草树木
B.在耳朵里塞棉花团
C.把机器固定在大底座上
D.给发动机安装消音器
三、分析题
23.当夜深人静你正欲入睡时,从邻居家传来了悠扬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你认为它是乐声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24.如果你家居住的地方附近正在施工建筑楼房,每天晚上都有吵闹嘈杂的噪声,你将如何防止这些噪声对你的危害,说出你采取的措施和物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