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1.31 MB
- 文档页数:187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单元目标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含教材分析单元目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经过四年的研究,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研究方法,大部分学生研究常规好,喜欢研究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本校和转入的同学)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
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乘法与因式”本单元以学生所学的关于整数的知识和整数的四则运算为基础。
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求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因子,求因子;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的知识。
这些知识的研究是以后研究公倍数和公因式、近似分数、一般分数、四则分数计算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体验探索数的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倍数和因数,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一个自然数在10以内的所有倍数,找出一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所有因数,认识素数和合数;会经历2、3、5倍数的特征,认识勘探过程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一、概述随着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落幕,我对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以其严谨的逻辑性、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数学奥秘的广阔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收获颇丰。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读,我更加明确了数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也发现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次反思旨在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1. 简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以其独特的编写理念和丰富的内容体系,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平台。
该教材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从整数的认识、分数的理解到小数的运算,再到图形的认识和空间观念的培养,教材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
这种系统性的编排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教材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和问题,教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在教授分数的应用时,教材通过让学生解决分苹果、分蛋糕等实际问题,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分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该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解题过程中,教材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寻找规律、归纳结论等方式,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目标方面,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每课教学反思(全册优质完整)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 精打细算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法的过程,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本节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计算容易出错,因此在练习设计中要安排针对性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改错、计算、交流的过程中明确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正确率。
2. 打扫卫生结合已有知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结合元、角、分的背景理解在余数、商中补0的意义。
能熟练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难度较大,应引导学生思考计算依据。
用“添0继续除”这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学习了小数除法后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
教材中并没有规范的计算法则,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
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理解把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算理,会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
能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情境引入一个数除以小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再解答,学生能很轻松地理解计算方法。
应强调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要扩大多少倍是由除数决定的,而不是由被除数决定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后反思】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1精打细算本课时的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以到商店买牛奶为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在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比较来探究计算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注重探究算法的多样性计算中每步的意思,以此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学生深刻理解计算中每一步的意思,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1.2打扫卫生这一课的重难点是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商中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和补0继续除”的道理。
本课以除数是整数,被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合作,使学生学会交流和思考。
总之,这一课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同时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打电话的情境下,通过提出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来探究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结、动手操作、验算等多种形式探究算法的意义和理解算法,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及时检验的良好习惯。
但在本课的教学中对于学困生来说,对商不变的性质的理解较为困难,常会出现被除数和除数没扩大相同的倍数以及小数点未对齐的情况。
故应要求学生说一说算法,并进行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使这些学生更牢固和熟练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练习一本课时的练习重点是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做有关题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思,再让学生熟悉商不变的性质。
为了让学生避免小数点移动时出现的错误,可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并让学生自主探究出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倍数不同会引起商变大或变小。
随后让学生把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觉到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趣。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打细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发展推理能力。
3、通过操作活动和合作学习,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4、通过了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用所学习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
难点:学会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准备】《精打细算》课件;《精打细算》随堂小测【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
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哪位同学会做?1、小明用27元钱买了9个乒乓球,平均每个乒乓球多少钱?2、小红用了35.2元买了11个乒乓球,平均每个乒乓球多少钱?生:27÷9=3(元)小明的乒乓球每个3元钱。
生:35.2÷11=,被除数是小数,计算不出结果。
师:被除数是小数该怎样算呢?下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
(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件的第三张幻灯片。
师:甲商店每包牛奶多少钱?乙商店每包牛奶多少钱?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道题该怎么做呢?生:用11.5÷5求出甲商店每包牛奶多少钱,用12.6÷6求出乙商店每包牛奶多少钱,然后再比较一下就可以了。
师:11.5÷5和12.6÷6该怎样计算呢?我们先研究一下11.5÷5怎么做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生:11.5元÷5也可以看成115角除以5等于23角,也就是2.3元。
生:11.5元=10元+1.5元,10元÷5=2元,1.5元=15角,15角÷5=3角=0.3元,2元+0.3元=2.3元。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评奖教案课题:梯形面积计算科目:数学提供者: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单位:课时:1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一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梯形的特征,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单位,理解了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关系最密切,且两者的教学思路也相似,同时梯形面积的教学与三角形面积的教学其公式的推导方法相同,除以2的道理也一样,所以它是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拓展和延伸,并为今后研究圆面积、立体图形表面积及解答求积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从主题图梯形的车窗引入,给出一个梯形,引发学生思考怎样象求三角形面积那样也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
二、教学目标1、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转化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研究者特征阐发我认为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提供了条件,教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呈现出三种转化方法,充分给了教师和学生发挥的空间。
考虑到学生已经研究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有了一定的图形转化基础,而且程度好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这种转化的方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突破教材的限制,允许学生任意剪拼,摆拼自己手中的梯形,使学生完全通过自己的探索加深对转化思想的理解,从而发现公式,这样加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创新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展,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首先,每种图形面积计较方法的教学,均接纳让学生着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图形,将来形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较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反思在教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这一单元的内容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 在教学小数除以整数时,我创设了一个购买文具的情境。
例如,用11.5元买5支同样的铅笔,每支铅笔多少钱?这个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们很容易理解问题的含义,并且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注重算理的讲解。
- 在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我没有单纯地让学生记住算法,而是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例如,在讲解11.5÷5时,我让学生将11.5元转化为115角,这样就变成了整数除法115÷5 = 23角,再将23角转化回2.3元。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直接用小数计算,应该怎样进行。
通过对比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学生明白了小数除法的算理,即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这种注重算理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 多样化的练习巩固。
-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题。
有基础的竖式计算练习,如简单的一位小数除以整数、两位小数除以整数等;还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如根据单价和数量求总价,或者根据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等。
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还能够提高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1. 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关注不够。
-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困难。
例如,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忘记商的小数点位置,或者在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进行计算。
我在课堂上没有给予这些学生足够的个别辅导,导致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仍然存在疑惑。
2. 教学进度的把控不够精准。
- 在教学小数除法这一单元时,由于想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在一些例题的讲解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有些仓促。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后反思】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1精打细算本课时的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以到商店买牛奶为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在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比较来探究计算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注重探究算法的多样性计算中每步的意思,以此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学生深刻理解计算中每一步的意思,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1.2打扫卫生这一课的重难点是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商中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和补0继续除”的道理。
本课以除数是整数,被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合作,使学生学会交流和思考。
总之,这一课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同时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打电话的情境下,通过提出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来探究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结、动手操作、验算等多种形式探究算法的意义和理解算法,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及时检验的良好习惯。
但在本课的教学中对于学困生来说,对商不变的性质的理解较为困难,常会出现被除数和除数没扩大相同的倍数以及小数点未对齐的情况。
故应要求学生说一说算法,并进行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使这些学生更牢固和熟练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练习一本课时的练习重点是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做有关题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思,再让学生熟悉商不变的性质。
为了让学生避免小数点移动时出现的错误,可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并让学生自主探究出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倍数不同会引起商变大或变小。
随后让学生把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觉到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趣。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处罚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重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单元教学重点1、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重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单元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单元教学时数12课时内容教学时数精打细算……………………………. 1课时打扫卫生……………………………1课时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1课时练习一…………………….. 1课时人民币兑换……………………………. 1课时除得尽吗……………………………. 1课时调查“生活垃圾”………………………… 1课时练习二……………………………. 2课时第一次月考……………………………. 3课时课题一精打细算教学目标1、从“买牛奶”的情境中知道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能借助“元、角、分”的知识及“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算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3、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或想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学手段小黑板、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温故互查1.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数的大小不变?7.10 15.20 100 0.070 1.01 2.02.昨天,淘气逛商店的时候,用115元买了5箱牛奶,小红在另一家商场用126元买了6箱牛奶,两种牛奶品牌质量一样,谁买的便宜?你能帮淘气算一算吗?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小组合作完成。
然后组内交流。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相关推荐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范文篇一:五年级数学上册折纸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
第一课时《折纸》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学“折纸”开头部分。
有一半学生能自己完成空白部分的填补,我再进行重点地方指导,如为什么要把二分之一化成四分之二后相加减。
学生有独自学习的空间,自学效果较真实较好。
接着我让学生尝试练习。
指名上台板演,两题中一对一错,我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要先找异分母的公倍数,再进行化解”。
学生分析较好,由此也带动了部分对解题能力还欠缺的学生。
最后我让口才能力较好的学生把计算过程一步一步说出来,并总结得到计算步骤,加深学生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在“练一练”中个别学生尚不能完全做对习题,如出现通分错误、计算结果没有化成带分数或最简分数等。
我让学生相互检查,相互指正,生指导生,效果较好。
本堂课也出现一些不足,如个别学生在以往的“找两个数的公倍数,通分”知识中学习有缺漏,以后在新课前事先准备一些旧知识,以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学生容易走进新课堂,容易掌握新知识。
篇二:新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每单元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小数除法》小数除法这单元,感受自己最成功的一课时是截取商的近似值,之所以有良好感觉,主要是新理念,活课堂,多创新,多思维的作用,在此具体就不展开,因为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需要反思过去,成就未来。
每次上课总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教学内容总是完不成,比其他老师要慢半拍;;平时作业有学生总也会出现拖拉现象;作业正确率不高;计算性错误屡错屡犯;对于简便计算中除法分配率的运用总有学生不明白,总会有人出现把减号改写成除号;对于单位的换算这一单元知识涉及较少,学生遇到时出现错误百出的情况。
1、把一部分口算练习放在课堂加上对答案,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但对于此涉及本人觉得还是有其必要性,这样的竞赛性口算练习可增强学生口算能力;2、知识性内容讲的过多;(多些体验,少些灌输)3、课堂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应使用多种形式)4、作业一开始没有全部抓住,有松懈;(正在改善中)5、对于作业质量没有严抓,使学生感到作业对错无所谓,错了改一下也很快;(正在实行新的措施,改善作业质量,拒收不合格产品)第二单元《轴对称与平移》本单元主要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会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教材从整数除法入手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和小数混合运算。
教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除法计算的实际意义和商的近似值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
学生已学习了整数混合运算、整数乘除法、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看,解决本单元的几个重点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1.会笔算简单的小数除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会进行小数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探索小数除法有关计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果的正确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1.要认真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把握住本单元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在学生已有经验的知识背景下开展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学习中来。
2.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3.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 精打细算1课时2 打扫卫生1课时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1课时4 人民币兑换1课时5 除得尽吗1课时6 调查“生活垃圾”1课时小数除以整数。
(教材第2~3页)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法的过程,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
1.学校买了8个足球,花了44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说说为什么用除法,怎样进行除法竖式计算。
)2.谈话导入:在生活中,张阿姨是个精打细算的人。
(板书课题:精打细算)今天她打算去商店买牛奶,我们也一起去看看。
(出示课件)师: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生:甲商店5袋牛奶11.5元,乙商店6袋牛奶12.6元。
师:猜一猜,张阿姨会遇到什么问题?生:会想到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
师:要知道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就要知道什么?生: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乙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师:怎样求呢?谁会列式?生回答,师板书:11.5÷512.6÷6师:为什么用除法?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生: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张阿姨会去哪家商店买牛奶。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2.尝试计算。
3.小组汇报计算过程,全班反馈。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估计出现的答案:(1)把11.5元转化成115角后进行竖式计算。
(2)把11.5元分成10元和1.5元,分别除以5,再把两次相除的结果相加。
(3)直接进行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重点是直接进行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质疑“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学生先理解小数点确定的算理,然后观察算式总结出方法: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师生共同回忆竖式计算过程,在黑板上板书竖式。
师: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12.6÷6。
5.师生共同完成题目“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11.5÷5=2.3(元) 12.6÷6=2.1(元) 2.3元>2.1元答: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总结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1.让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2.老师小结: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
精打细算11.5÷5=2.3(元) 12.6÷6=2.1(元)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1.本节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计算容易出错,因此在练习设计中要安排针对性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改错、计算、交流的过程中明确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正确率。
A类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9.6÷425.2÷634.5÷157.83÷914.21÷725.5÷52.下面各题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 ) ( ) (考查知识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能力要求: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熟练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B类3.明明坚持晨练,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考查知识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能力要求:用竖式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能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2.4 4.2 2.3 0.87 2.03 5.12. ✕ 5.7B类:3. 22.4÷4=5.6(千米)教材第3页练一练1. (1)13.6÷2=6.8(元) 19.5÷3=6.5(元) (2)竖式略(3)6.8元>6.5元阳光文具店卖得便宜,便宜6.8-6.5=0.3(元)。
2. 略3. 5.1 2.3 1.84. (1)82.5÷15=5.5(m)(2)82.5÷25=3.3(m)除数是整数、需要补0的小数除法。
(教材第4~6页)1.结合已有知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结合元、角、分的背景理解在余数、商中补0的意义。
2.能熟练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结合已有知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结合元、角、分的背景理解在余数、商中补0的意义。
难点:熟练笔算除数是整数,被除数位数不够时,添0继续除的小数除法。
多媒体课件。
新学期开始了,王老师给班里买了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
(出示课件)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生:每把笤帚多少元?把18.9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8.9÷6。
师:这个除法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在计算的过程中看一看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1.估算。
师:你能先估计一下每把笤帚多少元吗?生:如果一共花了18元,18÷6=3(元),每把笤帚一定比3元多。
2.计算。
师:你还能怎样计算?学生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可以把18.9元分成18元和0.9元,18÷6=3(元),0.9元=90分,90÷6=15(分)=0.15(元),然后3+0.15=3.15(元)。
(2)可以直接用竖式计算。
在学生用竖式计算到上面的情况时,教师提问:余数现在是几,还能算下去吗?学生讨论,继续往下除。
师: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呢?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1)余数3在十分位上,表示的是3角,可以把3角化成30分,这样就是在3后面添一个0,然后继续除。
(2)余数3在十分位上,表示的是3个0.1,可以看成30个0.01,除以6等于5个0.01,在商的百分位上写5,表示5个0.01,这样也是在3后面添上一个0继续除。
师:像上面这样的竖式,计算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该怎样计算呢?生: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3.计算每个簸箕多少元。
师:王老师还买了4个簸箕,共花了26元,每个簸箕多少元?先说一说怎样列式,再用竖式计算。
小组讨论,计算。
教师指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当学生计算到上面的情况时,提问学生:2÷4怎么除下去呢?生1:把余数2看成20个0.1,就能除下去了,20个0.1除以4等于5个0.1,所以在商的十分位上写上5。
生2:在余数2后面添上0就可以继续除了。
师:如果商是65,对不对?用竖式计算时还需要注意什么?生:商是65不对,还需要注意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完成“试一试”中的题目。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学生解答完后,教师提出下面的问题:第一个算式在计算过程中十分位上不够商1怎么办?第二个算式中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你知道了什么?生:计算过程中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计算小数除法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计算小数除法,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计算过程中,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回答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打扫卫生18.9÷6=3.15(元) 26÷4=6.5(元)答:每把笤帚3.15元。
答:每个簸箕6.5元1.本课难度较大,应引导学生思考计算依据。
用“添0继续除”这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学习了小数除法后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
2.教材中并没有规范的计算法则,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
A类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23÷70.48÷67.56÷83.6÷2436÷1518.24÷62.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在括号里画“ 。
(1)4.03÷5() (2)36.4÷27() (3)0.84÷26()(考查知识点:除数是整数、需要补0的小数除法;能力要求:能熟练计算除数是整数、需要补0的小数除法。
)B类3.一瓶1.5升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6杯。
每杯可装多少升?4.五(1)班有班费24.2元,同学们卖废品又得到16.4元。
用这些钱可以买5本《少年科技》,每本《少年科技》多少钱?(考查知识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熟练解决小数除以整数的应用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0.89 0.08 0.945 0.152.43.042. (1)和(3)B类:3. 1.5÷6=0.25(升)4. 24.2+16.4=40.6(元) 40.6÷5=8.12(元)教材第5、第6页练一练1. 198÷36=5.5(t)2. 6.15 4.14 12.1 7.5 7.65 5.253. 16.2÷15=1.08(m)19÷20=0.95(m)4. ✕ 1.7 ✕ 1.06 ✕0.095. 6.4 0.16 0.625 0.07 0.082 3.656. (1)1.26÷6=0.21(kg)(2)6.12÷6=1.02(元)7. 45÷6=7.5(元) 132.5-45=87.5(元) 87.5÷7=12.5(元)一个数除以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