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六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07.50 KB
- 文档页数:7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 高三数学试卷(理科)命题人:李燕玲 审题人:李新奇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已知集合A={x |)5lg(x y -=}, B={y |)5lg(x y -=},则A ∩B=( ) A .∅ B .R C .(-∞,5) D .[0,5] 2.命题:“所有梯形都是等腰梯形”的否定形式是( )A .所有梯形都不是等腰梯形.B .存在梯形是等腰梯形.C .有梯形是等腰梯形,也有梯形不是等腰梯形.D .存在梯形不是等腰梯形. 3.已知21)sin(-=+απ,那么=+)23cos(απ( ) A .21-B .21C .23-D .234.已知点)21,(a 在幂函数bx a x f )1()(-=的图象上,则函数)(x f 是( )A .奇函数B .偶函数C .定义域内的减函数D .定义域内的增函数 5.在复平面中,满足等式|34|||i i z -=+的复数z 所对应点的轨迹是( )A .一条直线B .两条直线C .圆D .椭圆6.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在(8,+∞)上为减函数,且函数f (x +8)为偶函数,则( )A .f (6)>f (7)B .f (6)>f (9)C .f (7)>f (9)D .f (7)>f (10)7.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设A =“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 B= “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 “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与C 互斥B .B 与C 互斥 C .任两个均互斥D .任两个均不互斥8.“a =b ”是“直线y =x +2与圆(x -a)2+(y -b)2=2相切”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函数10ln )(2-+=x x x f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 .(0,1)B .(1,2)C .(2,3)D .(3,4)10.执行右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x =( )A .3B .4C .6D .8 11.已知P 为抛物线x y 42=上的任意一点, 记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d ,对给定点A (3,4),则|PA|+d 的最小值为( ) A .52 B .152- C .152+ D .252-12.如图,网格纸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其上用粗线画出了 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多面体最长的一条棱的长为( )A .2B .22C .32D .4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2015)32(y x -的展开式中,所有项系数之和为__ _.14.已知a 与b为非零向量,||||b a b a -=+,且)()(b a b a -⊥+,则)(b a +与b 的夹角为__ _.15.抛掷两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则事件“其向上的点数刚好相差1”的概率为__ _. 16.已知直线l m 、,平面βα、,且βα⊂⊥l m ,,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m ⊥l ; ②若α⊥β,则m ∥l ; ③若m ⊥l ,则α∥β; ④若m ∥l ,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有_____ _. (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10分)已知向量)2,cos 2(x a =,)21,(cos x b =, 记函数x b a x f 2sin 3)(+∙=⑴求函数)(x f 的单调增区间;⑵ 求函数)(x f 的最值以及取得最值时x 的集合.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正项数列{}n a 满足,11=a ,且11+=+n nn a a a )(*∈N n , ⑴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⑵设1+∙=n n n a a b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19.(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BC=AC=2,AC ⊥BC . (1)求多面体ABC ﹣A 1C 1的体积;(2)异面直线A 1B 与AC 1所成角的大小.20.(本题满分12分)某班同学利用国庆节进行社会实践,对[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 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组数 分组 低碳族的人数占本组的频率第一组 [25,30) 120 0.6 第二组[30,35)195p第三组 [35,40) 100 0.5 第四组 [40,45) a 0.4 第五组 [45,50) 30 0.3 第六组 [50,55]150.3(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n 、a 、p 的值;(2)从[40,50)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18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其中选取3人作为领队,记选取的3名领队中年龄在[40,45)岁的人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和期望EX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4)(234+-+-=ax x x x f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 (1)求a 的值;(2)记21)(bx x g -=,若方程)()(x g x f =的解集恰有3个元素,求b 的取值范围.22.(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椭圆C :12222=+by a x (a >b >0)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21F F 、.过右焦点2F 与x 轴垂直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其中一个交点为)1,2(M .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椭圆C 的一个顶点为),0(b B -,求点M 到直线1BF 的距离;(3)过M F 1中点的直线1l 交椭圆于Q P 、两点,求||PQ 长的最大值以及相应的直线方程.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末考试数学(理)参考答案1. C2. D3. B4. A5. C6. D7. B8. A9. C 10. D 11. B 12. C13. 1- 14. 45° 15.18516.①④17.解:(1)…………2分.…………3分由,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6分(2)①当且仅当,即时,,此时的集合是.…………8分②当且仅当,即,,此时的集合是.…………10分18.【解析】:此题由《教材》必修5,第47页B 组第4题改编 ⑴∵11+=+n n n a a a ∴n n a a 1111+=+ ∴1111=-+nn a a 2分又111=a ∴数列⎭⎬⎫⎩⎨⎧n a 1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4分 ∴n a n =1 ∴na n 1=)(*∈N n 6分 ⑵由⑴知,111)1(1+-=+=n n n n b n , 8分∴n n b b b b T +++=3211111)111()4131()3121()2111(+=+-=+-+-+-+-=n nn n n 12分 19.解:(1)∵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BC=AC=2,AC ⊥BC ,∴CC 1⊥平面ABC ,BC ⊥平面AA 1C 1,∵S △ABC ==,===2,CC 1=2,BC=2,∴多面体ABC ﹣A 1C 1的体积:V==+==. 6分(2)以C 为原点,CA 为x 轴,CB 为y 轴,CC 1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 1(2,0,2),B (0,2,0),A (2,0,0),C 1(0,0,2),=(﹣2,2,﹣2),=(﹣2,0,2),设异面直线A 1B 与AC 1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cos θ=|cos <,>|=||=0,∴异面直线A 1B 与AC 1所成角的大小为. 12分(其它解法可酌情给分)20.解:(1)第二组的频率为1-(0.04+0.04+0.03+0.02+0.01)×5=0.3,∴高为0.35=0.06.频率直方图如下:2分第一组的人数为1200.6=200,频率为0.04×5=0.2,∴n =2000.2=1000. 3分由题可知,第二组的频率为0.06×5=0.3,∴第二组的人数为1000×0.3=300, ∴p =195300=0.65. 4分第四组的频率为0.03×5=0.15,∴第四组的人数为1000×0.15=150, ∴a =150×0.4=60. 5分 (2)∵[40,45)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与[45,50)岁年龄段的“低碳族”的比值为 60∶30=2∶1,∴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18人,[40,45)岁中有12人, [45,50)岁中有6人. 6分 ∵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P (X =0)=C 012C 36C 318=5204,P (X =1)=C 112C 26C 318=1568,P (X =2)=C 212C 16C 318=3368,P (X =3)=C 312C 06C 318=55204.∴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X 0 1 2 3 P5204156833685520410分∴EX =0×5204+1×1568+2×3368+3×55204=2. 12分21.【解析】:【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解:(1)ax x x x f 2124)(23'-+-=, 2分因为函数)(x f 在[0,1]上单调递减,在[1,2]上单调递增,所以x=1是)(x f 的极值点,所以0)1('=f ,即0121121423=⨯-⨯+⨯-a .解得4=a ,经检验满足题意,所以4=a . 6分(2)由)()(x g x f =整理可得0)44(22=-+-b x x x ,由题意知此方程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又0=x 为方程的一实数根, 则方程0442=-+-b x x 应有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根, 9分 所以△>0,且04≠-b ,即0)4(4)4(2 b ---且4≠b ,解得0 b 且4≠b ,所以所求b 的取值范围是(0,4)∪(4,+∞). 12分22.解:(1)设右焦点F 2为(c ,0),令x=c ,代入椭圆可得221ac b y -±=,由M (,1),即有2=c , 12=ab ,又222=-b a ,解得2,2==b a , 则椭圆方程为12422=+y x ; 4分 (2)由题意可得B (0,﹣),F 1(﹣,0),直线BF 1的方程为x+y+=0,则点M 到直线BF 1的距离为=2+; 8分(3)过F 1M 中点的直线l 1的方程设为x=m (y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2+m 2)y 2﹣m 2y+m 2﹣4=0,由于中点(0,)在椭圆内,故直线与椭圆相交,设交点P (x 1,y 1),Q (x 2,y 2),即有y 1+y 2=,y 1y 2=,弦长|PQ|=•|y 1﹣y 2|=•=,令t=2+m 2(t ≥2),则|PQ|==,当m=0即t=2时,取得最小值2,即有2≤|PQ|<;当直线l 1:y=时,代入椭圆方程,可得x=±,即有|PQ|=.综上可得,|PQ|的最大值为,此时直线方程为y=. 12分。
湖北省孝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都含有氧元素B . 都是化合物C . 都是氧化物D . 都含有氧分子2. (2分) (2016高一上·南阳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镁、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B . NH3、S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SO2均是电解质C . 液态HC1、固体Na2SO4均不能导电,所以HC1、Na2SO4均是非电解质D .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3. (2分)已知由溶液和稍过量的溶液制得的胶体,当它跟胶体相混合时,能析出和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A . 该胶体进行电泳时,胶粒向阳极移动B . 该胶体带负电荷C . 该胶粒带正电荷D . 该胶体是电解质4. (2分)下列仪器:①烧杯②坩埚③锥形瓶④蒸发皿⑤试管⑥烧瓶⑦表面皿,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A . ②④⑤B . ①⑥⑦C . ⑦④⑥D . ①③⑥5.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 . 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 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D . 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6. (2分)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工业上常通过以下反应制备K2FeO4:2FeCl3+10KOH+3KClO═2K2FeO4+9KCl+5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KClO为氧化剂,反应过程中被还原B . K2FeO4是还原产物C . K2FeO4中Fe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D . 若有2 mol FeCl3 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6 mol7. (2分) (2016高一下·北仑期中)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 . NH3分子的电子式:B .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C . O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 N2的结构式:N≡N8. (2分)硫酸亚铁煅烧反应为2FeSO4(s)SO2(g)+Fe2O3(s)+SO3(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中FeSO4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 . 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 . 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Fe2O3转移电子数约为1×6.02×1023D . 该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可得到BaSO3和BaSO4两种沉淀9. (2分) (2017高一上·杭州期中)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B . 标准状况下,11.2L H2O所含分子数为0.5NAC . 1mol•L﹣1 CaCl2溶液中所含Ca2+离子的数目为NAD . 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10. (2分) (2016高一上·辽源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 .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C . 0.5molH2 约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D . NA个氧气分子与NA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16:111. (2分)(2015·长春模拟)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 称取NaOH固体B . 稀释浓硫酸C . 分离乙醇和水混合物D . 电解炼制铜12. (2分) (2019高一上·郑州期末) 下列关于含硅元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玻璃有固定的熔点B . 单质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C . SiO2制成的光导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 . NaOH溶液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13. (2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B . 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可能为H3PO4C . 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H3PO2﹣D . 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3OH﹣=PO23﹣+3H2O14. (2分)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六校联考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48分.)1.“雾里看花”曾是一种独特的朦胧美,古人望雾悠闲地吟诵出“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样的美丽诗句;而今的人们拉开窗帘时见到浓稠的雾竟不住的皱眉头,堪称“望雾生畏”.雾霾,不再是一种美,它渐渐成为了全世界的公敌.下列做法不能遏制雾霾产生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原料供应量2.光导纤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表彰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Si B.SiO2C.Na2SiO3D.SiCl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碳”属于“纳米材料”,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B.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C.表面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也不滴落是因为表面生成了熔点很高的氧化铝薄膜包裹在铝的外面D.氨很容易液化,液化时放热,液化后得到氨水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铜B.食盐水C.烧碱 D.蔗糖5.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 B.水银 C.不锈钢D.黄铜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 Fe2+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7.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的H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5.6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D.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8.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和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这种试剂是()A.Fe(NO3)3溶液B.FeCl2溶液C.BaCl2溶液D.FeCl3溶液9.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 ②Al2O3③Al(OH)3④NaHCO3.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Mg2+、Fe3+、Cl﹣、H+B.Fe2+、SO42﹣、CO32﹣、NO3﹣C.Ba2+、NO3﹣、Cl﹣、Na+D.K+、NH4+、SO42﹣、HCO3﹣1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的是()A.Fe3O4 B.Na2O2 C.SO2D.NO212.200mlFe2(SO4)3溶液中含Fe3+56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5mol/L B.7.5 mol/L C.10 mol/L D.2.5 mol/L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C.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D.在稀HNO3中放入铝片就产生NO14.已知如下氧化还原反应2BrO3﹣+Cl2=Br2+2ClO3﹣ 5Cl2+I2+6H2O=2HIO3+10HCl ClO3﹣+5Cl﹣+6H+=3Cl2+3H2O则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ClO3﹣>BrO3﹣>IO3﹣>Cl2B.BrO3﹣>Cl2>ClO3﹣>IO3﹣C.BrO3﹣>ClO3﹣>Cl2>IO3﹣D.Cl2>BrO3﹣>ClO3﹣>IO3﹣15.某溶液中含MgCl2和AlCl3各0.01mol,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A.B.C.D.16.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①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②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③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露置在空气中也很容易腐蚀④CO2、SO2等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反应,不与酸反应;SiO2也不与所有的酸反应⑤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说SO2具有漂白性.A.①③④⑤ B.②④ 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月球含有H、He、N、Na、Mg、Al、Fe、Si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按要求填空.(1)Na+结构示意图,在Na、Al、Fe三种金属元素中,其所形成氧化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所形成的氧化物中适宜做耐火材料的元素是;(2)月球上某矿石经处理得到的MgO中含有SiO2,除去SiO2的离子方程式为.18.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来配制100mL 3.0mol•L﹣1稀H2SO4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所需浓H2SO4体积为.(2)量取所需浓H2SO4,应选用量筒(选填5mL、10mL、20mL).(3)稀释浓H2SO4的方法(简要操作).(4)配制所需仪器,除量筒和胶头滴管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5)定容时的正确操作方法是:.(6)下列操作结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A.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D.加水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E.浓H2SO4稀释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定容.19.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Fe3+、Al3+、Fe2+、Mg2+、Cu2+、NH4+、K+、CO32﹣、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1所示:第③个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有如图2所示的相互关系.据此可知:(1)在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2)为了配制该溶液,一般可溶解两种常见物质提供一定存在的离子,则两种物质为和;(写化学式)(3)写出第③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只需写两个)、(4)若实验④中产生了标准状况下11.2L的气体,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个,消耗的氧化剂的质量为 g.20.为了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A老师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取氯气,并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教学.试回答下列问题:(1)乙和丙中的现象分别是、;(2)分离丁中液体的方法是;(3)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分液漏斗与烧瓶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5)将产生的Cl2通入FeCl2溶液中得到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实验测得混合物中n (Fe元素):n(Cl元素)=1:2.4,则该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21.已知A是气体单质,E的水溶液显强酸性.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的转化.(1)写出化学式:B ,D ,E ;(2)写出化学方程式B→C:;D→E:.(3)C物质常是汽车尾气的污染物之一,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装置,可使C物质与CO反应,生成两种不是污染物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每消耗28g的C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六校联考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48分.)1.“雾里看花”曾是一种独特的朦胧美,古人望雾悠闲地吟诵出“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样的美丽诗句;而今的人们拉开窗帘时见到浓稠的雾竟不住的皱眉头,堪称“望雾生畏”.雾霾,不再是一种美,它渐渐成为了全世界的公敌.下列做法不能遏制雾霾产生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原料供应量【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应用.【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雾霾与空气污染有关.【解答】解:A.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能遏制雾霾产生;故A正确;B.实施绿化工程,大量植树造林,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也防治了扬尘的污染,故B正确;C.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污染物,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了机动车尾气污染,能遏制雾霾产生,故C正确;D.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能遏制雾霾产生,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及治理,难度不大,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学以致用.2.光导纤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表彰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Si B.SiO2C.Na2SiO3D.SiCl4【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根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解答】解:硅是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硅的用途,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碳”属于“纳米材料”,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B.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C.表面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也不滴落是因为表面生成了熔点很高的氧化铝薄膜包裹在铝的外面D.氨很容易液化,液化时放热,液化后得到氨水【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氨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胶体较稳定,静置不会形成沉淀;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氧化铝熔点很高,加热难熔化;D.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解答】解:A.“纳米碳”属于“纳米材料”,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胶体较稳定,静置不会形成沉淀,故A错误;B.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B 错误;C.氧化铝熔点很高,加热难熔化,Al 加热能熔化,Al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所以表面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也不滴落,故C正确;D.氨水是混合物,氨气液化后得到液氨,液氨是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维生素C的还原性、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铜B.食盐水C.烧碱 D.蔗糖【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注意电解质必须首先是化合物.【解答】解:A、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故错误.B、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故错误.C、烧碱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所以是电解质,故正确.D、蔗糖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所以是非电解质,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5.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 B.水银 C.不锈钢D.黄铜【考点】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据此解答.【解答】解:A.硬铝是铝合金,故A错误;B.水银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B正确;C.不锈钢是铁的合金,故C错误;D.黄铜是铜锌合金,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金的定义,难度不大,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 Fe2+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电荷数不守恒;B.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应保留化学式;C.电荷不守恒;D.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铁;【解答】解:A.钠和冷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故C错误;D.FeCl2溶液跟Cl2反应,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反应遵循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规律,题目难度不大.7.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的H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5.6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D.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B、金属镁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镁变成镁离子失去2mol电子,不是得到电子;C、标准状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D、1mol氯气与足量的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得到了2mol电子.【解答】解:A、标况下,22.4L氢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故A正确;B、24g镁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镁变成镁离子失去了2mol电子,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故B错误;C、标况下,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5.6L水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1mol氯气与足量的铁反应,氯气不足,应该按照氯气的物质的量计算,反应1mol氯气转移了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8.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和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这种试剂是()A.Fe(NO3)3溶液B.FeCl2溶液C.BaCl2溶液D.FeCl3溶液【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分析】检验KSCN,一般用FeCl3或Fe(NO3)3等溶液,检验硝酸银,可加入FeCl3溶液,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Fe(NO3)3溶液不与AgNO3、H2SO4反应,不能鉴别AgNO3、H2SO4,故A错误;B.氯化亚铁溶液不与KSCN、H2SO4反应,不能鉴别KSCN、H2SO4,故B错误;C.氯化钡溶液不与KSCN、NaOH反应,不能鉴别KSCN、NaOH,故C错误;D.FeCl3溶液加入四种溶液中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无现象、红褐色沉淀,反应现象不同,所以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注意物质的鉴别要有典型的不同现象才可以,尤其注意SCN﹣、Cl﹣和Ag+的检验,该种题型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注意总结和积累.9.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 ②Al2O3③Al(OH)3④NaHCO3.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钠的重要化合物;铝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有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的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解答】解:①为单质,不符合题意,故①错误;②为两性氧化物,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也能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故②正确;③为两性氢氧化物,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也能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故③正确;④为弱酸的酸式盐,与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也能与碱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物质类型.10.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Mg2+、Fe3+、Cl﹣、H+B.Fe2+、SO42﹣、CO32﹣、NO3﹣C.Ba2+、NO3﹣、Cl﹣、Na+D.K+、NH4+、SO42﹣、HC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A.镁离子、铁离子、氢离子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B.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反应;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D.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解答】解: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A.Mg2+、Fe3+、H+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Fe2+、CO32﹣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Fe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Ba2+、NO3﹣、Cl﹣、Na+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NH4+、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的是()A.Fe3O4 B.Na2O2 C.SO2D.NO2【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Fe与氧气可发生化合反应;B.Na与氧气反应;C.S与氧气反应;D.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解答】解:A.点燃时Fe与氧气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3O4,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故A不选;B.点燃或加热时Na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故B不选;C.点燃时S与氧气反应生成SO2,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故C不选;D.放电或高温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NO2,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2.200mlFe2(SO4)3溶液中含Fe3+56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5mol/L B.7.5 mol/L C.10 mol/L D.2.5 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化学式Fe2(SO4)3可知,溶液中n(SO42﹣)=n(Fe3+),根据n=计算56gFe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56gFe3+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中n(SO42﹣)=n(Fe3+)=×1mol=1.5mol,所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7.5mol/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难度不大,根据化学式判断铁离子与硫酸根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C.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D.在稀HNO3中放入铝片就产生NO【考点】浓硫酸的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根据与金属反应时的剧烈程度来比较氧化性强弱;C.依据浓硫酸的吸水性解答;D.稀硝酸能够与铝反应生成硝酸铝和一氧化氮和水.【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久置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增重,故A正确;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被还原为NO,反应缓慢,浓HNO3被还原为NO2,反应剧烈,所以稀HNO3的氧化性弱于浓HNO3,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胆矾中的水生成白色的五水硫酸铜,故C正确;D.稀硝酸能够与铝反应生成硝酸铝和一氧化氮和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浓硫酸的吸水性、硝酸的强的氧化性是解题关键,注意判断氧化性依据,题目难度不大.14.已知如下氧化还原反应2BrO3﹣+Cl2=Br2+2ClO3﹣ 5Cl2+I2+6H2O=2HIO3+10HCl ClO3﹣+5Cl﹣+6H+=3Cl2+3H2O则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ClO3﹣>BrO3﹣>IO3﹣>Cl2B.BrO3﹣>Cl2>ClO3﹣>IO3﹣C.BrO3﹣>ClO3﹣>Cl2>IO3﹣D.Cl2>BrO3﹣>ClO3﹣>IO3﹣【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解:①2BrO3﹣+Cl2=Br2+2ClO3﹣中BrO3﹣是氧化剂,ClO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BrO3﹣>ClO﹣,3②5Cl2+I2+6H2O=2HIO3+10HCl 中Cl2是氧化剂,HIO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IO3﹣,③ClO3﹣+5Cl﹣+6H+=3Cl2+3H2O中ClO3﹣是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O3﹣>Cl2,综上得氧化性顺序为BrO3﹣>ClO3﹣>Cl2>IO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方程式来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化合价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题目难度不大.15.某溶液中含MgCl2和AlCl3各0.01mol,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计算题.【分析】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沉淀,溶液为NaCl溶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逐渐溶解,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铝会完全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镁0.1mol,溶液为NaCl、NaAlO2溶液.【解答】解:含MgCl2和AlCl3各0.01mol,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反应Al3++3OH﹣═Al(OH)3↓,得到沉淀0.01mol,消耗氢氧化钠0.03mol,即30mL,Mg2++2OH﹣═Mg(OH)2↓,得到次沉淀0.01mol,消耗氢氧化钠0.02mol,即20mL,随反应进行沉淀量增大,共消耗氢氧化钠50mL,0.01mol氢氧化铝会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中,Al(OH)3↓+OH﹣═﹣,消耗氢氧化钠10mL,故沉淀达最大值后,再加氢氧化钠,沉淀量减小,直到最后剩余的是氢氧化镁沉淀0.01mol.故选C.【点评】理清反应的整个过程,问题即可解决,即可利用方程式也可根据关系式,本题采取原子守恒计算.16.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①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②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③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露置在空气中也很容易腐蚀④CO2、SO2等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反应,不与酸反应;SiO2也不与所有的酸反应⑤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说SO2具有漂白性.A.①③④⑤ B.②④ 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钠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焰色反应;铁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①活泼金属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②钠的焰色为黄色,焰色反应属于元素的性质;③铝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④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⑤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的高锰酸钾.【解答】解:①活泼金属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锌、铜等金属与水不反应,故错误;②氯化钠、过氧化钠都含有钠元素,焰色都是黄色,故正确;③铝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所以铝比铁耐腐蚀,故错误;④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常温下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故错误;⑤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说SO2具有还原性,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钠、铝、二氧化硅、二氧化硫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焰色反应为元素的物理性质,题目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月球含有H、He、N、Na、Mg、Al、Fe、Si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按要求填空.(1)Na+结构示意图,在Na、Al、Fe三种金属元素中,其所形成氧化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Fe ,所形成的氧化物中适宜做耐火材料的元素是Al ;(2)月球上某矿石经处理得到的MgO中含有SiO2,除去SiO2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硅和二氧化硅;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1)钠原子为11号元素,钠离子核外10个电子;钠元素有氧化钠、过氧化钠,铝元素只有氧化铝,铁元素有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氧化铝的熔点高常用做耐火材料;(2)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硅酸式酸性氧化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解答】解:(1)钠原子为11号元素,钠离子核外10个电子:,钠元素有氧化钠、过氧化钠,铝元素只有氧化铝,铁元素有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氧化铝的熔点高常用做耐火材料,故答案为:;Fe;Al;(2)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硅酸式酸性氧化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物质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8.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来配制100mL 3.0mol•L﹣1稀H2SO4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所需浓H2SO4体积为16.3mL .(2)量取所需浓H2SO4,应选用20mL 量筒(选填5mL、10mL、20mL).(3)稀释浓H2SO4的方法(简要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配制所需仪器,除量筒和胶头滴管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500mL 容量瓶。
湖北省孝感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1题;共43分)1. (2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对下列药品或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A .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砂子灭火B . 氯水保存在无色透明的试剂瓶中C . 漂白粉保存在烧杯中D . 大量氯气泄漏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湿的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2. (3分) (2017高一上·宜宾期中)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3gNa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B . 18g水所含的电子数为NAC . 8g He所含的分子数为NAD . 16g O2与16g O3所含的原子数均是NA3. (2分) (2015高一上·许昌月考) 相对分子质量为a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b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c g•cm﹣3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 mol•L﹣1B . mol•L﹣1C . mol•L﹣1D . mol•L﹣14. (2分) (2016高一上·邯郸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 . 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时,开始时会出现沉淀,再继续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C . 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阴极运动,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D . 分离胶体和某盐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5. (2分) (2016高一上·孝感期中) 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6. (2分)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A . AB . BC . CD . D7. (2分)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 . 纯碱溶液显碱性:CO32-+2H2O H2CO3+2OH-B . 用稀硝酸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银:Ag+2H++NO3-=Ag++NO2↑+H2OC . 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CaCO3+O2+SO2= CO2+CaSO4D . 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混合出现白色沉淀:HCO3-+Ca2++OH-=CaCO3↓+H2O8. (2分)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A . 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B . 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C . 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D . Na在Cl2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得氧或失氧9. (2分)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单质之间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 . NO2B . FeSC . SO2D . FeCl310. (2分)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A . 水B . 煤油C . 沙子D . 泡沫灭火剂11. (2分) (2016高一上·甘肃期中) 20g A物质和14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 C物质、3.6g D 物质和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E,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A . 100g/molB . 108g/molC . 55g/molD . 96g/mol12. (2分) (2016高三上·烟台期中)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A . Al2O3 NaAlO2(aq) Al(OH)3B . S SO3 H2SO4C . 饱和NaCl(aq) NaHCO3 Na2CO3D . MgCl2(aq) Mg(OH)2 MgO13.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将前者加入后者时,无论前者是否过量,都能用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A . 稀盐酸,Na2CO3溶液B . 稀H2SO4溶液,NaAlO2溶液C . Cu,FeCl3溶液D . 浓氨水,AgNO3溶液14. (2分)下列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过程中,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B . 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在发射过程中的反应C .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体现的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的反应D . 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反应15. (2分) (2016高三上·吉安期中)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X,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X可能是Cl2B . CO2中含少量SO2 ,可将该混合气体通人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SO2:C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说明该食盐试样中不含KIO3D . 相同体积、pH均为3的HA和HB两种酸的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B的酸性比HA的酸性强16. (2分) (2019高三上·合肥月考) 近年来发现用铈(Ce)的氧化物可高效制取H2 ,制备原理如图所示已知:0<a<2。
湖北省孝感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6高一上·浦东期末) 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A . 二氧化硫B . 氮的氧化物C . 二氧化碳D . 臭氧2.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 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B . 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C . Na2O2呈浅黄色,可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D . 明矾水解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水处理中的净水剂3. (2分) (2019高三上·烟台期末) 室温时,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 pH=1的溶液中:K+、Fe2+、Cl-、NO3-B . 含大量Fe3+溶液中:NH4+、Na+、HCO3-、Cl-C . 在c(H+)=1×10-13mol/L溶液中:NH4+、Al3+、SO42-、NO3-D . 在强碱溶液中:Na+、K+、[Al(OH)4]-、CO32-4. (2分) (2018高一上·三明期中) 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A . 22.4L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 . 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 . 1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D . 0.5 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5. (2分)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或检验,说法正确的是()A . 0.2mol 溴化亚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被氧化的亚铁离子和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B . 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Al3+可选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氨水,观察沉淀的变化来判断C .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 FeCl3 溶液中是否含有 FeCl2D . 25℃,pH = 0 的溶液中,S2O32-、Fe2 +、 NH4+、 NO3-可以大量共存6. (2分) (2019高一上·惠州期末)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 . CuCl2B . FeCl2C . FeCl3D . MgCl27. (2分) (2019高三上·天津月考)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常温常压下,8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4NA个电子B . 1L0.1mol/L的FeCl3完全水解,形成0.1NA个Fe(OH)3胶体粒子C . 标准状况下,22.4L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 . 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 ,失去个2NA电子8. (2分) (2019高三上·三明期末) 晋代《抱扑子》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6湖北校级模拟)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水晶和陶瓷都是传统硅酸盐材料B.可溶性铝盐和铁盐可用作净水剂C.SO2和NO都能形成酸雨而破坏环境D.CO2和CH4都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苯的最简式C6H6B.乙醇的分子式C2H6O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NH4Cl的电子式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100g46%乙醇水溶液中含有H原子数为12 N AB.23g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 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 N AD.1 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 N A5.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P﹣O:360O═O:498,则生成1mol P4O6该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A.吸收1638 kJ能量B.放出1638 kJ能量C.吸收126 kJ能量D.放出126 kJ能量6.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OH﹣+CO32﹣+2H+═HCO3﹣+H2OB.2OH﹣+CO32﹣+3H+═HCO3﹣+2H2OC.OH﹣+CO32﹣+3H+═CO2↑+2H2OD.2OH﹣+CO32﹣+4H+═CO2↑+3H2O8.英国天文学家在人马座附近发现了一片酒精云,这片酒精云的质量达100万亿亿吨.现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为乙酸B.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NC.过程①中可加入LiAlH4等还原剂将乙醇转化为ND.过程②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停止反应,待冷却后补加9.反应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C.在2 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 molL﹣1min﹣1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10.如图所示,a、b、c均为非金属单质,d、e均为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且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d>e,f为离子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单质a呈气态 B.单质c具有强氧化性C.稳定性:d>e D.f受热易分解为d和e11.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中OH﹣向b极移动B.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C.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P一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12.从海带中提取碘要经过灼烧、浸取、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A.海带灼烧成灰B.过滤含I﹣溶液C.放出碘的苯溶液D.分离碘并回收苯A.A B.B C.C D.D14.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在其一边镀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C.当0.1 mol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1023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A.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B.元素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⑤气态氢化物的沸点C.元素⑤对应的离子半径大于元素⑦对应的离子半径D.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16.在标准状况下,由甲烷、甲醛和乙烷组成的11.2升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0.7mol 的二氧化碳气体.则混合气体中乙烷的体积分数为()A.20% B.40% C.60% D.80%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各国政府加大生物能源生产,其中乙醇汽油已进入实用化阶段.(1)乙醇官能团的电子式为;(2)乙醇在铜或银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乙醇可以被直接氧化成Y(Mr=60),需要加入的试剂是;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Y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该反应的类型为;(4)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盛有Y、W,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该试剂可以是A.水B.乙醇C.紫色石蕊试液D.苯E.碳酸钠溶液(5)工业上通过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乙醇,反应类型是,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做催化剂,乙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M.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乙醇﹣氧气燃料电池是以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写出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18.腈纶织物广泛地用作衣物、床上用品等.腈纶是由CH2═CH﹣CN聚合而成的,CH2═CH﹣CN可以由下列反应制得:□CH3﹣CH═CH2+□NH3+□O2→□CH2═CH﹣CN+□H2O丙烯可以由石脑油裂解制得:C10H22→2C3H6+X(1)配平方程式:□CH3﹣CH═CH2+□NH3+□O2→□CH2═CH﹣CN+□H2O(2)写出上述反应式中X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3)生物质含有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碳水化合物,写出由二氧化碳和水变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4)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试剂名称)反应析出光亮的金属;在加热条件下,也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写出该反应现象.19.为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有关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Ⅰ.以H2O2的分解反应为研究对象,实验方案与数据记录如表,t表示收集a mL O2所需的的目的是研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为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将实验和实验作对比(填序号);(3)将实验1和实验2作对比,t1t2(填“>”、“<”或“=”).Ⅱ.以KI和FeCl3反应为例(2Fe3++2I﹣⇌2Fe2++I2)设计实验,探究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可选试剂:①0.1molL﹣1KI溶液②0.1molL﹣1 FeCl3溶液③0.1molL﹣1 FeCl2溶液④0.1molL﹣1盐酸⑤0.1molL﹣1KSCN溶液⑥CCl4实验步骤:(1)取5mL 0.1molL﹣1 KI溶液,再滴加几滴0.1molL﹣1 FeCl3溶液;(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3)取其中一份,加试剂⑥,振荡,CCl4层显紫色,说明反应生成碘;(4)另取一份,加试剂(填序号),现象,说明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Ⅲ.N2O4可分解为NO2.在100mL密闭容器中投入0.01mol N2O4,利用现代化学实验技术跟踪测量c(NO2).c(NO2)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记录如图所示:(1)反应容器中最后剩余的物质有,其中N2O4的物质的量为mol;(2)c(NO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明,实验测得的化学反应速率在逐渐减小,最后.(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取100mL烧杯,用20mL浓硫酸与18mL浓硝酸配制混合液,将混合酸小心加入B中,把17.73mL(15.6g)苯加入A中.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边滴边搅拌,混合均匀,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5% NaOH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无水CaCl2颗粒,静置片刻,弃去CaCl2,进行蒸馏纯化,收集205~210℃馏分,得到纯硝酸基苯18.45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装置C的作用是;(2)配制混合液时,(填“能”或“不能”)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3)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4)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作用是;(5)本实验所得到的硝基苯产率是(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6湖北校级模拟)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水晶和陶瓷都是传统硅酸盐材料B.可溶性铝盐和铁盐可用作净水剂C.SO2和NO都能形成酸雨而破坏环境D.CO2和CH4都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分析】A.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铝离子和铁离子属于弱根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C.依据酸雨成因解答;D.CO2、CH4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解答】解:A.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是硅酸盐,故A错误;B.铝离子和铁离子属于弱根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物而净水,故B正确;C.酸雨与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排放有关,故C正确;D.CO2、CH4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硅及其化合物、酸雨、温室效应的成因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苯的最简式C6H6B.乙醇的分子式C2H6O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NH4Cl的电子式【考点】结构简式;电子式;分子式.【分析】A、有机物的最简式就是各原子的最简单的整数比;B、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单质、化合物)分子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学式;C、烯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D、阴离子应该标识出最外层电子.【解答】解:A、有机物的最简式就是各原子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故苯的最简式CH,故A 错误;B、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单质、化合物)分子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学式,故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故B正确;C、烯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故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CH2═CH2,故C错误;D、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式、分子式、结构简式等概念的辨析,难度不大,分清书写方法是关键.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A.蔗糖为二糖,可发生水解反应;B.蚕丝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C.C4H10有CH3CH2CH2CH3、CH3CH(CH3)CH3,分析其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数目,再利用Cl原子替换H原子;D.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解答】解:A.蔗糖为二糖,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故A 正确;B.蚕丝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故B正确;C.C4H10有CH3CH2CH2CH3、CH3CH(CH3)CH3,CH3CH2CH2CH3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分别为CH3CH2CHClCH3、CH3CH2CH2CH2Cl,CH3CH (CH3)CH3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分别为CH3CCl(CH3)CH3、CH3CH(CH3)CH2Cl,共4种,故C正确;D.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是高分子,而蛋白质为高分子,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100g46%乙醇水溶液中含有H原子数为12 N AB.23g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 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 N AD.1 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 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在乙醇水溶液中,除了乙醇含有H原子,水也含H原子;B、求出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钠反应后由0价变为+1价来分析;C、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D、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解答】解:A、在乙醇水溶液中,除了乙醇含有H原子,水也含H原子,10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乙醇的物质的量n==1mol,含6molH原子;水的物质的量n==3mol,故含6molH原子,故此溶液中共含12N A个H原子,故A正确;B、23g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钠反应后无论产物是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均由0价变为+1价,故1mol钠失去N A个电子,与产物无关,故B正确;C、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共价键的个数,故C错误;D、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小于2N A个,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5.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P﹣O:360O═O:498,则生成1mol P4O6该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A.吸收1638 kJ能量B.放出1638 kJ能量C.吸收126 kJ能量D.放出126 kJ能量【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判断.注意每摩尔P4中含有6molP﹣P键.【解答】解:各化学键键能为P﹣P 198kJmol﹣1、P﹣O 360kJmol﹣1、O=O 498 kJmol﹣1.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由图可知:1个P分子中含有6个P﹣P,1个P4O6分子中含有12个P﹣O,1mol P4和3mol O2完全反应(P4+3O2=P4O6)生成1molP4O6,所以反应P4+3O2=P4O6的反应热△H=6×198kJmol﹣1+3×498kJmol﹣1﹣12×360kJmol﹣1=﹣1638kJmol﹣1,反应放热1638kJ,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难度中等,注意从物质能量、键能理解反应热.6.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OH﹣+CO32﹣+2H+═HCO3﹣+H2OB.2OH﹣+CO32﹣+3H+═HCO3﹣+2H2OC.OH﹣+CO32﹣+3H+═CO2↑+2H2OD.2OH﹣+CO32﹣+4H+═CO2↑+3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相等,稀盐酸加入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剩余的盐酸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盐酸少量时发生反应CO32﹣+H+=HCO3﹣,盐酸过量时发生反应:CO32﹣+2H+=CO2↑+H2O,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加入盐酸少量,先发生反应:OH﹣+H+→H2O,1mol氢氧化钠消耗1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H+→HCO3﹣,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OH﹣+CO32﹣+2H+=HCO3﹣+H2O,故A正确;B.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则加入盐酸少量,先发生反应:2OH﹣+2H+→2H2O,2mol氢氧化钠消耗2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H+→HCO3﹣,盐酸不足之消耗1mol碳酸钠,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2OH﹣+CO32﹣+3H+=HCO3﹣+2H2O,故B正确;C.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加入盐酸过量,先发生反应:OH﹣+H+→H2O,1mol氢氧化钠消耗1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2H+→CO2↑+H2O,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OH﹣+CO32﹣+3H+=CO2↑+2H2O,故C正确;D.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2mol氢氧化钠消耗2mol氢离子,2mol氢离子与2mol碳酸钠反应生成2mol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应为2OH﹣+2CO32﹣+4H+=2HCO3﹣+2H2O,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反应的先后顺序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物质的量关系,题目难度中等.【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A.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B.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能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A.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酸中含有羧基,所以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n不同,二者分子式不同,则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乙酸乙酯能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前者是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后者是加成反应,所以反应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判断、同分异构体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基本概念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易错选项是A,题目难度不大.8.英国天文学家在人马座附近发现了一片酒精云,这片酒精云的质量达100万亿亿吨.现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为乙酸B.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NC.过程①中可加入LiAlH4等还原剂将乙醇转化为ND.过程②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停止反应,待冷却后补加【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分析】由转化关系可知,①中CH3CH2OH被强氧化剂氧化生成N为CH3COOH,②为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以此解答.【解答】解:由转化关系可知,①中CH3CH2OH被强氧化剂氧化生成N为CH3COOH,②为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A.由上述分析可知,N为乙酸,故A正确;B.饱和碳酸钠与乙酸反应,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则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N,故B正确;C.过程①中可加入强氧化剂将乙醇转化为N,故C错误;D.过程②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停止反应,待冷却后补加,否则易发生暴沸,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乙醇的性质、乙酸乙酯的制备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应用,题目难度不大.9.反应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C.在2 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 molL﹣1min﹣1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一般视为常数,一般也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B.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C.化学反应速率为一段时间内平均速率,不是即时速率;D.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c(C)、△c(B),再根据v=计算v(C))和V(B);【解答】解:A.物质A是固体,浓度不变,不能用A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故A错误;B.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B):v(C):v(D)=3:2:1,故B正确;C.2min末的反应速率为即时速率,用B表示速率0.3mol/(L∙min),是2min内的平均速率,故C错误;D.2min内△c(C)=△c(B)=0.4mol/L,故2min内的v(C)==0.2molL﹣1min﹣1,v(B)==0.3mol/(Ls),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及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一般视为常数,故增加或减少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一般也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化学反应速率为一段时间内平均速率,不是即时速率.10.如图所示,a、b、c均为非金属单质,d、e均为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且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d>e,f为离子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单质a呈气态 B.单质c具有强氧化性C.稳定性:d>e D.f受热易分解为d和e【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分析】a、b、c均为非金属单质,d、e均为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则b一定为氢气,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d>e,f为离子化合物,因此f一定为铵盐,则a是氮气,c为氟气,d是氨气,e为HF,f为NH4F,据此解答.【解答】解:a、b、c均为非金属单质,d、e均为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则b一定为氢气,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d>e,f为离子化合物,因此f一定为铵盐,则a是氮气,c 为氟气,d是氨气,e为HF,f为NH4F,A.a是氮气,常温下为气态,故A正确;B.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因此氟气具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C.非金属性F>N,故氢化物稳定性HF>NH3,故C错误;D.铵盐受热易分解,NH4F分解得到氨气与HF,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元素周期律应用等,10电子的d、e生成离子化合物f是推断突破口,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掌握.11.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中OH﹣向b极移动B.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C.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P一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A、燃料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B、该装置的能量转换有化学能、电能和光能等;C、a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b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根据电子流向可知P一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正极.【解答】解:A、由电子流向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氢氧燃料电池中OH﹣向负极即向a 极移动,故A错误;B、该装置的能量转换有化学能、电能和光能,故B错误;C、a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b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故C正确;D、P一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正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根据图示电子的流向判断电源的正负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2.从海带中提取碘要经过灼烧、浸取、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A.海带灼烧成灰B.过滤含I﹣溶液C.放出碘的苯溶液D.分离碘并回收苯【考点】实验装置综合;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分析】A.灼烧在坩埚中进行;B.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C.碘的苯溶液在上层;D.碘与苯互溶,利用沸点不同分离.【解答】解:A.灼烧在坩埚中进行,且烧杯不能直接加热,仪器选择不合理,故A错误;B.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故B错误;C.碘的苯溶液在上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故C错误;D.碘与苯互溶,利用沸点不同分离,则选择图中蒸馏装置可分离,且温度计的位置、冷水方向均合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海水提碘及实验装置,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方法、仪器的使用、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技能及实验基本操作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B.水、乙醇都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可根据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比较性质;C.能使品红褪色的不一定为二氧化硫;D.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而溶解.【解答】解: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比较过氧化氢与铁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故A错误;B.水、乙醇都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可根据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比较性质,故B正确;C.能使品红褪色的不一定为二氧化硫,也可能为二氧化氮等气体,故C错误;D.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而溶解,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铜为负极,但活泼性铁的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性质比较,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操作要点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中等.14.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在其一边镀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C.当0.1 mol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1023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由电池总反应Zn+2MnO2+H2O═ZnO+2MnO(OH)可知,Zn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2OH﹣═ZnO+H2O,MnO2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H2O+e﹣═MnO(OH)+OH﹣.【解答】解:A.由电池反应式知,Zn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Zn失电子作负极,故A错误;B.该原电池中二氧化锰参加反应且作氧化剂,故B错误;C.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通过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C错误;D.正极上二氧化锰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 ﹣,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正确判断正负极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易错选项是C,注意电子只在外电路中流动,不进入电解质溶液,为易错点.A.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B.元素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⑤气态氢化物的沸点C.元素⑤对应的离子半径大于元素⑦对应的离子半径D.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②⑤的最低价都为﹣2价,应该为ⅥA族元素,根据原子半径可知②为O元素、⑤为S元素;①⑦⑧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结合原子半径大小可知:①为H元素、⑦为Li元素、⑧为Na元素;③⑥的最高价为+3价,结合原子半径可知:③为B元素、⑥为Al元素;④的最低价为﹣1价,为ⅤⅡ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大于②O元素,则④为C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解答.【解答】解:②⑤的最低价都为﹣2价,应该为ⅥA族元素,根据原子半径可知②为O元素、⑤为S元素;①⑦⑧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结合原子半径大小可知:①为H元。
2016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命题学校:孝感一中命题教师:邓付平审题教师:李开启考试时间: 2017年 1月17日上午10:00-11:30 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u-6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是酸雨形成过程,则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PH<6.5的雨水称作酸雨B.在酸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被列为空气质量日报表首要污染物D.防止酸雨,应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从源头上控制SO2、NO x的排放2.在下图所示健康体检指标中,表示总胆红素指标的物理量是()A .溶解度 B.摩尔质量 C .物质的量浓度 D.质量分数3.下列有关合金说法正确的是()A.青铜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合金,也是现在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合金B.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不含非金属元素C.生铁的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也比纯铁的高D.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常用作核反应堆的导热剂4.下列由于物质的漂白性而导致溶液褪色的是()①将过氧化钠投入水中,然后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②将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溶液褪色③向品红溶液中滴加氯水,红色褪去④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紫色褪去A.①③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②④5.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 Fe2+,这说明维生素C()A.具有氧化性B.具有还原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具有酸性6.下列各组物质与用途关系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供氧剂B.二氧化硅:半导体C.明矾:净水剂D.三氧化二铁:红色油漆7.下列根据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SiO2不溶于水,而Na2O2溶于水得到NaOH,则Si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为碱性氧化物B.NaHSO4溶液、Na2CO3溶液分别呈酸性、碱性,则NaHSO4属于酸,Na2CO3属于碱C.HCl、NH3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则HCl、NH3均属于电解质D.用一束光照射稀豆浆时产生丁达尔效应,则稀豆浆属于胶体8.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A.用浓硝酸和Cu反应制取NO2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C.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制取NH3D.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湖北省孝感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A .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 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C . 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D .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2. (2分) (2018高一下·潮州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高B .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来制作印刷电路板C . 镁在空气中或纯净的氧气中燃烧,产物一定只有MgOD . 钠在敞口容器中长期存放或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一定是Na2O23. (2分)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 . 石墨B . 熔融的MgCl2C . NaCl溶液D . 蔗糖4. (2分) (2019高一下·东阳期中) 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试剂及分离方法中,正确的是()A . CH4(C2H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B .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分液C . 苯(Br2): NaOH溶液,分液D . 乙酸(水):生石灰,蒸馏5. (2分)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O3和O2相同的是()A . 原子数B . 分子数C . 体积D . 物质的量6. (2分)下列有关混合物、纯净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A . AB . BC . CD . D7. (2分)某地甲、乙两厂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废水所含离子不同):Ag+、Ba2+、Fe2+、Na+、Cl﹣、S042﹣、N03﹣、OH﹣.若两厂单独排放污水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能变得无色澄清,溶质主要含硝酸钠,污染程度大大降低.根据所给信息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 Na+和N03﹣来自同一工厂B . Cl﹣和N03﹣一定来自同一工厂C . 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D . S042一和OH一一定来自同一工厂8. (2分) (2019高二上·黄陵期中)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 制取无水AlCl3: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B . 除去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先用Na2CO3溶液处理,然后再加酸去除C . 证明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向滴有酚酞的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红色变深D . 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溶液浑浊常加入少量稀硫酸9. (2分) (2016高一上·嘉兴期中)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A . Na2O+H2O=2NaOHB . 2F2+2H2O=4HF+O2C . 3NO2+H2O=2HNO3+NOD . 2Na+2H2O=2NaOH+H210. (2分) (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Na2O与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B . 足量Cl2、O2分别和两份等质量的Na反应,前者得到电子多C . 胃酸过多可用服用碳酸钠D . 钠投入水中会熔成小球,并四处游动,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并生成氧气11. (2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A . 溶解度(25℃):小苏打<苏打B . 沸点:H2Se>H2S>H2OC . 密度:溴乙烷>水D . 碳碳键键长:乙烯<苯12. (2分)欲配制浓度为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100mL,用不到的仪器是()A . 100mL容量瓶B . 分液漏斗C . 玻璃棒D . 胶头滴管13. (2分)经过下列试验,溶液中不会出现浑浊或沉淀的是()A . 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B . 水玻璃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 . C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D . CO2通入CaCl2溶液中14. (2分)(2015·龙岩模拟)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B .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C . 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 NO↑+4H2OD . 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a2++SO42﹣=BaSO4↓15. (2分)下列实验对应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6. (2分) (2016高二上·温州期中) 常温下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3COONa溶液、NH4C1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C溶液的pH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D溶液的PH=7B . 四种溶液相比,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 . A与C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有c(C1﹣)>c(NH4+)>c(H+)>c(OH﹣)D . B与D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有c(OH﹣)=c(CH3COOH)+c(H+)17. (2分) (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0.1NA个水分子②常温常压下,32gSO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③2molNaOH的摩尔质量为80g/mol④H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⑤1mol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⑥2mol/L的CaCl2溶液中Cl-的数目为4NA⑦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⑧11.2L氯气中含有NA个氯原子⑨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⑩标准状况下14gCO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NAA . 4个B . 5个C . 6个D . 7个18. (2分) (2019高一下·浙江月考) 将赤铜矿(Cu2O)与辉铜矿(Cu2S)混合加热发生以下反应:2Cu2O+Cu2S6Cu+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在Cu2O、Cu2S中Cu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B . 反应中Cu元素被氧化,S元素被还原C . 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 每生成6.4gCu,反应中转移0.1mol e-19. (2分) (2018高三上·汕头期末) 1640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记有“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化学试卷试卷说明:1.本试卷命题范围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全部内容;2.试卷分两卷,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按照题序用黑色水性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Fe:56 Al:27 S:32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48分。
)1. “雾里看花”曾是一种独特的朦胧美,古人望雾悠闲地吟诵出“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样的美丽诗句;而今的人们拉开窗帘时见到浓稠的雾竟不住的皱眉头,堪称“望雾生畏”。
雾霾,不再是一种美,它渐渐成为了全世界的公敌。
下列做法不能遏制雾霾产生的是()A. 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 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原料供应量2.光导纤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表彰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A.Si B.SiO2 C.Na2SiO3 D.SiCl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烧碱 B.食盐水 C.铜 D.蔗糖5.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B.水银 C.黄铜 D.不锈钢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 +H2↑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Al(OH)3↓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 Fe═ 2 Fe2+D.FeC 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7. 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的H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5.6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D.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8.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和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这种试剂是()A.Fe(NO3)3溶液B. FeCl2溶液C. BaCl2溶液D. FeCl3溶液9. 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NaHCO3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0.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Mg2+、Fe3+、Cl-、 H+ B.Fe2+、SO42-、CO32-、NO3-C.Ba2+、NO3-、Cl-、Na+ D.K+、NH4+、SO42-、HCO3-11.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的反应直接制取的是()A.Fe3O4B. Na2O2C.SO2D. NO212.200 ml Fe2(SO4)3溶液中含Fe3+ 56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7.5 mol/L B.5mol/L C.10 mol/L D.2.5 mol/L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浓H 2SO 4敞口久置会增重B .与金属反应时,稀HNO 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 3氧化性强于浓HNO 3C .胆矾放入装有浓H 2SO 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D .在稀HNO 3中放入铝片就产生NO14.已知反应①2BrO 3- + Cl 2 =Br 2 +2ClO 3- ②5Cl 2 + I 2 +6H 2O=2HIO 3 +10HCl③ClO 3- +5Cl -+6H +=3Cl 2 +3H 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ClO 3->BrO 3->IO 3->Cl 2B .BrO 3- >Cl 2>C1O 3->IO 3-C .BrO 3->ClO 3->Cl 2>IO 3-D .Cl 2>BrO 3->C1O 3->IO 3- 15.某溶液中含MgCl 2和AlCl 3各0.01mol ,向其中逐滴滴加1mol/L 的NaOH 溶液至过量,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 )C D16.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①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 和H 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 2②化合物NaCl 的焰色为黄色;Na 2CO 3的焰色也为黄色③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露置在空气中也很容易腐蚀④CO 2、SO 2等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反应,不与酸反应;SiO 2也不与所有的酸反应⑤SO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说SO 2具有漂白性n (沉淀/mol n (沉淀/mol n (沉淀/mol n (沉淀/mol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8分)月球含有H、He、N 、Na、Mg、Al、Fe、Si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按要求填空。
(1)Na+结构示意图,在Na、Al、Fe三种金属元素中,其所形成氧化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所形成的氧化物中适宜做耐火材料的元素是;(2)月球上某矿石经处理得到的MgO中含有SiO2,除去SiO2的离子方程式为。
18.(11分)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来配100mL 3.0 mol·L-1稀H2SO4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所需浓H2SO4体积为___________;(2)量取所需浓H2SO4,应选用_____________量筒(选填5mL、10mL、20mL);(3)稀释浓H2SO4的方法(简要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配制所需仪器,除量筒和胶头滴管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5)定容时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操作结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A.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D.加水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E.浓H2SO4稀释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定容19.(12分)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Fe3+、Al3+、Fe2+、Mg2+、Cu2+、NH4+、K+、CO32﹣、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1所示:第③个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有如图2所示的相互关系.据此可知:(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2)为了配制该溶液,一般可溶解两种常见物质提供一定存在的离子,则两种物质为;(写化学式)(3)写出第③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只需写两个);(4)若实验④中产生了标准状况下11.2L的气体,消耗的氧化剂的质量为 g。
20.(10分)为了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A老师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取氯气,并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教学。
试回答下列问题:(1)乙和丙中的现象分别是、;(2)分离丁中液体的方法是;(3)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分液漏斗与烧瓶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5)将产生的Cl2通入FeCl2溶液中得到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实验测得混合物中n(Fe元素):n(Cl元素)=1:2.4,则该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21. (11分)已知A是气体单质,E的水溶液显强酸性。
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的转化。
(1)写出化学式: B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2)写出化学方程式B→C:;D→E: _____。
(3)C物质常是汽车尾气的污染物之一,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装置,可使C物质与CO反应,生成两种不是污染物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每消耗28g的C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48分。
)1-5 DBCAB 6-10 DADBC 11-15 DABCC 16 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共8分,每空2分) (1) Fe Al (2) SiO 2+2OH -= SiO 32-+H 2O18.(共11分)(1)16.3ml (2分); (2)20ml (1分)(3)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分)(4)烧杯 玻璃棒 100ml 容量瓶 (2分)(5)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下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2分)(6)C E (2分)19.(共12分)(1)Al 3+、Mg 2+、K +、SO 42﹣(4分)(2)KAl (SO 4)2(或KAl (SO 4)2•12H 2O )(1分); MgSO 4(1分)(3)Mg 2++2OH ﹣=Mg (OH )2↓ (2分)、Al 3++3OH ﹣=Al (OH )3↓(或Al (OH )3+OH ﹣=AlO 2﹣+2H 2O ) (2分) ()(4) 39 (2分)20.(共10分)(1) 干燥的红布条不褪色(1分); 湿润的红布条褪色(1分) ;(2) 分液 (2分)(3) MnO 2+4HCl (浓)MnCl 2+C l 2↑+2H 2O (2分) (4)有利于球形分液漏斗里浓盐酸顺利流入烧瓶里(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5) 3:2 (2分)21.(共11分)(1) NH 3 ; NO 2 ;HNO 3 (3分)(2)4NH 3+5O 2==4NO+6H 2O (2分) 3NO 2+ H 2O ==2HNO 3+NO (2分)(3)2NO+2CO==2CO 2+N 2 (2分 ) 2mol (2分)催化剂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