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场地网格土方计算操作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土方方格网计算公式详解土方方格网是一种常见的用于计算面积的工具,也常被称为城市方格网络或土地分割网格。
它是由一系列平行于坐标轴的水平和垂直线段构成的网络,将地图或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矩形区域。
每个矩形区域称为一个方格,在每个方格内可以进行独立的面积计算。
土方方格网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评估、环境保护和人口统计等领域。
土方方格网的计算公式通常包含两个关键因素:方格的间隔和方格单元的面积。
方格的间隔表示水平和垂直线段之间的距离,它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进行调整。
方格单元的面积表示每个矩形方格的面积,它由方格的长度和宽度决定。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方格的间隔。
方格的间隔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一般来说,较小的方格间隔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结果,但同时也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
一种常见的选择是将方格间隔设置为地图或区域的最小分辨率,以确保可以捕捉到最小的地理特征。
确定了方格间隔之后,我们可以计算每个方格的面积。
方格的面积可以通过方格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得到。
当方格的长度和宽度相等时,方格称为正方形,其面积可以简单地计算为间隔的平方。
如果方格的长度和宽度不相等,我们可以将方格划分为更小的矩形,然后计算每个小矩形的面积,并将它们相加得到方格的总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土方方格网的面积可以使用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方格间隔。
根据应用需求和地理分辨率确定方格间隔。
2.确定每个方格的面积。
根据方格的长度和宽度计算每个方格的面积。
如果方格是正方形,面积为间隔的平方。
如果不是正方形,将方格划分为小矩形,计算每个小矩形的面积,并相加得到方格的总面积。
3.根据需要计算整个土方方格网的面积。
将每个方格的面积相加得到整个土方方格网的总面积。
如果方格的间隔和面积单位一致,则直接相加。
如果不一致,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需要注意的是,土方方格网的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平面上的矩形区域。
如果需要计算不规则区域的面积,可以使用其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算法进行计算。
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步骤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计算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土方的体积和步骤。
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土地划分为一系列方格,并测量每个方格的高程差。
然后,通过计算每个方格的体积,并将其累加,即可得到土方的总体积。
下面将详细介绍方格网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测量区域边界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土地或施工场地的边界线,并在各个角点处标记测量点。
这些测量点将作为方格网中每个方格的角点。
第二步:确定网格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格网的间距。
间距的选择应该根据场地尺寸和地形的复杂程度进行合理调整。
通常情况下,间距可以选择为1米或更小。
第三步:建立方格网使用测量点确定的位置,可以使用绳子或钉子等工具在地面上建立方格网。
确保方格网的边缘和角点都严格平行和垂直。
第四步:测量高程差使用水准仪或其他测量工具,对方格网中的每个角点进行高程测量。
记录每个位置的高程数值。
第五步:计算体积根据高程差测量结果,可以计算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
通常情况下,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计算公式为:V=(A1+A2+A3+A4)/4*h,其中A为方格四个角点的高程数值,h为方格中心点的高程数值。
第六步:累加体积将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累加,即可得到整个土地或施工场地的土方体积。
如果方格网是等距的,可以直接将每个方格的体积相加。
如果方格网是非等距的,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体积调整。
方格网法可以用于计算多个区域的土方体积。
例如,可以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然后按照上述步骤逐个计算每个区域的土方体积,并将结果累加得到总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方格网法只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场地。
如果场地地形复杂或存在斜坡等情况,则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土方计算,如三角测量法或通过地形测量仪器获取高程数据。
总结起来,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土方计算方法,适用于平坦的场地。
通过将场地划分为一系列方格,并测量各个角点的高程数值,然后计算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并累加,可以得到土方的总体积。
南方CASS2024软件中方格网法土方计算及应用南方CASS2024软件中的方格网法(Grid Method)是一种常用的土方计算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工程场地细分为一定大小的方格,并将每个方格内的土方量计算出来,从而得到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方格网法具有简单、快捷、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土方计算中得到广泛应用。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的步骤如下:1.确定场地范围:首先需要确定工程场地的范围,并进行细分。
通常情况下,场地边界与方格网的边界保持一致。
2.划分方格网:根据工程需要和场地的大小,确定方格网的尺寸。
尺寸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既要保证计算准确性,又要保证计算的高效性。
3.编制方格网表:在方格网上编制方格网表,记录每个方格的编号和相应的坐标位置。
4.量取地形高程:在每个方格的角点位置量取地形高程,并记录在方格网表中。
5.计算方格土方量:根据每个方格的坐标和对应的地形高程,通过插值算法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土方量。
插值算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线性插值法、多项式插值法等。
6.计算总土方量:将所有方格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方计算,如填方、挖方、挖填平衡等。
方格网法可以准确计算不规则形状的地形体积,尤其适用于较复杂的地形和场地。
同时,方格网法计算简单快捷,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土方计算的效率。
然而,方格网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方格网的形状固定,可能无法精确适应非规则地形的特点。
因此,在使用方格网法进行土方计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修正。
综上所述,南方CASS2024软件中的方格网法土方计算是一种常用且实用的方法。
它在土方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土方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计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土方计算案例(网格法案例)
一、用户提供的资料:
1、客户提供的地形图:
图1 客户发图
图2 地形图局部
地形图说明:
为自然等高线。
为自然离散点。
2、土方计算的区域:
图面上绘制需要进行土方计算的区域线,图1中的红色线条闭合区域为需要计算的区域。
3、设计标高的提供:(可选)
①提供设计等高线和离散点,用软件计算获得。
②不提供设计标高,通过软件的土方优化功能,计算后获得设计标高。
③可提供控制点和坡度,用软件计算获得。
4、其他计算条件或要求
边界处放坡。
二、土方计算结果
1、含计算结果及标注的DWG图
①每个网格角点标注自然标高、设计标高和标高差,标注每个网格的土方计算结果。
图3 土方网络的计算结果
②图面上生成土方零线(黄色线)
图4 土方零线
③土方计算结果:每个方格网的单项填挖方结果、合计的填挖方结果、放坡的填挖方结果及总计的填挖方结果。
图5 土方计算结果
④放坡绘制:可以绘制单级以及多级放坡。
图6 放坡绘制
2、EXCEL格式计算书
①土方结果(excel格式):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简述正方形网格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步骤
正方形网格法是一种利用坐标系的方法来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一种特
定法则。
一般情况下,它包括划分网格、计算实际面积和土方量等步骤。
下
面介绍正方形网格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首先选取一个坐标系,在飞线大地测量中选用经纬度表示即可,即可在网格系上计算。
第二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正方形网格,每个网格的边长一般为20或50米,当地建筑物的位置也可以把网格划在有建筑物的位置上;
第三步,根据天气、视觉断面和流向分布情况,从事地形测量,并计算
出每个网格的实际面积。
第四步,然后计算每个网格中植被量和土方量,不同网格植被量和土方
量也不一样,它们大小由视觉断面决定。
第五步,最后计算每个网格的土方量并累加计算得出场地所需起伏土方
量总值。
正方形网格法可以有效解决测量场地起伏土方量的问题,并且也可以帮
助我们比较准确地统计出每个网格的土方量。
因为其精确的可比性,已经成
为建筑行业中测量起伏土方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总之,正方形网格法在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中的应用令人印象深刻,将会更深入地使建筑行业从测量上
得到更多帮助。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补充: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在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之前,将绘有等高线的现场地形图,分为若干数量的方格(或根据测绘的方格网图),然后按设计高程和自然高程,求出挖填高程,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适用于地形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
其计算步骤为:1方格的划分常用的方法是在1/500的地形图上,以20X20或40X40m划分成若干个方格,将设计标咼和地面标咼分别标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边的零点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按零点就得零线,它是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h ih i h2h2h1 h2式中i、 2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h i、h2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均用绝对值a —方格网的边长(m)在实际工作中,为省略计算,常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3、 计算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7-10所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法内的挖方或填方量 或用查表法计算。
4、 计算土方总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到该场地挖方和填 方的总土方量。
例:某建筑场地方格网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方格边长为 20X2Om ,试用公式法计算挖填土方总量。
图7 5方格押讣算罷例解:(1) 划分方格网 计算方格各点的施工高度 (2) 计算零点位置:从图7-3 (b )中知,8~13, 9~14, 14~15三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AA* -TXli «-S» ill 理3 珥Q MT 4xucm3」 u3T*7SJJ.9njiimsci 4JL l£ a*»K7¥-Li j -UEJ_M7 JSTFSifi.i不同,说明在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1h ih i h 2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零点线连接起来。
土方方格网计算方法土方方格网是土方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通过将土地分割成方格网,对每个方格内的土方进行计算,可以更精确地评估土地的开挖量和填方量。
本文将介绍土方方格网的计算方法,包括方格网的划分、土方量的计算等内容。
1. 方格网的划分。
在进行土方计算之前,首先需要对土地进行方格网的划分。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方格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方格的大小可以选择为10米×10米或20米×20米。
在确定了方格的大小后,可以利用测量工具对土地进行划分,确保每个方格都能够清晰地被划分出来。
2. 土方量的计算。
一旦完成了方格网的划分,接下来就是对每个方格内的土方进行计算。
土方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测量每个方格的高程。
首先,需要对每个方格的高程进行测量。
可以利用测量仪器对方格内的几个关键点进行高程测量,然后通过插值法计算出整个方格的平均高程。
(2)计算土方量。
在得到了每个方格的平均高程后,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每个方格内的土方量:土方量 = 方格面积×(挖方高程填方高程)。
其中,方格面积可以直接通过方格的大小得到,挖方高程和填方高程分别为该方格内的地面高程和设计高程。
3. 土方量的累加。
完成了每个方格内土方量的计算后,就可以将所有方格内的土方量进行累加,得到整个土地的总土方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土地的开挖量和填方量,为土方工程的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土方方格网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方格网的划分应当尽量均匀,确保每个方格内的土方量计算准确;(2)测量方格内的高程时,应当选择代表性的点进行测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3)在进行土方量累加时,需要对累加的结果进行核对,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土方方格网计算方法是土方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通过对土地进行方格网的划分,可以更精确地评估土地的土方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按照计算步骤进行操作,并注意各项计算的准确性,以确保土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
在土建工程中,计算土方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计算土方量的方法也有很多,其中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方格网来计算。
方格网计算法通常适用于分块比较规则的场地。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方格网来计算土方量。
步骤一:绘制方格网
首先,需要绘制方格网,即把场地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成小块。
具体的比例应该根据场地大小和地形情况来确定。
划分好方块之后,可以用绳子或者直尺来把方块连接起来,形成方格网。
步骤二:测量地形高度
接着,需要在方格网的交点处,即每个小块的四个角落处进行地形高度测量。
可以使用测高仪等工具来进行测量。
在测量时,需要保证精度,以确保计算的土方量准确无误。
步骤三:计算每个小块的体积
有了每个小块的高度数据之后,就可以计算每个小块的体积。
计算公式如下:体积 = 面积 × 平均高度
其中,面积可以通过方格网的尺寸来直接计算,平均高度则是该小块四个角高度的平均值。
步骤四:计算总体积
所有小块体积计算完毕之后,需要把它们加起来,得到场地的总体积。
为了便于计算,可以把各个小块的体积逐个列出来,然后进行累加,最终得到总体积。
步骤五:检查计算结果
计算出总体积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检查。
可以再次对各个小块的高度进行测量,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也需要检查方格网的划分是否准确,以及每个小块的面积是否计算正确。
方格网计算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适用于场地比较规则且地形比较平缓的情况。
在进行方格网计算时,需要注意测量高度的精度,以及对结果进行检查。
最新《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它基于土方工程中的工作量估算原理,能够准确地计算土方工程的数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最新的《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一步:确定工程区域和方格网大小在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工程的具体区域。
通常,将工程区域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网格,以便更精确地进行计算。
方格网的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通常考虑到土方工程的复杂程度和区域的大小。
第二步:测量方格网内的地面高程在确定了方格网大小之后,需要在每个方格网内测量地面的高程。
可以使用全站仪或水准仪等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将每个方格网内的地面高程记录下来。
根据测量得到的地面高程数据,可以计算每个方格网内的土方工程量。
通常,计算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常用的有填土量和挖土量的计算方法。
填土量计算方法:填土量=方格网内土方块体积×(填方高程-地面高程)挖土量计算方法:挖土量=方格网内土方块体积×(地面高程-挖方高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填方高程为设计高程或者其他需要的高程,挖方高程同理。
将每个方格网内的土方工程量相加,即可得到总的土方工程量。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单位转换,例如将立方米转换为立方米或立方千米。
需要注意的是,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的精度受到方格大小、测量误差以及地形复杂度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格网大小,尽量减小误差,以获取更准确的土方工程量。
此外,方格网法还可以进行三维土方工程量计算,即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考虑土方的几何形状。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土方工程量,并适用于复杂的地形情况。
综上所述,最新的《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是一种准确、实用的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方格网大小,并根据高程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土方工程量。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取更全面的土方工程量数据。
PKPM场地网格土方计算操作方法
CAD文件处理
我们先将要处理的CAD文件备份,然后对当前文件的图层进行操作。
如我们只需要原始控制点,原始高程点,平场控制点,平场红线,等高线,离散点等图层,那么我们可以把所有图层打开,然后关闭以上图层(将这些图层前的“灯泡”关闭即可),留在当前窗口下的图素对于土石方量的计算来说是无效用的,可以框选后按“DEL”键删除,也可以执行删除命令。
最后执行“文件-绘图实用程序-清理”命令,清理掉所有多余的图素,然后保存为2002及以下格式文件即可。
当我们将此瘦身后的CAD文件导入到PKPM场地土石方软件之后,会对一些图层再次分层,我们
可以执行“视图-属性刷”命令将图层统一,然后删除掉CAD里面没有清理完全的无用图层,最后执行“文件-清理”命令,这样操作之后就只剩下我们算量时候用的上的图素了。
土石方量计算步骤及操作方法:
进入算量部分后,执行“新建工程”命令,新建一个工程,保存到一个文件夹下面,确定,进
入软件计算界面。
1.执行“数据交互”命令,找到先前处理过的CAD文件,打开,输入比例系数1000,导入
DWG图形。
2.执行“数据处理——识别自然高程(设计高程)”命令,把当前图纸上的自然高程和设计高
程分别识别过来。
3.执行“数据处理——线段连接——自动连接”命令,把非闭合的边界变成闭合的边界。
4.执行“网格设计——施工网格生成”命令,布置好自己需要的大小的方格网,指定网格边
界线,裁剪掉多余的网格。
5.执行“网格设计——转换自然高程(设计高程)”命令,把自然(设计)高程的值计算到网
格交点上。
6.执行“土方计算——网点高程检查”命令,检查是否有网格交点上的高程值未计算完全。
7.执行“土方计算——网格土方计算”命令,计算出土石方量。
8.执行“工具表格——土方表格绘制”命令,插入土石方量的统计表格。
9.最后进行立体三维观察,看是否有错误的自然(设计)高程的数据出现,若有,要加以修
正后重新计算网格交点上的自然(设计)高程值,从而重新计算方量,统计出正确的土石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