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红楼梦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红楼梦之美食在《红楼梦》中,食物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深入影响着读者。
红楼中的美食种类繁多,品尝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每一种美食都包含着千丝万缕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1. 糕点红楼中出现的各种糕点,如加赛糕、荷叶饼等,无不让人垂涎欲滴。
其中,薛宝钗家的蟹肉糕简直是一绝,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口感鲜香,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尝一口。
而黛玉则喜欢的是绿豆糕,这种糕点甜而不腻,口感细腻,清香扑鼻,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美食。
2. 菜肴红楼中尤其讲究各种烹饪技巧,出现的菜肴几乎可以与现代高档餐厅媲美。
例如林黛玉挑水时,巧遇宝玉烹制蛋黄酥,这种美食曾经被尝过的人,都被它的鲜香过瘾,甚至还有“水煮蛋黄酥”之说,极受欢迎。
除此之外,还有宝玉亲手制作的杏仁糕,是一种口感细腻、入口即化的美食,被认为是一种清新、玲珑的艺术。
而王夫人家的烤肉却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用的是牛肉,芝麻、葱、盐、花椒等调料炒熟,刷上甜面酱烤至微黄即可,味道异常美味,让人流连忘返。
3. 小吃《红楼梦》中的小吃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比如薛宝钗家的花心酥,它的皮薄馅酥,口感细腻,花心有多种口味,每一层都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而袭人见宝钗、黛玉母女时带来的荷花饼,也是一种十分有名的小吃。
这种小吃外形精美,皮脆馅滑,入口清香,是一种令人爱不释口的美食。
4. 茶茶在《红楼梦》中简直可以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贾母喜欢饮用名山大雪,妙评茶的辛苦,读者不胜感慨。
宝玉则更为热衷于制作茶点。
他制作的完美茶点之一——雪花酥,被认为是一种既柔顺又微甜的完美组合,非常受人喜欢。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美食种类繁多,品尝方式也多种多样。
每一道美食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这些美食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还是提高生活品质的关键,是社会、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共同创造出的一种美好生活文化的体现。
舌尖上的《红楼梦》近期,《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继第一季后再度热播,一场以视觉代替味觉的盛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焦点。
而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
饮食文化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反映民生的小说,当然也少不了对饮食生活的细致描写。
而《红楼梦》这部古典巨著,更是把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描写的淋漓尽致,蔚然大观。
一部《红楼梦》,三分之一讲饮食。
在这部巨著中,曹雪芹用了近三分之一篇幅描写众多人物丰富的饮食文化活动。
就其规模而言,有小宴、大宴、盛宴;就其时间而言,有午宴、晚宴、夜宴;就其内容而言,有生日宴、寿宴、冥寿宴、省亲宴、家宴、接风宴、灯谜宴、合欢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据不完全统计,120回的《红楼梦》中描写食品多达186中种。
《红楼梦》绝对又是美食的大观园。
一、关于主食主食是饮食体系的核心,制约着整个饮食体系的组织结构。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饮食都是围绕主食左右,因为其为人类提供方必须的能量来源,而其他饮食品的出现,也是为主食增添色彩。
如果说主食是各道菜的食材,那么其他食品如菜肴、点心、酒、茶等就是烹饪每道菜所必须的油、盐、酱、辣椒、味精等调料。
可想而知,我们吃菜吃的不是调料品。
中国的主食因地而异,以南稻北麦为主的“五谷”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也一直是个变化中概念,但主食在国人饮食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宝钗点头道:“可正是这话。
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这里宝钗向黛玉谈论的“食谷者生”的道理,即反映了中国人意食谷为主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红楼主食用料以稻米为大宗,向所属田庄佃户搜刮也以稻米为大宗。
探秘红楼美食(二)【主持人】珍爱生命,关注健康,欢迎收看《中华医药》。
俗话说的好,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您天天得为它们操心。
有人笑了,说这是说过去呢!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操心这个了!要我说不见得,你比如这个茶吧,现在那当然是不愁没茶喝了,但是怎么喝茶会更健康您是不是都知道了呢?《红楼梦》里的贾府,吃过饭,上的这第一道茶,那是漱口的,第二道才是喝的,以前都认为这是富贵人家的排场,太浪费了。
其实呢,这不是排场而是有利健康的,因为饭后用茶水漱口,不仅可以清洁口腔,更重要的是,因为茶里含有丰富的氟,它可以消除牙齿上的菌斑,坚固牙齿,预防掉牙,据说当年大文豪苏东坡每次吃完饭也是用茶水来漱口,为的就是固齿。
古人是不知道什么氟,但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了以茶漱口,《红楼梦》呢只不过是把它反映在故事里而已,不仅如此,生活中的保养经验,《红楼梦》里还有很多反映,不妨一起来看看。
【解说】有人说“三国”里的英雄多,“红楼”里的美女多,这是一点不假呀。
保守估计,在《红楼梦》里出现的女性人物,就有上百人!美女如云的大观园,书里都说是个温柔富贵乡,而在这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国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另类推测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峰】《红楼梦》中佳丽云集,不可避免有一些妇科病会存在其中,大家都知道女子以血为先天,因此女性经常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状况,从而产生身体羸弱,气色不好,甚至精力不足这些证候。
【解说】可是您再看《红楼梦》里这些女孩子,一个个活泼好动的,简直可以用精力过剩来形容,招待刘姥姥,给了她们一个吃喝玩乐的借口,而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她们保养身体的秘密。
【影像资料】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胡文彬】我们看到各种人物表现出来这种笑,史湘云很豪爽,一下子把饭喷出来了,贾宝玉笑得滚到贾母的怀里头,贾母笑得就直喊,宝贝心肝。
【解说】而就在这个时候,王熙凤和鸳鸯,又设计作弄刘姥姥。
探秘红楼美食(下)【主持人】福寿吉祥随春至,喜庆和瑞伴雪来,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洪涛在北京向关爱《中华医药》的广大观众朋友们拜年了,祝愿大家平安健康,万事如意!过年了,普天同庆,辞旧迎新,但是岁月更替之际,您是否也有一份隐忧呢,一年又一年,不断成熟的同时,该如何留住容易逝去的青春,如何留住美丽容颜呢?其实,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容颜自美。
”说的是,日常饮食就是美容的好方法,在200多年前就脍炙人口的《红楼梦》,也记载了很多饮食美容的例子,本期《中华医药》就将继续带您周游《红楼梦》,揭开红楼美食的美容保健秘密。
跟我一起探秘红楼美食的两位专家,依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的研究员胡文彬教授,和我们栏目的医学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李峰教授,欢迎他们两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胡文彬】饮美酒平安春常在,食美味和顺福满门,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拜年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峰】饮不在醉,行气活血百事顺;食但求精,补精填髓万年康!祝愿观众朋友们新春吉祥,万事如意!【主持人】谢谢两位教授!那么《红楼梦》里的人物,是如何通过饮食,抹去了岁月的痕迹,留住不老的容颜呢?赶快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节目,跟随我们去探寻《红楼梦》美食所隐含的养颜奥秘吧。
【解说】作为人们最熟悉的《红楼梦》人物之一,王熙凤,精明强干、工于心计,既是贾母离不开的开心果,又是让下人们胆战心惊的凤辣子,二十几岁,却已经是荣国府的实际大管家了,事无巨细,都要靠她!【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峰】凤姐按书中描述她是一个非常忙碌,工于心计的这样一个女强人,跟我们现代生活中的许多白领丽人很相似,中医说如果是人忙忙碌碌的,往往会阴血暗耗,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面色憔悴,容易长斑这些症状。
【解说】按说像王熙凤这样的人,那么忙碌,别说皮肤了,脸色肯定都不会好!可是根据胡文彬教授的分析,王熙凤虽然很忙碌,但她却能依旧保持光彩照人的形象。
舌尖上的红楼梦烹调是一种艺术,肴馔也体现文明。
社会越进步,烹调的技术越讲究;生活越提高,肴馔的式样越多样化。
时代的背景可以有种种变化,人们的饮食艺术总是往前发展的。
要看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活文明,从一饮一食去观察,多少总可看清一些。
中国是一个文化之邦,烹调技术之精工,在世界上当然是首屈一指。
可是在封建的文化观支配之下,读书人总鄙烹调为贱士末技,很少人愿意笔之于书,当然更没有人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
这一行业的历史和经验,只有师徒口耳相传,保存下来一部分,还有许多就失传了。
所以过去,生活好的有其大享受,收入微薄的也有其小乐惠(苏州人称自得其乐的意思),但是这些享受都是些什么,却很少有所记载。
现在只能从有关生活的书籍里找到一鳞半爪,详细的材料却是极其贫乏的。
《红楼梦》里的肴馔《红楼梦》是比较全面反映了十六世纪当时上层社会生活的一部文艺作品,详细地描绘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其中就有许多关于肴馔的描写,它写出这个家庭的肴馔,有普通的,有特殊的,普通的就是平常一日三餐:细米白饭,肥鸡大鸭子,另外就是酱萝卜炸儿、炖鸡蛋、素炒蒿子秆、炒面筋、油盐炒豆芽之类(见第六十一回)。
这些都显不出什么烹调的技艺。
至于那些特殊的,就是烹调艺术的高度体现,不是一般人家轻易办得到的了。
现在我们从《红楼梦》里所描绘的一些特殊肴馔,来看看这一贵族家庭的烹调技术。
莲叶羹康熙皇帝几次南巡,《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家庭曾经接驾,作者可能了解宴请皇帝的筵席。
《红楼梦》里虽然没有皇帝赴宴的情节,但却有元妃省亲这样大事。
关于宴请贵妃的筵席,书中只说到“既而来至正殿,降谕受礼归坐,大开筵宴,贾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纨、凤姐等捧羹把盏”,并没提到肴馔的名称。
莲叶羹等到后来宝玉挨打养伤时,要吃莲叶羹,才提到这是省亲时筵宴里的一种。
它是用调好的面放在银模子里印成豆子大小的菊花、梅花、莲蓬、菱角等花样,借点新荷叶的清香,仗着好汤做的。
凤姐说它是“太磨牙”的东西,可见做起来并不简单,它做出来是备具色、香、味的。
舌尖上的《红楼梦》看看贵族都吃什么?董美食:/dmeishi编者按:《红楼梦》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宝典。
里面写到的饮料、糖果、茶点、菜肴、羹汤,以及成桌的筵宴菜肴,绝大部分都是精品,代表着当时饮食的最高水准,给人以炊金馔玉之感。
曹公赋予饮食以文化的形式和内涵,显示了一种高雅的、诗意化的生活方式。
好啦,不废话啦,正式开始介绍各种美食,口水都流一地了~糟鹅掌鸭信——糟鹅掌糟制菜肴为江南食俗,由来已久。
五代时僧人谦光说:“愿鹅生四掌”,言其极嗜此食。
雪芹之祖父曹寅亦爱食此类物,其《药后除食忌谢方南董馈炸鸡二品,将有京江之行》有句“百嗜不如双跖羹”,也是这个意思。
【原文摘录】——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了半日雪珠儿了。
”……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茶。
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糟鹅掌鸭信。
薛姨妈听了,也忙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
宝玉笑到:“这个须得就酒才好。
”【DIY制作方法】——将鹅掌及鸭舌煮熟,剔骨,用鸡汤加盐复煮,捞出后用香糟汁或糟油糟食。
豆腐皮包子——豆腐皮,在武汉叫“干张”,北方人叫“油皮”。
豆腐皮包子,就是把豆腐皮包上金针、木耳、青菜、香菇、或猪肉、鸡肉、虾仁,加上油、盐、姜丝、糖、麻油蒸成。
【原文摘录】——宝玉笑道:“好,太渥早了些。
”因又问晴雯道:“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火腿炖肘子——清代名菜,今镇江、扬州一带仍行此食,美其名曰“金银蹄”,亦称“煨火肘”。
这是一只火工菜,口感要酥烂,适合老年人食,故王熙凤用以招待赵嬷嬷。
【原文摘录】——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他放在杌子上自吃,凤姐又道:“妈妈很嚼不动那个,倒没的硌了他的牙。
”因向平儿道:“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你怎么不拿了去赶着叫他们热来?”又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
看呆!《红楼梦》中的绝世美食,太奢侈太厉害了!| 时局参阅|:在这里,静观世界风云,读懂中国时局。
本文综合自:厨影美食(chuyingmeishi)、看历史(EYEONHISTORY),视频来自腾讯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楼梦中美食《红楼梦》是比较全面反映了十六世纪当时上层社会生活的一部文学作品,详细地描绘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其中就有许多关于肴馔的描写。
里面写到的饮料、糖果、茶点、菜肴、羹汤,以及成桌的筵宴菜肴,绝大部分都是精品,代表着当时饮食的最高水准,给人以炊金馔玉之感。
红楼美食红楼美食豆腐皮包子《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因又问晴雯道:“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豆腐皮包子在清朝曾长期作为贡品,清宫御膳档案中有此物。
豆腐皮,在武汉叫“千张”,北方人叫“油皮”。
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数种做法,一、腐皮包裹馅心,如纸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笼蒸之;二、用腐皮裁为小片,包馅成兜子,以麻线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线。
外形非常别致,还非常美味健康。
炒芦蒿《红楼梦》第六十一回:燕儿吩咐柳家的:“晴雯姐姐要吃芦蒿。
荤的因不好才另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
芦蒿又称水蒿,柳叶蒿,具蒿之清气、菊之甘香,鲜香脆嫩,诱人食欲。
苏东坡的两句诗“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中的青蒿,实际上指的就是芦蒿。
芦蒿的吃法有很多,最具代表的是芦蒿炒臭(香)干、芦蒿炒腊肉、冷拌芦蒿。
用特有的硬质臭干,切丝和芦蒿一起炒制而成。
只放一点油、盐,不需其他调料,凭借油香与旺火,芦蒿的清香与臭干的臭味浑然一体,芦蒿因了臭干子的提携,吃到嘴里竟然是一种鲜而悠长的香。
芦蒿青翠欲滴、清鲜不腻、质嫩味美,实在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鸽子蛋《红楼梦》第四十回: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探秘《红楼梦》中的美食《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还是一部美食集大成。
今天,请您随我们一起走进“大观园”,来认识一下这里的美食。
养心安神桂圆汤桂圆汤在《红楼梦》里两次出现,一次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醒来之后,有一点神情恍惚,袭人让人给他端来一碗桂圆汤,宝玉喝了两口,神智才恢复正常。
在通行本第116回里,宝玉丢了玉之后昏迷不醒,神智错乱,桂圆汤再次出场,及时让他定了神,恢复清醒。
桂圆,又叫龙眼,在中国的南方多有种植,因为成熟在桂花开放的季节而得名。
为什么宝玉每次在神智恍惚、焦虑不安的时候,家人都会端来桂圆汤呢?中医认为桂圆味甘、性平,可以养心脾,所以在《名医别录》里又叫做“益智”,意思就是说可以养心安神,补血健脑。
李峰介绍说,桂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钾含量非常高,而钾元素是一个可以让人肌肉和精神放松的物质,可以使精神系统平衡,从而起到安神、抗焦虑作用。
咱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情绪不好、心烦意乱的情况,也可以喝点桂圆汤试试。
当然,没有焦虑情绪时,也可以喝桂圆汤。
●桂圆汤的制作方法:原料:干桂圆10克、泡好的莲子15克、冰糖适量。
方法:把桂圆用刀背压碎,去掉外皮,在砂锅里加入适量清水,烧开之后,再把泡好的莲子和桂圆都倒进锅里,根据个人的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搅拌一下,盖上盖子,用中火煮10分钟即可。
桂圆和不同的原料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不一样的功效:1.桂圆10克、枣仁15克煎茶代水饮,有安神助眠作用。
2.桂圆10克、薏苡仁15克煮汤,有抗癌、预防老年斑的功效。
提醒:桂圆是温补水果,多食易上火,造成脸上长疙瘩,女性还会影响到月经,容易上火的人要慎用这道桂圆汤。
滋补肾气栗粉糕《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大部分人身体都不太好,但史湘云却例外。
胡文彬说,史湘云比较健康、活泼、无拘无束,她除了醉卧芍药荫之外,还在第四十九回撺掇着宝玉一起烤鹿肉吃。
在石头上睡觉,在中医看来是容易损伤肾气的,湘云敢在石头上睡觉而身体无恙,说不定真的就和她爱吃这个能补充肾气的栗粉糕有一定关系呢。
《红楼梦》,是一部由“吃”构成的小说。
翻阅满缀美食的书页就像把玩精致的万花筒,每转换一个角度都有异样的奇情可观,一代文学大师曹雪芹,对于饮食的独到见解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曹雪芹书称北事,写的却多是南食。
假作真来真亦假,贾氏偏爱的南方珍馐,口味实来自金陵甄家。
分明是天子脚下的京畿贵族繁华府,饮馔竟主要是江南风味,江浙风味,其中也包括苏宁风味,亦包括江岸边的扬州风味。
今日翻阅《红楼梦》,虽不是烟花三月里杏花春雨时,也有熏风自南徐徐而至,带着浓浓的美食香气,从纸面上扑鼻而来。
◎下酒好小菜糟鹅掌鸭信宝钗初愈后,宝玉去探她,引出了通灵宝玉和黄金璎珞初次相逢,而黛玉也半含酸地夹在里头,一言一语都打着机锋,引得宝玉两处徘徊。
黄昏天雪,一场暖烘烘的家宅小戏。
众人闲话一阵,薛姨妈留宝黛吃晚饭。
宝玉夸珍大嫂子家的好鹅掌鸭信,薛姨妈忙拿了自己糟的来给他尝。
糟制菜肴为江南食俗,鸭信便是鸭舌头。
雪芹之祖父曹寅亦爱食此类物,将鹅掌及鸭舌煮熟,剔骨,用鸡汤加盐复煮,捞出后用香糟汁或糟油糟食。
鹅掌鸭信,骨肉缠夹,韧中带脆,质地复杂。
鹅掌鸭信最易吸收糟卤清而醇厚的风味,却不会吃得驻腹撑肠,端的是下酒的好小菜。
宝玉在那一回里不过十一二岁,已能体会和欣赏这种微妙的味觉,真是生来含着银匙,舌尖上都是好滋味!◎解酒妙灵丹酸笋鸡皮汤贵族之家,从小学的就是声色犬马,焉能不精。
宝玉仗着薛姨妈一味疼爱,不加管束,开怀痛饮。
更兼有姐妹在旁,心甜意洽。
姨妈怕他喝醉,做上来酸笋鸡皮汤解酒。
酸笋在华南今日仍然普遍,只是因为风味特殊,不如鲜笋能登大雅之堂。
广东人说笋“毒”,乃是大发之物。
发酵以后就毒性全无。
酸笋总是极薄的片,酸臭冲鼻,醒胃开怀。
用来炒牛肉、炒鸡丁都很好。
北方却已不见。
今日的酸笋,是街头巷尾不登大雅之堂的家常小菜,当年竟可与碧粳香稻、御田胭脂米同席,果然世事如棋。
鸡皮做汤当时是鲜而脆的,那时的鸡们还在广阔天地放养,是体面富贵的家禽,鸡翅、全鸡都是大菜,能以鸡皮煮汤更是富贵人家的吃法。
舌尖上的红楼梦
——走进贾府养生私房菜
《红楼梦》乃百科全书,关于美食也是当之无愧的大观园。
《红楼》开篇,自绛珠草幻得人形,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始,书中描写到的食物有186种,或随文而出、或精心安排。
薛宝钗说:“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
”身在贾府,竟是兼有了。
吟诗作对,喝酒赏花,均需美食作陪。
我的同事小雨,选取了红楼梦的几十道名菜,加以分析,并研制制作方法,希望还原其原貌。
我读了以后,很受启发,略加编辑,转发于此,希望饕餮之徒,共同切磋。
美容养颜篇
茄鲞
【原文摘录】
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凤姐奉贾母之命,挟了些茄鲞给刘姥姥吃,刘姥姥吃了说:“别哄我,茄子跑出这味儿来,我们也不用种粮食了,只种茄子了。
”
“鲞”,一般了解为剖开晾干的鱼干,曾有人质疑红楼梦的这道菜,认为茄子是蔬菜。
其实但也有用蔬菜做成的,比如我们老家就有萝卜鲞。
茄鲞即下酒的多味茄干。
这道菜的做法,书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凤姐向刘姥姥讲解说:“把才摘下来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
【考证分析】
茄子,性味甘、凉,具有补益五脏、活血化瘀之功效。
《食经》谓其"主充皮肤",适宜于五脏虚劳、皮肤无华、苍老黝黑者食用。
茄子又名落苏、昆仑瓜、紫瓜等。
属茄科,是一年生灌木型草本蔬菜。
茄性味甘寒,无毒,具有散血、止痛、收敛、止血、利尿、解毒等作用。
其内含维生素很多,多食能增加微血管的抵抗能力,可防止血管脆裂出血。
茄子经烹调可做出多种菜式。
「茄鲞」用茄子做主料配以各种干果,营养极为丰富。
成菜味道咸鲜,有浓郁的糟香,略带回甜,色泽光量鲜艳。
“茄鲞”是《红楼梦》中写得最为详实的一道菜,刘姥姥吃过之后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样的味儿来了!”说明这道菜非寻常人家见过吃过。
“鲞”,即是剖开晾干的鱼干,如“牛肉鲞”、“笋鲞”等,都是腌醋成干的片状物。
“茄鲞”,当是切成片状腌醋的茄子干。
【制作方法】
主料:茄子 500克、斑鸠肉100克。
配料:桃仁5克、杏仁5克、腰果5克、榛仁5克、松仁5克、榄仁5克、花生仁5克、莲子5克、板栗5克、五香豆腐干5克、鲜蘑5克、香菇5克、红绿青椒16克、鸡蛋一个。
调料 :花生油100克、糟酒30毫升、鸡油15克、酱油10毫升、盐3克、糖2克、绍兴黄酒25毫升、水淀粉30克、鸡精03.3克、清汤100毫升、葱姜蒜各适量。
1、将茄子削皮、切片,用刀将茄片切成方形,再切成均匀的小骰子丁状备用。
2、将斑鸠肉用水洗净,沥干水份,用刀轻轻拍松,剞上花刀,再切成小骰子丁状备用。
3、将各种干果去皮用油炸酥脆。
水发香菇、鲜蘑、豆腐干、红绿青椒切成小骰子丁状备用。
4、起锅至旺火上,放入鸡油,将茄子丁炸成金黄色澄去油。
锅内留少许底油,放入葱、姜片煸出香味即下入茄丁、糟酒、酱油、盐、糖、醋、清汤将茄丁煨透入味,勾入少许芡粉,出勺盛入盆中。
5、另起锅放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熟,下入斑鸠丁划散,随下入鲜蘑、香菇、豆腐干、红绿青椒及各种干果仁,澄去油后,锅内留少许底油,将葱、姜片煸出香味后倒入划散的主、配料,快速烹入用盐、糟酒、糖、鸡精、清汤、水淀粉兑成的碗汁,颠翻几下,出勺覆盖在茄丁上即成。
火肉白菜汤
【原文摘录】
(紫鹃)“刚才我叫雪雁告诉厨房里给姑娘作了一碗火肉白菜汤。
”(第八十七回)【考证分析】
火肉就是火腿肉。
白菜,性味甘,平,寒。
具有通利肠胃,疗疮解毒之功效。
适宜于面生疮疡或染发者过敏,面部浮肿,小便不利者食用。
白菜俗称青菜,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
白菜含有大量维生素、糖和矿物质,营养丰富,而且质地柔嫩,易于消化,被誉为“天下第一菜”。
《红楼梦》中的火肉白菜汤即是用嫩白菜加上火腿片、鲜蘑、冬菇等,用鸡汤煨之,其味鲜美无比。
椒油莼齑酱
【原文摘录】
(王夫人)“今日我吃斋,没有别的……只拣了一样椒油莼齑酱来。
”[第七十五回]
【考证分析】
这是以南方莼菜为主料的一道素菜。
莼菜又称水葵、马蹄莼。
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椭圆形,叶面亮绿,叶背常呈紫色,有长叶柄,状如新生小荷叶漂浮水面,故有水莲叶之称。
莼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铁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在我国南方江浙的湖泊中都有莼菜生长,但尤以杭州西湖的莼菜最为上品。
采用莼菜烹调出的名菜佳肴,久负盛名。
如西湖莼菜汤、虾仁拌莼菜、莼菜黄鱼羹等。
《红楼梦》中的椒油莼齑酱是用辣椒油拌的莼菜末的一种佐餐小菜。
胭脂鹅脯
【原文摘录】
只见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个盒子来,……一碟腌的胭脂鹅脯。
[第六十二回] 【考证分析】
鹅肉,性味甘,平。
具有补益五脏的功能。
适宜于体虚气虚,面色苍白,额头自汗,面部怠者食用。
六十二回,柳家的遣人送给芳官一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每看到这段,总想流口水。
视觉上,有红有绿有白;味觉上有淡有浓;搭配上有荤有素、有饭有汤又有甜点。
芳官竟然说:“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
”真是暴殄天物!
我国以鹅入馔,历史悠久。
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用鹅调制的名肴馔很多,到了明清时,鹅馔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人们饮食中必不可缺的食物了。
清代乾嘉年间,市肆家食中鹅馔品种更多,如烧鹅、罐鹅、鹅脯、糟鹅、鹅酥卷、鹅油酥、风鹅、熏鹅等。
【制作方法】
《红楼梦》中芳官爱吃的胭脂鹅脯在明代即是一道名肴。
苏州人韩奕《易牙遗意》云:“鹅一只,不剁碎,先以盐腌过”,由于硝酸盐的作用,其肉呈鲜红色,故又称胭脂鹅,然后再将鸭子斩为大方块,用酒半斤,酱油一杯,再用笋、蕈、香菇、葱焖熟,收卤起锅即成,此为姑苏名馔。
注:(鹅脯即鹅的胸脯,肉嫩而丰,将其洗净,先用盐腌,后烹制成熟,鹅肉呈红色,故名胭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