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技术分析(上)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96
泰山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树叶飘飘我来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树叶飘飘我来扫》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来绘制和处理树叶图片。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使用电脑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绘图软件,以及了解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图片。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们学会了使用电脑的基本操作,也对绘图软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图片,以及如何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有一定的难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来绘制和处理树叶图片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使用信息技术来绘制和处理树叶图片。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树叶图片素材,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2.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电脑,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树叶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课件,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绘制和处理树叶图片。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独立进行树叶图片的绘制和处理操作。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树叶图片的处理任务。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趋势衰竭的关键特征与配合条件开始即结束,结束即开始,这就会缠论中顶底分型的转换,相当于一波行情趋势的结束,另一波行情的开始,顶底分型可以作为我们判定的标准。
(顶底分型开始与结束,交易原则)一、常见趋势衰竭判定1.反转形态的出现:头肩顶(底)、三重顶(底)、双重顶(底)、V型顶(底)、圆形顶(底)趋势追踪中,需要结合节奏和关键阻力运用,也就是关键区域的形态才做重点考虑;《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约翰默菲《日本蜡烛图技术》地震出版社史蒂夫尼森翻译者:姓丁2.重要K线形态的出现:锤子线、上吊线、吞没形态、乌云盖顶形态、刺透形态、孕线形态、十字孕线形态、两只乌鸦、三只乌鸦、反击线、三山形态;趋势追踪中,如果这些形态出现在关键阻力才做重点考虑;形态与趋势结构、趋势位置的吻合性;关键阻力+临近趋势的衰竭,进行判定趋势的转折问题;形态的理解:可以从心理角度定性分析,可以从技术角度定量分析,这样定性+定量=高概率的确认;3.重要趋势线的突破、跌破:试验趋势线--有效趋势线两点形成趋势线(试验),第三点验证确认其有效性;未被触及的时间越长,试探次数越多,则越重要;趋势追踪中,往往可以和节奏阻力结合,找到买卖优势区域;一倍的距离,用节奏雏形来说,原有位置开始的1.382判定,为其1倍距离的到来,奠定的基础;单边走势,其实的反弹较小的走势;直到快速反弹就有可能改变多个有效点对应的节奏线,节奏的逐个改变;这种走势,就要注意上下影线的作用,自己的反应速度一定要快,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4.背离现象的出现:顶背离+MACD红色面积缩小;底背离+MACD绿色面积缩小;对指标与价格的背离我没有研究及认知;通常作为警示信号;警示有可能带来买卖信号,但是要分别信号的真伪,有效性,确认后才作为买卖信号使用;节奏中往往结合关键阻力运用;二、节奏角度谈价格转向价格的运行多数情况下会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行,如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有就显示了它的决心!1.阻力孕育空间:关键阻力是趋势切割器;关键阻力形成空间的中空地带;节奏线、强弱线的阻力运用;2.空间包含趋势:任何趋势运行就是在中空地带中进行演变推进;3.趋势推动突破:每次突破关键之际,多数在临近趋势中有所表现;4.突破成就空间位移:一个关键位的突破之后,趋势的推动就进入下一个空间;三、节奏中的衰竭特征1.预判衰竭:观察区:关键阻力区域--节奏线、有效点、0.618区域、1.382附近(如果1.382是前期阻力的节奏线,产生共鸣),特别是这些点位的共振区;特征:速率、k线形态、前提回调比例(行情其实就是在比例中运用转化的);震荡与顺势之间的指标选择运用;到阻力区,要观察K线的变化,以及分型的演变;在趋势没有结束之前,我只考虑趋势方向的顺势单,不考虑其它的单子,这样才能认定趋势行情的延续;趋势追踪,是告诉我们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这才是最关键的意义。
第五课计算机中数的表示1、从结构上分析,此教学设计方案十分完整,具备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策略设定、教学重难点、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又有清晰的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和设计意图,教学教程与教学课件各页对应,便于使用者快速把握本教案的特色和设计者的意图,有利于再设计。
2、从备课的基本环节看,本教案对本课的基本内容分析简洁明快,并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基本特征确定了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激发学生兴趣,由浅入深的小任务实验探究策略。
三维目标表述精确,知识技能定位适度,过程与方法有利于培训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激发学生创造力,并在情感上让学生领悟实践与知识建构之间的关系。
3、多数学生并未接触二进制的概念,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二进制计数的基本方法尤为重要,本课引入部分的那张“视觉差”图片,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有一定帮助,但与二进制概念本身联系不大,使用者若有更好的引入方案可另行选择。
4、引入二进制概念时,老师向学生提出:根据二进制的计数法则,1+1=?当学生回答“2”时,教师可告诉学生,二进制里没有数字“2”,只有“0”和“1”两个数字,又该怎么表示与十进制数“2”同样大的数呢?5、学习新知部分首先通过几种进制的对比使学生重点理解二进制的运算法则,然后联系电脑硬件(存储器)的特征说明了为什么要使用二进制,通过电路演示让学生理解二进制在电脑中的工作方式,通过电筒实验总结出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对应关系。
这样可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6、进制转换是本节的难点,教师采用与十进制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找出两种进制展开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各数位所表示的意义,生形象地了解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过程,通过练习增强转换能力。
当然,也可先让学生理解二进制的1,10,100,1000,10000中的1在不同数位上所代表的值(1,2,4,8,16),即(20,21,22,23,24),再讲展开式的用法可能会更有利于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转换。
第一天抵达纽约中午&晚上:入住酒店欢迎仪式相互认识准备好当地电话卡并把号码告知负责人向家人报平安在酒店研究市场情况第二天福汇欢迎仪式&福汇公司介绍:福汇公司致欢迎词福汇金融分析师介(项目导师)介绍Wifi连接测试拍照第一讲:介绍外汇市场公司参观由领队(按组群)午休第二讲:贸易及图表模拟开户及交易记录模拟交易账户观光:自由女神像晚上活动:关注市场&模拟交易准备每日分析报告团队学习交流完成任务并自行消化知识第三天早会第三讲:基本面分析1市场每日回顾午休讲座4 :提前平台使用游览:联合国总部模拟面试晚上活动:关注市场&模拟交易准备每日分析报告团队学习交流完成任务并自行消化知识第四天早会第5讲:技术分析第1部分分析实际案例及案例分析工具研究午休第6讲:交易心理1每日简报模拟交易时间晚上活动:关注市场&模拟交易准备每日分析报告团队学习交流完成任务并自行消化知识第五天早会第7讲:战略交易市场每日回顾午休第八讲:技术分析第2部分观光:美国金融博物馆模拟交易时间晚间活动:关注市场&模拟交易准备每日分析报告团队学习交流完成任务并自行消化知识第六天早会第九讲:交易心理2市场每日回顾午休第10讲:突围策略模拟交易时间晚间活动:关注市场&模拟交易准备每日分析报告团队学习交流完成任务并自行消化知识第七天观光:纽约大学午休观光:哥伦比亚大学晚间活动- 不看市场今日- 准备周报小组学习与交流- 完成任务和吸收知识第八天自由活动时间晚间活动- 不看市场今日- 准备周报小组学习与交流- 完成任务和吸收知识第九天早会第11讲:技术分析第3部分市场每日回顾午休第12讲:贸易心理学3模拟交易时间关注市场&模拟交易准备每日分析报告团队学习交流完成任务并自行消化知识第十天早会讲座13 :趋势交易策略市场每日回顾午休观光:峭石之巅- 洛克菲勒中心观光:纽约证券交易所晚报晚间活动:关注市场&模拟交易准备每日分析报告团队学习交流完成任务并自行消化知识第十一天早会第14讲:福汇独家SSI指标午休第15讲:福汇交易信号模拟交易时间晚间活动:关注市场&模拟交易准备每日分析报告团队学习交流完成任务并自行消化知识第十二天早会第16讲:自动交易市场每日回顾午休第17讲:镜面交易模拟交易时间晚间活动:关注市场&模拟交易准备每日分析报告团队学习交流完成任务并自行消化知识第十三天早会集团介绍告别演说(每个学生)总结模拟交易及团体经验分享告别拍照闭幕式出席授与证书实习证书颁发模拟交易的奖状最佳评论证书推荐信第十四天早间集会最终陈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告别讲话(每一个学员)模拟交易总结和小组经验交流闭幕仪式实习证书授予模拟交易奖项证书授予最佳评论员证书授予推荐信散伙照片拍摄闭幕中午时间退宿手续办理自由时间。
第五讲第五讲时间:2008年9月20日第五讲的四个重点:1. 趋势线的地位、基本概念和应用原理2. 趋势线在选取、判定和使用中的几个问题3. 结合实例讲解趋势线的应用(08年8月28日做图)4. 百分比线的讲解第一部分:趋势线的地位、基本概念和应用原理1. 趋势线的地位:趋势线是技术分析领域最有效、最简单的培养大局观的重要工具。
2. 趋势线的基本定义:简单说,趋势线是走势中,重要的高点和低点间的相互连线,包括四种连接方式:高点和高点、高点和低点、低点和高点、以及低点和低点间相连。
3. 趋势线是否有用?它的应用原理是什么?●用穷尽法可以证明趋势线是绝对有用的(要想发现真理,就要穷尽所有可能)。
●趋势线的应用原理:是惯性原理。
它表现了事物在惯性运动中的速度概念(斜率)。
●波浪理论中,通道概念的基本原理和趋势线的原理是类似的。
第二部分:趋势线在选取、判定和使用中的几个问题1. 趋势线的画法:把离当前价格最近的趋势线全部画出来(穷尽法)。
2. 判定趋势线重要性的标准:趋势线的重要性,是由画线时所选取的波段高低点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决定的。
换句话说,所选取的高低点在历史上越重要,则画出的趋势线越重要。
3. 使用趋势线的方法:观察股价在趋势线(之前和附近)的表现,对判定未来走势有重要指导意义。
同时,要结合成交量来使用重要的趋势线,并辅助判定趋势线的有效性。
4. 重要趋势线有时会增加交易的确定感:趋势线具有前瞻性,根据市场环境,观察股票在特定的价格(重要趋势线)的表现,会对它随后的走势有更确定,也是更正确的看法。
5. 股票交易就是要寻找最确定的交易机会(所谓的一招鲜)。
6. 大资金的仓位管理:大资金的仓位一般不超过80%,极少时候的动态仓位达到100%。
7. 趋势线有效突破的问题(真突破/假突破)●用收盘价(而非盘中价)作为判定突破趋势线的标准(但突破的有效性要另行判定)。
●观察成交量的和盘中大买卖单的表现,是判定趋势线是否有效突破的简单方法。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5课《数据获取》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数据获取》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据获取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理解数据获取的重要性,掌握几种常见的数据获取方式,并能在实践中进行简单操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数据获取的概念及意义。
-掌握常见的数据获取方式,如观察、调查、网络搜索等。
-学会使用基本的数据获取工具或软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学习数据获取的实际应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据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生活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获取的概念及意义。
-常见的数据获取方式及其应用场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数据获取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获取工具或软件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计算机和网络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天气预报、商品价格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取的。
2. 提问学生:“你们平时是如何获取这些数据的?”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
(二)新课内容1. 数据获取的途径-教师介绍常见的数据获取途径,如网络搜索、书籍查阅、问卷调查等。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平时获取数据的途径和经验。
2. 网络搜索数据的技巧-教师演示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数据的方法,并强调关键词的选择、筛选结果等技巧。
-学生实践操作,搜索与课程相关的数据,并展示搜索成果。
3. 书籍查阅数据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学校图书馆或家庭书架上查找相关数据。
《投资市场技术分析》第一章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一、市场分析方法的前提1、一个基本的问题:价格是否可以预测?问题的提出。
法国数学家巴契里耶。
他以对股市的一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而被誉为“投资理论的开山鼻祖”。
可惜的是,他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考尔斯。
美国的一位报社记者,投资家。
对1929年股灾前夕的股评文章作了统计。
以后有许多数学家从统计数学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威廉〃夏普:证券分析的基本任务定义为“通过推测持有证券的未来收益、收益获得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可能性来判断证券价格是否偏离价值”(《投资论》,第11页)。
在这个定义里面,是不包含预测价格的内容的。
查尔斯·道、格雷厄姆、乔治·索罗斯、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等等大师。
2、有关依据(1)价格的特征。
价格呈现随机数字的特征;“随机数字”,胜率问题,赌博、彩票在任何时刻,价格上涨的概率与下跌的概率相等;价格的历史数据作为时间序列“看起来漫无目的”;对预测者的预测结果的检验。
(2)有效率市场理论有效率市场的基本假设是:“(1)所有投资者都可免费获得当前有关未来的所有可能的信息;(2)所有投资者都是优秀的分析家;(3)所有投资者都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并相应恰当地调整他们的持有比例。
在这样一个市场中,证券价格将是投资价值的较准确的估计值,这里,投资价值是证券未来前景的现值,就像由信息充分的优秀分析家所估计的那样,可以视同证券的公平价值。
”(威廉·夏普《投资学》(上),第66页)“有效率的市场的定义是:有效率的市场是每一种证券的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的市场(也就是说,每一种证券总是按它的公平价值出售,任何试图寻找被错误估值的证券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在有效率的市场中,一系列的信息被充分而迅速地反映在市场价格中,但是些什么信息呢?一种普遍采用的定义如下:——————————————————————————效率的水平价格所反映的信息——————————————————————————弱证券以前的价格信息——————————————————————————中强所有公开的信息——————————————————————————强所有公开的和内部的信息——————————————————————————有效率市场的另一个等价的定义如下:一个市场相对于一个特定系列的信息是有效率的,如果无法利用这些信息形成买卖决策并牟取超额利润的话。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算法的特征》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算法的特征》一课。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关于算法概念的重要章节,旨在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为后续学习编程和算法设计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直观上感受算法的存在,进而理解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知道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 掌握算法的基本特征,包括有穷性、确定性、无二义性、输入和输出等。
- 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简单问题的算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学会运用算法思想,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算法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 掌握用自然语言描述简单问题的算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算法的无二义性特征,确保算法描述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 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算法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熟练度。
同时,他们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
然而,由于算法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直接理解其内涵,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算法吗?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展示一些生活中算法的实例(如:菜谱、地图导航、计算器等),引起学生兴趣。
2. 探究新知- 讲解算法的定义和特征(明确性、有限性、无二义性、可执行性等),并通过图示帮助理解。
- 分组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算法实例,并进行分享讨论。
3. 案例分析- 展示一个简单算法案例(如:计算1到100的和),引导学生分析算法的基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