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11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 格式:ppt
- 大小:6.19 MB
- 文档页数:68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分类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固体废物的产生与处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和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原则和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概念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四章: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和安全要求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五章:固体废物管理政策与法规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六章: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再利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方法和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七章: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八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技术发展趋势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案例分析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十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与应用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和应用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解析: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是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础。
第十一章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第一节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固体废物经过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后,剩余下来的无再利用价值的残渣,往往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即时性和长期性的影响,必须妥善加以处置。
安全、可靠地处置这些固体废物残渣,是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中的最重要环节。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有:地质处置和海洋处置。
海洋处置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
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永久贮存或贮留地贮存、土地填埋、深井灌注和深地层处置等。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土地填埋处置技术。
海洋处置现已被国际公约禁止,但地质处置至今仍是世界各国最常采用的一种废物处置方法。
1. 废物处置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换与废水和废气相比,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惰性和迟滞性,但是在长期的地质处置过程中,由于本身固有的特性和外界条件的变化,加上水分的进入,必然会因发生在固体废物中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导致这些污染物质不断释放出来,进入环境中。
1.1 废物在处置过程中的反应(1)生物反应这是处置含有机物,特别是可降解有机物时,处置场中发生的最重要反应,其产物是气体、水分和可溶解的有机物,最终结果是使所处置的有机废物逐渐达到稳定化。
生物降解过程通常从好氧生物降解开始,产生的主要气体是CO2,好氧降解只能持续短时间。
一旦废物中的氧气被耗尽,降解就变成厌氧过程,有机物质被转变成CO2、CH4、少量的氨和硫化氢。
此外,处置场内发生的许多化学反应也以生物作用为媒介。
(2)化学反应(a)溶解/沉淀:进入处置场的水在废物层中渗透时,会将废物原存在的或生物转化产生的可溶物质溶解出来,产生高浓度有机物和高盐份浓度的渗滤液(又称渗析液或滤出液);渗滤液中的某些盐类,在处置场内的某些区域因pH值变化等原因又会产生沉淀反应。
生物转化产物和其它化合物尤其是有机化合物通过溶解进入渗滤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物质可以与渗滤液一起迁移出处置场。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特性a“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b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d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2. 城市生活垃圾定义: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特点:增长速度快,产生量不均匀;成分复杂、多变,有机物含量高;主要成分为碳,其次为氧、氢、氮、硫等;处理处置方式目前仍以填埋为主。
3.工业固体废物定义: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产生方式:连续产生;定期批量产生;一次性产生;事故性产生或排放。
贮存方式:件装容器贮存;散装堆积贮存;池、塘、坑贮存。
排放方式:连续排放;定期清运排放;集中一次排放。
特点:产生源相对集中;种类复杂;产生量、成分、性质与工业结构和生产工艺、原料等因素有关4. 危险废物定义:是指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危险特性: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性,毒性,易燃性,易爆等特性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影响环境卫生5.固物废物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解处理、焚烧处理、固化处理等不同的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变成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目的: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6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清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
目的: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固体废物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化”原则:我国对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从“无害化”走向“资源化”“资源化”是以“无害化”为前提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则应以“资源化”为条件。
精心整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 解释: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清洁生产。
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过不同的物化或生化技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以法。
,施。
2.3.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4. 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的污染控制措施?要想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可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1.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限期淘汰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2. 采用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3. 采用精料。
4.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
5.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
6. 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
精心整理7. 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8. 进行综合利用。
9. 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生活垃圾污染的控制措施:1. 鼓励城市居民使用耐用环保物质资料,减少对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
2. 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制度。
3. 改进城市的燃料结构,提高城市的燃气化率。
4. 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5. 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处置,通过焚烧处理、卫生填埋处置等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减轻污染。
5. 我国有哪些固体废物管理制度?6.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1. 如何确定每个收集点的容器数量? P212. 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线路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1、收运路线尽可能紧凑,避免重复或断续。
2、收运路线应能平衡工作量,使每个作业阶段、每条路线的收集和清运时间大致相等。
3、收运路线应避免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时间段收集、清运垃圾。
4、收运路线应当首先收集地势较高地区的垃圾。
5、收集路线起始点最好位于停车场或车库附近。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1. 预处理技术主要有哪些?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包括:收集、压实、破碎、分选、脱水等。
举例说明固体废物无害化最终处置的方法概述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是现代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通过举例说明,介绍几种常见的固体废物无害化最终处置的方法。
1.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方法。
它通过将废物填埋到专门设计的垃圾填埋场中,利用重力、压实和封闭等手段控制气味、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填埋过程中,垃圾逐渐分解,产生的气体可通过收集和利用来发电或供其他用途。
但是,垃圾填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和产生温室气体等。
2.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将固体废物通过高温燃烧使其分解和降解的方法。
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废物的体积和重量,并能通过能量回收利用产生的热能。
同时,焚烧处理也能有效灭活有害物质,减少二次污染。
但是,焚烧处理也需要控制废气的排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有机固体废物通过微生物降解和氧化使其转化为有机质的方法。
这种天然的分解过程可将废物转化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能够促进土壤的肥沃度和可持续性,同时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堆肥处理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以保证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正常活动。
4.磷化处理磷化处理是将固态废物通过高温和加压条件下与磷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磷化物。
磷化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有机废物和金属废物的处理。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稳定有害物质,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回收废物中的有用资源。
5.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是一种将废物转化为资源的方法。
通过对废物进行分类、分离和再加工处理,可将其中的有价值物质回收利用。
例如,废纸可以再生产纸张,废塑料可以再生产塑料制品,废金属可以再生产金属制品等。
回收利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
总结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而举例说明的几种方法,如垃圾填埋、焚烧处理、堆肥处理、磷化处理和回收利用等,都是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然而,不同的废物种类和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严格控制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
固体废物的处理是指将固体废物转变成适于运输、利用、贮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的处置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
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热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固化/稳定化处理等。
一、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
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和吸附等。
二、化学处理
花絮俄处理时通过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等。
三、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使其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
主要有好氧堆肥、厌氧消化等。
四、热处理
热处理是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物的组成和结构,从而使其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主要有焚烧、热解、焙烧和烧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