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佛山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利器:错位加减法
- 格式:doc
- 大小:757.00 KB
- 文档页数:4
2018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五步学会行测错位加减法
公务员考试一步步接近,很多同学开始着急,这也没学会哪也没学会,拿什么去考试呢,凭什么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其实最后的阶段太过着急反倒不利,需冷静下来分析,短时间内哪个版块可以学会可以拿到分,资料分析就是了。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资料分析的其中一个计算方法,这个方法学会了,资料分析大部分的题目都可以快速的运算。
1、什么是错位加减法?——分子分母错相同位加减相同倍。
2、如何操作?——下面分五步让大家秒懂错位加减法。
原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数值保持不变。
佛山中公教育
佛山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让资料分析变得更简单【导读】
2015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提供2015事业单位行测答题技巧、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复习资料、行测真题等,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让资料分析变得更简单》,助力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行测考试。
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对行测笔试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资料分析涉及到的数据较大,一部分考生在答题时根本做不到资料分析或没有时间好好做,理解不到位,计算速度跟不上,只能草草了事。
所以掌握答题技巧,资料分析就可以变得很简单。
一、阅读材料
考生在做题时,先用较短的时间快速浏览一下材料内容,然后再看后面的题目,结合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把相关的信息准确定位。
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类型的资料分析我们在浏览时把握的信息也是不同的。
资料分析题型一般可分为:
文字型:难度较大、信息量大且隐蔽(注意时间、单位、关键词等);
表格型:直观明了(注意表格标题、横纵轴、注释和单位);
图像型:分为柱状图、饼形图和折线图(注意标题、横纵轴和单位)。
二、列式
考生读完题目以后需要快速判定该题考察的知识点,以最短的时间把式子列出来。
资料分析中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增长、百分点、比重、倍数和平均量。
三、估算
资料分析中基本上每道题涉及的数据都很大,它主要是考察考生的估算能力,很多题目往往需要结合选项来进行计算。
然而,对于估算方法,需要考生掌握的主要有:尾数法、首数法、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同位比较法和错位加减法。
考生平时要多加训练,培养自身的快速阅读能力,准备列式,结合选项快速计算。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四要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做资料分析首先,快速浏览材料。
拿到一则材料,尤其是文字型材料,要利用5到10秒的时间快速浏览材料,分清材料结构,是总分结构、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结构,然后勾画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对象。
如果遇见独段材料,则快速将材料分层,找出每层主要描述的对象。
其次,快速找准考点。
大致浏览完材料就赶紧回到题干中,通过题干信息,找准考点。
如出现“谁占谁的比重为多少?”那么肯定是求比重,然后再通过时间判断,是求现期比重还是基期比重。
一般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求的是量,一种求的是率。
我们可以从单位上去区分,量的单位是具体的实际量,例如吨,亿元,亿美元,千克,万公顷等,而率的单位是百分数,没有单位;还有一些题目是求倍数、比重、平均量的题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很明显了;当然也还有比较类的,但是比较一般也是比较量或者是率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里就不拿出来单独讲解了。
然后,准确定位材料。
通过题干信息,再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应的数据。
一般资料分析中我们常见的考试材料有三种,文字型、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
文字型用快速阅读法先读材料(提醒考生要特别注意关注年份、关键性名词)、而表格型、图形(柱形、饼型、折线形)可以直接看题目,但是注意表格型如果有备注时一定要看,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关键性的要点,可以进行适当勾画。
最后,准确做出答案。
数据找到,直接代入相应的公式中,再利用之前很多计算方法,比如首数法、尾数法、有效数字法、错位加减法等,快速做出正确答案即可。
【试题】材料:2010年,某省广电实际总收入四348.83亿元,同比增32.07%,其中,广告收入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25.88%;有线网络收入为45.38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他收入33.37,比上年增长6.52亿元。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
2016国考地市行测资料分析题考点解读
来源江门中公教育
2015国考行测已经结束,今年行测分为省级和地市两套试卷,试卷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副省总体持平,地市降低,今年的国考总体难度是下降的。
两套试卷题量也有所不同,省级题量不变,仍旧是135题,而地市题量有所减少,为130题,数量关系减少了5道题,对于不少考生来说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解读今年地市行测的资料分析题。
资料分析为4段资料共20题,题量不变。
其中有三个图标类的题和一个文字描述类的题目,相对来讲比较简单,资料并不长,数据计算也不存在很大很复杂的情况。
对于资料分析题来讲,今年涉及的问题和中公教育专家预测的一样,主要考查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倍数、平均量,今年的考试中还涉及较多的同比和环比概念,需要大家对这两个概念快速辨别。
资料分析题目中涉及增长率大小比较、排序,看似很难,但其实只要从资料中找到数据即可得到答案,比较大小类的题目采用估算或者是差分法都可以快速选出答案。
就资料分析的选项设置来讲,计算类的题目选项差距较大,可以直接取两位或三位有效数字进行估算,也可以采用首数法进行估算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计算量相对来讲并不是很大,考生可以迅速选出正确选项。
总体来讲,2015国考地市行测资料分析考查的20道题比以往难度要低,并没有涉及偏僻的考点,中公教育专家相信考生在资料分析这一部分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计算题快速解题技巧和思路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涉及到数学运算的题还是挺多的,比如数量关系、数字推理、资料分析等,但更多考查的是考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数据逻辑关系的分析能力,因此考生先要放下心理负担,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是可以取得高分。
下面介绍几种解题技巧和思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在行测考试中获取高分。
一、巧算与变通例1. 有父子5人,年龄和为79岁,长子的年龄比父亲的1/2少7岁,次子年龄的3倍比父亲少3岁,三子年龄的6倍比父亲多6岁,幼子的年龄是父亲的1/21。
则父亲今年的年龄是( )。
A.36 B.42 C.48D.84【解析】由题干中两个分数可得,父亲的年龄既是2又是21的倍数,排除A、C,再由题干中“有父子5人,年龄和为79岁”可知,父亲的年龄不可能为84,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例2.一个四位数分别能被15、12和10除尽,且被这三个数除尽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四位数中四个数字之和是多少?A.17 B.16 C.15 D.14【解析】这个四位数可以被3整除,则四个数字之和一定能被3整除,只有C符合。
例3.今天星期六,再过2010天是星期几?【解析】这是余数问题的经典应用。
星期数变化有一个规律,一个星期七天,每过七天星期数不变,2010÷7=287......1,表示2010包含287个整的星期,对星期数没有影响,余数为1,星期六往后推1天,则再过2010天是星期日。
二、数学常识秒杀例1. 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度之和为14,假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数值相等,那么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20 B.22.5 C.24 D.24.5【解析】直角三角形具有特殊性质,可运用勾股定理,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
运用这个数学常识即可知道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6,8,10。
经验证满足题干条件,周长与面积数值相等。
所以很快就能得出答案为C。
2016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湖北华图崔琳琳资料君:术语阅读与核心,已经通通现过身,材料读题列式子,如何快速算出来?你是怎么算的?考生:好不容易找数据,好不容易列出式,好不容易想算出,然而然而然而然……资料君,要是让带计算器就好了!资料君:姑娘小伙想多了,还想携带计算器?其实速算有技巧,一定不要闷头算。
呵呵……考生:我也知道想多了,算不出来真着急,浪费时间又太多,难道资料是鸡肋?哎……资料君:速算技巧有以下,方法根据个人选,今天介绍有几种,眼熟心熟很好用。
资料分析列完式,先不计算看选项,切记习惯很重要,闷头苦算不可取。
第一大法数估算,内容大致有两项,四舍五入从小用,凑整思想很方便,尤其选项差距大,首要之选是估算。
再来说说直除法,顾名思义直接除,同时也要看选项,不同情况要分清。
选项首位就不同,分母直接留两位,首位同来二位异,四舍五入留三位。
截位方法是配合,估算直除结合用,事先处理是简化,方便快捷又准确。
插值方法很好用,乘法要比除法强,如果观察两选项,特殊分数很靠近。
一大一小易比较,大胆使用插值法。
公式法用范围小,化除为乘要记牢,经常用于基期量,适用范围数值小。
间隔增长是典型,年份中间有空好,两年之和加乘积,最易计算方法巧。
最后叮嘱千万遍,熟能生巧是良策,资料分析靠做题,不是鸡肋是鸡腿。
妥妥滴……考生:良苦用心资料君,方法技巧语谆谆,胆大心细牢牢记,高频考点敬期待!偶也,偶也!。
2020国考行测:错位加减原理解决行测比较问题在行测资料分析当中,需要我们比较若干个式子的大小关系从而进行选择的考法几乎每套题都会涉及到,其中最常见的三种考法有:1.通过比较四个选项求最大最小值的问题。
2.四五个量按大小进行排序求排序正确的选项。
3.最后一个题里某个选项需要判断大小关系是否正确。
对于这种涉及多个数连比的情况如果不按一定规则和方法操作的话其实是挺浪费时间的,而且容易出错,下面中公教育就通过俩两例子介绍一种很万能的解决多个数连比的思想:利用错位加减原理先变简单再比较。
以上就是利用错位加减法原理解决比较类题目的思路,对于大部分观察起来很接近的式子比较大小都适用,希望大家可以多加练习,多一个方法多一重保障。
以下是2020国考行测备考:解锁片段阅读对策类选项在解锁行测片段阅读类题目时,常常会有一类选项让我们抓狂,有的时候答案选它,有时候又不会选择它,一来二去,大家就开始迷惑,什么时候能选?我选对了吗?让我如此纠结的选项类型就是我们常见的对策类选项,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大家来看看,该如何对待这种对策类选项。
一般情况下,对策类选项往往出现在主旨观点题中,对于主旨观点题,我们需要在梳理题干行文脉络的基础上,把握文段重点句。
文段的重点句往往需要通过分析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才能够精准把握重点句。
在题目中。
出题人也会有些常见的“套路”,而这些套路就是我们所说的行文脉络,而对策类选项也会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写作思路中,比如隐性主旨类题目,经常选项中出现对策类题目,例如:【例1】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
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
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氧化状态,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16年国考复习,行测资料分析题有一些必知的考点。
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理解”和“分析加工”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对于各种资料都具有准确和快速分析的能力。
理解资料分析一般考点具体概念是必要的。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
百分数是表比例的一种常见形式,是将对比的基数统一化为100而计算出的相对比例,用“%”表示。
它除了表示比例,还常用来表示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例如:
2013年比2012年增加(减少)了15%,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等等。
百分点:
百分点也称为百分位数,指不同时期百分数的变化幅度。
例如:
汽车出口量占总出口比重2012年为20.1%,2013年为35.3%,那么我们可以说2013年比2012年上升了15.2个百分点,但不能说上升了15.2%。
二、基期量与现期量
通常有如此描述,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此时,被比较用作参照物的时期称为基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
描述基期的量即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量即为现期量。
例如:
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5.6%。
那么2008年上半年的全国原油产量即为基期量,2010年上半年的全国原油产量即为现期量。
望考生辨清常考点的细微差别,夯实基础,全面备战,方能熟能生巧。
2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错位加减法一、学习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掌握错位加减法的计算方式,能正确运用错位加减法进行计算。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逐步探索错位加减法的计算核心,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进而灵活运用进行计算。
二、具体操作错位加减法是中公教育独创的一种方法,它的误差在2.5%以内,而且计算上也非常快,错位加减法能够把非常复杂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化成三位数的加减法来计算。
希望通过这三步的操作,大家能对错位加减有所了解,当然,要想计算的快,还需要大家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错位加减在刚开始操作时会感觉有些繁琐,但是随着做题越来越多,大家越来越熟练,就会发现,错位加减法在资料分析的估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计算非常快,它可以大大增加我们的计算速度,节省更多的计算时间。
行测技巧:如何短时间内提升备考效率?要想在短时间内复习好行测,总的来说需要:首先,通过真题了解各个专项的特点。
要学会抓重点,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内容却是无限的,所以要学会选择,把握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而真题就是研究学习重点的关键素材,公务员考试的真题对于每个考生而言就是走向成功的指路明灯,要学会充分利用资源,研究真题特点,然后有方向的进行复习。
其次,要有计划的学习。
了解了各个专项后,一定要有计划的系统复习,教材,习题,讲解显得尤为重要。
计划要考虑全面,学习计划不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学习有时,休憩有时,娱乐也有时,所有这些都要考虑到计划中。
计划要兼顾多个方面,学习时不能废寝忘食,这对身体不好,这样的计划也是不科学的。
制定计划,不要脱离学习实际,要符合自己现在的学习压力和水平。
有些同学制定计划时,满腔热情,计划得非常完美,可执行起来却寸步难行。
这便是因为目标定得太高,计划定得太死,脱离实际的缘故。
特别是考公务员的考生,每个人的学历和水平不一样,面对考察面比较广及杂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说,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制定学习计划,这样便会更有针对性。
佛山中公教育
2016佛山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利器:错位加减法
资料分析是国考行测考试的一个重头戏,题目数量多,分值相对比较高,而最困扰广大
同学的就是资料分析的计算问题。 教育研发团队针对资料分析的计算问题,研发了错位加
减法,能够解决大量的计算问题。所以掌握好这一方法,同学们在资料分析上的提高就指日
可待了。
佛山中公教育
佛山中公教育
佛山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