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及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61.29 KB
- 文档页数:2
探讨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及研究进展王恩斯摘要:指出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空气微生物的含量或者说其中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含量急剧上升,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
从空气微生物污染现状出发,对微生物的采集方式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相关综述。
关键词:空气微生物;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监测Absrt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the content of air microorganisms,or harmful microorganisms,has risen sharply,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human health.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ir microbial pollution,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bial collection methods and detection methods were reviewed.Key words:air microorganism;microbial pollution;microbial monitoring1引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气,空气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重要物质,它保证了人类进行生产等活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污染的也会威胁到人类健康。
特别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大地植被覆盖面积减少,加上一些不正规的动物养殖场和垃圾处理厂,如果没有做到有效的卫生防治措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急剧上升,并且这些微生物中包含了大量威胁到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随着人类的呼吸,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可能造成呼吸道疾病或者肺部感染。
所以,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对于保护人类健康是十分有意义的。
2空气微生物污染及其污染现状虽然空气微生物不能被人类的肉眼所看到,但是其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不可被忽视的。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教师:于皓姓名:乔利敏专业(班级):环境11-2班学号:1129010211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11-2乔利敏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控制,已成为各国科学界、公众和立法的注意焦点之一。
大气微生物污染是环境污染之一,大气微生物能够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疾病的传播,导致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尤其近年SARA、禽流感、超级细菌等疾病的流行和暴发,特别是近年来室内污染的加剧,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经济发展[1]。
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内外不少学者对大气微生物的污染进行了综合性研究。
本文就国内外大气微生物特性来源、污染分布、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大气微生物;分布现状;污染特征;防治措施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man progress, for the control of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of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public and the legislature. Airborne microbes pollution is on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airborne microbes can lead to the spread of diseas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and plant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use ro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ARA, avian flu and other diseases prevalent superbugs and outbreak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door air pollution intensifie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 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human environmen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microbial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many scholar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origin abroad atmospheric pollution distribu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reviewed. Keyword: airborne microbes;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us quo;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气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室内环境微生物监测及处理技术第一章:引言室内环境微生物是指存在于室内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室内环境中繁殖繁多,有可能成为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的因素。
因此,针对室内环境微生物的监测及处理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下文将介绍室内环境微生物监测及处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室内环境微生物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室内环境微生物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疾病和过敏等状况。
比如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霉菌和螨虫的增加会引起哮喘和湿疹等病症。
2.对建筑物和装修材料的危害室内环境微生物对建筑物和装修材料同样可能产生危害。
建筑物和装修材料中若存在过多细菌、真菌,会引起木材和纤维板等材料的腐朽,从而导致装修质量下降。
同样,墙面、地面的蜡油和材料内的黏结剂也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导致装修材料的损坏。
第三章:室内环境微生物监测技术1.采样方法(1)沉降法通过把装有培养基的平板培养基分别放置在极不同的位置,比如桌子、地板、空调出口等位置空气沉降沉积,再进行培养可以分析病原微生物的分布。
(2)空气采样法使用现代化的空气采样设备可以快速采集室内环境中的微生物,这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采样方法。
空气采样方法适合于对可吸入颗粒物(PM)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测,适用于干燥的环境。
(3)表面拭子法表面拭子法是在被测物表面刷拭一定面积并用拭子把微生物收集起来, 进行化验分析,通常这种方法适合于除菌率≥90% 的物质和表面。
2.分析方法(1)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室内环境微生物分析方法。
通过将微生物样本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并筛选繁殖,最终得出微生物的分析结果。
但是,它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并且依赖于培养基的类型和条件。
(2)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
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可以对环境样本进行快速和准确的分析。
与传统的培养法不同的是,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分析出微生物隐藏的痕迹,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微生物污染的情况。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降解的研究进展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探索有效的污染治理方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通过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来寻求解决方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一、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机制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代谢途径,微生物能够将污染物降解为较为无害的物质。
这些代谢途径可以分为氧化还原、水解、酸解和甲基化等。
例如,部分细菌通过氧化还原反应降解有机物,产生较小分子的无害产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机制多种多样,涉及到多个生物学过程。
例如,一些细菌通过分泌酶类,如脂肪酶、蛋白酶和酯酶等,降解有机物。
另一方面,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吸附物质和吸附电荷等方式,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
二、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的应用研究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的应用研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应用研究:1. 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微生物降解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寻找和筛选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利用这些菌株进行土壤污染物的降解。
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降解技术在减轻土壤污染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2. 水体净化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风险。
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应用使得水体净化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研究人员通过选择适应性强的微生物,发展了一系列微生物处理技术,如生物滤池和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等,用于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和降解。
3. 气体净化空气污染是世界各地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城市地区。
微生物降解技术在气体净化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细菌和真菌类微生物能够降解一系列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微生物在工业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
三、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普遍且最重要的生物类别之一。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地球上的生命循环、延续和适应性能力,以及各种生物体内的代谢、免疫和能量转化等生命活动等。
因此,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不仅对于了解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和功能,而且对于探索普遍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本质问题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展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进展1.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对于微生物群体的结构和结构变化、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和生态学效应等方面的认识逐渐深化。
同时,也发现这些微生物群体的功能与生态学效应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群体结构和丰度与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等生态学效应紧密相关。
2.生态学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普遍、最重要的生物类别之一,不仅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循环、适应性和复杂性具有基础性的贡献,同时在各种生态学系统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废水处理、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世界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广泛和最丰富的生物类别。
这些微生物在各种天然与人工生态中显示出许多不同的特征,如土壤、水、空气、人体、动植物、海洋和湖泊,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虽然对于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多样性分布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依然存在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4.微生物与环境变化微生物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在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全球变化的过程中,地球上的微生物群体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菌群体结构和群落丰度的变化、群体功能的调整和优化、生态学效应的改变和环境性能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5.微生物在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农业和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空气微生物净化材料研究进展
王丰;杨晓波;凌云;邱志刚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研究》
【年(卷),期】2024()7
【摘要】空气微生物的污染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其中致病性微生物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常见抑制方法无法满足复杂的需求和环境。
新型抗菌材料的出现不仅弥补了常见抑制方法的缺陷,而且因其独特的抗菌机理和持续的抗菌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微生物的净化及控制。
本文归纳了常见抑制方法的缺陷,并将新型抗菌材料分为无机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复合抗菌材料和光催化材料,阐述其在空气微生物净化领域的研究现状。
【总页数】3页(P5-7)
【作者】王丰;杨晓波;凌云;邱志刚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
【相关文献】
1.空气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室内空气净化消毒措施
2.石墨烯基气凝胶吸附材料在空气净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3.SiO_(2)气凝胶基空气净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环境工程微生物总结
2024年,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和总结。
以下是2024年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总结:
1. 新的微生物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发展: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2024年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这些工具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研究环境中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功能和相互作用。
2. 微生物酶和代谢产物的应用:2024年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研究了许多新的微生物酶和代谢产物的应用,这些酶和代谢产物在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和能源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微生物的酶和代谢产物,环境工程师能够开发出高效、经济、环保的微生物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
3. 微生物组群调控环境污染:2024 年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对环境中的微生物组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微生物组群在调控环境污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者发现通过调节微生物组群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实现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解决。
4. 微生物生态学的应用和研究:2024年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重视微生物生态学的应用和研究。
通过研究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相互作用,环境工程师可以设计出更具适应性和高效性的微生物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
5. 微生物技术的商业化应用:2024年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开始加速商业化应用。
许多环境工程公司开始将微生物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和能源生产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总的来说,2024年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在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和商业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这些进展使得环境工程师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微生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水体、土壤、空气等环境中,并在许多方面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的应用和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就微生物在食品工业、环境治理、医学领域和能源生产中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面包、酒类、乳制品等食品的发酵过程中。
它们能够产生二氧化碳、乳酸等物质,使食品具有香味和口感。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分解食品中的抗营养物质,如植酸和纤维素,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因此,在食品工业中研究微生物的应用方式和优化发酵条件,对于提高食品的品质和保持其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清除有害物质的方法。
例如,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降解有机化合物,如石油和农药污染物。
它们通过代谢产生的酶可以迅速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的程度。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形成生物膜来吸附和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因此,微生物在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三、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首先,许多细菌、真菌和病毒被用于制造药物和疫苗。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通过基因工程将其导入酵母菌中制造的疫苗。
其次,微生物还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
比如,利用PCR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可以快速、敏感地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如益生菌用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重建免疫系统等。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四、微生物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在能源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微生物可以通过发酵产生生物质能源,如生物乙醇、生物氢等。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空气中真菌的分布情况,掌握空气真菌检测的基本方法,分析空气中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为空气质量评估和室内外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空气中的真菌数量和种类反映了空气的质量和污染程度。
本实验采用平板培养法检测空气中的真菌,通过观察菌落特征,鉴定真菌种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2)无菌水;(3)无菌培养皿;(4)无菌镊子;(5)无菌酒精棉球;(6)无菌培养箱;(7)显微镜;(8)空气采样器。
2. 实验仪器:(1)恒温培养箱;(2)显微镜;(3)酒精灯;(4)高压蒸汽灭菌器;(5)天平。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按照说明书比例配制,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
2. 空气采样: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待测环境中的空气样品,采集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 制备培养皿:将灭菌后的培养皿平铺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镊子夹取适量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
4. 暴露培养皿:将培养皿放入待测环境中,打开盖子,暴露10分钟,使空气中的真菌落入培养基中。
5. 封闭培养皿:将暴露后的培养皿盖好,用无菌酒精棉球擦拭培养皿边缘,防止外界杂菌污染。
6. 培养与观察: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7天。
7. 菌落观察与鉴定: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利用显微镜观察菌落细胞形态,鉴定真菌种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空气中真菌数量:本次实验共检测到空气中真菌数量为XX个/cm³。
(2)真菌种类:检测到的真菌种类包括曲霉菌、青霉菌、毛霉菌、酵母菌等。
2. 结果分析:(1)空气中真菌数量与空气质量:本次实验检测到的空气中真菌数量较多,说明该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可能存在较多的污染源。
(2)真菌种类与污染来源:检测到的真菌种类较多,可能与环境中的污染物、生物来源等因素有关。
1 空气颗粒物概述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城市中发生了几起著名的空气污染事件,如1944年的洛杉矶烟雾事件、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和1961年四日市哮喘病事件,这些都是空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导致的。
空气颗粒物是环境空气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空气颗粒物不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空气污染物,而是由许多人为或自然污染源排放的大量化学物质所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大气污染物,其中既有污染源直接排出的颗粒物(称为一次颗粒物,Primary Particles),也有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冷凝或复杂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的颗粒物(称为二次颗粒物,Secondary Particles)。
1.1 空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对大气中颗粒的划分通常是以空气动力学直径为基础的,根据其粒径大小,又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0μm)和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
可吸入颗粒物又可分为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和粗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介于2.5μm至10μm)。
图1 空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分布空气颗粒物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输送和清除过程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均与粒径有着直接的关系。
空气颗粒物通常呈三模态分布,即粒径小于0.08μm的爱根(Aitken)核模态、粒径0.08μm~2μm的积聚模态(Accumulation mode)和粒径大于2μm的粗粒子模态(Coarse particle mode)。
粗粒子模态的颗粒物主要是由工业源与生活源燃烧排放、机械粉碎过程和交通运输等产生的一次颗粒物和各种自然界产生的颗粒物组成。
这部分颗粒物是构成空气颗粒物的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的主体,由于重力沉降作用大而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不长。
爱根核模态颗粒物也称为超细颗粒物(Superfine particles),主要是由污染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转化而成,或者由高温下排放的过饱和气态物质冷凝而成,也有少量来自于自然界和人为源直接排放。
微生物学的新进展和应用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小,却也是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
它们生存在土壤、水中、食品中,甚至在我们身体里。
微生物是一类极具生态优势和巨大潜力的生物,近年来,在微生物学领域里催发了众多新的进展和应用。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讲述微生物学的新进展和应用。
一、微生物与环境治理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调节环境中没有被分解的有机物,净化或修复被污染的环境。
很多环境治理中物质的去除都基于微生物的生物降解技术。
例如,污水处理中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去除。
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各种有机溶解物和悬浮物,纤维素、蛋白质、油脂等可被微生物修复为低分子量物质。
这种微生物修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是通过将污水经过生物反应器和沉淀系统,利用微生物降解有害的废弃物,控制处理了地表水和废水的水质。
同样,微生物还在垃圾填埋和分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微生物与医疗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抗生素的应用,微生物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化,如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疫苗的开发等。
研究表明,人类身体内的微生物群落与健康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例如,益生菌能够稳定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菌群成分,防治多种疾病,如大肠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此外,利用微生物可以破坏癌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抗生素的发现同样是微生物学在医学上的突破性应用。
这些药物是从微生物中提取出的,被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和其他疾病的治疗。
抗生素的研制成果也在许多其他应用中间起了重要的作用,如牧业和水产养殖。
三、微生物与食品工业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酿酒、乳制品、酿酱等。
事实上,各种微生物菌株是这些食品的原料,它们发挥的功能和影响食品的味道、质量、营养等方面。
酿造中的微生物主要用于产酒醇酸、酱油、酱料等,而在乳制品中的微生物则作为发酵剂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基于微生物的生物技术的开发也为食品添加剂的制备和添加提供了广泛的途径,如糖化酶等。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研究进展,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对人体不同系统的影响。
首先,空气污染是当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氮、臭氧等有害物质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例如,颗粒物细微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二氧化氮则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有关。
此外,空气污染还对心血管系统健康产生直接影响,研究发现,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与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等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其次,水污染对人类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农药等化学物质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例如,水中存在的吡啶并三聚氰胺等有机物被认为与泌尿系统肿瘤有关;镉、铬等重金属则与肝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具有一定关联。
此外,水中的菌群污染也容易引发传染病的爆发,例如霍乱等。
再次,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
研究发现,土壤中存在的重金属、有机氯农药等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重金属如铅、镉等能够在人体内积累,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机氯农药如滴滴涕、敌敌畏等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此外,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可能对人类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引起食物中毒等。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综合而复杂的。
环境污染不仅会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直接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免疫系统产生间接影响,使人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此外,一些污染物还可能引发基因突变、进而导致肿瘤等严重后果。
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预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仍然亟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好地认识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
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开展长期的流行病学研究是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
生物法净化处理工业废气的研究进展一、内容概括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气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
生物法作为一种环保、低成本的净化处理技术,近年来在工业废气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对生物法净化处理工业废气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包括生物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实例。
通过对生物法的研究,旨在为工业废气处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A. 工业废气的危害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的排放日益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工业废气主要包括烟气、粉尘、恶臭气体等,其中烟气的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SO、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
这些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同时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危害,长期吸入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对工业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B. 生物法净化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法净化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工业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分解和转化的技术。
自20世纪初以来,生物法净化处理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生物法净化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
20世纪初,生物法净化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无机物。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气排放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如何将生物法净化处理技术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
20世纪50年代,德国科学家Kornfeld首次提出了生物滤塔(Bioreactor)的概念,这是一种基于微生物吸附和生物膜反应的工业废气净化设备。
随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开展了生物法净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生物法净化处理技术在工业废气处理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收稿日期:2008-09-05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项目 环境矿物材料与工程 资助项目(200238405)文章编号:1000-4734(2009)01-0013-06大气矿物质P M 10~2 5生物活性与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董发勤1,贺小春1,唐永金1,王双明1,李琼芳1,邓建军2,赵 磊1(1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2 四川省绵阳第四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介绍了构成空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大气矿物质颗粒物P M 10~2 5。
通过分析PM 对生物体内细胞的各种生化作用、自由基及尘载微生物毒性的研究,结合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阐述P M 的危害机理。
指出目前对P M 2 5以及更细的颗粒物如纳米物质的生物活性与效应研究较少,未把P M 自身特性的生物响应纳入研究内容,尚未建立细颗粒物对生物机体(如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危害的总体结果与评价;今后应从界面反应等多因子重点揭示其毒理学机理,以多学科对PM 生物活性和生态毒性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P M );矿物质;生物活性;生态毒性中图分类号:P579;X513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董发勤,男,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矿物学和生态环境协调材料研究.随着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空气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据估计,全球每年有约200万人因空气污染而早死,其中超过一半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大气污染同样非常严重,在2006年国际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空气污染城市排名中,中国有16个城市位列前20名。
目前,大气颗粒物P M (Particu late m atter),又称总悬浮颗粒物TSP(Tota l Suspended Particle)已成为造成空气污染最主要的来源,其粒径范围在0 01~100 m 之间[1]。
P M 10、P M 2 5分别指空气动力学直径D a 10 m 和2 5 m 的大气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