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共2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七章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概念解释1.总收益:供给者的收入总量。
以TR代表总收益,P代表产品价格,q代表个别厂商的产品销售量,则TR=P×q2.平均收益:每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得,即产品的价格。
以AR平均收益,则AR =P3.边际收益: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所获得的收入,亦为产品的价格。
以MR 代表边际收益,则MR=P。
其数学求法非常简单:TR(q)=P×q,MR(q)=dTR/dq=P4.总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是将厂商的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得出总利润,根据总利润最大来确定哪一种生产量水平最合适。
5.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就是将厂商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比较的一种方法。
边际成本是每变动一个单位的生产量而使成本变动的数量,边际收益是每变动一个单位的生产量而使收益变动的数量。
当呈上升趋势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厂商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6.零利润均衡:整个行业的净利润为零。
7.成本不变的行业:当许多新厂商进入行业,必然要购买更多的生产要素,如果这些生产要素并不因购买量的增加而变化,仍保持在原价格水平上,这种产业就称为成本不变的行业。
8.成本递增的行业:新厂商进入的同时,因为供给增加,产品的价格回落,但价格不会回到原先的价格水平,因为平均成本已经上升,已超过原先的价格水平。
随新厂商进入而下落的价格,落到新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时,新厂商的进入便会停止,整个行业处于新的均衡状态。
9.成本递减的行业:假如在市场需求增加,行业中原厂商扩大生产规模,新厂商进入该行业时,生产要素的价格下跌。
下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促进了生产要素供给的专业化,效率提高,因而生产要素的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反而下降,这种行业称为成本递减的行业。
10.发散型摆动:蛛网定理的一种,指市场价格和产量越来越远地偏离均衡点的价格和产量。
11.收敛型摆动:这种蛛网形态,循环的最终结果是达到一种稳定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