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滤池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5种生物处理污水方法污水处理是当今社会中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有效处理污水可以保护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在生物学的帮助下,有许多方法可以处理污水。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污水方法,并探讨它们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第一种方法是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是一种通过生物活性污泥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处理污水的方法。
当污水流入生物滤池时,其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并且通过生物滤床中的滤料微生物进行吸附和降解。
生物滤池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氨氮,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
第二种方法是植物净化池。
植物净化池是一种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协同作用处理污水的方法。
植物净化池通过选择适当的水生植物,在根系附近形成一层富含微生物的生物膜,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同时,植物的吸收作用可以帮助去除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并改善水体的透明度。
植物净化池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物和氮磷含量较高的生活污水。
第三种方法是微生物处理。
微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微生物处理和厌氧微生物处理。
好氧微生物处理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通过增加氧气供给,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
而厌氧微生物处理则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低的污水,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对于含有重金属等其他污染物的污水处理能力有限。
第四种方法是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悬浮状态下的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方法。
在活性污泥法中,污水进入带有活性污泥的池塘,微生物通过吞噬有机物,将其分解为水和气体。
废水处理完成后,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可以重新用于下一轮的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适用范围广泛,能够处理各类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最后一种方法是人工湿地处理。
人工湿地处理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
在人工湿地中,污水经过湿地植物的根系滤过,微生物在根系附近形成生物膜,对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进行分解和吸收。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滤池的优势与不足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生物滤料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详细探讨生物滤池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一、生物滤池的优势1. 高效降解有机物:生物滤池通过生物滤料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降解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的优势。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强大,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OD、BOD等污染物。
2. 占地面积小:相比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生物滤池需要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由于生物滤池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提高处理效率,减少了设备数量和容积,从而节省了用地成本。
3. 投资及运维成本较低:生物滤池的建设与运维成本相对较低。
相比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生物滤池的设备简单且易于维护,不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使得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4. 适应性强:生物滤池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废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家庭污水等。
无论是有机物浓度较高还是低,生物滤池都能够通过调整操作条件适应不同的处理需求。
二、生物滤池的不足1. 对温度和水质的敏感性:生物滤池对水质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对温度、pH值等参数敏感。
当温度过低或水质变化大时,生物滤池的降解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2. 某些特殊污染物处理能力较弱:生物滤池在处理特定的污染物时,如重金属、高浓度有机物等方面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借助其他处理工艺进行联合处理。
3. 对氧气需求高:生物滤池的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较高,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降解。
当废水中的DO(溶解氧)含量较低时,生物滤池的降解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
4. 对冲击负荷的敏感性:生物滤池在处理冲击负荷时,如突发的大量废水排放或废水中有毒物质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微生物受到破坏,从而降解效果下降。
三、生物滤池的发展前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四、生物滤池系统的设计计算1、一、二级生物滤池⑴滤池滤料体积及其几何尺寸的确定设计参数;Q=20000 m3/d 回流比r=200% F W范围800~1200 gBOD5/ m3·d 初沉池出水BOD=132mg/L 滤池出水BOD=30mg/L按有机负荷法计算:①滤料的体积V =(L1-L2)Q / u= L1Q / F W式中:V—滤料体积,m3L1—滤池进水有机物浓度,mg/lL2—滤池出水有机物浓度,30mg/lQ—流入滤池的污水设计流量,m3/du—以有机物去除量为基础的有机负荷率,gBOD5/ m3滤料·dF W—以进水有机物为基础的有机负荷率,gBOD5/ m3滤料·d采用碎石滤料,设F W=1125gBOD5/ m3·d ,出水BOD5=30 mg/LL1=(L+rL2)/(1+r)=(132+2×30)/(1+2)=64(mg/L)V = 20000(1+2)×64 / 1125 =3200m3②滤池的平面面积A = V / H式中:A—生物滤池的平面面积,㎡V—生物滤池的滤料体积,m3H—生物滤池的滤料厚度。
取滤料厚度4m A = 3200 / 4= 800㎡采用2格,单格有效过滤面积20.0×20.0=400m2。
③用水力负荷率校核q = Q / A式中q—生物滤池水力负荷率, m3/(㎡·d)q一般为10~30 m3/(㎡·d)q = 20000/800= 25 [m3/(㎡·d)]符合要求④过滤速度V=Q/A=2000/800=1.04 m3/(m2•h)(2)滤池高度承托层厚380mm,由卵石级配,粒径8~32mm。
滤料层采用双层滤料,厚h=400mm,滤板厚12mm,超高60mm。
配水室高100mm,清水区高100mm。
滤池高度H为H=380+400+12+60+100+100=1052mm(3)每个滤池的配水系统滤池配水系统的设计为选用长柄滤头配水方式,并兼气反冲洗布气用。
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其特点是什么?在滤池内设置固定的滤料,当废水自上而下滤过时,由于废水不断与滤料相接触,因此微生物就在滤料表面繁殖,逐渐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从废水中吸取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在代谢过程中获得能量,并形成新的微生物机体。
当生物膜形成并达到一定厚度时,氧就无法透入生物膜内层,造成内层的厌氧状态。
使生物膜的附着力减弱。
此时,在水流的冲刷下,生物膜开始脱落。
随后在滤料上又会生长新的生物膜。
如此循环往复。
废水流经生物膜后得以净化。
普通生物滤池主要由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四部分组成,如图5-2 所示。
普通生物滤池的优缺点∶普通生物滤池适用于水量不大于1000m8/d 的小城镇污水或有机工业废水。
其优点是处理效果好,BOD去除率可达 95%以上;运行稳定,易于管理,节约能源。
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不适于处理大水量污水;滤料易堵塞;卫生条件差。
高负荷生物滤池与普通生物滤池在构造上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主要有∶在平面上多呈圆形;滤料直径增大,多采用 40~100mm,滤料层亦由底部的承托层(厚 0.2m,无机滤料粒径 70~100mm)和其上的工作层(厚 1.8m,无机滤料粒径 40~70mm)两层充填而成;多采用连续工作的旋转式布水器。
高负荷生物滤池大大地提高了滤池的负荷率,因此,微生物代谢速度加快,生物膜增长速度加快。
同时,由干大大提高了水力负荷,对滤料的冲刷力加大,使生物膜加快脱落,减少了滤池的堵塞,但产泥量也增加。
塔式生物滤池是塔形结构,以塔身为主体,塔内装填料,并有布水系统以及通风排风装置。
塔式生物滤池的结构如图 5-3 所示。
塔式生物滤池的优点主要有;占地面积可大大缩小,对水质突变的适应性强。
因为受突变负荷冲击后,一般只是在上层滤料的生物膜受影响,所以能较快恢复正常工作。
塔身高,使通风条件好,供氧充足。
其缺点是∶由于滤池较高,废水的提升费用较大,基建投资也较大,运行管理不方便。
养殖场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学处理方法养殖场污水处理是确保农田和水源安全的重要环节。
其中,生物学处理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养殖场污水处理过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场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学处理方法,并列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生物滤池的原理和作用1.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处理设备。
2. 生物滤池通过固定膜或内部填料提供了大量的生物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微生物的附着和繁殖。
3. 微生物在生物滤池中通过降解有机物、氧化氨氮和硝化等过程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较为稳定和无害的产物。
二、生物滤池的分类1. 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氧气的供应使微生物能够高效地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常用于处理养殖场污水中的氨氮。
2. 人工湿地:运用湿地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生物活性介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3. 微生物膜反应器:在生物滤池内增加特定的填料,通过生物膜的附着和生长来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常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三、生物滤池的运行与维护1. 控制水质:合理控制进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水量,确保生物滤池中微生物有足够的降解能力。
2. 维持生物活性: 定期喷洒微生物活化剂,适时添加微生物养护剂,维持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 滤材维护:定期清洗和更换滤材,保证生物滤池的正常运行和降解能力。
四、生物滤池的优势与不足1. 优势: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成本较低,能够高效去除养殖场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
2. 不足:生物滤池对进水水质变化敏感,水质波动较大时处理效果可能下降;同时,生物滤池在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可能存在处理效果下降的问题,需要配合其他处理方法。
五、生物滤池的应用案例1. 某养殖场生物滤池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养殖场废水,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和COD,使出水水质稳定可靠。
2. XX市污水处理厂生物滤池工艺:该污水处理厂引入人工湿地和微生物膜反应器等生物滤池技术,成功实现了对市区污水的高效处理和废水资源化利用。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族箱或池塘中的水体净化装置,主要通过生物过滤的方式去除有害物质,改善水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水泵抽水:水泵将水从水族箱或池塘中抽取出来,送入生物滤池。
2. 水流均匀分布:在生物滤池内部设置的分流器或喷头,可以使水流均匀分布到整个滤材层表面。
3. 过滤材料增加表面积:生物滤池中填充了大量的过滤材料,如海绵、陶瓷球、蓖麻球等,这些过滤材料具有极高的表面积,提供了充足的生物附着区域。
4. 生物附着:水中的有机废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通过水流的冲刷,被生物滤材表面的微生物所附着。
这些微生物主要是一些好氧细菌,它们能够通过吸附和分解有机物质,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害物质。
5. 生物转化:在生物滤材的过程中,细菌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吸附到滤材中。
6. 水体净化:经过生物滤材的过滤和转化作用后,水质得到大幅改善,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大大减少。
7. 水回流:经过生物滤材的过滤后,净化后的水再次回流到水
族箱或池塘中,保持水体的循环和稳定。
通过上述过程,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氨氮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生物学的应用环境生物技术与污水处理方法生物学的应用:环境生物技术与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一直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依赖化学物质和机械技术,但这些方法存在着高成本、能源消耗大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
为了找到更加可持续和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生物学应用于环境工程中的生物技术开始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学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和相关的环境生物技术。
一、生物学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处理设施,其利用生物体,如细菌和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和污染物。
生物滤池通过滤层,如沙子或岩石,提供一个生物附着表面,以便细菌和微生物能够附着并降解污染物。
此过程被称为生物附着和生物降解,它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
2. 活性污泥工艺活性污泥工艺是另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它利用在污水中存在的微生物来降解有机污染物。
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与活性污泥混合,这些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来生成能量和生长。
在反应器中,活性污泥与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接触,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的产物。
该工艺不仅对有机物具有高降解效率,而且对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等其他污染物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3. 植物湿地处理植物湿地处理是一种自然而又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它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湿地植物的根系提供了生物附着表面,细菌和微生物能够在根附近形成生物膜,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硝酸盐。
植物湿地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农田水的净化和河流修复等领域。
二、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生物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利用生物体内的特定基因来改良微生物,使其具有更好的降解能力。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某种有机物的降解基因转移到其他微生物中,使其能够降解不同类型的有机污染物。
2.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来去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有害化合物和污染物。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它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它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滤料选择、微生物附着和降解过程等。
首先,滤料的选择十分重要。
常见的有石英砂、煤渣、陶粒、聚丙烯颗粒等。
滤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其具有良好的微生物附着性能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滤料的比表面积越大,提供给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就越多,能够更好地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其次,微生物的附着是生物滤池工作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主要附着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是微生物的集群,是它们生长和降解有机物的场所。
微生物通过附着在生物膜上,形成巨大的附着面积,提高了微生物的生长数量,加快了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速度。
最后,降解过程是生物滤池工作的核心。
污水进入生物滤池后,首先通过物理、化学等方式,被滤料表面的微生物吸附。
吸附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能源和底物,进行细胞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较小的无机物。
同时,微生物释放的酶能够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降解。
降解后的无机物可以被水体中的其他微生物或化学反应进一步转化为水、氮气、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并且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
另外,生物滤池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进行组合,形成多级过滤系统,提高处理效果。
然而,生物滤池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处理效率可能会降低。
此外,对于有机负荷过大的污水,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也会受到限制。
总体来说,生物滤池工作原理通过滤料选择、微生物附着和降解过程等环节,实现了对污水的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作用。
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它既可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单元,也可以在农田灌溉、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生物滤池工作原理将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生物滤池工艺
生物滤池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它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生物滤池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膜将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生物膜是一种由微生物聚集而成的生物群落,它们生长在滤材表面,通过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
生物滤材是生物膜生长的基础,它可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空间。
常见的生物滤材有石英砂、石英石、陶粒等。
生物滤池工艺的处理过程可以分为生物降解、吸附、沉淀等几个阶段。
在生物降解阶段,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在吸附阶段,微生物将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吸附在生物膜表面,从而减少水中的浊度。
在沉淀阶段,微生物将水中的无机物质沉淀下来,从而进一步净化水质。
生物滤池工艺的运行稳定性较好,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生物滤材的选择应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进行,以保证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良好条件。
其次,生物滤池的进水应控制在一定的水质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水质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生物滤池的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清洗和更换生物滤材,以保证
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生物滤池工艺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它可以将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生物滤材的选择、进水水质的控制以及定期清洗和更换生物滤材等问题,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的装置,它利用生物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和有机物降解的过程。
一个典型的生物滤池由滤料层、生物膜层和水体组成。
滤料层通常由沙子、砾石或塑料填料构成,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的环境。
当水流经过滤料层时,有机污染物和氨氮会被生物附着在滤料上,并在生物膜层中进行降解。
首先,水从生物滤池的进水口进入滤料层。
在滤料层中,水流通过滤料的细孔和缝隙,增加了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
这为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并促使微生物与水中的污染物接触。
接着,微生物附着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是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的,它们分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
细菌主要参与有机物的降解和呼吸过程,真菌则参与生物滤池的水平渗透和氮的处理。
这些微生物通过附着在滤料上形成的薄膜,将有机物在水中迅速降解。
在生物滤池中,有机污染物首先被微生物吸附在底物表面。
然后,微生物分泌酶分解底物,将其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
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被微生物吸收和利用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逐渐降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生物滤池还可以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
此外,生物滤池的运行还受到温度、pH值、溶解氧和水流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适宜的运行条件可以促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例如,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加快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而充足的溶解氧则是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源。
总结起来,生物滤池通过滤料层和生物膜层的结构,利用微生物的附着和降解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
它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和水培等领域。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它利用生物膜和微生物来
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
物滤池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生物膜附着、生物降解和氨氮转化三个方面。
首先,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之一是生物膜附着。
在生物滤池中,填料表面会形成一层生物膜,这种生物膜是微生物的生长基质,能
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的场所。
这种生
物膜的形成是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的重要基础。
其次,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还包括生物降解。
生物滤池中的微
生物会利用生物膜上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通过代谢作用将有
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就是生物降解,通过这种方式,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使水质得到净化。
最后,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还涉及氨氮转化。
在生物滤池中,
除了去除有机物外,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
无害的氮气。
这是因为生物滤池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利用氨氮作为
氮源,进行生长和代谢,将氨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达
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总的来说,生物滤池通过生物膜附着、生物降解和氨氮转化等
工作原理,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达到净化
水质的目的。
它在污水处理、水体修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是
一种非常有效的水处理设备。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
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有所了解,为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帮助。
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底部过滤装置,用于水族箱、鱼缸等水生生物养殖环境中。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移除废物和污染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促进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
以下是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
1. 基础原理:生物滤池利用一种称为“生物过滤”的过程,其中微生物将废物和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
这些微生物主要是负责分解有机废物的好氧细菌和分解氨的硝化细菌。
2. 过滤材料:生物滤池的设计通常包括多个过滤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类型的过滤材料。
常见的过滤材料有海绵、氧化铝、陶瓷环等。
这些材料提供了一个大表面积用于微生物附着,并提供良好的水流动和氧气供应。
3. 机械过滤:生物滤池的第一层通常是用于机械过滤的过滤材料,如海绵或滤网。
这一层用于捕获大颗粒的固体废物,如饲料残渣、鱼的排泄物和悬浮颗粒等。
机械过滤能够减少后续层次的负担,保持水质清澈。
4. 生物过滤:在滤材上的生物过滤过程是生物滤池的核心。
在生物滤材的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上,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通过呼吸和代谢作用分解废物,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硝化作用:底层过滤材料上的硝化细菌将鱼类排泄的氨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将其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
这个过程称为硝化作用,主要负责氨的去除。
- 反硝化作用:另一组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并释放到大气中。
这一过程被称为反硝化作用,主要负责硝酸盐的去除。
- 分解有机物:好氧细菌会分解有机废物,如鱼食的残渣等,并将其转化为无机化合物。
5. 水流和氧气供应:生物滤池中的水流动非常重要。
通过水泵或其他装置,水被抽入生物滤池并穿过过滤材料。
水流不仅可以将废物和有害物质输送到微生物附着的地方,还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微生物可以顺利进行呼吸和代谢过程。
6. 维护和管理:生物滤池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定期清洗过滤材料,清理底部构架和管道,监测水质参数(如氨、硝酸盐、亚硝酸盐、pH值等),并适时添加适量的微生物培养物。
生物滤池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生物滤池(Biological Filter),又称生物过滤器,是用于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
其基本原理和特点如下:
基本原理:
1. 创建适宜生物生长环境:在滤池中提供大量的表面积,以便生物落户和繁殖。
2. 利用生物附着膜:生物滤池通过生物被滤材表面的附着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
3. 水流通:水流经过滤材,使水中的有机物质与微生物有充分的接触和反应。
特点:
1. 降解有机物:生物滤池能够高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例如悬浮物、非溶解有机物等。
这些有机物质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2. 快速氨氮转化:生物滤池中的硝化菌能够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而硝化菌所需能源来自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因此可以达到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的效果。
3. 构建健康生态系统:生物滤池为微生物提供大量的表面附着面积,创造了一个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
4. 耐用性强:生物滤池的滤材多为陶粒、生物球、填料等,具有耐腐蚀、耐久性强的特点,可长期稳定运行。
5. 操作简便:生物滤池的操作和维护相对简单,一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洗和
滤材更换等操作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滤池基本原理和特点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设计和使用需要根据水处理的需求和条件来选择和调整。
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生物滤池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滤床容积、布水系统、排水系统等三个部分。
1、普通生物滤池(1)主要设计参数① 工作层填料的粒径为25~40mm,厚度为1.3~1.8m;承托层填料的粒径为70~100mm,厚度为0.2m。
② 在正常气温条件下,处理城市废水时,表面水力负荷为1~3 m3/m2.d,BOD5容积负荷为0.15~0.30kgBOD5/m3.d,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85~95%;③ 池壁四周通风口的面积不应小于滤池表面积的1%;④ 滤池数不应小于2座。
(2)计算公式表5-6生物滤池计算公式设计内容计算公式参数意义及取值滤料总体积(V)V = QS/LV——滤料总体积,m3Q——进水平均流量,m3/dS——进水BOD5浓度,mg/lL——容积负荷,一般取0.15~0.3kgBOD/m3.d滤床有效面积(F)F = V/HF——滤床的有效面积,m2H——滤料高度,1.5~2.0m表面水力负荷校核(q) q = Q/Fq——表面水力负荷,应为1~3m3/m2.d。
2、高负荷生物滤池(1)主要设计参数① 以碎石为滤料时,工作层滤料的粒径应为40~70mm,厚度不大于1.8m,承托层的粒径为70~100mm,厚度为0.2m;当以塑料为滤料时,滤床高度可达4m;② 正常气温下,处理城市废水时,表面水力负荷为10~30 m3/m2.d,BOD5容积负荷不大于1.2kgBOD5/m3.d,单级滤池的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75~85%;两级串联时,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90~95%;③ 进水BOD5大于200mg/l时,应采取回流措施;④ 池壁四周通风口的面积不应小于滤池表面积的2%;⑤ 滤池数不应小于2座。
(2)计算公式:表5-7 高负荷生物滤池的计算公式设计内容计算公式参数意义及取值滤池高度(H)以碎石为滤料时,H = 0.9~2.0m用塑料滤料时,H = 2~4m滤料总体积(V) V = QS/LV——滤料总体积,m3Q——废水量,m3/dS——未经回流稀释时的BOD5浓度,mg/lL——容积负荷,一般不大于1.2kgBOD/m3.d滤池面积(F)F = V/Hn——滤池个数F——滤池面积,m2回流比(R)R = Fq/Q - 1R——回流比q——表面水力负荷,通常在10~30m3/m2.d之间3、塔式生物滤池(1)主要设计参数:① 一般常用塑料滤料,滤池总高度为8~12m,也可更高;每层滤料的厚度不应大于2.5m径高比为1:6~8;② 容积负荷为1.0~3.0kgBOD5/m3.d,表面水力负荷为80~200 m3/m2.d,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65~85%;③ 自然通风时,塔滤四周通风口的面积不应小于滤池横截面积的7.5~10%;机械通风时,风机容量一般按气水比为100~150:1来设计;④ 塔滤数不应小于2座。
生物滤池原理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生物膜和微生物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
生物滤池主要由填料层、生物膜和微生物组成,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首先,填料层是生物滤池中的关键部分,它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为生物膜的附着和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填料的选择和设计对于生物滤池的效果至关重要,一般常用的填料有陶粒、塑料填料等,其表面粗糙,孔隙度大,有利于生物膜的附着和微生物的生长。
其次,生物膜是生物滤池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状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
生物膜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能力,可以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最后,微生物是生物滤池中的主要参与者,它们通过降解有机物和氨氮来维持生物滤池的正常运转。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越高,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就越好。
总的来说,生物滤池通过填料层提供的表面积、生物膜和微生物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水体修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水处理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生物滤池的正常运转,需要注意定期清洗填料层,控制进水水质和水量,维持生物膜的稳定性,以及监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因素。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总之,生物滤池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设备,其原理简单而有效,通过填料层、生物膜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水处理技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滤池的原理和应用。
四、生物滤池系统的设计计算
1、一、二级生物滤池
⑴滤池滤料体积及其几何尺寸的确定
设计参数;
Q=20000 m3/d 回流比r=200% F W范围800~1200 gBOD5/ m3·d 初沉池出水BOD=132mg/L 滤池出水BOD=30mg/L
按有机负荷法计算:
①滤料的体积
V =(L1-L2)Q / u= L1Q / F W
式中:V—滤料体积,m3
L1—滤池进水有机物浓度,mg/l
L2—滤池出水有机物浓度,30mg/l
Q—流入滤池的污水设计流量,m3/d
u—以有机物去除量为基础的有机负荷率,gBOD5/ m3滤料·d
F W—以进水有机物为基础的有机负荷率,gBOD5/ m3滤料·d
采用碎石滤料,设F W=1125gBOD5/ m3·d ,出水BOD5=30 mg/L
L1=(L+rL2)/(1+r)=(132+2×30)/(1+2)=64(mg/L)
V = 20000(1+2)×64 / 1125 =3200m3
②滤池的平面面积
A = V / H
式中:A—生物滤池的平面面积,㎡
V—生物滤池的滤料体积,m3
H—生物滤池的滤料厚度。
取滤料厚度4m A = 3200 / 4= 800㎡
采用2格,单格有效过滤面积20.0×20.0=400m2。
③用水力负荷率校核
q = Q / A
式中q—生物滤池水力负荷率, m3/(㎡·d)
q一般为10~30 m3/(㎡·d)
q = 20000/800= 25 [m3/(㎡·d)]符合要求
④过滤速度
V=Q/A=2000/800=1.04 m3/(m2•h)
(2)滤池高度
承托层厚380mm,由卵石级配,粒径8~32mm。
滤料层采用双层滤料,厚h=400mm,滤板厚12mm,超高60mm。
配水室高100mm,清水区高100mm。
滤池高度H为
H=380+400+12+60+100+100=1052mm
(3)每个滤池的配水系统
滤池配水系统的设计为选用长柄滤头配水方式,并兼气反冲洗布气用。
滤头布置按58.7个/m2设计,采用污水专用大缝隙长柄滤头,缝隙宽2.5mm。
滤池反冲洗:采用气反冲洗方式、进水漂洗进行。
空气反冲洗强度43.2m3/(m2•h),一次反冲洗历时15min。
反冲洗空气量计算:
Q气冲= S ×q1
式中Q气冲——反冲洗用气量;
S ——需要冲洗的滤池面积,m2 ;
q1 ——反冲洗空气强度,一般取10~20 L/(s·m2) 。
其中S=400m2, q1 =12 L/(s·m2)
所以Q气冲=400×12=4800 L/s
(4)滤池内设备
每个滤池进水口均设1台电磁流量计,控制进口电动调节阀调节流量。
出水渠设超声波液位计控制三级生物滤池反冲洗。
2、二、三级生物滤池
三级生物滤池的主要功能是去除进水有机物并进行部分脱氮。
生物滤池按BOD有机负荷设计,按水力负荷校核。
(1)生物滤池的面积及尺寸
设计参数;
Q=20000 m3/d 回流比r=200% F W范围800~1200 gBOD5/ m3·d 初沉池出水BOD=132mg/L 滤池出水BOD=30mg/L
按有机负荷法计算:
①滤料的体积
V =(L1-L2)Q / u= L1Q / F W
采用碎石滤料,设F W=1125gBOD5/ m3·d ,出水BOD5=30 mg/L
L1=(L+rL2)/(1+r)=(132+2×30)/(1+2)=64(mg/L)
V = 20000(1+2)×64 / 1125 =3200m3
②滤池的平面面积 A = V / H
取滤料厚度4m A = 3200 / 4= 800㎡
采用2格,单格有效过滤面积20.0×20.0=400m2。
③用水力负荷率校核q = Q / A
q = 20000/800= 25 [m3/(㎡·d)]符合要求
④过滤速度
V=Q/A=2000/800=1.04 m3/(m2•h)
(2)滤池高度
承托层厚380mm,由卵石级配,粒径8~32mm。
滤料层采用双层滤料,厚h=400mm,滤板厚12mm,超高65mm。
配水室高90mm,清水区高100mm。
滤池高度H为
H=380+400+12+65+100+90=1047mm
(3)每个滤池的配水系统
滤池配水系统的设计为选用长柄滤头配水方式,并兼气反冲洗布气用。
滤头布置按58.7个/m2设计,采用污水专用大缝隙长柄滤头,缝隙宽2.5mm。
滤池反冲洗:采用气反冲洗方式、进水漂洗进行。
空气反冲洗强度43.2m3/(m2•h),一次反冲洗历时21min。
反冲洗空气量计算:
Q气冲= S ×q1
式中Q气冲——反冲洗用气量;
S ——需要冲洗的滤池面积,m2 ;
q1 ——反冲洗空气强度,一般取10~20 L/(s·m2) 。
其中S=400m2, q1 =12 L/(s·m2)
所以Q气冲=400×12=4800 L/s
(4)滤池布气系统
滤池布气系统采用单孔膜片曝气器的布气方式,曝气器供气量为0.24m3/(个*h)。
(5)滤池内设备
池内设溶解氧在线检测仪2台,用于输出信号控制曝气风机变频器的动作。
每个滤池进水口均设1台电磁流量计,控制进口电动调节阀调节流量。
回流泵向二级生物滤池提供回流液,设置2台回流泵(1用1备),Q=830m3/h,H=8.5m,N=30Kw。
回流总管出口设置1台电磁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