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公派访问学者访学总结,推荐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47.51 KB
- 文档页数:4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国外访学的一年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我充分利用访学机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现将我的访学工作总结如下:二、学术成果1. 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了解学术前沿动态。
在会议中,我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2. 科研项目: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协助完成相关实验和数据分析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3. 发表论文:在访学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1篇。
这些论文的发表,不仅提升了我的学术地位,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三、个人成长1. 语言能力:在访学期间,我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通过参加英语角、与外国同学交流等方式,使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学术素养: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系统学习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对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注重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 人际交往:在访学期间,我结识了许多国内外学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使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1. 总结:访学期间,我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实现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展望:回国后,我将把访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我将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总之,访学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保持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访问学者总结作为一名,我有幸能够在这里度过一段宝贵的时间。
在这段时光里,我激动而又充实地学习了许多知识,并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这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我对于项目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作为一名,我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习。
我有幸加入了这里的一个研究团队,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我了解到了许多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这为我的学术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些学术讲座和研讨会。
这些活动强调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个与其他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还建立了许多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关系。
除了学术方面的收获,我在这里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生活经历。
首先,我要感谢这里的导师和同事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和帮助。
他们热情好客的招待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到宾至如归。
我和他们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了解了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开阔了眼界,增加了我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此外,我还有幸参观了一些有名的景点和博物馆。
这些地方将我带入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领域。
我仔细观察每一个展览品,从中学习和体验到了许多与书本上所学不同的东西。
而每次探索的过程也带给我无限的快乐和满足感。
综上所述,我的之旅无疑是一个宝贵的经历。
我不仅在学术上获得了很大的收获,还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历。
但是,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认为在项目中,应该更加注重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者们来自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融合。
因此,我建议组织更多的学术活动和交流会议,为学者们提供一个更加积极的合作平台。
其次,我认为在项目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学者的支持和指导。
作为,我们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
因此,我建议为学者们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包括语言培训、文化适应等方面的帮助。
最后,我希望能够在未来看到更多的项目,为学者们提供更多宝贵的机会和经历。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作为一名国内访问学者,在贵单位的进修学习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过去的X个月里,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长和进步。
在此,我向领导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向同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现将个人工作总结如下:一、学习与科研(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访问学者期间,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学习态度。
我认真参加了贵单位组织的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培训课程,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科研技术。
通过不断地学习,我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深入研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访问学者期间,我积极参与了贵单位的科研项目,与导师和同事们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科研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二、教学与指导在访问学者期间,我承担了部分教学工作,教授了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我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注重启发式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术问题,为培养新一代人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团队合作与交流在访问学者期间,我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与导师和同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我们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为贵单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同行们分享经验、探讨问题,不断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学术影响力。
四、感悟与展望通过这次国内访问学者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学术上的不足,但同时也坚定了我继续努力、追求卓越的信念。
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所得带回自己的单位,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与帮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谨致敬意!访问学者:年月日。
2015-2016年出国访学总结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杜明业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我前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现总结如下:一、访学单位及导师概况: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简称为UWO或Western),现已更名韦仕敦大学(Western University,音译),是加拿大一所国际顶尖的医学博士类公立大学,有超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学术积累及深厚的人力资源背景,被誉为“加拿大最美丽的大学”。
学校规模西安大略大学坐落在加拿大风景秀美的着名城市伦敦。
伦敦市是加拿大第十大城市,人口有49万,距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200公里。
始建于1878年的UWO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学校之一,她在学术方面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并在商科、医学和文科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校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并不断扩展在学术方面的研究。
尤其是近些年来,UWO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扩展传统优势学科的举措,以期实现专业的多元化,例如开设了健康科学、软件工程以及医学研究等等。
西安大略大学占地467万平方米,主校区158万平方米,校园主要建筑达到75个,建筑风格古典和现代相融合。
西安大略大学共有约22070名本科在读生以及5000名研究生。
国王大学学院共有3100名学生,休伦大学学院共有1000名,布雷舍尔大学学院共有500名。
其中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约2,200名,国际生占比为4.50%。
全日制教职员工3,200人,提供2,000多个学士学位与文凭课程。
硬件设施西安大略大学位于伦敦市泰晤士河北支附近,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
主校区共有75座建筑,该大学在校外亦持有土地。
校内有印第安考古博物馆、天文观测台、体表风洞等各项专业教学设施。
学校可提供3000套住房,住宿区有9处之多,可容纳5,000名学生。
加拿大环球邮报(The Global and Mail)的大学学生宿舍排名中,西安大略大学在大型大学(注册全日制学生22000名以上)学生宿舍(Student Residence)排名第一。
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参加了我国某知名大学的访学活动。
这次访学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还提高了我的研究能力。
在此,我将对这次访学活动进行个人工作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提供借鉴。
二、访学活动收获1. 学术交流在访学期间,我积极参与了该校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这些交流,我了解到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 研究方法在访学过程中,我学习了该校教师的研究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
例如,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我得到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3. 实践经验访学期间,我有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亲身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4. 语言能力在访学过程中,我积极与外国学者交流,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
这对我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奠定了基础。
三、个人工作总结1. 学术成果在访学期间,我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1)发表学术论文1篇,参与撰写2篇学术论文;(2)参与完成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3)参加学术会议2次,做口头报告1次。
2. 学术交流在访学期间,我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下为部分交流成果:(1)参加学术研讨会2次,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2)参与学术讲座3次,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3)与外国学者合作撰写1篇英文论文。
3. 个人成长在访学期间,我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在个人成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以下为个人成长方面的成果:(1)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2)拓宽了学术视野,了解了国内外学术动态;(3)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为今后的国际学术交流打下了基础。
四、展望未来通过这次访学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的广阔前景和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公派访学心得公派访学,听起来就像是一场超级酷的冒险,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被选派去探寻神秘的武功秘籍一样。
我踏上公派访学之旅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既兴奋得像个刚得到糖果的小孩,又有点小紧张,就好比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的小鸟,对未知的天空既向往又害怕。
到了访学的地方,文化差异可真是个有趣又头疼的事儿。
比如说,吃饭就是个大挑战。
在国内,咱们早餐可能是豆浆油条包子啥的,热热乎乎,吃起来那叫一个舒坦。
可在国外,冷面包片、牛奶,刚开始真觉得这是啥奇怪组合。
不过呢,这就像打开了一个新的美食盲盒,时间久了,也慢慢品出了别样的滋味,还学会了用当地的食材捣鼓出一些中西合璧的食物,感觉自己像个美食发明家。
学习方面,那可真是跟在国内不太一样。
课堂氛围超级活跃,大家都抢着发言,就像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争着展示自己的歌喉。
我一开始还不太习惯,总是默默坐在角落当听众。
后来想啊,我可是来学习的,不能这么怂啊。
于是鼓起勇气参与进去,才发现这种思维碰撞的感觉太棒了,就像无数个小火苗聚在一起变成了熊熊大火,烧出了好多新想法。
而且这里的资源特别丰富,图书馆像个巨大的知识宝藏库,各种各样的书籍、资料,看都看不过来。
我就像个贪婪的小书虫,每天都沉浸在里面,拼命汲取知识的养分。
交朋友也是访学中的一大收获。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在一起,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花园,每一朵花都有着独特的颜色和香气。
大家互相分享自己国家的故事、文化习俗。
有个外国朋友知道我们中国的春节要贴春联、放鞭炮,觉得特别神奇,眼睛瞪得老大,就像听到了天方夜谭一样。
而我听他们讲自己家乡的狂欢节、音乐节之类的,也觉得新鲜极了。
通过和他们交流,我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好多,不再局限于自己熟悉的小天地。
生活上也有不少趣事。
住房就是个例子。
我住的地方刚开始布置得特别简陋,就像个空壳子。
我就一点点去装饰它,从二手市场淘来一些便宜又好看的小物件,慢慢地把它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小窝。
公派出国访学总结
姓名: 学院(系、所):
派出项目: □国家留学基金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
□国家留学基金青年骨干教师1:1配套资助项目
□省政府公派项目□单位公派项目
□对外汉语教师项目
访学时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
访学单位(中文): (英文)
专业: 研修课题: 指导教师: 汇报总结:
一、访学单位及导师概况:
二、学术上的收获
1.学习进修的课程及收获:
2.论文的撰写及收获
3.学术交流及收获
4、其他
二、校园文化的认识
三、生活总结
四、访学期间的其他收获
五、回国后如何将访学期间的收获运用到教学、科研中
另请随此总结附1-2张jpg格式的在国外访学时的学习、生活、科研照片, 单人照或合照, 可对照片做简要说明。
)
年月日。
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作为访学教师,赴我国某知名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学习。
此次访学经历对我个人的学术成长、教学能力和视野拓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将访学工作总结如下:二、访学目标与收获1. 学术研究方面在访学期间,我明确了研究方向,并针对该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和与导师的交流,我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教学能力方面在访学期间,我观摩了多位知名教授的课堂教学,学习了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了访学高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如担任助教、协助导师指导学生等。
这些经历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3. 视野拓展方面访学期间,我结识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学者和同行,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这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还让我了解了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访学期间的工作与成果1. 学术成果在访学期间,我共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检索1篇,CSSCI检索1篇。
此外,我还参与了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2. 教学成果在访学期间,我协助导师指导了多名研究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了访学高校的教学改革项目,为提高教学质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3. 社会服务在访学期间,我参加了多次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为推动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我还参与了访学高校的招生宣传和咨询服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访学工作反思1. 学术研究方面在访学期间,我意识到学术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
今后,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 教学能力方面在访学期间,我认识到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
今后,我将结合访学期间的所学所获,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
3. 视野拓展方面访学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2015-2016年出国访学总结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杜明业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我前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现总结如下:一、访学单位及导师概况: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简称为UWO或Western),现已更名韦仕敦大学(Western University,音译),是加拿大一所国际顶尖的医学博士类公立大学,有超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学术积累及深厚的人力资源背景,被誉为“加拿大最美丽的大学”。
学校规模西安大略大学坐落在加拿大风景秀美的著名城市伦敦。
伦敦市是加拿大第十大城市,人口有49万,距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200公里。
始建于1878年的UWO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学校之一,她在学术方面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并在商科、医学和文科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校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并不断扩展在学术方面的研究。
尤其是近些年来,UWO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扩展传统优势学科的举措,以期实现专业的多元化,例如开设了健康科学、软件工程以及医学研究等等。
西安大略大学占地467万平方米,主校区158万平方米,校园主要建筑达到75个,建筑风格古典和现代相融合。
西安大略大学共有约22070名本科在读生以及5000名研究生。
国王大学学院共有3100名学生,休伦大学学院共有1000名,布雷舍尔大学学院共有500名。
其中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约2,200名,国际生占比为4.50%。
全日制教职员工3,200人,提供2,000多个学士学位与文凭课程。
硬件设施西安大略大学位于伦敦市泰晤士河北支附近,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
主校区共有75座建筑,该大学在校外亦持有土地。
校内有印第安考古博物馆、天文观测台、体表风洞等各项专业教学设施。
学校可提供3000套住房,住宿区有9处之多,可容纳5,000名学生。
加拿大环球邮报(The Global and Mail)的大学学生宿舍排名中,西安大略大学在大型大学(注册全日制学生22000名以上)学生宿舍(Student Residence)排名第一。
访问学者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成为一名访问学者,来到一所知名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人际关系,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此我将对我的个人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未来的学术研究有所帮助。
首先,我在访问学者期间参与了一些学术会议和讲座,并与许多优秀的学者进行了交流和合作。
这些交流不仅使我对最新的研究方向和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许多灵感和思路。
同时,我也有幸与一些优秀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进行了合作研究,他们的才华和热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并使我的研究工作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其次,我在访问学者期间主要开展了两个研究项目,一个是关于人工智能在医学图像识别中的应用,另一个是关于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对这两个项目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我对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学术生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最后,在访问学者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工作。
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多次讨论和修改,我成功发表了数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些成果也为我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访问学者,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和认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我未来的学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在访问学者的一年里,我不仅仅是在学术上有所收获,也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作为一名访问学者,我主要的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工作,与合作伙伴深入讨论并取得研究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在学术讨论和合作研究中,我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团队精神,也学会了与不同背景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一项研究任务。
这对我未来的学术合作和团队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访问学者期间,我还有机会参加了一些学术讲座和研讨会,这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国际一流学者互动的平台。
2015-2016年出国访学总结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杜明业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我前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现总结如下:一、访学单位及导师概况: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简称为UWO或Western),现已更名韦仕敦大学(Western University,音译),是加拿大一所国际顶尖的医学博士类公立大学,有超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学术积累及深厚的人力资源背景,被誉为“加拿大最美丽的大学”。
学校规模西安大略大学坐落在加拿大风景秀美的著名城市伦敦。
伦敦市是加拿大第十大城市,人口有49万,距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200公里。
始建于1878年的UWO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学校之一,她在学术方面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并在商科、医学和文科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校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并不断扩展在学术方面的研究。
尤其是近些年来,UWO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扩展传统优势学科的举措,以期实现专业的多元化,例如开设了健康科学、软件工程以及医学研究等等。
西安大略大学占地467万平方米,主校区158万平方米,校园主要建筑达到75个,建筑风格古典和现代相融合。
西安大略大学共有约22070名本科在读生以及5000名研究生。
国王大学学院共有3100名学生,休伦大学学院共有1000名,布雷舍尔大学学院共有500名。
其中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约2,200名,国际生占比为4.50%。
全日制教职员工3,200人,提供2,000多个学士学位与文凭课程。
硬件设施西安大略大学位于伦敦市泰晤士河北支附近,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
主校区共有75座建筑,该大学在校外亦持有土地。
校内有印第安考古博物馆、天文观测台、体表风洞等各项专业教学设施。
学校可提供3000套住房,住宿区有9处之多,可容纳5,000名学生。
加拿大环球邮报(The Global and Mail)的大学学生宿舍排名中,西安大略大学在大型大学(注册全日制学生22000名以上)学生宿舍(Student Residence)排名第一。
大学的图书馆系统共有七个主要服务区,共藏有超过7700万项目,包括书籍、图像及电子格式档案。
这些资源构成了加拿大最大的研究图书馆系统之一。
馆内有许多特殊类别的收藏,包括加拿大相关、艺术史、运动史、音乐和法律类别的藏书。
西安大略大学的图书馆有:档案及研究收藏中心,商业图书馆,教育图书馆,约翰与道特萨·白特夫家庭法律图书馆,音乐图书馆,爱琳与贝蒂·泰勒图书馆(自然科学类书籍为主),D.B.威尔顿图书馆(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也是全校最大的图书馆)大学的运动设施包括可容纳8000观众的TD瓦特豪斯运动场、拥有冰球场、室内跑道、冰上溜石场及网球场的汤普森娱乐运动中心,还有内建室内篮球、排球等多功能厅的校友大堂。
大学校园内也拥有艺术表演设施、零售店、食品店,以及加拿大最古老的大学美术馆--麦金托什美术馆。
发展历史西安大略大学于1878年由主教艾萨克·海尔马瑟以及休伦英国圣公会主教创办,当时名为“安大略伦敦西部大学”。
它合并了创办于1863年的休伦学院。
该大学首先创办的4个系为艺术、神学、法学及医学。
1916年,大学向金斯米尔家族买下现在校区的所在地,并于1923年更名为“西安大略大学”。
在二战结束后,西安大略大学迅速扩大,新增了部分科系,如研究所科系、工程科学系等。
1951年西安大略大学伊凡史密斯的团队发明了世界上首台用于治疗癌症的“钴弹”机,将宫颈癌的治愈成功率从25%提高到75%。
1965年韦仕敦大学开始引领世界风动工程,拥有世界第一个3D风动实验室WindEEE,曾为世贸中心、希尔斯大厦、台北101、雅加达塔等世界著名建筑进行测试。
到了1970年代,约有10%的安大略省大学生都就读于西安大略大学。
大学颜色为白色与紫色。
大学的格言为Veritas et utilitas,意为“真理与实用”。
西安大略大学现今的名誉校长为亚瑟·拉巴特,而现任校长是2009就职的阿米特·查克马(Amit Chakma)先生。
在2012年1月份,学校正式启用新名称韦仕敦大学(Western University)以及新标志,简化了沿用将近九十年“Western Ontario”名称。
院系设置西安大略大学下设3个学院,12个科系,2个教学医院及3个附属研究所。
大学由医学院、自然科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工程学院、健康科学院、信息与传媒研究学院、社会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研究生院、休伦学院、国王学院和布雷舍尔学院(女校)等组成。
不同院系之间有部分专业合作,但都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标准,授予统一的西安大略大学文凭。
2个教学医院分别是:London Health Sciences Centre、St. Joseph’s Health Care London;3个附属研究所分别是: Robarts Research Institute、Lawso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London Regional Cancer Program。
西安大略大学三大立足于本科教育的大学学院:休伦大学学院(Huron University College,1863年建立,信仰英国国教,包括英国国教神学院)、布雷舍尔大学学院(Brescia University College,1919年建立,信仰天主教,加拿大唯一大学等级的女子学院),国王大学学院(King's University College,1954年建立,信仰天主教,包括圣·彼特神学院)。
学校排名早在19世纪,就已有三所加拿大大学跻身世界百强,它们分别是麦吉尔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多伦多大学。
在20世纪初叶,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皇后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在学界取得巨大的进步,也跻身世界百强。
UWO与滑铁卢大学、蒙特利尔大学、拉瓦尔大学、卡尔加里大学、达尔豪斯大学、渥太华大学、萨省大学和曼尼托巴大学等科研实力强劲的高校的领导人成立了一个组织“U15”,每年举行两次非正式聚会,讨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事宜,其主席由各校领导人轮流担任。
全球高校排名:2015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学排名:226-250;2015QS世界大学排名:192;2014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200。
全球高校专业排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专业排名第170位;艺术和人文科学专业排名第163位;技术专业排名第182位。
全球商学院(MBA)排名:2014 Bloomberg国际商学院(美国境外)排名:世界排名第1位;2015 Bloomberg国际商学院(美国境外)排名:世界排名第1位。
国内高校排名:加拿大《麦克林杂志》2015年排名:医学博士类第8名。
加拿大《环球邮报》大型大学排名,连续多年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课程多样性,师生互动,娱乐和体育等指标全加第一。
加拿大研究信息资源公司(Research Infosource Inc.)国家大学排名第9位。
著名校友爱丽丝·门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短篇小说作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科夫”;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1923年诺贝尔化学和医学奖获得者,胰岛素的发现者,UWO教师;陈冯富珍,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署长;等等。
外方导师概况外方老师为UWO 比较文学博士项目负责人,比较文学、西班牙语和文学批评方向的教授Cãlin-Andrei Mihãilescu,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英语文学、德语文学、中东欧文学、古典文学,批评理论、哲学、电影理论、宗教史、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等,通晓英语、法语、罗马尼亚语、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等语言。
曾在2002-2006年担任UWO理论与批评中心主任,1997-2005年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的会刊《文学研究》(Literary Research)的主编。
二、校园文化的认识校园内的大学社区中心里设有许多学生组织的社团与媒体,比如UWO的学生日报The UWO Gazette、TVWestern、校园电视台以及校园广播。
校园里也有颇受欢迎的学生休闲厅,其中有Spoke酒吧区和Wave餐厅/舞社。
校内团体精神十分活跃,学生们也非常踊跃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新生介绍周以及毕业生返校是最热门的活动。
UWO拥有超过180个学生社团,所有学校社团都受管理于大学学生会(USC)。
各个社团成员组成了加拿大最丰富的校园文化,内容包含学习、宗教、文化、以及其他项目。
不仅有篮球社、钢琴社团(Western Piano Society)等这样的个人兴趣爱好类社团,还有野生动物保护社团(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Canadian Feed the Children等慈善性社团,以及如美洲社团(Armenian Students' Association),日本学生联盟(Japanese Student Association),阿拉伯学生联盟(ASA)等国家地区性质社团。
活跃在UWO的华人社团和组织有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 London),中国海外学生联谊会(COSA)等等。
UWO拥有超过20支运动队伍,成为西安大略野马队。
1939年至1948年,西安大略的橄榄球队所向无敌,赢得了6届瓦尼尔杯冠军。
约翰·P·梅特拉斯出任该队教练30年。
西安大略男子篮球队也获得过不少冠军。
UWO拥有加拿大唯一两支大学生军乐队之一的西安大略野马乐团。
该团于1938年由古典学院校友堂·莱特(现音乐系即以其命名) 所创立。
野马拉拉队成立于1929年,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啦啦队,连续获得了21届加拿大大学学院冠军赛的冠军。
三、学术上的收获1、学习进修的课程在UWO访学期间,经任课教师的允许,在秋季学期(fall term)旁听了“现代语言与文学系”的Cãlin-Andrei Mihãilescu教授的An Erosophy of Culture(CL 9614A)以及Luca Pocci 教授的Fundamental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1 (CL 9501A);在春季学期旁听了Cãlin-Andrei Mihãilescu教授的Fundamental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 (CL 9502)以及James Miller教授的Circles of Sustainability: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alism(CL9696B)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