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违法违纪案例 (必修)
- 格式:doc
- 大小:411.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1篇一、背景李某,女,30岁,大学本科毕业,某公司会计。
该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业务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销售、物业管理等。
李某自2015年入职该公司,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案件经过1. 侵占公司资金2018年,李某在办理公司一笔工程款支付时,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应支付给施工单位的100万元工程款转至自己的私人账户。
此后,李某以各种理由延迟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导致施工单位多次催款无果。
2. 伪造财务凭证为了掩盖其侵占公司资金的事实,李某在财务凭证上伪造了虚假的付款记录,将100万元工程款归入“其他支出”科目。
同时,李某还虚构了多笔业务,将公司资金转移至自己的私人账户。
3. 侵占公司财产除了侵占公司资金外,李某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财产。
2019年,公司采购了一批价值50万元的办公用品,李某在采购过程中,将其中20万元转至自己的私人账户。
4. 证据收集2020年,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审查财务报表时,发现李某的财务凭证存在多处疑点。
审计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发现李某涉嫌侵占公司资金和财产。
随后,审计部门将李某的违法行为上报公司高层。
5. 案件调查公司高层高度重视此事,立即成立调查组,对李某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
调查组通过查阅公司财务凭证、银行流水、相关合同等证据,证实了李某的犯罪事实。
6. 逮捕与起诉2020年7月,李某被公司解雇,并被当地公安机关逮捕。
随后,李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提起公诉。
三、案件审理1. 一审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李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依法应予以惩处。
根据李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0万元。
2. 二审李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量刑适当,遂驳回李某的上诉,维持原判。
四、案件启示1. 加强财务管理公司应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法制观念。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所以,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本课程内容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两部分,在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内容和列举会计违法违纪具体条款及法律责任之后本课程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发生的典型案例并加以剖析,或正面引导,或反面警讯,便于会计人员感同身受,从而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并警示会计人员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上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一、会计职业道德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三、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下篇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一、会计违法违纪法律责任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分析上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一、会计职业道德(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
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
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
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所以,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本课程内容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两部分,在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内容和列举会计违法违纪具体条款及法律责任之后本课程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发生的典型案例并加以剖析,或正面引导,或反面警讯,便于会计人员感同身受,从而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并警示会计人员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上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一、会计职业道德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三、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下篇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一、会计违法违纪法律责任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分析上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一、会计职业道德(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
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
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
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某公司的会计职员小刘是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会计师,一直以来都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受到同事们的认可和赞赏。
有一天,小刘接到了一位长期合作伙伴的电话,对方请求修改一份公司的营业报表,要求将收入额虚报。
对于这样的请求,小刘感到非常犹豫。
虽然知道这样做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但是一方面公司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另一方面与对方的关系也很重要,为了保持合作的良好关系,小刘开始考虑违反职业道德的做法。
然而,小刘冷静下来后,开始认真思考起这个问题。
他意识到,虽然一时的违法可能会为公司带来一些利益,但是长期来看,违法行为一旦暴露,将给公司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
此外,虚报收入不仅会误导公司内部的管理层,也会影响外界对公司的认可和信任,给公司带来声誉上的负面影响。
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会计师,小刘的职责是保护公众利益,维护职业道德,绝不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背弃自己的职责。
最终,小刘下定决心,拒绝了伙伴的请求。
他坚守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底线,选择了坚持正义和公正的做法。
随后,他向上级主管报告了这个情况,并将电话录音作为证据保存了起来。
上级主管非常赞赏小刘的正确选择,同时表示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公司和小刘的利益。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刘作为一名会计职员在面临利益和道德的抉择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他不仅考虑了临时的利益,更加重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公众利益。
他不愿以身犯险,坚守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展示出了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无论在任何职业中,都需要保持职业道德的清醒和自律。
面对诱惑和利益的冲击,我们要坚守底线,不被短暂的利益所迷惑,而是要站在长远的角度,关心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公司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荣誉。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业务。
公司规模较大,员工人数众多,财务状况复杂。
张某某,女,35岁,大学本科毕业,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2010年起担任该公司会计。
张某某工作认真负责,曾获得公司多次表彰。
然而,在2019年,张某某因涉嫌违法违纪被公司举报,后经调查,张某某确实存在违法行为。
二、违法事实1. 虚开发票张某某在担任会计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经调查,自2016年起,张某某通过虚构业务、夸大业务量等手段,累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00余份,涉及金额达2000余万元。
这些虚开的发票主要用于抵扣公司购进原材料、设备等成本,从而虚增公司利润。
2. 虚列支出张某某还涉嫌在财务报表中虚列支出。
她通过虚构项目、夸大支出金额等手段,将公司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与虚假支出相混淆,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失真。
经调查,张某某虚列支出金额累计达500余万元。
3. 挪用公款张某某还涉嫌挪用公司公款。
她在担任会计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公款挪用于个人用途。
经调查,自2017年起,张某某累计挪用公司公款1000余万元,用于购买房产、支付信用卡消费等个人开支。
三、法律依据及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百七十二条之规定,张某某的行为涉嫌虚开发票罪、虚列支出罪、挪用资金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之规定,张某某的行为违反了会计法律法规。
2019年,张某某被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审理,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50万元。
同时,法院责令张某某退赔虚开发票、虚列支出、挪用公款所涉及的全部款项。
四、案例分析1. 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张某某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本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
然而,她却因自身道德败坏、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公司财务风险加大。
这一案例警示我们,会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切实履行职责。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所以,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本课程内容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两部分,在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内容和列举会计违法违纪具体条款及法律责任之后本课程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发生的典型案例并加以剖析,或正面引导,或反面警讯,便于会计人员感同身受,从而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并警示会计人员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上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一、会计职业道德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三、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下篇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一、会计违法违纪法律责任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分析上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一、会计职业道德(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
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
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
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张梅•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所以,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本课程内容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两部分,在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内容和列举会计违法违纪具体条款及法律责任之后本课程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发生的典型案例并加以剖析,或正面引导,或反面警讯,便于会计人员感同身受,从而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并警示会计人员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课程体系•上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一、会计职业道德•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三、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下篇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一、会计违法违纪法律责任•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分析上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一、会计职业道德•(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
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
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
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所以,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本课程内容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两部分,在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内容和列举会计违法违纪具体条款及法律责任之后本课程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发生的典型案例并加以剖析,或正面引导,或反面警讯,便于会计人员感同身受,从而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并警示会计人员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上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一、会计职业道德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三、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下篇会计违法违纪案例一、会计违法违纪法律责任二、会计违法违纪案例分析上篇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一、会计职业道德(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
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
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
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在会计领域,职业道德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会计师作为财务信息的记录者和报告者,其职业道德对于保护公众利益和维护行业声誉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会计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着不端行为,给行业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会计职业道德案例,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职业道德的重视和尊重。
案例一,虚假报表。
某公司的会计师为了使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稳健,故意在财务报表中夸大利润,隐瞒了大量应计未确认的费用和坏账准备。
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和股东,也给公司的经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最终,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处以巨额罚款,并且会计师也因为失职行为受到了行业的惩罚。
案例二,违规收受礼品。
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审计某家公司时,收受了该公司高管的大额礼品。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审计准则中对会计师收受礼品的规定,也损害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最终,该合伙人因为违规行为被撤销了执业证书,会计师事务所也因为失去独立性而失去了大量客户。
案例三,泄露客户隐私。
某会计师在离职后,将所在事务所的客户资料带走,并泄露给了竞争对手。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保密协议,也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和信任。
最终,该会计师因为泄露客户隐私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失去了从业资格。
以上案例反映了一些会计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不端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公众利益和客户利益,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会计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时刻牢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持独立、客观、诚实、保密的职业操守,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师应该始终遵循的行为准则,只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保护行业的声誉,推动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视和尊重,共同维护行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