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自我效能_家庭关怀度与术后康复的相关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05.64 KB
- 文档页数:4
生命意义感在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间的中介效应分析杨笑笑【期刊名称】《上海护理》【年(卷),期】2024(24)1【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家庭关怀度、自我效能及生命意义感现状,并分析3个变量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青年女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及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C-MLQ)于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评估。
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及Amos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生命意义感在患者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间的中介效应。
结果研究共调查青年女性肺癌患者72例,C-SUPPH总分(85.87±3.84)分,处于中等水平;APGAR评分(5.41±0.99)分,整体家庭功能存在中度障碍;C-MLQ评分(43.14±3.34)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其家庭关怀度、生命意义感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患者家庭关怀度得分与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
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显示,生命意义感在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5.65%。
结论生命意义感在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提示可通过改善患者家庭关怀度、提高患者的生命意义感及自我价值,以改善其自我效能。
【总页数】4页(P38-41)【作者】杨笑笑【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6;R473.73【相关文献】1.肺癌患者家庭复原力与生命质量、自我效能及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分析2.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农村老年冠心病患者家庭关怀度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3.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生命意义感在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4.信息自我效能在社区居民家庭关怀度与电子健康素养间的中介效应研究5.自我效能在股骨干骨折术后病人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分析引言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疾病,其治疗方式之一是放疗和化疗。
放化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癌痛,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干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管理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分析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
一、自我效能干预的定义和作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信念,即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程度。
自我效能干预是一种帮助个体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干预措施。
在癌痛管理中,自我效能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提高疼痛应对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二、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的影响1. 缓解癌痛自我效能干预可以通过认知重构、自我控制、情绪调节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癌痛。
患者在自我效能干预下,会学会更好地应对疼痛,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从而减轻疼痛感。
2. 提高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自我效能干预,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挑战,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疾病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三、自我效能干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1. 制定个性化的自我效能干预方案针对不同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自我效能干预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自我效能干预措施,例如认知重构、情绪调节、放松训练等。
2. 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在自我效能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癌痛和治疗过程中的困难。
3. 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调整在自我效能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调整。
通过不断地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疼痛感受,及时调整干预措施,确保干预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2. 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自我效能干预,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治疗依从性,更好地配合医疗人员的治疗方案,促进治疗效果的达到。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3月到2022年9月间的肺癌手术患者为对象,共116人,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并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然后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术后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和并发症这方面,对比两种模式下的效果。
结果:对比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对照组住院时间((9.26±2.03)d、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6.73±1.69)d、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42±0.79)h;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77±1.36)d、(4.79±1.34)d、(1.73±0.62)h,扣一组时间短,说明恢复快,P<0.05。
对比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入院前两组分值差异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重新评估,观察组为(26.25±2.53),对照组为(23.57±3.91),观察组评分高,P<0.05。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的依然为观察组,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3.45%,对照组为8.6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更强的适用性,更有助于促进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得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肺癌;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康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所选时间为2020年3月到2022年9月,以116名肺癌手术患者为对象。
其中对照组58人,男性32人,女性26人,人均年龄(58.79±5.35)岁;研究组58人,男性30人,女性29人,人均年龄(60.19±4.96)岁。
按照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一般资料所对应的P值进行计算,P>0.05,数据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等常规措施。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胸肺肿瘤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分析【摘要】:胸肺肿瘤患者在手术后,由于疼痛、手术所带来的的创伤以及免疫力低下,使得患者出现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疗效。
及时有效的处理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本文对胸肺肿瘤患者采取自我效能护理方式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自我效能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胸肺肿瘤;生命质量;临床效果肿瘤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很大,恶性的肿瘤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胸肺肿瘤主要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有所创伤、术后不良反应等引起,该肿瘤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以致于患者出现焦虑、恐慌等诸多负面情绪,对术后康复失去信心【2】。
若是没有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患者采取有效的自我效能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战胜疾病,早日康复【3】。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胸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对患者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本文对胸肺肿瘤进行概述,主要从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以及护理方法等进行综述。
一.胸肺肿瘤的病因该病症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多发生于老年人身上,病死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肺部慢性疾病或是突发性感染导致。
原发性支气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胸肺肿瘤,发现后应该积极进行治疗干预,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胸肺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胸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大多数良性肿瘤包括囊肿、咳嗽和咳痰。
若呼吸道受压,可能会出现气短、胸闷和呼吸困难。
恶性肿瘤的临床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闷、还会伴随皮肤变化和内分泌紊乱,引起皮炎、疱疹、肢体肿胀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身体其他系统的异常,需进行专科检查辨别诊断。
平时注意饮食调理,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三.对患者实行自我效能护理方法对胸肺肿瘤患者采取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时即给予健康知识宣教,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原因、治疗方法、转归情况等,可采取一对一健康宣导、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提高患者对疾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康复知识的了解。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癌病患接受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病患共计50例,时间分布界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过系统抽样科学分组处理,将25例归入参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把另外25例纳入实验组,提供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护理服务,对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结果、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的评分结果更高,差异对比P<0.05;干预后实验组病患的总体健康评分结果、躯体功能评分结果、角色功能评分结果、情绪功能评分结果、认知功能评分结果,相较于参照组优越性明显,差异对比P<0.05。
结论:肺癌病患术后接受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强化病患的自我效能感,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质,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肺癌;生活质量肺癌作为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病症,病患接受治疗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导致病患的生活品质下降。
自我效能主要指个体面对内源性或者外源性应急事件可以有效处理。
刘琼、鄢立辉等人在研究中指出[1],自我效能与护理干预相互融合,能够改善癌症病患的生活质量,使病患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强化病患的自我护理能力。
为了改善肺癌病患术后的生活质量,现对50例病患接受基于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的过程与效果展开如下汇报。
1.基础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病患共计50例,时间分布界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过系统抽样科学分组处理,将25例归入参照组,把另外25例纳入实验组。
其中,在参照组中,13例为男病患,12例为女病患,年龄分布界限45岁-75岁(60.42±3.23);在实验组中,14例为男病患,11例为女病患,年龄分布界限45岁-76岁(60.62±3.42)。
两组病患的临床基础资料平衡关系十分显著(P>0.05)。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肺癌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分析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肺癌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与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能提高肺癌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
标签:自我效能;肺癌;化疗;生活质量肺癌是在近年来发病概率与死亡概率上升极快的一种恶性肿瘤。
不少肺癌患者在确诊疾病时已经处在肺癌晚期,无法通过手术治疗进行根除疾病,只能接受化疗。
在化疗的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比如骨髓抑制、脱发和肠胃方面的不良反应等;也容易产生不良心理,比如紧张、抑郁和焦虑等[1]。
本文将对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肺癌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男性有31例,女性有19例;年龄在43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71±6.53)岁。
干预组:男性有27例,女性有23例;年龄在42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4±7.08)岁。
对比两组上述基线资料,P值>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选取标准:①经过检查确诊为肺癌患者;②接受化疗3个疗程及以上;③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过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有其它重要脏器(如肾、肝、心等)严重病变者;②精神方面疾病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化疗。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
干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自我效能干预护理,主要干预内容如下。
(1)心理方面干预:给患者普及关于肺癌和化疗的知识,让患者对出现的化疗不良反应有个心理准备,减少患者对未知的恐惧和紧张,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讲解化疗成功案例来帮助患者提高化疗信心。
肿瘤科病人家属的自我效能与应对在肿瘤科,家属是病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和陪伴者。
他们承担着寻求医疗资源、照顾病人的生活和情感支持等重要角色,这不仅对病人的康复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给家属自身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和生活压力。
因此,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的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对于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十分重要。
一、肿瘤科病人家属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个体面临特定任务时自己对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预期。
在肿瘤科病人家属中,自我效能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他们在照顾病人方面的表现和心理状态。
1. 自我效能对家属情绪的调节作用肿瘤科的治疗过程长期而复杂,对家属来说,他们需要应对病人的身体不适、心理焦虑、疼痛等一系列问题。
在此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能够帮助家属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家属对自己有信心能够有效照顾病人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面对困难,对于病人情绪的调节也更加迅速和有效。
2. 自我效能对家属抉择的影响在治疗决策方面,家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了解并协助病人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医疗机构、决定手术时间等。
家属对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能力评估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于抉择的信心和决策能力。
高自我效能的家属更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并能更好地为病人做出有利的决策。
3. 自我效能对家属社交支持的争取病人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生活上的困扰和心理负担。
此时,他们需要及时寻求亲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与帮助。
在此环境中,高自我效能的家属更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寻求帮助与支持。
相应地,他们也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协调,获得更多的社交资源。
二、肿瘤科病人家属的应对策略除了自我效能,家属的应对策略也是影响他们良好发挥支持与陪伴作用的关键因素。
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针对肿瘤科病人家属的推荐应对策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扩大知识面了解肿瘤科治疗和护理知识,可以使家属更好地应对和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和行为表现。
通过与医生和护士交流,积累专业知识,这不仅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同时也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准确的护理和支持。
防癌抗癌肺癌患者的家庭护理吕荣辉 (北京光熙康复医院,北京 100012)肺癌作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显著,当患者意识到身体出现异常时,往往进入中晚期阶段,不仅病情发展迅速,而且治疗比较棘手,预后较差。
在疾病的折磨之下,患者还易产生烦躁、悲观及抑郁等不良情绪。
所以,家中有肺癌患者,需要家属给予良好的家庭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最大程度上延长生存周期。
家庭护理对肺癌患者的重要性中晚期肺癌患者体内癌细胞会有不同程度的扩散,各个临床病症开始显现。
如扩散到腹部,很容易出现肠梗阻,此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腹胀、腹痛等表现;如扩散到肝部、脑部,会导致患者昏迷、抽出、休克,需要立刻就医。
另外,患者在短期内出现营养不良,体内的血浆蛋白含量较低,会发生水肿。
治疗肺癌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治疗周期与康复过程较长,多数患者在住院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强烈的回家愿望,如无法满足需求,很容易诱发悲观、烦躁等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通过化疗、放疗等治疗后,当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就可以让其回家调养。
此时,做好家庭护理对缓解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简单来说,家庭作为肺癌患者养病、康复乃至度过人生最后阶段的地方,家属要遵医嘱,定期指导患者服药,协助患者做好锻炼,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干预、心理疏导等,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以保持愉悦的身心状态。
在家如何护理肺癌患者心理护理肺癌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恶性肿瘤,加之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康复过程缓慢,化放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会促使患者的悲观、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越来越强烈。
临床研究发现,当人体过于紧张、恐惧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脏器功能,不利于对肺癌的治疗与康复。
因此,在家中照护肺癌患者时,要重视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多倾听患者心声,并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家属还可为患者介绍一些康复的病例,帮助其建立康复信心,进一步消除心理障碍。
癌症家庭支持对康复的影响癌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困扰,还对精神健康和社会支持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康复过程中,家庭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癌症家庭支持对康复过程的影响。
一、心理支持癌症的诊断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往往是个沉重的打击,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这个时候,家庭支持可以起到重要的缓解作用。
对患者来说,家人的陪伴和鼓励可以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增强对康复的信心。
而对家属来说,他们的支持可以提供情感安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此外,家庭支持还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患者和家属可以倾诉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互相理解和支持。
这种有助于情感释放的亲密关系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家庭的和谐非常重要。
二、生活支持癌症患者的生活往往需要得到周到的照顾。
家庭成员可以帮助患者安排规律的生活,包括饮食、休息、药物管理等。
他们可以定期准备营养均衡的食物,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帮助维持身体的健康。
此外,家庭成员还可以帮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护理。
他们可以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更好地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这种生活支持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知识支持癌症患者和家属往往对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治疗和康复过程充满疑虑和困惑。
家庭支持可以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癌症的挑战。
家庭成员可以帮助患者获取权威的医学资讯,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对治疗方案的困惑。
他们可以陪同患者去医院就诊,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种知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
四、社交支持癌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面临社交隔离的困扰。
由于疾病的原因,他们可能无法继续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这个时候,家庭支持可以弥补他们的社交需求。
家庭成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小规模的聚会,邀请亲朋好友前来探望患者,增进彼此的交流和感情。
他们可以陪同患者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扩大患者的社交圈子。
肺癌患者家庭复原力与其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肺癌患者家庭复原力与其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引言: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高发率和高致死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肺癌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依然面临严重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家庭复原力与其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100名具有不同阶段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家庭复原力量表”、“生命质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三个工具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家庭复原力与其生命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此外,家庭复原力与自我效能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还发现,患者家庭复原力较强的群体其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水平较高。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患者的家庭支持、社会支持以及心理适应能力是影响家庭复原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肺癌患者的家庭复原力对其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具有积极影响。
一方面,强大的家庭复原力可以提供患者身心上的支持和鼓励,使其更加坚定和积极面对疾病。
另一方面,家庭复原力的强大也能够带来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网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因此,积极培养和发挥患者家庭复原力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肺癌患者家庭复原力与其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性。
建议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关注和支持患者家庭的复原力,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从而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
同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他影响因素,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肺癌患者的综合管理和康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肺癌患者的家庭复原力与其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自我效能感在肺癌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效能感在肺癌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理论,然后重点讨论了自我效能感在肺癌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策略。
接着评价了自我效能感在实际护理中的效果,并分析了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改善肺癌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强调了自我效能感对肺癌疼痛患者护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肺癌疼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肺癌疼痛患者、自我效能感、护理、作用机制、应用策略、效果评价、影响因素、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的治疗效果有所提升,但疼痛仍然是肺癌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如何有效地管理肺癌疼痛成为了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我效能感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内能力的信心和把握。
在肺癌疼痛患者护理中,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增强康复信心,提高护理效果。
目前关于自我效能感在肺癌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为提升肺癌疼痛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自我效能感在肺癌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疼痛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自我效能感对肺癌疼痛患者护理的实际作用及效果;2. 分析自我效能感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3. 探讨影响自我效能感在肺癌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因素,从而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4. 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促进自我效能感在肺癌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和发展,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肺癌治疗中的家庭支持和情感支持在肺癌治疗过程中,家庭支持和情感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支持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帮助和照顾,而情感支持则有助于患者战胜心理上的困难,保持积极的态度。
本文将探讨肺癌治疗中的家庭支持和情感支持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1.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家庭支持在肺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成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料,如购物、烹饪、卫生等,确保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营养和生活环境。
此外,家庭成员还可以协助患者前往医院接受治疗,提供交通和陪伴。
这些支持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促进康复进程。
另外,家庭支持还能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许多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感到孤独、恐惧和沮丧,这时家人的陪伴和鼓励能够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增加内心的力量。
一个团结、温暖的家庭环境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感,增强他们面对肺癌的勇气和信心。
2. 情感支持的重要性情感支持在肺癌治疗中同样至关重要。
肺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会面临生命威胁和未知的挑战,这些因素容易导致情绪波动。
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
情感支持还包括理解、倾听和共情。
家人应该尊重患者的感受,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情绪。
通过与家人沟通,患者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从而更好地面对治疗的挑战。
此外,肺癌患者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情感支持来获得帮助。
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专业人士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建议,帮助患者应对各种情绪困扰。
互联网上也有许多肺癌患者互助小组和论坛,患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他人分享经验、获取心理支持。
3. 提供家庭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建议为了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和情感支持,以下是一些建议:a. 学习关于肺癌的知识:家人应该尽可能了解肺癌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治疗方法和可能的副作用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癌症康复的心理支持患者和家属的角色分析癌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和家庭的疾病。
除了基础的医学治疗,心理支持在癌症康复过程中尤为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家属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支持并共同应对挑战。
本文将对患者和家属在癌症康复的心理支持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分析。
一、患者的心理支持角色1.1 坚持治疗的强者癌症的诊断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面对疾病的艰辛和挑战,患者需要成为一名强者,坚定地面对治疗和长期康复的过程。
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与医生和治疗团队密切合作。
1.2 接受和表达情绪的能手癌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沮丧。
作为心理支持者,患者需要学会接受并表达这些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寻求支持和理解,减轻内心的负担。
1.3 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患者在癌症康复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健康生活方式措施,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良好的睡眠等。
作为心理支持者,患者可以成为家庭中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与家人一起制定和实施健康计划。
1.4 自我关注和自我照顾的实践者患者需要在康复过程中关注和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
他们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和压力缓解方式,如听音乐、阅读、冥想等。
通过关注自己的需求,患者能够更好地维持心理平衡,并给予家属更多的心理支持。
二、家属的心理支持角色2.1 关怀和陪伴者家属在癌症康复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们是患者最亲密的支持者。
家属需要给予患者身体上和情感上的关怀,陪伴他们度过治疗期间的艰难时刻。
他们可以进行日常生活的照顾,提供必要的鼓励和支持。
2.2 信息获取和解读者家属在康复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获取相关的医学信息,并对其进行解读和理解。
他们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进程和可能的副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3 协调和组织者癌症康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
家属可以扮演协调和组织的角色,安排各种检查、治疗和康复计划,并确保患者按时完成相应的任务。
第43卷第1期Journal of Nongken Medicine Vol.43No.1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肺癌的发病人数约209万,在全部癌症中发病率位居第一[1]。
肺癌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应激反应和明显的负性影响[2]。
诸如疾病进展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家庭成员的照顾压力、可能失去亲人的痛苦心理等。
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良好的家庭复原力能够为家庭成员成长提供基础的力量,使患者在经历疾病期间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找出积极应对的方法[3]。
通过对乳腺癌[4]、系统性红斑狼疮[5]、老年脑梗死[6]等患者研究证明良好的家庭复原力能够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
但对肺癌患者家庭复原力的相关性研究目前较少,尤其在家庭复原力与患者生命质量、自我效能和生命意义方面。
本研究旨在了解肺癌患者家庭复原力情况,分析其与肺癌患者生命质量、自我效能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护理人员利用家庭复原力理论制定从家庭角度出发的干预措施,从而维持患者良好的生存状况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19年1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及自治区人民医院三所医院首诊的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
纳入标准:(1)经临床医生根据《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版)》首次诊断为肺癌的患者;(2)年龄≥18岁;(3)能够独立阅读或在研究者帮助下完成问卷填写;(4)神志清楚,语言表达正常,无沟通认知障碍;(5)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严重的慢性疾病或患有各类精神疾病者;(2)认知或语言沟通障碍,不能配合完成调查。
调查前本研究取得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批件号:KJ2020-007-01。
1.2方法1.2.1研究工具1.2.1.1一般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疾病分期8个条目。
肺癌肺癌患者的家属支持与照顾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照顾。
在这个过程中,家属的支持和照顾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肺癌患者的家属应该如何支持和照顾患者。
一、了解肺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了解肺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家属可以通过医生、互联网等途径了解肺癌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
同时,家属还应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协助患者完成治疗。
二、提供情感支持肺癌患者需要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家属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家属可以多陪伴患者,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家属还可以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三、提供生活照顾肺癌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会受到影响,家属可以提供生活照顾,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
比如,帮助患者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于患者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四、协助患者完成治疗肺癌的治疗需要长期的过程,家属可以协助患者完成治疗。
比如,陪伴患者去医院看病、协助患者按时服药、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治疗。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肺癌患者的家属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家属应该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同时,家属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总之,肺癌患者的家属应该积极地支持和照顾患者。
家属可以通过了解肺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提供情感支持、提供生活照顾、协助患者完成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面来帮助患者。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更好地完成治疗。
癌症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癌症已成为一种常见且具有较高致死率的疾病。
面对这样的挑战,患癌者所接受到的家庭支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癌症患者所需的家庭支持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情感支持、实质性支持和信息支持三个方面,并针对每个方面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情感支持首先,情感支持是癌症患者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支持。
因为癌症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给他们心理上造成极大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家庭成员间互相关怀和助力是十分重要的。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供情感支持。
首先,他们可以时刻向癌症患者表达出对其坚强和勇气的欣赏和敬佩之情。
这样做可以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在心理上获得无形力量。
其次,家人还可以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与其分享情感。
这样做有助于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并增加他们对家人的信任感。
除此之外,家庭成员还应给予癌症患者积极的安慰和支持。
比如,为他们提供鼓励性语言和行为,让他们不再感到沮丧或绝望。
同时,家庭成员还可以参与并协助患者进行一些能够分散注意力、陶冶情操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快地调整心态。
实质性支持除了情感上的支持以外,癌症患者也需要家庭成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在治疗期间,癌症会耗费大量物质资源,因此经济资助是重要的一种实质性支持。
首先,在现代医疗条件下,癌症治疗花销颇高。
而一些患者及其家属可能无法承担这样巨大的经济压力。
因此,在这个时候,家庭成员可以协助患者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医疗费用支持,如社会救助机构、公益组织等。
其次,癌症患者往往需要更加系统和规范的饮食。
在这个时候,家庭成员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为患者准备适宜的食品和饮料,并确保他们每天摄入足够营养物质。
同时,还可以陪同患者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并协助他们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事务。
信息支持癌症治疗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十分庞大,而了解这些信息对癌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帮助患者收集和理解有关治疗方案、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的信息。
肺癌患者自我效能、家庭关怀度与术后康复的相关性分析栾琳琳1,李小娜1,刘光英2,王功朝1(1.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2;2.山东省立医院东院手术室,山东济南250014)【摘要】 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自我效能、家庭关怀度与术后康复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指导。
方法 方便性抽样选取2011年6-9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共10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健康促进策略量表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其进行测评,评价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分析患者自我效能、家庭关怀度与术后康复的相关性。
结果 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92.01±25.02)分;家庭关怀度平均得分为(7.23±2.35)分。
分析显示,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术后康复越好;家庭关怀度水平越高,术后康复越好。
结论 自我效能和家庭关怀是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
医护人员应通过心理疏导与支持、设置合理目标、选择示范对象等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通过对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强调家庭关怀对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等提高家庭关怀度,从而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关键词】 肺癌;自我效能;家庭关怀;术后康复;相关性【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2)7A-0013-04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lf-efficacy,Family Care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n LungCancer PatientsLUAN Lin-lin1,LI Xiao-na1,LIU Guang-ying2,WANG Gong-chao1(1.Nursing School,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2.Operating Room,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Ji’nan 25001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Gong-chao,E-mail:gongchao@sdu.edu.cn【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efficacy,family care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basis and guida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and care.Methods From June to September 2011,100lung cancer patients were separately evaluated withself-efficacy,the Strategies Used by Patients to Promote Health(SUPPH)and the Family APGAR Index.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was observed and the correlation among self-efficacy,family care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n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self-efficacy was(92.01±25.02)and the family care was(7.23±2.35)in the lung cancer patients.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the self-efficacy,family care and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Conclusion Self-efficacy andfamily care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Medical staff should enhance the patients’self-efficacy throug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support,set-ting a reasonable target and selecting the demonstration objects.The successful rehabilitation can be pro-moted by enhanced family care of the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by an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and empha-sis on effect of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up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Key words】 lung cancer;self-efficacy;family care;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correlation[Nurs J Chin PLA,2012,29(7A):13-15,19]【收稿日期】 2012-03-26 【修回日期】 2012-06-04【作者简介】 栾琳琳,硕士在读,主要从事外科护理研究【通信作者】 王功朝,E-mail:gongchao@sdu.edu.cn 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
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肺癌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
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呼吸功能受损等因素影响,肺癌术后常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的康复。
研究[1]证实,自我效能与个体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之间密切相关;另有报道[2],肺癌术后患者家庭支持对其生活满意度、健康和功能存在影响,较好的家庭支持可使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为探讨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家庭关怀度与术后康复之间的关系,我们调查了我院胸外科100例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家庭关怀度及术后康复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31·解放军护理杂志Nurs J Chin PLA JULY2012,29(7A)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方便性抽样选取2011年6-9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共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33~76岁,平均(57.85±11.56)岁;小学及以下38例,初中30例,高中或中专17例,大专及以上15例;已婚92例,离婚或丧偶8例;医疗保险46例,新农合41例,自费13例;腺癌35例,鳞癌52例,小细胞癌7例,混合型6例;中心型15例,周围型85例。
纳入标准:经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确诊为肺癌,无手术禁忌症;具有明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愿参加本次调查。
排除标准:有严重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严重智力或认知障碍;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
1.2 测评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人口学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职业、吸烟及饮酒情况等;临床基本资料包括病变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慢性病史等。
(2)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trategies used by pa-tients to promote health,SUPPH)[3]。
1996年由美国Lev与Owen教授研制,主要用于测评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再测信度、构成效度和实证效度。
该量表为自评量表,3个维度、共29个条目:对待疾病的积极态度、缓解压力的技能及做出决策的能力。
量表采用5分值记分方式,1~5分分别表示没有信心、有一点信心、有信心、很有信心及非常有信心,分数越高表明个体自我效能感越强。
根据得分将自我效能总分为三个水平:>96.67为高等水平,48.33~96.67为中等水平,<48.33为低等水平。
各维度的水平评定标准为:缓压技能得分>33.33为高等水平,16.67~33.33为中等水平,<16.67为低等水平;积极态度得分>53.33为高等水平,26.67~53.33为中等水平,<26.67为低等水平;决策能力得分>10.00为高等水平,5.00~10.00为中等水平,<5.00为低等水平。
(3)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4],该问卷简单、快捷,能使受测者在很短时间内对自己家庭的功能进行主观、量化的评价[5]。
评分采用3级评分:“经常这样”记2分,“有时这样”记1分,“几乎很少”记0分。
量表得分0~10分,根据得分评价患者的家庭关怀度,7~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4~6分表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0~3分表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
1.3 资料收集 在术前1d对研究对象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附以统一指导语,集体施测和回收。
发放及回收问卷各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23%。
1.4 术后康复情况评定 观察记录患者的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排痰难度、睡眠状况、自主下床时间、心电监护时间、氧气吸入时间、雾化吸入时间、自行排痰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由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主治医生、主管护师组成评价小组,对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评分。
总得分越低,术后康复情况越好。
评分内容和标准见表1。
表1 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评定术后观察指标0分1分2分3分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t/d)<3 3~5 6~10>10术后住院时间(t/d)<6 6~10 11~15>15排痰难度容易咳出较易咳出用力可咳出很难咳出睡眠状况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自主下床时间(t/d)<3 3~5>5-心电监护时间(t/d)<3 3~5>5-氧气吸入时间(t/d)<3 3~5>5-雾化吸入时间(t/d)<3 3~5>5-自行排痰开始时间(t/d)手术当日1~3>3-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有--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5.0统计软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了解自我效能、家庭关怀度等因素对术后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