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848.06 KB
- 文档页数:2
公司简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系经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京体改发(1997)11号批复批准,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同仁堂于1997年5月29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万股,1997年6月18日成立,并于1997年6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
三、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对中医药事业再次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对中医药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赋予了更高的期望。
年内,政府大力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相继出台,加速推动行业规范化进程并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使医药企业由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报告期内,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推广落实,医药创新受到鼓励,医药人才培养得到高度重视,多项措施并举推动行业整合,引导医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注重节能环保、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医药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医药行业仍处于整合、转型阶段,中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仍有待提高;随着医药行业规划的逐步落实和医改的纵深推进,政策导向下的行业标准提升、技术创新及价格管制,也将给医药企业的应变能力、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带来一定考验。
善于有效运用资源、能够准确把握政策脉搏、具备持久竞争力的企业将在行业的变化中健康成长。
四、同仁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同仁堂面临的机遇随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继续贯彻落实,以及《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出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政府与社会各界均给予中医药事业大力支持与帮扶;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医“治未病”理念深入群众,中医养生形式趋于多样化,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受关注度不断提升;继止渴养阴胶囊之后,同仁堂参丹活血胶囊成为又一个入选北京“十病十药”工程的品种,进一步提升同仁堂在政府医药采购领域的竞争力。
同仁堂财务分析引言概述:同仁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中药企业,以生产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为主。
本文将对同仁堂进行财务分析,以评估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一、财务状况分析1.1 资产状况同仁堂的资产状况良好,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如生产设备、专利和商标。
这些资产为公司的生产和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 负债状况同仁堂的负债状况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其良好的现金流管理和有效的债务管理。
公司债务水平适度,能够保持较低的财务风险。
1.3 资本结构同仁堂的资本结构稳定,股权比例适度,没有出现较大的股权集中度。
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和内部资金积累,保持了良好的资本结构。
二、经营绩效分析2.1 营收增长同仁堂的营收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推出新产品,有效提高了销售额。
2.2 利润状况同仁堂的利润状况稳定,毛利率和净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能力。
2.3 现金流状况同仁堂的现金流状况良好,公司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并保持较高的现金流量。
这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和投资需求。
三、盈利能力分析3.1 毛利率同仁堂的毛利率较高,主要得益于其品牌溢价和产品质量。
公司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控制成本,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
3.2 净利率同仁堂的净利率相对稳定,公司通过提高销售额和控制费用,保持了较高的净利率。
这表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获取利润。
3.3 资产回报率同仁堂的资产回报率较高,公司通过有效利用资产,提高了资本的利用效率。
这反映了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的能力和盈利能力。
四、风险分析4.1 市场风险同仁堂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整。
公司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影响。
4.2 供应链风险同仁堂的供应链风险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供应和生产环节。
公司需要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偿债能力分析[资料]1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偿债能力分析一、公司概况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同仁堂(原名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铺)是乐显扬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其服务宗旨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
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
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
199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1998年,中国全国总工会授予同仁堂“全国五一奖状”。
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对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发现公司的融资结构失衡,股权融资占绝大部分,其负债融资较少,财务杠杆偏低,资产负债率不足30%。
反映出公司资金管理效率不高,资本结构有些保守。
二、历史比较分析选择2007年、2008年、2009年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2007年末营运成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007190421.08-792341331.58=2214849089.50 2008年末营运成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401031369.24-842117738.21=2558913631.03 2009年末营运成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798905054.99-974681865.26=2824223189.73 2007年末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007190421.08÷792341331.58=3.802008年末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401031369.24÷842117738.21=4.042009年末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798905054.99÷974681865.26=3.902007年末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702850939.13÷[(268492556.98+339918440.25)÷2]=8.882008年末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939049511.33÷[(339918440.25+330891674.76 )÷2]=8.762009年末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3,250,219,884.27÷[(330891674.76+298,385,249.46) ÷2]=10.332007年末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613257135.37÷[(1380590280.37+1501477547.58)÷2]=1.122008年末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721837973.25 ÷[(1501477547.58+1780483653.92 )÷2]=1.052009年末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820,405,717.11 ÷[(1780483653.92+1,815,105,741.41 )÷2]=1.012007年末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007190421.08-1501477547.58)÷792341331.58=1.902008年末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401031369.24-1780483653.92 ) ÷842117738.21=1.922009年末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798905054.99-1,815,105,741.41)÷974681865.26=2.032007年末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3007190421.08+0)÷792341331.58=1.122008年末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1180364784.08+0 ) ÷842117738.21=1.402009年末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1,599,955,454.46+0)÷974681865.26=1.64有保障,不能偿债的风险更小。
第1篇一、引言同仁堂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医药企业,自1669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理念,致力于中医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本报告通过对同仁堂近年来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旨在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投资者、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截至2022年末,同仁堂的总资产为X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XX%,非流动资产占比XX%。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占比XX%,应收账款占比XX%,存货占比XX%。
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XX%,无形资产占比XX%。
(2)负债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负债总额为XXX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XX%,非流动负债占比XX%。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占比XX%,应付账款占比XX%。
非流动负债中,长期借款占比XX%。
(3)股东权益分析截至2022年末,同仁堂的股东权益为XXX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XX%。
股东权益结构稳定,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
2.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近年来,同仁堂的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线的丰富、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2)毛利率分析同仁堂的毛利率在近年来保持稳定,2022年毛利率为XX%,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表明公司在产品定价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3)净利率分析同仁堂的净利率在2022年达到XX%,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3. 运营效率分析(1)资产周转率分析同仁堂的资产周转率在近年来有所下降,2022年达到XX次。
这可能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存货增加等因素有关。
(2)存货周转率分析同仁堂的存货周转率在2022年达到XX次,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这表明公司存货管理效率有所改善。
三、经营成果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在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产品创新: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北京同仁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一、公司概况北京同仁堂公司成立于19世纪,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医药企业之一。
该公司以制造与销售中草药和中成药为主要业务,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和强大的品牌知名度。
本报告将对同仁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同仁堂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了该公司截至目前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通过观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规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资产结构合理:同仁堂公司的资产主要由现金、存货、应收款项及固定资产组成,这表明公司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的投资。
- 负债比例适中:公司债务相对较低,远低于资产总额的80%,显示出公司有能力偿还债务。
- 所有者权益稳定:同仁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70%,表明公司净资产较大。
2. 利润表分析同仁堂公司的利润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时期内实现的收入与支出。
- 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公司近年来的销售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表明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 盈利能力优良:同仁堂公司的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显示出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有很高的盈利能力。
- 节约成本:公司的营业费用相对较低,表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采取了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显示了同仁堂公司在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
- 现金流入稳定:公司的现金流入量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定,显示公司具有良好的现金流入能力。
- 现金流出控制合理:公司对现金的支出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了良好的流动性和经营稳定性。
三、财务比率分析1. 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该指标显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同仁堂公司的流动比率超过1.5,表明公司具备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进一步评估公司偿债能力,同仁堂公司的速动比率超过1,说明公司能够迅速偿还应付债务。
2. 盈利能力- 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同仁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保持在15%以上,显示出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任何单位、个人要全面了解企业的状况,最直接、最便利的方式就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该企业做出正确财务和经营决策。
一、公司简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康熙八年。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中药生产、科研、销售。
同仁堂科技公司主要业务范围是医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制造、销售中成药及研究生物制剂,产品以颗粒剂(冲剂)、水蜜丸剂、片剂、软胶囊剂四种剂型为主,主要产品有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感冒清热颗粒和感冒软胶囊等。
二、财务比率分析企业依据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来评价和剖析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反映企业在营运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
一般说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通常包括营运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和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营运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周转速度。
速度越快,资金使用效率越高,资金营运能力越强。
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
一、总资产周转率企业总资产的营运能力集中表现在总资产的销售水平上,因此,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越好,效率越高。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同仁堂为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同仁堂为例一、引言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财务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为例,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同仁堂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风险等情况。
二、同仁堂的财务报表概述同仁堂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药企业之一,其经营范围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医药流通等。
同仁堂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同仁堂进行分析。
三、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显示了同仁堂在特定日期内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
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到同仁堂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等情况。
同仁堂的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是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分析同仁堂的资产结构可以发现,其非流动资产所占比例较高,说明同仁堂有着较稳定的资本结构,具备长期发展的潜力。
同仁堂的负债主要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股东权益等。
同仁堂的负债主要集中在流动负债上,尤其是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等。
这说明同仁堂在经营活动中存在较多应付账款,需要及时妥善处理,以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
四、利润表分析利润表显示了同仁堂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了解到同仁堂的盈利能力。
同仁堂的收入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分析同仁堂的利润表可以发现,其营业收入稳步增长,说明公司的经营能力较强,市场竞争力较强。
同仁堂的支出主要包括: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分析同仁堂的利润表可以发现,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比较高,说明公司在市场推广和管理上下了较大的功夫,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五、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反映了同仁堂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
第1篇一、前言同仁堂,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医药企业,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同仁堂以其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同仁堂财务结构的深入分析,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潜力。
二、财务数据概述根据同仁堂最新的年度财务报告,以下是同仁堂的财务数据概述:- 营业收入:XX亿元- 净利润:XX亿元- 总资产:XX亿元- 总负债:XX亿元- 净资产:XX亿元三、财务结构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资产主要由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构成。
其中,流动资产占比最高,说明同仁堂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 流动资产:XX亿元,占比XX%- 固定资产:XX亿元,占比XX%- 无形资产:XX亿元,占比XX%- 长期投资:XX亿元,占比XX%(2)负债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负债主要由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构成。
流动负债占比相对较高,但长期负债占比相对较低,说明同仁堂的财务风险较低。
- 流动负债:XX亿元,占比XX%- 长期负债:XX亿元,占比XX%(3)所有者权益分析同仁堂的所有者权益主要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实收资本占比最高,说明同仁堂的资本实力较强。
- 实收资本:XX亿元,占比XX%- 资本公积:XX亿元,占比XX%- 盈余公积:XX亿元,占比XX%- 未分配利润:XX亿元,占比XX%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说明其市场竞争力较强,产品销售情况良好。
- 2019年营业收入:XX亿元- 2020年营业收入:XX亿元- 2021年营业收入:XX亿元(2)净利润分析同仁堂的净利润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其盈利能力较强。
- 2019年净利润:XX亿元- 2020年净利润:XX亿元- 2021年净利润:XX亿元(3)毛利率、净利率分析同仁堂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其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良好的盈利能力。
第1篇一、前言同仁堂作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1669年创立以来,同仁堂始终秉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理念,致力于传统中医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本文将基于同仁堂近年来的财务报告,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从同仁堂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资产结构较为稳定。
截至2021年末,同仁堂的总资产为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XX%,非流动资产占比XX%。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负债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负债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构成。
截至2021年末,流动负债占比XX%,长期负债占比XX%。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长期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分析同仁堂的所有者权益主要由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截至2021年末,所有者权益为XX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XX%。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市场拓展。
(2)营业成本分析2021年,同仁堂的营业成本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营业成本的增长主要源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结构调整。
(3)利润分析2021年,同仁堂实现净利润XX亿元,同比增长XX%。
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
三、经营成果分析1. 市场份额同仁堂作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市场份额一直位居前列。
近年来,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2. 产品结构同仁堂的产品结构以中成药为主,同时涉及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近年来,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仁堂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部分)一、公司简介同仁堂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创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
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系经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京体改发(1997)11 号批复批准,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于1997 年5 月29 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 万股,1997 年6 月18 日成立,注册资本200,000,000.00 元,股本200,000,000 股,并于1997 年6 月25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
根据公司2007 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以2007 年末总股本434,021,898 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按每10 股转增2 股,共转增86,804,380 股。
转增后股本总额为520,826,278 股。
注册资本变更为520,826,278.00 元。
二、会计报表分析我们就同仁堂07年年度报告对其进行横向(同行业)、纵向(前三年度)比较。
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巨潮资讯网。
(/)三、公司年度审计报告类型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03月21日对该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报告。
四、偿债能力分析(一)、偿债能力纵向分析我们选取了同仁堂近三年的年度报告,与其2007年年度报告进行纵向比较。
时间2007-12-31 2006-12-31 2005-12-31 2004-12-31流动比率(倍) 3.80 3.08 2.80 2.62速动比率(倍) 1.90 1.43 1.21 1.29利息保障倍数(倍)37.76 34.67 -120.53 25.99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315.23% 197.48% 188.97% 198.62%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例(%)0.99% 1.62% 1.79% 1.79%1、流动比率同仁堂的流动比率从2004年到2007年呈上升趋势。
同仁堂财务分析引言概述:同仁堂是中国最著名的中药企业之一,成立于1669年,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同仁堂的财务状况对于投资者和分析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对同仁堂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正文内容:1. 资产负债表分析1.1 资产分析同仁堂的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固定资产包括房地产、设备等。
通过分析同仁堂的资产结构,可以了解其资金运作情况和资产配置情况。
1.2 负债分析同仁堂的负债主要包括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
短期负债包括对付账款、短期借款等,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对付债券等。
通过分析同仁堂的负债结构,可以了解其债务偿还能力和财务风险情况。
1.3 净资产分析同仁堂的净资产是指公司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通过分析同仁堂的净资产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其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2. 利润表分析2.1 营业收入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是指公司从主营业务中所获得的收入。
通过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其市场竞争力和销售情况。
2.2 成本分析同仁堂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销售费用等。
通过分析同仁堂的成本结构,可以了解其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的变动情况。
2.3 利润分析同仁堂的利润是指公司减去成本和费用后的赢余。
通过分析同仁堂的利润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其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3. 现金流量表分析3.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同仁堂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指公司从日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通过分析同仁堂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以了解其经营能力和现金流动情况。
3.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同仁堂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公司从投资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通过分析同仁堂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可以了解其投资决策和资本运作情况。
3.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同仁堂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公司从筹资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通过分析同仁堂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可以了解其融资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财务管理课程实习报告班级: 110060402小组编号: 04小组成员:指导老师:罗平时间: 2013.7.1—2013.7.5目录一、公司简介 (3)(一)公司背景简介 (3)(二)公司文化理念 (3)二、行业及环境分析 (4)(一)公司行业分析 (4)(二)公司环境分析 (5)三、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独立董事 (6)(一)2010年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图 (6)(二)2011年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图 (6)(三)2012年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图 (6)(四)独立董事 (7)四、三大报表的分析 (8)(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8)(二)利润表分析 (9)(三)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11)五、财务分析 (13)(一)短期偿债能力 (13)(二)长期偿债能力 (14)(三)营运能力分析 (15)(四)盈利能力分析 (16)(五)发展能力分析 (21)(六)杜邦分析 (21)六、三年内筹资与投资的变化 (24)七、对同仁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4)八、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年报披露信息的完整性、充分性 (25)九、同仁堂价值评估 (26)(一)核心竞争力 (26)(二)行业地位 (27)(三)成长性分析 (27)(四)盈利能力 (27)(五)公司治理 (28)(六)财务健康度 (28)(七)EVA(股东增加值) (28)(八)机构认同度 (28)(九)市场强度 (28)(十)VAR价值(风险价值) (28)(十一)流动性 (29)(十二)安全边际 (29)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分析一、公司简介(一)公司背景简介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始创于1669年,百年老店,有很强的信誉与品牌资产。
自1997年以来,同仁堂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经济指标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了每五年翻一番。
同仁堂的经营范围虽然比较广,它的主营业务收入非常集中,收入集中来源于药品收入,也就是中药收入。
近三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逐年上升,总体上呈现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料想2012年后会平稳繁忙的上升。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概述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 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公司经营范围: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一、历史比较分析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006年、2007年财务报表见如下附表1---附表3:计算指标:1. 总资产周转率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396505176.26÷(3815658561.60+3779880131.84)/2=0.63103(次)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702850939.13÷(4194676558.16+3815658561.60)/2=0.67484(次)2、总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360÷0.63103=570(天)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360÷0.67484=533(天)3、流动资产周转率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2396505176.26÷(2481093657.19+2573271458.27)/2=0.94829(次)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2702850939.13÷(2573271458.27+3007190421.08)/2=0.96868(次)4、流动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360÷0.94829=380(天)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360÷0.96868=372(天)5、固定资产周转率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2=2396505176.26÷(1243336292.67+1214237226.46)/2=1.95030(次)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2=2702850939.13÷(1214237226.46+1078648247.53)/2=2.35760(次)6、固定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360÷1.95030=185(天)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360÷2.35760=153(天)7、应收账款周转率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396505176.26÷(338392799.19+268492556.98)/2=8.90729(次)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702850939.13÷(268492556.98+339918440.25)/2=8.88495(次)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8.90729=41(天)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8.88495=40(天)9、(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006年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2396505176.26÷(1409118556.67+1380590280.37)/2=1.71810(次)2007年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2702850939.13÷(1380590280.37+1501477547.58)/2=1.87563(次)2006年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360÷1.71810=210(天) 2007年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360÷1.87563=192(天)二、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分析如下:总的来说,同仁堂的资产运用状况发展趋势较好。
第1篇一、引言同仁堂,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传统中医药企业之一,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产品以高品质、疗效显著而闻名。
本报告通过对同仁堂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评估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率,为投资者、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资产结构主要由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负债构成。
其中,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具体来看:(1)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近年来,公司流动资产规模逐年增长,说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充足。
(2)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固定资产规模稳定,说明公司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3)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近年来,公司负债规模逐年增长,但负债率相对较低,表明公司财务风险可控。
2. 负债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负债主要由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构成。
流动负债占比较高,表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具体来看:(1)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近年来,公司流动负债规模逐年增长,但增速低于流动资产,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增强。
(2)长期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等。
近年来,公司长期负债规模相对稳定,表明公司长期偿债压力较小。
(二)利润表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主要由中药产品销售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构成。
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表明公司市场竞争力较强。
2. 营业成本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近年来,公司营业成本逐年增长,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说明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好。
3. 利润分析同仁堂的利润主要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构成。
近年来,公司利润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同仁堂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
同仁堂财务分析一、引言同仁堂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中药企业,其财务状况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同仁堂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和财务风险评估等方面,以提供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一个全面了解同仁堂财务状况的参考。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同仁堂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了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情况。
根据最近发布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总资产为X亿元,总负债为Y亿元,股东权益为Z亿元。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2. 利润表分析同仁堂的利润表显示了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情况。
根据最近发布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营业收入为A亿元,净利润为B亿元。
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三、财务比率分析1. 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评估公司偿还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偿债能力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
根据最近发布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流动比率为C,速动比率为D,利息保障倍数为E。
通过对偿债能力比率的分析,可以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和债务风险。
2. 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盈利能力比率包括净利润率、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等。
根据最近发布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净利润率为F,毛利率为G,销售利润率为H。
通过对盈利能力比率的分析,可以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3. 资本结构分析资本结构是评估公司资本来源和资本运作状况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资本结构比率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债务比率和股东权益比率等。
根据最近发布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资产负债率为I,长期债务比率为J,股东权益比率为K。
通过对资本结构比率的分析,可以评估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财务稳定性。
四、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评估是评估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
1. 题目:偿债能力分析答题要求:1.从提供的资料中选择一个公司,并以选定公司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2.除了题目提供的基础资料外,学生必须自己从各种渠道搜集选定公司的其他相关资料(包括同行业资料)。
3.根据各次考核任务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必要的指标计算及分析说明,并作出相应结论。
4.由于本课程的四次考核任务具有连贯性,因此学生第一次选定题目资料所提供的某个公司后,后面各次考核都必须针对同一公司进行分析。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概述(一)北京同仁堂简介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的评比中蝉联第四、第五届排名第一,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创业板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的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1032工程”。
同仁堂人有信心有能力把同仁堂集团建设成为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通过全面提升同仁堂现有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同仁堂人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弘扬同仁堂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药事业做出贡献。
(二)北京同仁堂上市概述公司经营范围: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同仁堂财务分析一、公司概况同仁堂是中国知名的中药企业,成立于1669年,总部位于北京市。
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以及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
同仁堂拥有多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并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
作为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同仁堂在中国市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誉。
二、财务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同仁堂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了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总资产为100亿元,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
总负债为60亿元,包括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和其他负债。
净资产为40亿元,反映了公司的净值。
2. 利润表分析同仁堂的利润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经营业绩。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总收入为30亿元,包括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
总成本为20亿元,包括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
净利润为10亿元,反映了公司在该期间内的净收益。
3. 现金流量表分析同仁堂的现金流量表显示了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表,同仁堂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亿元,反映了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亿元,反映了公司在该期间内进行的投资活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亿元,反映了公司在该期间内进行的筹资活动。
4. 财务比率分析通过对同仁堂的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例如,利润率可以帮助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可以评估公司的财务风险,现金流量比率可以评估公司的现金流动性。
根据财务报表数据计算的财务比率将为投资者和分析师提供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
5. 市场分析同仁堂的股票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交易,市场表现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公司股票的价格走势、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可以评估投资者对公司的预期和市场对公司的估值情况。
三、结论综合以上财务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同仁堂在财务状况方面表现良好,拥有稳定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净资产较高。
qiyekejiyufazhan
【摘要】文章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对象,首先通过对其2015~2018
年财务年度报表和相关营运指标进行分析,得出该公司总体经营状态良好、自有资金充裕的同时,在生产经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的结论,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资产【中图分类号】F406.7;F426.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4-0217-02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探析
闫文静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1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经有350年的历史,在我国中医药行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仁堂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使得它虽历经风雨,但美誉流传于海内外,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青睐。
2同仁堂基本财务数据分析
2.1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分析。
从资产规模来看,同仁堂资产总额从2015年的1433986.92万元增加为2018年的2026495.16万元,资产不断增加,说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流动资产从1139198万元元增加到1599815.98万元,提高了1.4倍;非流动资产从294788万元增加到426679万元,也提高了1.4倍。
说明企业在过去的4年中进行了扩大再生产,进入蓬勃发展期。
从资产流动性来看,同仁堂货币资金占资产的比重在30%左右,一方面说明企业拥有的储备资金多,经营风险小,有很强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另一方面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地利用货币资金,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之产生了机会成本和蒙受通货膨胀的损失。
同仁堂的应收票据均为银行承兑汇票,所以出现坏账的概率较小,从2015年32538.23万元到2018年81726.76万元,远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
说明企业的销售回款能力较强,对下游的掌控能力增强;同时也说明,企业把大多数的应收账款通过应收票据收回,如果企业出现突发状况需要大量的现金,而应收票据的贴现又会形成财务费用,从而造成公司损失。
非流动资产中,同仁堂固定资产占资产比率最大,基本保持在18%以上,分析同仁堂财务报表发现,增加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主要为同仁堂的子公司。
由于同仁堂属于医药企业,固定资产对于企业的持续经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固定资产的多少一定要与企业的规模形成一定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结合同仁堂报表可以得出,不断增加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正是为了满足企业扩大再发展的需要。
(2)负债分析。
2015~2018年,同仁堂的总负债不断增加,从340948.4万元增加到610397.14万元。
从结构来看,同仁堂95%以上负债是流动负债,且10%以上都是短期借款。
在流动负债中,绝大部分来自银行筹资,也就是说,1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是公司的主要融资手段,结合同仁堂整体经营情况来看,由于企业的流动资产远远大于企业的流动负债,所以企业没有负债还款压力。
(3)所有者权益分析。
同仁堂的所有者权益逐年增加,说明企业自有资金增多,经济实力增强,没有偿债压力并拥有好的抗风险能力。
2.2同仁堂利润表分析
同仁堂的利润以经常性的营业利润为主,2015~2018年均占利润总额的90%以上。
营业外收支起伏不定,也从侧面说明企业收益是以主营业务为主。
企业经营销售能力在2015年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在2016年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净利润没有跟随营业利润得到大幅增长,说明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瑕疵,没有有效利用资源。
企业的利润总额始终呈现提升状态,说明同仁堂在中医药行业占有优越的地位。
营业总成本也逐年升高,主要是逐年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期间费用造成的。
2.3同仁堂现金流量表分析
从经营活动來看,从2015~2018年呈“U ”字形变动,2016年有所下降后,2017年又恢复增长。
说明企业提升了经营活动能力,对销售商的应收账款回款能力也逐渐增强。
从投资活动来看,从2015~2018年,投资活动的净额均为负数,主要是由于同仁堂合营企业印尼有限公司、泰文隆有限公司和保宁株式会社的连年亏损导致。
说明同仁堂在进行投资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对方的风险因素,盲目投资导致企业蒙受巨额损失。
从筹资活动来看,同仁堂2015~2018年的数额变动较大,主要是由于企业为满足其正常经营需要的经营方案所致。
【作者简介】闫文静,女,山西阳高人,贵州财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本与管理会计。
217
3同仁堂财务能力分析
3.1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015~2018年期间,同仁堂短期偿债能力不断增强。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很高,说明企业管理高层思想保守,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被拉低,筹资成本升高,影响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2015~2018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下降,说明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产权比率有所上升,结合年度报表可知,企业于2016与银行签订了价值为2800万元的短期借款用于企业扩大再发展,借款期限为一年,但是鉴于企业拥有的大量自有流动资金和每年不断提高的营业收入可知,该笔短期借款不会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
3.2营运能力分析
同仁堂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4.51降至7.37,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款的速度逐年下降,企业营运资金过多反映在应收账款上,公司管理高层经营效率较低,最终导致发生坏账的风险增较大。
同仁堂总资产周转率整体呈现下滑的趋势,这是由于行业特点所造成的。
中药的制作周期长,从原材料的采摘、晾晒再到制造,程序繁多。
同仁堂总资产周转率下滑速度和幅度均不是很大,还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同仁堂在同行业中处于中上等地位。
3.3盈利能力分析
同仁堂销售净利率呈上升的趋势,说明企业发展良好,每1元的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逐年增多;总资产净利率在2016年后开始降低,主要是企业在2016年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生产设备、在建工程等项目造成的。
但是,同行业总资产净利率基本为12%,同仁堂距离此指标还存在差距,说明其资产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资产带来的利润水平低,这是企业未来必须关注的方向。
3.4发展能力分析
2015~2018年,同仁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年呈“U”形增长,说明此3年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且正在慢慢过渡到成熟期;净利润增长率持续直线式下降,说明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减弱,这主要是中药行业制药原材料的价值上涨和企业投资损失引起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说明企业对闲置资产的管理不善,没有为企业带来经济利润。
4对同仁堂综合评价
4.1同仁堂的优点
同仁堂近5年来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总体上升,企业发展空间较;主营业务销售呈上升的状态,销售业绩突出,竞争能力较强,盈利能力强;同仁堂把经营活动视为主要活动,经营业绩好,资金充裕,拥有生产所需资金,基本没有还款压力。
4.2同仁堂存在的问题
同仁堂缺乏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存货周转率不高,管理能力差;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太高,影响了企业的销售净利率;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流动资金占比太大。
5改进建议
(1)提升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
同仁堂应该借助其良好的品牌效益和在中药行业的优越地位提升其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
对于上游,建议加强对品牌的包装,增加自身的资信度;对于下游,加强对分销商的管理,制定具体的产业政策,加快应收账款周转率。
(2)加强企业存货管理,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虽然中药行业的存货周转率都特别低,但是同仁堂可以通过制订具体的存货管理计划规划企业存货。
比如,通过比较企业的具体销售情况制订年度、季度存货购买计划及药品制造数额等。
这样可以减少存货的积压呆滞,减少流动资金的无效占用。
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对企业存货进行供销的一体化管理,比如可以指定长期的供应商合作伙伴为其提供原材料,而实际上供应商听从企业安排进货。
(3)降低企业成本,加强成本控制。
建议可以采取开源节流的方法,降低企业的期间费用;处置一些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和原材料;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产的有效使用率。
(4)改变现有资金结构。
现有资金中流动资产占比太高,虽然保障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但是却反映出企业资金运营不当的问题,大量资金闲置,产生机会成本。
因此,企业应寻找好的投资项目或者通过短期借款等方式改变资金结构。
参考文献
[1]曾德麟基于企业价值观视角的长寿企业研究——
—以北京同仁堂集团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3(6)
[2]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教程与案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葛家樹,刘峰论企业财务报告的性质及其信息的基本特征[J]会计研究,2001(12)
[责任编辑:高海明]
218
qiyekejiyufa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