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课时重力弹力摩擦力课时训练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384.50 KB
- 文档页数:6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的全部内容。
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其中1~9为单选,10~13为多选)1.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或质量分布无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A解析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所以A正确,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汽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也就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D错误。
2。
[2018·雅礼模拟]质量为m A和m B的小球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L1和L2连接如图,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分别为x1和x2,则( )A.只要m A=m B,有x1=x2B.只要m A>m B,有x1<x2C.只要m A〈m B,有x1〈x2D.只要不超出弹性限度,始终有x1>x2答案D解析由于kx2=m B g,kx1=(m A+m B)g,故x1>x2,所以D正确。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时作业(含解析)重力弹力摩擦力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上B.物体上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无论运动状态如何,其所受重力都一样大解析:均匀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上,而非均匀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上,选项A 错误;物体上各处都受到重力,选项B错误;由于物体的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则知物体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等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选项C错误;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g相同,物体的重力G=mg相同,选项D正确.答案:D2.S1和S2分别表示劲度系数为k1和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两个小物块,m a>m b,将弹簧与物块按右图所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解析: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当F=(m a+m b)g一定时,k和x成反比,故S2在上,上边弹簧最长;S1在下,当k一定时,F=mg和x成正比,故a在下,b在上,D正确.答案:D3.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倾斜的传送带上,它能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下做匀速运动,下列关于物体A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B.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C.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不受摩擦力作用D.无论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还是向下运动,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均相同解析:无论传送带向上还是向下运动,物体A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有相对于传送带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传送带对物体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 f=mg sin θ,所以D正确.答案:D4.(2016·高考海南卷)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与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则( )A.f1=0,f2≠0,f3≠0B.f1≠0,f2=0,f3=0C.f1≠0,f2≠0,f3=0D.f1≠0,f2≠0,f3≠0解析:对a、b、P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相对地面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f3=0;将a和b看成一个整体,ab整体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故b与P之间有摩擦力,即f2≠0;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由于a处于静止状态,a相对于b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a和b之间存在摩擦力作用,即f1≠0,故选项C正确.答案:C5.(多选)如图甲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有一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拉力F在如图乙所示的范围内变化,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 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若t=0时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随F减小,F f增大,当F反向后,F f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增大,D正确;若t=0时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随F减小,F f减小,在F=0前,F f变为沿斜面向上,B正确.答案:BD6.如图所示,质量为m B=2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A=22 kg的木箱A 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 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 )A.0.3 B.0.4C.0.5 D.0.6解析:对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得,F T cos θ=F f1①,F N1+F T sin θ=m A g②,F f1=μ1F N1③,由①②③得F T=100 N,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题意得F T cos θ+F f2=F④,F N2+F T sin θ=(m A+m B)g⑤,F f2=μ2F N2⑥,由④⑤⑥得μ2=0.3,故A选项正确.答案:A7.(多选)(2019·湖南常德模拟)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细棒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棒与水平面成37°角,棒上各穿有一个质量为m 的相同小球,两球用轻质弹簧连接,两小球在图中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与水平面平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弹簧处于拉伸状态B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C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4mg D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8mg 解析:以左侧小球为研究对象,假如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对该球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小球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棒的弹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这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则小球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与题设矛盾,所以弹簧一定处于拉伸状态,故A 正确,B 错误;根据平衡条件得F cos 37°=mg sin 37°,解得弹簧的弹力大小F =34mg ,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AC8.(2019·陕西西安联考)如图所示,物体A 、B 置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物体A 、B 用一跨过动滑轮的细绳相连,现用逐渐增大的力向上提升滑轮,某时刻拉A 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拉B 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此时A 、B 两物体刚好处于平衡状态,则A 、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 m B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cos 37°=0.8)( )A.4μ+33μ+4 B.3μ+44μ+3 C.4μ-33μ-4 D.3μ-44μ-3解析:设绳中张力为F ,对A 应用平衡条件可得F cos 53°=μ(m A g -F sin 53°),对B 应用平衡条件可得F cos 37°=μ(m B g -F sin 37°),以上两式联立可解得m A m B =4μ+33μ+4,选项A 正确.答案:A。
1 重力弹力摩擦力选择题(1~9题为单项选择题,10~14题为多项选择题)1.(2016·江苏南京模拟)如图1所示,物体A和B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分别为9 N和4 N,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不考虑摩擦,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图1A.9 N B.4 N C.5 N D.13 N解析由题图可知细线中拉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而弹簧两侧受力相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所以读数为4 N。
答案 B2.大小相等的力F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使物体能沿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匀速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最大的是()解析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有:f A=F,f B=F cos 30°,f C=F cos 30°,f D=F cos 60°,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最大的是A。
答案 A3.如图2所示,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F=6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 NB.当木块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水平拉力大于6 NC.当用8 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 ND .将水平拉力F 撤去后,木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小答案 A4.如图3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物块位于水平面上。
A 、B 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点,A 、B 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 1、x 2。
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 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图3A.F f mx 1+x 2 B.2F f m x 1+x 2 C.2F f m x 2-x 1 D.F f m x 2-x 1解析 设弹簧原长为L ,由胡克定律知对物块离墙壁最近的点有k (L -x 1)=F f m ,对物块离墙壁最远的点有k (x 2-L )=F f m ,联立解得k =2F f m x 2-x 1,选项C 正确。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1.(08786114)(2018·湖南湘潭一中、桃源一中、澧县一中、岳阳一中联考)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D.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解析:A [小球必定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但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假设有弹力,小球将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与题设条件矛盾,故A正确.]2.(08786115)(2018·宁夏石嘴山三中期末)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A、B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A。
错误!B。
错误! C.错误! D.错误!解析:A [对其中一个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mg tan 错误!,根据胡克定律可得F=kx,联立两式解得x=错误!,A正确.]3.(08786116)(2018·重庆南开中学期中)如图所示,光滑竖直墙壁上有一颗钉子,分两次用长短不同的轻绳将同一个足球挂在该钉子上,足球分别静止在A、B两点,绳子拉力分别为T A和T B,墙对足球的支持力分别为N A和N B,则( )A.T A〈T B,N A〈N B B.T A>T B,N A<N BC.T A〈T B,N A>N B D.T A>T B,N A>N B解析:D [对足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由三力平衡可得:T cos θ=G,T sin θ=N,绳的拉力T=错误!,墙壁对足球的弹力N=G tan θ,可知θ越大,T、N均越大,则有T A>T B,N A〉N B,故D正确.]4.(2018·江苏常州高级中学阶段调研)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A。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课时重力弹力摩擦力课时训练教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课时重力弹力摩擦力课时训练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课时重力弹力摩擦力课时训练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重力弹力摩擦力1。
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B。
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
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解析: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是所受引力的一个分力,两者一般不相等,A错误.压力和重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力,B错误。
由平衡条件知,细线拉力和重力平衡,重心在重力作用线上,C正确.重心跟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不一定在物体上,D错误。
2。
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B。
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
图(丙)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一定能被看作质点D。
图(丁)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解析:(甲)图中,足球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大小,不能说弹力就是重力,故A错误.(乙)图中,两个足球虽相互接触但无挤压,没有弹性形变,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故B错误。
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考点一重力、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重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
(2)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力①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②产生的条件:a.物体间直接接触;b.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③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胡克定律①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②表达式:F=kx。
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的性质决定,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思维诊断](1)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2)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不可能不在这个物体上。
()(3)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不仅大小变大,而且方向也变了。
()(4)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5)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6)F=kx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答案:(1)×(2)×(3)√(4)√(5)×(6)×[题组训练]1.[对重力概念的理解](多选)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解析: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所以A正确,B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汽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D错误。
第1课时重力弹力摩擦力
1.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B.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
线上
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解析: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是所受引力的一个分力,两者一般不相等,A错误.压力和重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力,B错误.由平衡条件知,细线拉力和重力平衡,重心在重力作用线
上,C正确.重心跟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不一定在物体上,D
错误.
2.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青
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C.图(丙)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一定能被看作质点
D.图(丁)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
解析:(甲)图中,足球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大小,不能说弹力就是重力,故A错
误.(乙)图中,两个足球虽相互接触但无挤压,没有弹性形变,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故B错误.(丙)图中,对于即将被踢出的足球,若研究脚的弹力时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丁)图中,落入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因为球网发生了形变,故D正确.
3.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搁在光滑方形槽中,则长方体木块除重力外还受到弹力的个数是(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长方体木块搁在光滑方形槽中,与槽接触的地方有三处,并且都有相互作用,故长方体木块除重力外还受到3个弹力的作用,选项C
正确.
4.(2018·上海浦东模拟)如图,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A )
解析:A,B在竖直下落过程中与墙面没有弹力,所以也没有摩擦力,A,B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均只受重力,故A正确.
5.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F=6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 N
B.若木块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水平拉力大
于6 N
C.若用8 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 N
D.将水平拉力F撤去后,木块运动得越来越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解析:当木块以任意速度运动时,无论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均相等,且等于它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 N,A正确,B,C,D 错误.
6.(多选)水平的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将一滑块轻轻地放在A 点,开始时滑块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时滑动停止,之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B端.在传送过程中,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情况为( BC )
A.在AC段为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为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解析:在AC段滑块向右加速运动,加速度向右,故合力向右,即滑动摩擦力向右,A错误,B正确;在CB段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即摩擦力为零,C正确,D错误.
7.(2018·山东济宁模拟)(多选)如图所示,小球A的重力为G=20 N,上端被竖直悬线挂于O 点,下端与水平桌面相接触,悬线对球A、水平桌面对球A的弹力大小可能是( ABC )
A.0,G
B.G,0
C.,
D.,
解析:球A处于静止状态,球A所受的力为平衡力,即线对球的拉力T和桌面对球的支持力N 的合力与重力G平衡,即T+N=G,D错误;若线恰好伸直,则T=0,N=G,A正确;若球刚好离开桌面,
则N=0,T=G,B正确;也可能N=T=,C正确.
8.(2017·贵州贵阳期末)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
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
A.一直增大
B.保持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物块P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物块P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增大,而物块保持静止不动,故沿木板向上的静摩擦力增大,选项A正确.
9.导学号 58826025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物块位于水平
面上.A,B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点,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1,x2.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ax,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C )
A. B.
C. D.
解析:物块在离墙壁的最近和最远点,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 max,由平衡条件可
得f max=k(l0-x1),f max=k(x2-l0),解得k=,C
正确.
10.导学号 58826026(多选)如图所示,地面粗糙,A,B两同学站在地上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
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
C.甲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乙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解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甲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F,乙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甲方式中A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B同学为0;乙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故选项B,D正确.
11.导学号 58826027(2018·重庆南开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相等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上放着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mg
B.A,B,C有可能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F
D.不管F多大,木板B一定会保持静止
解析:当拉力F较小时,A,B,C都处于静止状态,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零,选项A错误;设A,B 的质量均为M,先对木板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压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A对B向右的摩擦力f AB和地面对B向左的摩擦力f DB,由于A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μ(m+M)g小于地面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μ(m+2M)g,故木板B一定保持静止,当F较小时,
A,B,C保持相对静止,对A,C整体分析,B对A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的大小,选项D正确,B,C 错误.
12.(2018·山东聊城模拟)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
态.求:
(1)这时两弹簧的总长;
(2)若有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m2的压力.
解析:(1)设上面弹簧受到的弹力为F1,伸长量为Δx1,下面弹簧受到的弹力为F2,伸长量为Δx2,由物体的平衡及胡克定律有
F1=(m1+m2)g=k1Δx1,
得Δx1=,
F2=m2g=k2Δx2,
得Δx2=.
所以总长为L=L1+L2+Δx1+Δx2
=L1+L2++.(2)要使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必须是上面弹
簧伸长Δx,下面弹簧缩短Δx.
对m2:N=k2Δx+m2g,
对m1:m1g=k1Δx+k2Δx.
解得N=m2g+m1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N′=N=m2g+m1g.
答案:(1)L1+L2++
(2)m2g+m1g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1=5 kg的滑块静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F=30 N 推滑块,使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已知斜面体质量为m2=10 kg,且始终静止,取g=10 m/s2,求: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解析:(1)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在平行斜面的方向上,有F=m1gsin 30°+f,
可得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f=5 N,方向沿斜面向下.
(2)因两个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故可以将滑块与斜面体当作一个整体,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f地=Fcos 30°
竖直方向:N地=(m1+m2)g-Fsin 30°
解得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地=15 N,方向水平向左;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N地=135 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1)5 N,方向沿斜面向下
(2)15 N,方向水平向左,135 N,方向竖直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