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导线测量
- 格式:docx
- 大小:100.13 KB
- 文档页数:11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大地水准线或者测量封闭曲线的导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方法。
下面将从测量方法和测量步骤两个方面对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进行详细介绍。
一、测量方法1.选择合适的全站仪首先要选择一台精度高、性能稳定的全站仪,确保全站仪的仪器误差和观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设置测量基准点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基准点,确保基准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闭合导线测量奠定基础。
3.设置测量工作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全站仪的测量工作模式,包括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两种模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安装、调试全站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和三脚架,安装全站仪,并对全站仪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根据测量要求,进行闭合导线测量,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完整性。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单站测量或者双站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步骤1.准备工作在开始测量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清理基准点和测量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基准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固定基准点和移动基准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安装全站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和三脚架,安装全站仪,并对全站仪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选择测量模式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包括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两种模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根据测量要求,开始闭合导线测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站测量或者双站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大地水准线或者测量封闭曲线的导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全站仪、设置测量基准点、设置测量工作模式、安装、调试全站仪和开始测量等步骤,可以确保闭合导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和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最新版)
目录
1.闭合导线测量的概述
2.闭合导线测量的成果计算表的构成
3.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的具体应用
4.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的优点与局限性
正文
1.闭合导线测量的概述
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测量方法,主要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
通过测量闭合导线中的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从而为电路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2.闭合导线测量的成果计算表的构成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电流:闭合导线中的电流,可以通过测量仪器直接读取。
- 电压:闭合导线中的电压,也可以通过测量仪器直接读取。
- 电阻:闭合导线中的电阻,可以通过公式 R=U/I 计算得出。
- 电感:闭合导线中的电感,可以通过公式 L=U/I*cos(ωt) 计算得出,其中ω为角频率,t 为时间。
- 电容:闭合导线中的电容,可以通过公式 C=Q/V 计算得出,其中 Q 为电荷量,V 为电压。
3.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的具体应用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在电路设计和优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
测量闭合导线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可以对电路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计算,从而为电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4.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的优点与局限性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的优点主要包括: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好、操作简单等。
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一、引言闭合导线测量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电气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导线的电阻和电抗等参数。
通过闭合导线测量,可以准确评估电力系统的电气性能,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方法。
二、准备工作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应确保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包括万用表、电流源、电压源等。
其次,应清理测量线路,确保导线表面没有杂质和氧化物,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应确认测量线路的接线正确,避免因接线错误而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三、测量电阻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一步是测量导线的电阻。
在测量电阻之前,应先将电流源与导线相连,然后将万用表的电压档位调至最小,接入测量回路。
在测量过程中,应逐渐增加电流源的输出电流,直至达到预定值。
此时,读取万用表上的电压值,即为导线的电阻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电流稳定,避免因电流波动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四、测量电抗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二步是测量导线的电抗。
在测量电抗之前,应将电流源与导线相连,然后将万用表的电压档位调至最大,接入测量回路。
在测量过程中,应逐渐增加电流源的输出电流,直至达到预定值。
此时,读取万用表上的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接下来,将电源的频率调节至所需频率,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所有频率下的电压值。
通过对比不同频率下的电压值,可以计算出导线的电抗值。
五、数据处理在完成闭合导线测量后,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应计算出导线的电阻和电抗的平均值,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其次,应根据测量结果评估导线的电气性能,如导线的负载能力和传输能力等。
最后,应将测量数据整理成报告形式,以备日后参考和使用。
六、注意事项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应保持测量环境的稳定,避免外部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其次,应按照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用于确定地面上任何两点之间的距离、高程和方位的测量方法。
下面是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的详细步骤。
1.设置仪器:在测量前,先设置全站仪高度和仪器水平。
仪器水平可以使用内置的气泡水平仪或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校准。
2.选择目标点: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需要选择至少两个目标点。
这些点应该位于你所要测量的区域内,并且应该足够平坦和稳定,以确保精确测量。
3.测量第一个目标点:使用全站仪,测量第一个目标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
在测量垂直角时,应该确保测量棒的底部是水平的,并且与目标点的水平面垂直。
4.测量第二个目标点:从第一个目标点移动到第二个目标点,并使用全站仪测量其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
在测量垂直角和水平角时,应该确保测量棒的底部是水平的,并且与目标点的水平面垂直。
5.计算闭合差:在完成第二个目标点的测量后,计算闭合差。
闭合差是指从第一个目标点到第二个目标点的距离与从第二个目标点到第一个目标点的距离之间的差异。
如果闭合差小于仪器的规定误差,则说明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6.记录和分析数据:在完成测量后,应该记录所有数据并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来计算距离、高程和方位。
7.纠正误差:如果发现测量结果存在误差,则需要进行纠正。
可以通过重新校准仪器、更换测量棒或调整目标点的位置来纠正误差。
8.再次测量:在纠正误差后,应该再次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总之,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需要仔细的准备和技术知识,但可以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测量任务。
闭合导线测量步骤一、引言闭合导线测量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测试工作,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接地质量和系统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测试的闭合导线,包括接地极和回路。
2. 检查测试仪器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3. 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测量步骤1. 接地导线的准备a. 清理接地极的表面,确保与土壤有良好的接触。
b. 将接地极与测试仪器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c. 检查接地极到测试仪器的导线,确保导线无损坏。
2. 回路的准备a. 检查回路的接线端子,确保连接牢固。
b. 将回路与测试仪器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c. 检查回路到测试仪器的导线,确保导线无损坏。
3. 测量参数的设置a.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测试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参数。
b. 检查测试仪器的显示屏,确保参数设置正确。
4. 开始测量a. 打开测试仪器的电源,确保其正常运行。
b. 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开始进行测量。
c. 测量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的指示和显示,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5. 测量结果的记录和分析a. 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测量数值和测量时间。
b.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判断接地质量和系统的安全性能。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前,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接地极和回路与测试仪器的连接牢固,避免因松动而影响测量结果。
3. 测量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器的指示和显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4. 测量结果的记录要详细准确,便于后续数据分析和比较。
5. 在分析测量结果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和标准要求,综合判断接地质量和系统的安全性能。
五、总结闭合导线测量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测试工作,对于确保电力设备的接地质量和系统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介绍的闭合导线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指导和提高闭合导线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实验报告【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实验报告】1. 导言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是地理测量学中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测量、道路建设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方法,掌握实地测量技术和仪器的操作,以及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方法。
2. 实验步骤2.1 仪器准备在进行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前,需要确保仪器的准备和检查工作。
检查水准仪的调节状况,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校准水准仪的视轴垂直度,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2.2 测量操作2.2.1 设置基准点选取适当位置作为基准点,并参照水准点的要求进行设置。
将基准点作为起点,确定闭合回路的起始位置。
2.2.2 观测水准线使用水准仪观测测量线上各个水准点的读数,并注意记录每个站点的标记。
观测时,应注意仪器的水平放置、稳定和操作的准确性。
2.2.3 测量回路观测完成对闭合回路的水准观测后,返回基准点,再次观测基准点的读数。
若回路闭合良好,则两次观测结果应相差不大。
2.3 数据处理2.3.1 导线高程计算根据观测记录的读数,利用高差法或正反算法计算闭合回路上各个水准点的导线高程。
2.3.2 误差分析通过对导线高程计算结果的比较,可以评估实际测量误差的大小。
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气压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大气误差等。
3. 结果和讨论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完成了闭合导线水准测量的全部步骤,并获得了多个水准点的导线高程数据。
通过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3.1 导线高程水平的准确性通过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闭合回路的测量结果相差较小,说明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较高。
这为后续工程项目的高程测量提供了可靠的基准。
3.2 误差来源和控制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温度和气压的变化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此,我们在观测中应注意并记录相关环境参数,以便在数据处理中进行修正。
4. 总结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地理测量方法,适用于许多工程和建筑领域。
闭合导线测量方法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导线的电阻和电导率。
在电力系统中,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准确地了解导线的电气性能,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仪器设备,包括电流源、电压表、接地电极等。
在测量之前,要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进行闭合导线测量的步骤如下:1. 首先,将电流源连接到待测导线的一端,并设置合适的电流值。
通常情况下,电流值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待测导线的额定电流和导线截面积,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电流对导线造成损坏或测量误差。
2. 然后,将电压表连接到导线的另一端,并记录下测量值。
在记录测量值时,要注意排除外界干扰,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接着,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可以计算出导线的电阻值。
电阻值的计算公式为 R=U/I,其中R为电阻值,U为电压值,I为电流值。
4. 最后,根据测量得到的电阻值,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导线的电导率。
电导率是导线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导线导电能力的强弱,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时要保持导线处于闭合状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短路等事故的发生。
3. 测量完成后,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及时的清洁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之,闭合导线测量是一项重要的电气测量方法,通过合理的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准确地了解导线的电气性能,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介绍的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闭合导线测量是其中的一种常见测量方法。
闭合导线测量是通过对导线的长度和方位角进行测量,来确定导线的位置和形状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一步是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
起点是指测量的起始位置,终点是指测量的结束位置。
通常情况下,起点和终点会选取在地面上容易确定的地标物上,比如建筑物的墙角、柱子等。
确定好起点和终点后,就可以开始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了。
第二步:设置测量基线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二步是设置测量基线。
基线是指用来测量导线长度的参考线。
在闭合导线测量中,通常会选择一条已知长度的线段作为基线。
基线的选择要考虑其长度适中,方便测量和计算。
设置好基线后,就可以进行导线长度的测量了。
第三步:测量导线长度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三步是测量导线长度。
在测量导线长度时,通常会使用测量仪器,比如全站仪、电子测距仪等。
测量仪器会通过测量仪器自身的功能和原理,来精确测量导线的长度。
在测量导线长度时,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度和误差,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第四步:测量导线方位角闭合导线测量的第四步是测量导线方位角。
方位角是指导线与某一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测量导线方位角时,通常会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通过观测参考方向和导线方向之间的夹角来确定导线的方位角。
测量导线方位角时,需要注意仪器的精度和误差,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第五步:计算导线的坐标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五步是计算导线的坐标。
在测量导线长度和方位角后,可以利用三角测量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算来确定导线的坐标。
计算导线坐标时,需要使用三角函数和三角测量的相关公式,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推导。
计算导线坐标时,需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并进行相应的校验。
第六步:检查闭合精度闭合导线测量的最后一步是检查闭合精度。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人为因素等原因,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第二节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
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闭合导线测量步骤简介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电工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电阻、电压和电流等电路参数。
在闭合导线测量中,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进行准确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步骤及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步骤第一步:准备测试设备和材料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测试设备和材料:1.电阻测量仪表:用于测量电路的电阻。
2.电源:提供电流给待测电路。
3.测量导线:连接电路和测量仪表。
确保测试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良好,并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步:断开电路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之前,要确保待测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断开电路的目的是消除其他干扰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三步:连接电阻测量仪表将电阻测量仪表的测试引线与待测电路的两端连接。
确保连接牢固且不松动,以保证稳定的电阻测量。
第四步:接通电源接通电源,将电流引入待测电路。
根据待测电路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大小。
第五步:测量电流使用电流夹钳或其他合适的电流测量设备,测量电流的大小。
确保电流测量设备连接正确,并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第六步:测量电阻使用电阻测量仪表,测量待测电路的电阻值。
根据待测电路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第七步:测量电压使用电压测量仪表,测量待测电路的电压。
根据待测电路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第八步:记录测量结果将测量得到的电流、电阻和电压等数据记录下来。
确保记录准确,并进行必要的单位换算。
第九步:分析和处理数据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计算和判断。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测量结果。
第十步:断开电源完成测量后,断开电源并将测试设备和材料进行妥善存放,确保安全。
结论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电工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闭合导线测量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等电路参数。
注意,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确保测试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良好,并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测量。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验原理的详细解释全站仪是现代测量仪器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测量地面上的各种点的位置和高程。
闭合导线测量实验是一种利用全站仪对一个封闭的导线进行测量的实践操作。
闭合导线测量实验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测量控制网:首先,在需要测量的区域内,建立一系列测控点。
这些控制点应该被选定为稳定可靠的地面标志物,比如铁钉或混凝土桩。
这些点的坐标和高程需要提前进行准确的测量,并记录下来。
2. 放置全站仪:将全站仪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使其能够看到所有待测的控制点。
全站仪通过内置的仪器和软件,可以同时测量点的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
3. 连接导线:通过测量杆或其他测量工具,将全站仪与控制点连接起来。
通常情况下,测量杆具有标尺刻度,可以准确设置点的高程。
4. 进行测量:测量员操作全站仪,将其对准控制点,通过观测器和测量软件记录下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的数值。
这些数值可以被用于计算出各个点的坐标和高程。
5. 闭合导线的检查:闭合导线测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检查测量结果是否符合闭合限差要求。
这意味着从起点返回到起点的测量结果应该非常接近于零偏差。
如果存在偏差,可能是由于仪器误差、测量员操作不准确或其他外界因素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的误差情况进行调整或重新测量。
总结起来,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验原理基于建立测量控制网、放置全站仪、连接导线、进行测量和检查闭合导线等步骤。
这种测量方法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点位和高程信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测量、地形测绘等领域。
通过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验,可以准确记录地面点的空间位置,为各种工程项目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简介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点的仪器,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测量工程中广泛应用。
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区域内的连续点位。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的具体步骤。
仪器准备在开始闭合导线测量之前,需要先准备好全站仪及其附件。
具体的准备工作包括:1.确保全站仪电量充足,如果需要,更换或充电电池。
2.检查全站仪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校准仪器、调整仪器参数、设置目标点等。
3.准备稳定的三脚架或支架,用于安装全站仪。
测量站点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之前,需要确定测量站点的位置。
测量站点应选择在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以便于观测目标点和测量方向。
具体的步骤包括:1.使用地图或现场勘测的方式确定测量站点的大致位置。
2.根据仪器的最大测量范围和目标点的位置,确定测量站点的详细位置。
3.在测量站点上安装三脚架或支架,并确保其稳定。
设置全站仪在测量站点安装好三脚架或支架后,需要对全站仪进行设置和调整。
具体的设置步骤包括:1.打开全站仪,并进行仪器校准。
校准过程包括水平仪校准、垂直仪校准、横轴校准等。
2.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仪器参数,包括测量单位、坐标系统、高程基准等。
3.设置目标点类型和目标点高度,以便于后续的测量。
观测目标点在设置好全站仪后,可以开始观测目标点。
具体的观测步骤包括:1.使用全站仪的望远镜瞄准第一个目标点。
2.使用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功能,测量目标点与测量站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使用全站仪的角度测量功能,测量目标点与测量站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
4.记录测量结果并标记目标点。
导线测量在观测完第一个目标点后,可以开始进行导线测量。
具体的测量步骤包括:1.使用全站仪的望远镜瞄准下一个目标点。
2.使用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功能,测量当前目标点与前一个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使用全站仪的角度测量功能,测量当前目标点与前一个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
4.计算当前目标点的坐标,根据前一个目标点的坐标和测量结果。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测量方法与步骤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测量方法与步骤在土木工程和建筑领域,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和高度。
闭合导线的测量原理
闭合导线的测量原理主要是基于欧姆定律和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导线的电阻与其阻尼成正比,与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因此,当导线闭合形成回路时,可以通过测量导线上的电阻来得到电流通过导线的情况。
在闭合导线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
首先,将电流表串联在导线上,通过调整电流表的量程和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可以测量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值。
同时,通过电压表测量导线两端的电压差,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导线的电阻值。
当闭合导线中存在多个分支时,可以利用串联和并联原理进行测量。
对于串联电路,电流在各个分支中保持一致,因此可以通过将电流表依次连接在各个分支上,测量各个分支的电流值。
而对于并联电路,电压在各个分支中保持一致,因此可以将电压表并联在各个分支上,测量各个分支的电压差。
闭合导线的测量原理基于以上原理和方法,通过测量导线上的电流和电压差,可以得到导线的电阻值,进而了解电流通过导线的情况,为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内业计算步骤: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2.推算坐标方位角 3.计算坐标增量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5.计算各店坐标
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现以图6-11 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
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如图6-11所示,n 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6-5)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6-6)
(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见表6-3和表6-4,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 的计算公式为:
6-7)
如果 >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
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
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
(6-8)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 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
(6-9)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 -2)× 180?,本例为540?。
本例中fβ、f βp的计算见表6-5辅助计算栏,水平角的改正数和改正后的水平角见表6-6 第3、4 栏。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 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6-1)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例如,导线边1-2 的坐标增量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填入表6-6 的第7、8 两栏的相应格内。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如图6-12a 所示,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
为零,即
(6-10)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 x 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 y,即
(6-11)
(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 D 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 从图6-12b 可以看出,由于坐标增
(6-10)量闭合差
W x 、W y 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 1-1′之长度 W D 称 为导线全长闭合差,并用下式计算
6-12)
仅从 W D 值的大小还不能说明导线测量的精度, 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还应该考虑到导线的总长。
将 W D 与导线全长 ∑D 相比,以分子为 1的分数表示,称 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W K ,即
13) 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W K 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 度,W K 的分母越大, 精度越高。
不同等级的导线, 其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容许值 W KP 参见表 6-3 和表 6-4,图根导线的 W KP 为 1/2 000。
如果 W K >W KP ,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
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 W K ≤W KP ,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
可以进行调整。
本例中 W x 、W y 、W D 及 W K 的计算见表 6-6辅助
W D
=
计算栏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 x 、W 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以v xi、v yi 分别表示第i 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6-14) 本例中导线边1-2 的坐标增量改正数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6 的第7、8 栏坐
标增量值相应方格的上方。
计算检核: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应满足下式
(6-15)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16)
本例中导线边1-2 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填入表6-6的第9、10栏内。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1 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6- 17)将推算出的各导线点坐标,填入表6-6
中的第11、
12 栏内。
最后还应再次推算起始点1 的坐标,其
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表 6-6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
点
号 观测角
(左角)
改
正数″
改正角 坐标方 位角 α 距离 D /m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点
号 Δ x/ m Δ y/ m Δ x/ m Δ y/ m x/ m y/ m
1 2 3 4=2+3 5 6 7 8 9 10 11 12 1
3
1
335°24 2′01.6 +5 +183+2 -
500. 500.
1 +183-
′
00 ″ 0 35 0
108°27
30 2
2 - 10 108°27 6834162
18″
08″ 263°51 2′63.4 +7 +2 -28.1 -261. 35 10
--
84°10
84°10
0 4 87
3
1- 008″ 1 89 6551543 8″ 8″
21 23
168°01 2′41.0 +7 +2 - 235. +50.0
-+50.
- 10
0 68
135°49135°49 ′ 75 2 4 419. 53 204.
27
4 11″ 01″
4
123°50 2′00.4 +5 +1 -111. +166.
90°07
90°06
0 -+16654 47
5
0- 517″ 307. 370. 5 1″ 1″
59 46
33°57′ 2031.4 +6 +2 +192. +129.
0 +191+12901 26
1 121°27- 10 121°26
′ 500. 00 500. 00 1 02″ 52″
95 24
335°2
2
00″
∑ 540°00′ -5500540°00′ 00 1137. -0.30 -0.90 0 0
80
辅 助 -)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