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繁荣到危机
一、从繁荣到危机
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 ”。“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 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 求,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失业增 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企业 纷纷倒闭,公众恐慌,以及商业 活动的普遍低迷,整个社会经济 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
一、从繁荣到危机
自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 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年代美国经济 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锃亮的汽车、充裕的电 器产品,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和舒适。一时间, 乐观主义情绪弥漫着整个美国社会。 1、什么是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 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 征是生产过剩。
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 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 美国人民渡过大萧条时期。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经济大危机
2.时间:
3.内容 : 4.目的 :
1933年
5.特点 :
3.主要内容:
⑴首先:整顿金融体系
恢复了银行的信用
⑵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⑶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了《农业调整法》
经济危机爆 发的原ຫໍສະໝຸດ 及时 间“黑色星期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经 济曾一度出现繁荣景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也 孕育着经济危机因素的增长。其中,财政信贷是当时美 国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股票发行面额大大超过社会上 的资金,以致潜伏着巨大的金融危机。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美国最大的股票市 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暴跌,一场空前严重的经 济危机爆发了。
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