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营销学的基本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464.00 KB
- 文档页数:68
营销4P与4C理论★4P理论: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1960年,E.杰里米.麦卡锡将一个新的商业管理学概念带给了商业理论界。
麦卡锡套用了营销组合(Marketing Mix)理论,并将营销组合中的主要因素定义为4P,即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以及它们的组合。
这便是后来人所共知的营销4P理论。
这一公式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直到今天仍然是学生们学习背诵的对象和每一个商人耳熟能详的格言。
4P理论的魅力在于,它为企业思考营销活动提供了四种容易记忆的分类方式。
这一理论在较基本的层面上或许有用,但是对于情况复杂的现代营销管理,P理论的作用就相对要弱了。
4P理论曾主张,对每一类因素都可以单独看待。
但如今的现实是,构成营销组合的因素间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过分虔诚地盲目使用4P理论,将使企业忽视这些关系的存在。
4P理论的提出,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从此,营销管理成为了公司管理的一个部分,涉及了远远比销售更广的领域。
”今天,无论有多少新的营销名词,无论有多少关于4P过时的说法,4P都是营销管理理论的基石。
4P被中国企业经营者广泛运用,甚至影响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纷纷设立了主管营销的副总和营销企划部或市场营销部。
使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也真正有目的有计划成体系地展开-------------------------------------------------------------------★ 4C理论: 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Consumer needs wants),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购买商品的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1990年,美国学者劳朋特(Lauteborn)教授提出了与传统营销的4P相对应的4C理论,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Consumer needs wants)=======把产品先搁到一边,赶紧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不要再卖你能制造的产品,而要卖某人确定想要买的产品;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暂时忘掉定价策略,赶快去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求所必须付出的成本;购买商品的便利(Convenience)=======忘掉通路策略,应当思考如何给消费者方便以购得商品;沟通(Communication)========最后请忘掉促销,90年代以后的正确新词汇应该是沟通。
营销理论详细概述营销理论是一种管理和商业领域中的学科,它研究和应用了一系列关于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等方面的概念和方法,以达到企业实现盈利和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
下面将详细概述一些主要的营销理论。
1. 市场导向理论:市场导向理论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战略,它强调企业应该关注并满足市场需求,了解客户的需求、欲望和偏好,并根据市场需求来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满足客户需求,并通过市场定位、分析和研究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2. 市场细分理论:市场细分理论强调企业应该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展特定的营销活动。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认识到不同的客户群体对产品的需求和偏好存在差异,并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品牌管理理论:品牌管理理论强调企业应该注重品牌的管理和建设,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品牌塑造来增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提高客户忠诚度,并为企业带来长期盈利。
4. 4P理论:4P理论是营销管理中的基本模型,它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推广(Promotion)等四个要素。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通过产品的定位与设计、合理的价格策略、有效的渠道管理和创新的推广活动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5.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研究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因素、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和购买决策模型等,以指导企业在市场中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
6. 关系营销理论:关系营销理论强调企业应该以建立和发展长期的、稳定的关系为目标,与现有客户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并获取持续的收益。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实施客户关怀和忠诚度计划等方式,以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实现企业的长期利益。
营销基础理论目录:一、4Ps营销理论二、4Cs营销理论三、4Rs营销理论四、STP营销理论一、4Ps营销理论1、4Ps营销理论简介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
1953年,尼尔·博登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
营销组合实际上有几十个要素(博登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原本就包括12个要素),杰罗姆·麦卡锡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一书中将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为4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
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中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1)产品: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2)价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3)分销: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4)促销: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2、4Ps营销理论的意义4Ps营销理论奠定了管理营销的基础理论框架。
该理论以单个企业作为分析单位,认为影响企业营销活动效果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不能够控制的,如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等环境因素,称之为不可控因素,这也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一种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如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营销因素,称之为企业可控因素。
营销理论概述相关概念关系(Relationships):交易营销是关系营销大观念中的一部分。
精明能干的市场营销者都会重视同顾客、分销商等建立长期、信任和互利的关系。
而这些关系要靠不断承诺及为对方提供高质量产品、良好服务及公平价格来实现,靠双方加强经济、技术及社会联系来实现。
关系营销可以减少交易费用和时间,最好的交易是使协商成为惯例化。
处理好企业同顾客关系的最终结果是建立起市场营销网络。
市场营销网络是由企业同市场营销中介人建立起的牢固的业务关系。
交换(Exchange):人们有了需求和欲求,企业亦将产品生产出来,还不能解释为市场营销,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才使市场营销产生。
人们通过自给自足或自我生产方式,或通过偷抢方式,或通过乞求方式获得产品都不是市场营销,只有通过等价交换,买卖双方彼此获得所需的产品,才产生市场营销。
可见,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交易(Transactions):交换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事件。
如果双方正在洽谈并逐渐达成协议,称为在交换中。
如果双方通过谈判并达成协议,交易便发生。
交易是交换的基本组成部分。
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价值的交换,它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而交换不一定以货币为媒介,它可以是物物交换。
交易涉及几个方面,即两件有价值的物品,双方同意的条件、时间、地点,还有来维护和迫使交易双方执行承诺的法律制度。
市场(Markets):市场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并且愿意和可能从事交换来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潜在顾客所组成。
一般说来,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换的场所。
但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看,卖方组成行业,买方组成市场。
行业和市场构成了简单的市场营销系统。
买方和卖方由四种流程所联结,卖者将货物、服务和信息传递到市场,然后收回货币及信息。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是由诸多种类的市场及多种流程联结而成的。
生产商到资源市场购买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及原材料),转换成商品和服务之后卖给中间商,再由中间商出售给消费者。
网络营销基本理论网络营销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产品宣传推广和销售的一种营销方式。
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多源自传统营销理论,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以下是网络营销的一些基本理论。
1. 用户体验理论:用户体验是网络营销的核心。
网络营销要求通过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度。
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简化用户操作流程、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定制化的服务等,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2. 消费心理学理论:网络营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利用心理学原理进行精准定位和推广。
例如,利用社会认同感、追求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心理需求、利用心理奖励等,都是网络营销中常见的手段。
3. 社交媒体理论:社交媒体是网络营销的重要载体。
社交媒体理论探讨如何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构建品牌形象、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
例如,关注社交媒体用户的兴趣和需求,通过与用户互动建立关系和传播品牌信息,利用用户口碑传播等,都是社交媒体理论中的重要观点。
4. 数据分析理论:网络营销依赖于大数据和精细化的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理论,网络营销可以深入挖掘用户数据,了解用户行为和偏好,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定位。
数据分析理论也可以通过分析市场趋势、预测需求变化等,帮助企业做出决策和调整营销策略。
5. 搜索引擎优化(SEO)理论:SEO理论是网络营销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优化网站结构、关键词排名、增加外部链接等方式,提高企业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增加曝光度和点击率,从而提高销售和转化率。
6. 互联网广告理论:互联网广告理论探讨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广告投放和推广。
例如,通过选择合适的广告形式、定位目标受众、进行精准投放以及进行效果监测和优化等,都是互联网广告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总之,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包括用户体验、消费心理学、社交媒体、数据分析、SEO和互联网广告等。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环境,结合这些理论原则,制定合理的网络营销策略,提高产品销售和品牌知名度。
现代市场营销学一.市场与市场营销市场的概念:1.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2.市场是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需求,有支付能力并且希望进行某种交易的人或组织3.市场是某项商品或服务的所有现实和潜在的购买者4.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是引导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或用户所实施的企业活动。
市场营销的基本职能:1.与市场紧密联系,收集有关市场的各种信息资料开展市场营销研究分析营销环境竞争对手和顾客需求购买行为等为市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2.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结合企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确定企业的市场战略和目标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提出市场定位。
3.制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4.市场营销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控制5.营销事物与管理。
营销观念:传统观念阶段:1.生产观念 2 产品观念3推恩观念现代市场营销观念阶段1市场营销观念2社会市场营销观念3客户观念三.市场营销环境1.两类营销环境1宏观环境 2 微观环境2.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目的1.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研究,了解和把握市场环境变化发展的趋势。
2.从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发掘新的市场机会,抓住市场机遇,把握时机,更好地发展企业。
3.及时发现环境给企业带来的威胁,采取积极措施,避免或减轻环境威胁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3.宏观环境包括:1.政治和法律环境2.人口环境3.经济环境4.自然环境5.技术环境6.文化环境4.微观环境:1供应商 2 营销中介单位 3 、顾客4、竞争者四:消费者市场与产业市场产业市场和消费者市场区别:1.购买目的不同2.从社会在生产看,前者位于在生产的中间环节,是一种生产性消费,后者位于再生产一次循环的终点。
3.购买者不同消费者市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文化因素、亚文化、社会阶层、相关群体、家庭、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和自我形象、自我形象、动机、感觉、学习、信念和态度。
马斯洛需求层次: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会需求 4 、尊重的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
现代营销理论大爆炸:4P、4C、4S、4R、4V、4I营销理念大爆炸4P、4C、4S、4R、4V、4I一、4P的内涵与应用在市场营销组合中,4P分别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
1、产品的组合主要包括产品的实体、服务、品牌、包装。
它是指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货物、服务的集合,包括产品的效用、质量、外观、式样、品牌、包装和规格,还包括服务和保证等因素。
2、定价的组合主要包括基本价格、折扣价格、付款时间、借贷条件等。
它是指企业出售产品所追求的经济回报。
3、地点通常称为分销的组合它主要包括分销渠道、储存设施、运输设施、存货控制,它代表企业为使其产品进入和达到目标市场所组织,实施的各种活动,包括途径、环节、场所、仓储和运输等。
4、促销组合指企业利用各种信息载体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传播活动,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与公共关系等等。
以上4P(产品、价格、地点、促销)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也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对它们的具体运用,形成了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企业要满足顾客,实现经营目标,不能孤立地只是考虑某一因素和手段,必须从目标市场需求和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出发,根据企业的资源和优势,综合运用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形成统一的、配套的市场营销战略,使之发挥整体效应,争取最佳效果。
从4P的组合特点分析:(1)可控性。
构成市场营销组合的各种手段,是企业可以调节、控制和运用的因素,如企业根据目标市场情况,能够自主决定生产什么产品,制定什么价格,选择什么销售渠道,采用什么促销方式。
(2)动态性。
市场营销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态组合,而是变化无穷的动态组合。
企业受到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必须能动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3)整体性。
市场营销组合的各种手段及组成因素,不是简单的相加或拼凑集合,而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统一目标指导下,彼此配合,相互补充,能够求得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整体效应。
营销学四大经典理论:4P、4C、4R、4I1、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四要素,由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1960年提出,“它的伟大在于它把营销简化并便于记忆和传播”。
产品包含核心产品、实体产品和延伸产品。
广义的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实体,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技术、知识或智慧等。
价格的制定手段很多,竞争比较法、成本加成法、目标利润法、市场空隙法,这些方法的目标是使产品成为可交换的商品。
企业以盈利为目标,所以定价要具有兼顾销售效率和企业效益的双重考虑,打价格战是一种定价和竞争策略,但价格低并非总是凑效,曾经就有一个朋友,面临玉兰油的同一个产品在两个不同商家销售价格不同的购买选择,一家是按全价销售,另一个则是八折销售。
结果却是选择了原价购买。
信息不对称,使价格中蕴涵了太多的附加臆测信息,品质、期限、真伪、质量、效用,价格不仅与产品本身相关联,也与品牌的附加内涵和价值相关联,与市场的供求关系相关联,与所选择的购物场所的信誉相联系。
传统意义的促销是人员推广、广告、攻关活动和销售促进。
这些方式在营销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渠道是产品从生产方到消费者终端所经历的销售路径。
普通消费品会经过代理商、批发商、商场或零店的环节。
B2C模式中也有电话直销、电视直销、网络直销、人员直销、专卖店直销等模式。
直销模式大大缩减了从厂家到买家的中间环节,将中间利润让渡给消费者或作为新的营销模式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的补偿。
B2B模式中也可能采取厂家对厂家的直接销售或选取代理商的中间销售模式。
4P’s之后,因为服务业在70年代迅速发展,有学者又增加了第5个“P”,即“人”(People);又因为包装在包装消费品营销中的重要意义,而使“包装”(Packaging)成为又一个“P”;70年代,“营销管理之父”科特勒在强调“大营销”的时候,又提出了两个“P”,即公共关系(Publications)和政治(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