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周易
- 格式:doc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5
是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认识是一部哲学集他包罗万象无所不包主要是变阴和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卜卦算命只是小用,不是大用。
真正会易经的人不用占卜,孔子说过:善易者不卜。
易经思想精髓的把握前言《周易》六十四句卦辞、三百八十六句爻辞,总共四百五十句,居然被认为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不同目的的解读者可以“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
《周易》被认为是一部揭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著作。
周易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算卦数,讲天人合一,劝君主从善。
一、《周易》是怎样产生的?源于忧患意识。
人与动物不同,人有了解预测发展、命运的主观意识。
圣人以神道(天道)设教天下福。
《易经是为天子大人而写的。
三种忧患,矛盾冲突。
第一,自己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第二,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冲突第三,个人与自然间的冲突易经是通过道德提升解决,而道德提升又由学习而得,感悟学习天道,八卦预吉凶,而道德避驱凶,只有谦虚、诚信最为重要的卦,这是决定命运的重要条件。
如何改变命运,引人道德提升,引人学习,引人教育。
水无定型,随势而变。
智者不呆板,灵活多变。
因此智者乐水。
格物、至知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做人诚信、按天道行事(以礼而行),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影响治理家国。
如何解决人面临的三大矛盾?运用学习,提升道德,谦虚诚信而行。
人与自然(规律、环境)运用学习,提升道德,谦虚诚信而行人与社会(制度、他人)运用学习,提升道德,谦虚诚信而行人与自己(欲念)运用学习,提升道德,谦虚诚信而行如何趋吉避凶运用学习,提升道德,谦虚诚信而行道德焉求福,仁义焉求吉。
学习修道德,增仁义。
二、八卦的口诀推天道,明人事。
找不到方法规则学不好。
三个角度,一为符号;二为卦象;八种自然物象征八种德联系,与道联系。
用语言描绘象,用象展示意(道、德)。
乾就是健,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坤亦臣、妻,坤即忠顺,象大地一样包容万物,和谐需要一方必要的妥协退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周易》的结构组成——摘录于兴让著《周易研究》第三章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结构组成,《周易》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周易》本身乃由符号错综而成,其结构就显得更为复杂。
就简略而论,《周易》的结构乃是阴阳符号变易而成。
还有,《周易》的结构乃是《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相摩相荡重叠而成。
如果再往详细一点,就是《周易》中的原始八卦各代表一种物象;两种物象又各互相重叠组成了新的事物象征。
也有两个原始八卦相重叠组成了新的事物象征,这种事物又由六个爻位组成;这六个爻位的容变易又赋予了这个事物的一个特定容。
就一般情况而言,这是人们所共知的常识。
《周易》的研究到了宋代,一个叫邵雍的易学大师的研究颇令人关注。
在《周易》的占卜方面,他发明了“数字起卦”法,对占卜术来说,可以说是一次变革。
除此以外,他对《周易》的卦形结构组成也颇有研究,并推出了《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六种图形(见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
我们先来看看邵雍所谈的这些结构。
这些图形被朱熹首次列入他的《周易本义》之首,并加了注译。
其图形(二)下注为:《系辞转》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
”《说卦传》曰:“《易》,逆数也。
”《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自《乾》至《坤》,皆未得生之卦,若逆推四时之比也。
”后六十四卦次序放此。
其图形(三)下注为:《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周易事物相互关系的结果八卦结构是事物单一状态下的属性、分类和时空定位,而六十四卦的别卦结构则是描述八卦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结果,以及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同时空状态下产生的阶段性影响。
天体、太阳及太阳系、月亮、大气及气候、山体、雷电云雨等气象、海洋、地球及其土地,是以人类为中心、地球为基点的现实世界中的最大物质和基本环境,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世界万事万物相互关系的基本范式,是六十四卦的基础和六爻的来源。
天、日、月、雷、山、风、泽、地、(日、月)按照其自然位置,从高到底依序排列,这种排列方法似乎与八卦定位有所不同,因为八卦定位是相对固定的、单一状态的,而这里是运动的、相关状态的。
其中,日低于天,但天日同属恒星,具有一定的平行地位;雷高于风,但风雷同属大气层,也具有一定的平行地位;风在山下,是因为山下地上就是气流;地在泽下,但海陆相连,也具有相当的平行地位;日在地下,是因为日出日落在地平线;月在泽下,是因为它们从海洋中升起,所谓“海上生明月”。
根据阴阳相交,八卦相错的自然法则,在上位的物质往下、居下位的物质往上交往作用,在六十四卦中表现为在上位的处下卦、居下位的处上卦,其结果和影响便是正性的、建设性的,既是吉、亨、利、贞的;反之,在上位的物质继续往上、居下位的物质继续往下起悖反作用,在卦中表现为在上位的处上卦、居下位的处下卦,其结果和影响便是负性的、破坏性的,既是凶、咎、悔、吝的,其中具有一定的平行地位的,其负性作用明显轻微。
而八重卦则是描述该物质内部的运动变化流程和结果。
至于三种以上物质的共同作用,其过程和结果是极其复杂的,涉及到天文、地理、地质、气象、气候、水文、海洋、生物、生态、化学等等学科,只能以更大的三重以上卦描述归纳,若勉强为之,则只能通过求索立卦而明了。
六爻是别卦产生的,是别卦的次一级结构,描述的是物质运动的时序和位序,即时空环境。
太阳系中的八个星球于某一时间上在天空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关系,便形成六爻的吉、亨、利、贞、凶、咎、悔、吝结果。
古代戈意图案。
《太平御览》:“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
”以“—”为阳,以“--”为阴,组成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以类万物之情。
八卦分据八方,中绘太极之图。
《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和“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八卦最初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后被用为卜筮符号。
古代常用八卦图作为除凶避灾的吉祥图案。
[编辑本段]【八卦知识】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
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
卜,测度之意.。
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
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
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
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
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
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编辑本段]【伏羲八卦图】我们常见的八卦图,是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图研创的简易图。
后来人们在这个图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定义,专为占卦而用,就演义成了伏羲八卦图。
八卦图的前身简易图,是指导人们怎样治理自然和顺应自然及了解自然的一种工具,也是指导人们生活进行生产、猎捕、处世的工具。
后来人们用占卜,在这个图上又有了很多发明和创意,在民间广为流传说是伏羲八卦图。
[编辑本段]【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
《易经》的时空观是中国古代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理解和观念,它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为基础,将宇宙看作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
在《易经》中,“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
时间和空间在《易经》中被看作是密切相关的,不可分割的。
同时,《易经》中的“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等概念,表达了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二分”对应着空间的东、南、西、北,象征着四季的变化和昼夜的交替;“二至”则代表阳和阴两种力量的此消彼长,象征着生长和衰亡的过程。
现代数学中,空间被划分为四级:点线为一维、平面为二维、立体为三维,而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空间又增加了一维,即时间轴,这使得空间变成了四维。
《易经》中的时空观与此相似,它也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时间和空间也是相互转化的。
综上所述,《易经》的时空观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的观念,它与现代数学中的时空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周易》中的数学文化解析《周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厘定卜筮原理与方法的经典之一,它里面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文化。
下面,我将从数学符号、算术、几何和形态学等方面,对《周易》中的数学文化进行解析。
首先,《周易》中出现的八卦和六十四卦可以被看作一种数学符号系统。
八卦是由爻和爻之间的阴阳关系组成的符号,而六十四卦则是由两个三爻叠加而成。
这种符号系统可以被视为二进制数系统的一种扩展,爻的阴阳关系代表了0和1的区分。
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组合方式也是一种排列组合的数学思维,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数学组合的独特见解。
其次,算术是《周易》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六十四卦中的每个卦都有一个数值,这个数值是通过数位的相加得到的。
例如,卦名为乾的卦对应的数值是1,卦名为坤的卦对应的数值是2、通过数值的比较,可以推导出卦与卦之间的相应关系。
此外,《周易》中还提到了数目的变化规律,如“五变而化,五合而中”。
这种关于数目变化的描述,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算术的运算规则。
几何学也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八卦和六十四卦可以被视为一种几何形状的抽象表示。
八卦的图形可以看作是平面上的六边形,而六十四卦则可以被看作是立体的结构。
这种几何形状的抽象表示,为《周易》中的卦象理论提供了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
另外,《周易》中还涉及到了形态学和变化学的内容。
变卦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了一种卦的变化过程。
变卦中的变化可以被看作是形态学中的一种变化过程,通过对变卦的分析,可以推导出卦象之间的演化规律。
这种形态学和变化学的思维方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对数学中形态和变化的研究。
综上所述,《周易》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文化。
从数学符号、算术、几何到形态学和变化学,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相应的内容。
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为卜筮提供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因此,研究《周易》的数学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数学思维方式,并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八卦图解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七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
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
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
其含义不变。
直至孔子创立儒家,将周文王的易经收录为儒家经典(也就是儒家教科书)。
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了无数的术数。
--《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
名称是:乾(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
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圆满、亭通,成功、重大。
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
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司机。
坤(kū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
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
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
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
建功立业,声名大振。
森林,树林。
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
巽(xùn)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
”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
重巽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
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
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
坎(kǎ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
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
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
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
肾,泌尿系统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离(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
易经《乾坤谱》中,周易八卦的立体结构如图:干:x=1,y=1,z=1巽:x=1,y=1,z=0离:x=1,y=0,z=1兑:x=0,y=1,z=1震:x=0,y=0,z=1坎:x=0,y=1,z=0艮:x=1,y=0,z=0坤:x=0,y=0,z=0卦名象征物象征意义干天健坤地顺震雷动巽风入坎水陷离火丽艮山止兑泽悦六十四卦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出处:朱熹《周易本义〈卦名次序歌〉》杂卦《干》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着。
《震》,起也。
《艮》,止也。
《损》、《益》盛衰之始也。
《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
《萃》聚而《升》不来也。
《谦》轻而《豫》怠也。
《噬嗑》,食也。
《贲》,无色也。
《兑》见而《巽》伏也。
《随》无故也。
《蛊》则饬也。
《剥》,烂也。
《复》,反也。
《晋》,昼也。
《明夷》,诛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
《咸》速也。
《恒》,久也。
《涣》,离也。
《节》,止也。
《解》,缓也。
《蹇》,难也。
《睽》,外也。
《家人》,内也。
《否》、《泰》反其类也。
《大壮》则止,《遯》则退也。
《大有》,众也。
《同人》,亲也。
《革》,去故也。
《鼎》,取新也。
《小过》,过也。
《中孚》,信也。
《丰》,多故也。
亲寡《旅》也。
《离》上而《坎》下也。
《小畜》,寡也。
《履》,不处也。
《需》,不进也。
《讼》,不亲也。
《大过》,颠也。
《姤》,遇也,柔遇刚也。
《渐》,女归待男行也。
《颐》,养正也。
《既济》,定也。
《归妹》,女之终也。
《未济》,男之穷也。
《夬》,决也,刚决柔也。
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卦名次序歌诀释意乾坤屯蒙需讼师干干(拼音:qián,中古拼音:gien),六十四卦之首。
周易六维空间几何模型
《周易》,又被称为《易经》或《周易六十四卦》,是中国最古老且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周易》是一部智慧经典,包含中国古人所了解以及预测未来的文化,而周易六维空间几何模型,是给予了《周易》这种智慧经典以新的视角的一种学术模型。
周易的卦象是由八个卦爻组成的,每一卦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模型,由六个元素(爻、阴、阳、水、火、土)组成的空间模型,称为“周易六维空间几何模型”,或简称“六维模型”。
周易六维空间几何模型则是以具有空间性质的图形表示出一个完整的卦象,一般可由八个块状、立体的积木组合而成,并能组合出六十四种变化的两卦象。
周易六维空间几何模型所组成的空间模型被称为卦象空间,它代表着某种状态,由八面体组成,上面有六个把手,分别代表阴阳阳阴,水火土九种元素的变化,而在六个把手的合理拼排则是周易流传至今的六十四卦象的组成。
八个面体即是卦象的中心,其中也包含了卦象形成的逻辑,也帮助理解周易六十四卦。
周易六维空间几何模型是一种以八面体为基础,使用六个把手将原子模型排列成卦象,又称六十四卦模型的推理,是帮助解释周易的一种全新
的方式。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空间性的概念,单一的八面体表示可能会有
多种组合状态,这些状态的特性与组合情况决定了最终的周易六十四卦的
形成,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模型,准确的呈现出卦象的变化,它可以
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周易六十四卦,又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学习和研究周易,并使其能够受到更多人的认可。
周易六维空间几何模型不仅是一种具有空间性质的表述方式,它更是
一种分析模式,其中可以分析卦象形成的逻辑,以及卦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复杂的周易问题,从而深入理解。
《周易》卦爻吉凶的基本规律阴阳是《周易》的基础,卦爻吉凶的产生是阴阳适配与交互作用的结果。
无动爻时,看卦的吉凶;有动爻时,在看卦的吉凶大小的基础上,再看爻的吉凶。
一、以卦而言:与一般的八卦之爻画定阴阳属性不同,爻画定阴阳属性是乾艮坎震为阳、坤兑离巽为阴;而言易之吉凶者以八卦的形象定位立刚柔,即乾天、离日、震雷、艮山分别为刚为四阳、三阳、二阳、一阳,坎月、巽风、兑海、坤地分别为柔为一阴、二阴、三阴、四阴。
八重卦本身没有吉凶只有险易、利咎,从整体卦看,乾坤利大,离兑利中,震巽利小,艮坎利微,利亨大小的排序是:乾>坤>离>兑>震>巽>艮>坎,天大地大太阳高挂,湖泽海洋有容乃大,雷惊风怕山险水吓。
而其余五十六重卦,是八卦阴阳适配与交互的结果,吉凶乃生。
其规律,刚卦乾离震艮在主位内位、柔卦坤兑坎巽在次位外位为顺为吉利、反之为逆为凶咎;同为阳卦,多阳之卦四阳(三阳、二阳)在主位内位、少阳之卦一阳(二阳、三阳)在次位外位为顺为吉利,反之为逆为凶咎;同为阴卦,少阴之卦一阴(二阴、三阴)在次位外位、多阴之卦四阴(三阴、二阴)在主位内位为顺为吉利、反之为逆为凶咎;同性之卦,阴(阳)数量距离越近则作用力越近,距离越远则作用力越远;不同性之卦,阴与阳的数量距离同样越接近则作用力接近,距离越远则作用力越远。
二、以爻而言:爻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卦兼三才而两之相交的产物。
从立体八卦图可以清楚看到,八卦的每个卦各自代表立方体六合空间的一个角,八卦的每个卦的上中下三画分别代表三维空间的上下(上画)、前后(中画)、左右(下画)的坐标轴。
而八卦之间根据这些坐标轴的相互作用形成相交、不相交、相对、相重的关系,相重(相比)关系即两个卦的三个坐标轴重叠而产生乾坤离坎震兑艮巽八重卦,相交(相生)是某一卦的其中一画与另一卦的其中一画的坐标轴相交即八卦图形上的一画不同,不相交(相克)是某一卦与另一卦的坐标轴都不相交而八卦图形上的二画不同,相对是某一卦与另一卦的位置相对立、坐标轴不相交而八卦图形上的同一位置的三画都相反。
本人对下文所带来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
1、甲子日:如果比寄住之市场低时在后半场自[寄住价攀升而上]。
2、乙丑日:自寄住就直爬升,所以后场也高。
3、丙寅日:自寄住价的前日就出现高价。
在这场合宜做[小进]的方式才有利。
4、丁卯日:自寄住日持盘旋价,但后半场的市场价格却呈现出坚俏的高价。
5、戊辰日:自寄住日起,市场价格就出现步步为营的情况,到月中竟能创本月最高峰。
6、己巳日:虽然在寄住日起一直下跌,但是到最后表露它的潜力,终于出现价格上扬了。
7、庚午日:如果寄住时出现低价,后半场会上扬的,但是寄住高的话,后半场会稍退之。
至数日之市场则是[大爬升]的兆头。
8、辛未日:如果[寄住]之价,比前天高,这一天的市场价格是会出现[下跌]的倾向。
9、壬申日:这一天的市场价格有些波澜,但是到底是上扬的,可以放大胆经营之。
10、癸酉日:此寄住日低价时,这一天是[涨]的,如果是盘旋之价,数日是降价的。
11、甲戌日:比寄住有些上扬之意,价格一定直升。
12、乙亥日:寄住高的话,后半场是下跌的。
13、丙子日:一开市则有下跌的意味,但是到下半场,市场价格却持[理想价格]来。
14、丁卯日:市场价格紧张局面,但这是将有大变化之兆侯。
宜慎行之。
15、戊寅日:有时会出现最低价,必须留心之。
16、己卯日:这一天的前半场,市场价格坚俏,但是到下半场则下跌猛烈,是风大浪高的日子,宜慎思后采取行动,防可防止意外之损失。
17、庚辰日:此日前半场的市场价格坚俏,后半场是反而出现底价的。
18、辛巳日:自前日的寄住价格低的话,一定会低。
19、壬午日:自寄住低价开始者有[情绪不稳]之感。
终于出现一阵不小的[惊涛骇浪]。
20、癸未日:自寄住价前一天的市场价格就高。
这一天后半场是会出现[突破性]价格的。
21、甲申日:如果这一天是晴天,价格将下降,反之,下雨的话,市场价格将是上扬的。
22、乙酉日:比寄住价的前一天低的话,在前半场,稍会受了顿挫,但是后半场是会力争上游的。
三d八卦图三D八卦图是一种以立体立体的形式展现八卦图的方法。
八卦图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图形之一,代表了宇宙的运行和人生的转变。
通过将八卦图呈现在三维空间中,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八卦图的深层含义和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三D八卦图的起源和演化、其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以及其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D八卦图的起源和演化。
八卦图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周易》一书中,该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
八卦图由三个实线和三个虚线组成,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和山。
这些符号被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八个不同的组合,每个组合都代表了不同的阴阳、五行和方位。
在传统的八卦图中,这些符号是以二维的形式呈现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将八卦图以三维的形式展现出来。
通过使用计算机图形学和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将八卦图呈现在三维空间中,并且可以对其进行旋转、缩放和变形等操作。
这种三D八卦图不仅更加直观,还能够更好地展现八卦图的立体效果和内在结构。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三D八卦图与中国哲学的关系。
八卦图在中国哲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
八卦图中的阴阳和五行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农学、军事等领域。
通过将八卦图呈现在三维空间中,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阴阳和五行的关系,还可以深入探索八卦图的更多内涵。
三D八卦图的旋转、缩放和变形等操作可以使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天地、阴阳、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
此外,三D八卦图还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在教育领域,三D八卦图可以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八卦图的概念和运用。
通过旋转、缩放和变形等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八卦图,并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其次,在设计领域,三D八卦图可以作为一种创意和灵感的来源。
设计师可以借鉴八卦图的结构和形式,将其运用于建筑、产品设计等方面,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作品。
周易一、周易的基础部分周易是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贤们对天、地、人和时间为客观对象的认识后,总结和创立一套符号系统和运算模型,就象选现在的计算机一样,在一的数学模型上对许多事情进行数学计算,然后就有了我们的数字时代。
我们先贤也创立了这类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包括了人和宇宙客观的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等,以及万事万物的变化都统一于这个模型中来,万事万物都大统一这个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已知的时空和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也可以知道未知时空和社会的部分发展和变化。
这个运算模型叫:《易》。
《易》在远古就有,到了后来的夏、商、周,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易》,只不过到了周,周文王做了后天八卦的易后,人们一直沿用到现在。
周朝的易叫《周易》主要内容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阴阳五行、河图与洛书、64卦序、天干地支等。
1.先天八卦1)八卦的由来我们的祖先根据万物的产生发展得规律,创立了一套符号系统,这系统的基础元素就是“卦”。
这卦又是如何又来的?卦的产生是以人为中心的空间观察宇宙万物而得出的。
具体讲就是:老子的《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再生万物。
首先,道生一,以人为中心来看这个“一”,这里面就它的信息,因为在人对它时候,它就有左右之分,在左为阳,在右为阴,我们的先人创立了“—”阳爻和“- - ”阴爻,来表示“一”左右之象。
然后由一再生二,也就是“一”的前后运动,在人为中心的观察来说:前为阳,后为阴,也用“—”阳爻和“- - ”阴爻,也就在“一”爻的基础上有了“二”的有爻的变化,也就是一个平面变化(如图1)图1 再后,二生三:这个2爻组成的平面上下运动下,也就产生了表示上下关系的第三爻,这个表示上下变化的爻,也用“—”阳爻和“- - ”阴爻,也有其含义:在上为“—”,在下为“- - ”。
如图2.图2.最后这3爻及其变化后主成了先天八卦的立方体(如图3)。
图3先天八卦是有3个爻组成的,3爻就象“3D”,本生带有一个立方含义,只不过“3D”没有象的含义,而3爻有象的含义,有更多的信息。
从3爻变的情况,我们得出八个卦象,具体如下:1)在立方中,对于人来说:它位于左、前、上,那这卦的爻是:,2.在立方中,对于人来说:它位于:右、后、下,那这卦的爻是:3.在立方中,对于人来说:它位于:右、前、上,那这卦的爻是:4.在立方中,对于人来说:它位于:左、后、下,那这卦的爻是:5.以此类推,就得到八个卦,具体的位置如图3:图3.然后对这八个卦分别命名如下:他们分别对应自然的天、火、山、风、水、泽、雷、地。
具体如下表,2)八卦的阴阳大家知道乾卦为天,天为阳,坤卦为地,地为阴,另外六个卦,看哪个爻最少,如是阳爻最少,这个卦就是阳卦。
阴爻最少这卦就是阴卦。
这样兑、离、巽、为阴卦,震、坎、艮为阳卦。
卦有了阴阳就可以,定家庭的成员关系了:在家里父为天,天为阳,乾卦代表父亲;地为母,母为阴,母亲为坤卦;其他是男孩为阳其关系在阳卦找,女孩为阴,其关系在阴卦中找,因为卦由3爻主成,3爻的重要性是从下到上的关系,所以在阳爻中第一为阳爻的卦为家中的长子:震卦为长男,在阳爻中第二为阳爻的卦为家中的次子:坎卦为中男,在阳爻中第三为阳爻的卦为家中的幼子:艮卦为少男;家中的女孩也按这种方法定下来,即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
3)八卦的五行由于我们的先人对八卦的卦象经过研究后,根据它们性质和代表的事物,定出八个卦的五行属性:乾卦属:金,坤卦属:土,巽卦属:木,离卦属:火,坎卦属:水,兑卦属:金,震卦属:木,艮卦属土。
有了这些八卦的性质,我们就可以在一个立方中表示:如图4图4在图4中个卦的关系一目了然,这这结构中,所有的关系是以这个方中的中心点“O”为对称,爻是反向变化,如:巽----震,爻的变化是----;其家庭关系是:是长女对长男,其他关系也是以此类推。
既然八卦存在于这立方体中,他们的关系也就以“O”这个圆点为反向对称的关系,接下来,他们卦与卦的变化而产生的64卦,也是存在这个关系的。
其次,乾与兑,坤与艮,的1,2爻都是一样的,分别是以太阳、太阴组成而变化的,所以这四个卦叫西四卦;巽与坎,离与震,的1、2爻分别是以少阳,少阴组成的,他们叫东西卦。
如果我们把这八个卦平铺在一平面上就如下图5图5另外,这个方的结构也反映人身体部位:如图6,图6先天八卦是对万事万物进行归类,分组,对事物定性。
这种定性是对进一步分析,推算事物奠定前提条件,没有这种定性,也没有后面再风水、八字、预测等运用。
如果把先天八卦的所有关系放在手掌上,就可以看到如下情形:图72. 后天八卦与河图、洛书1)。
先天八卦只是对客观事物的定性和分类,因为万在变,先天八卦就无法正确反映变化的事物,这就要求先天八卦也产生变化,于是就有了后天的变化。
后天八卦变化的原则是,阴与阳、阳与阴变化,不能是阳与阳,阴与阴的变化,并且以中爻变化的为开始,即:离卦向乾卦运动,而后乾卦向艮卦运动,艮卦向震卦运动,震卦向离卦运动(如图6红线变化的路线),阳卦变化的路线是是顺时针方向;阴卦的变化是中爻是阳的阳卦坎卦向阴卦坤卦运动,坤卦向巽卦运动,巽卦向兑卦运动,兑卦向坎卦运动(如图8, 黑线方向的运动)阴卦变化的规律是逆时针方向的运动。
这样就得到后天八卦图,其方框的为后天八卦位置,园形为先天八卦:图8后天八卦与五行的关系:在这立方体中,有个中心,这个中心五行属土,然后根据五行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得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9:图9有了五行的定位,也就有春夏秋冬的关系,在五行中水代表冬季,木代表春节,火代表夏季,金代表秋季;这样坎乾为冬季,艮震为春,巽离为夏季,兑金为秋季。
这样就为后天八卦进洛书方便了2)河图洛书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如图10图10如果把河图用现在的数字表示如下表河图72498 3 51016其中1,3,5,7,9为阳数,2,4,6,8,10为阴数,这5组数里面都是1,2,3,4,5的基础上加上5,形成6、7、8、9、10,如果把所有的阳数相加为25,所有阴数相加为30,把所有的阴数和阳数相加合数为55。
2、6;3、8;2、7;4、9;5、10为另外,河图数的上下,左右排列,这样他也就具备了五行的性质,如下表南方(火)西(金)北(水) 这样1-10数字的阴阳五行就出来了。
洛书:洛书的数字是1、2、3到9,按一的规律在九宫里排列,其规律是数字从1开始在最下面的正中,然后其他数字依次安“S ”形排列,最后左下角的数字和右上角的数字对换,最后得到一种有许多关系的数列,如 图11:图11这个排列的规律是上下,左右,斜向的数字相加就会得出15,其中1,3,5,7,9为阳,在图的正位,即正北,正东,正南,正西。
阴数在阳数的侧位。
有了位置也就有了五行,如:图12南(火)夏东(木)春 西(金)秋北(水)冬 图12这样后天八卦也有春夏秋冬,这样就可以进洛书了,这里洛书的数组合有这样的一个规律,即4和9一组,1和6一组,3和8一组,2和7一组,因为他们这组里的数之差全为5,也都等于中央的5.如果把这几个数用线相连,4-9-5-1-6,8-3-5-7-2 就是双“S”形状,也有就是佛家里“万”字。
后天八卦也就按这个规律进洛书,即:坎、乾为冬,坎入1位,乾入6位;艮、震为春,艮入8位,震入3位;以此类推得到后天八卦图13图13由于,八卦进了每个数字宫里,在洛书中1-9的数字,具备了五行属性,如下表因为5居所有数字的中央,虽然没有具体的八卦进入,但中央的属性为土。
这个数字宫位的属性很重要,它是以后风水,命理,预测,中医,养身,军事等数术应用的判段的基础。
4. 八八,64卦序先天八卦,每一卦与其他7卦和本卦组合,就产生了64个六爻复卦,其中的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在下的卦称为内卦,在上面的卦称为外挂,具体情况如下图14图14如果把64卦按一定的方法排列起来,就有好几种排法,其中比较多的有“伏羲64卦次序”、京房卦序、邵庸卦序等。
1). “伏羲64卦次序”: 它的组合原理是内卦按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的顺序分别与外挂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顺序,分别组合,就形成如下的卦序如果每个内卦按先天八卦平面图15的顺序,再分别与外挂按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顺序,并以左半部分以逆时针,右半部分为顺时针排列卦序,组成的卦序如下图16:图15图162)京房八卦:京房八卦石西汉金房所传,具体如下图17,它的主要特点:首先每个卦先和自己组合,一八纯卦为头卦:如震宫的头卦为,然后以它的头卦为基础的第一爻变化一下,即阳爻变阴爻,或阴爻变阳爻,成为一世卦;然后是以一世卦为基础的第2爻变化一下,成为二世卦;接着以二世卦为基础的3爻变化一下,成为三世卦;再接着以三世卦为基础的4爻变化一下,成为四世卦;再然后着以四世卦为基础的5爻变化一下,成为五世卦;到了五世卦变好后它是五世卦为基础,在回到第4爻再变化一下,成为游魂卦;最最后以游魂卦为基础的1,2,3爻同时变化一下,就成为归魂卦,这样归魂卦的内卦与头卦的内卦又一样了。
其他几卦以此类推,就得到如图17的京房卦序。
图17京房卦序在立方中体现着一种类锥体的图象,它总是以该宫的本卦为出发点,向它在立方体中的对称反向卦发出,而它的反向对称卦为收纳点,收纳与它相邻相对的卦的变化,但这个接收总有2个方向的卦不发生变化,使它们成不了一个封闭锥体,所以叫类锥体,如图18:4)邵庸卦序宋代邵庸创立了自己的一套卦序,它的这套卦序实际是一横轴从右到左分别为“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为横坐标,纵轴从下到上分变为“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为纵坐标的矩阵图。
如图19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坤坤艮艮坎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