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的会计分录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一文解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建议收藏)展开全文行走的审计汪陪伴你的又一天很幸运遇见你:❥(^_-)2019年10月8日,这是行走的审计汪第98篇原创文章。
编辑按:我们已经对股权激励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最主要的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今天一起来看看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这篇文章比较长,主要的结构如下:股份支付1 什么是股份支付?2 如何界定为股份支付?3 股份支付的分类4 股份支付四个主要环节5 限制性股票如何做会计处理?6 股票期权如何会计处理?7 不同结算方式的股份支付处理对比8 集团股份支付如何处理?9 限制性股票分红如何处理?10 股份支付对现金流的影响11 股份支付对每股收益的影响12 总结1什么是股份支付?《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将股份支付定义为: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定义中的关键词是哪些呢?关键词一:为获取服务企业通过股份支付获得了服务。
比如:企业通过对职工进行股权激励,获得了其在工作上的服务;企业通过对经销商进行股权激励,获得了其在业务合作上的服务。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获取相关服务,就不符合股份支付的准则定义。
关键词二:支付形式为权益工具企业获得服务的同时,必然要支付一定的对价。
职工薪酬是一种现金形式的支付,企业支付相应的现金报酬;但股份支付的对价支付方式是:①企业自身的权益工具② 以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关键词三:支付对价和公允价值存在差额这点是隐藏的关键信息。
假设股份支付的对价:每股授予价格=每股公允价值,那差额部分是0,说明是按照市价授予的,也就不存在为了获取其他方的服务,而在价格上做出的让步了。
因此,这点是隐藏的关键信息。
理解的深度就在于对这些关键词的领悟程度。
领悟程度高,就是砖家;领悟程度低,自然是小白了。
2如何界定为股份支付?会计最难的并不是会计处理本身,而是如何将业务按照准则规定真实、公允地反映在报表上,让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有效并可用。
确认股份支付会计分录
确认股份支付的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推算的股份支付额,借记“管理费用”等费用类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如果是附服务年限条件或附非市场业绩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还应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科目。
2、可行权日之后,如果是附服务年限条件或附非市场业绩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当职工按承诺的价位交付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同时,将等待期内累计的资本公积转入股本溢价。
3、如果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未兑付前的公允价值变动时,增值时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贬值时做相反分录。
兑付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贷记“银行存款”。
4、如果企业选择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需要按照等待期内累计的资本公积计入成本费用,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此外,当企业确认职工提供服务时,也需做相应的会计分录,借记“管理费用”等费用类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而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认股权证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关于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1. 授予日◦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企业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对于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
2. 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举例:某企业向其管理人员授予股票期权,等待期为 3 年。
假设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 10 元/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 1000 股。
第一年,企业估计有 30%的管理人员会离职,预计可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为 700 股。
则第一年应确认的费用为10×700×1/3 = 2333.33 元。
◦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 2333.33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33.333. 可行权日之后◦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举例:上述企业在第三年末,实际可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为 800 股,管理人员行权,以每股 5 元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则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800×5)4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333.33×3)7000贷:股本 8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200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1. 授予日◦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企业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对于立即可行权的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同时计入负债。
现金结算的股权支付的会计处理例题现金结算的股权支付是指在企业合并或收购中,采用现金方式支付对价的一种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购买方企业将向被购买方企业支付一定金额的现金,以取得被购买方企业的股权。
现金结算的股权支付在实际操作中较为常见,其会计处理方法如下:一、购入股权的会计处理当购买方企业购入被购买方企业的股权时,需要按照购入价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购入价格可以包括被购买方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商誉以及其他支付的对价。
购买方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相关长期股权投资,并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二、股权支付对价的会计处理购买方企业向被购买方企业支付现金作为对价时,需要将支付的现金计入负债。
这一部分负债应在支付现金时确认,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
同时,购买方企业还需将被购买方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现金对价进行比较,如前者大于后者,差额部分应确认为商誉。
三、后续调整的会计处理在现金结算的股权支付完成后,如购买方企业对被购买方企业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化,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
如持股比例下降,可能导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实际持有比例不符,此时购买方企业应按照实际持有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同时,如被购买方企业盈利或亏损,购买方企业还需按照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下以一个实例进行分析:假设A公司以现金2000万元收购B公司60%的股权,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
A公司在收购后对B公司实施控制。
(1)购入股权的会计处理:A公司购入B公司60%的股权,支付现金2000万元。
根据权益法,A公司需要确认长期股权投资1800万元(3000万元×60%),商誉200万元(2000万元-1800万元)。
(2)股权支付对价的会计处理:A公司支付现金2000万元,已计入负债。
(3)后续调整的会计处理:假设收购后B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A公司按照60%的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600万元。
【知识点】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现阶段,大多数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是一次授予、分期行权,按比例分期行权。
(一)股份支付费用的分摊与前述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费用的分摊完全相同。
(二)会计处理的特别之处“一次授予、分期行权”,即在授予日一次授予给员工若干权益工具,之后每年分批达到可行权条件。
每个批次是否可行权的结果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即每一期是否达到可行权条件并不会直接决定其他几期是否能够达到可行权条件,在会计处理时应将其作为几个独立的股份支付计划处理。
同时,公司一般会要求员工在授予的权益工具可行权时仍然在职,这实际上是隐含了一个服务条款,即员工需服务至可行权日。
如果第一部分未达到业绩条件并不会直接导致后面各部分不能达到业绩条件,因此每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股份支付计划处理,分别计算每个计划授予日的单位公允价值,而要求职工各部分行权时在职,则隐含了服务条款,即第一部分股票期权要求职工必须在公司服务一年,第二部分股票期权要求职工必须在公司服务两年,第三部分股票期权要求职工必须在公司服务三年,因此第一个计划的等待期是一年,第二个计划的等待期是两年,第三个计划的等待期是三年,根据每个计划授予日的单位公允价值估计的期权费用,在其相应的等待期内按照该计划在某会计期间内等待期长度占整个等待期长度的比例进行分摊。
【例题·计算分析题】A公司于2×22年1月2日进行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的授予,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授予了股票期权1000万份,根据期权定价模型确定授予日股票期权每份公允价值为12元。
该股权激励计划要求职工行权时在职,且行权业绩考核指标和行权安排如下表所示:(1)假定一,2×22年年度净利润较2×21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40%;2×23年年度净利润较2×21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80%;2×24年年度净利润较2×21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20%。
股份支付费用的递延所得税分录对于企业来说,股份支付费用是一种普遍的福利和薪酬形式。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使用股份支付方式作为薪酬的形式时,需要将相关的费用计入成本。
而在涉及到税务方面的处理时,递延所得税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递延所得税是什么。
递延所得税是指由于企业在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所导致的暂时性税务差异,这些差异将来有可能会影响企业净资产的税后利润。
具体来说,递延所得税就是在税务上已经缴纳了但会计上尚未计入的税收。
对于股份支付费用的递延所得税分录而言,需要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股份支付费用的会计确认企业在使用股份支付方式作为薪酬的形式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需要将相关的费用计入成本,并在相关的会计期间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
在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的同时,需要考虑到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2.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在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的同时,需要计算和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当股份支付费用导致暂时性税务差异时,就会涉及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3.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份支付费用可能会发生变动,这将导致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变动。
需要根据相关的变动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确认。
基于以上考虑,股份支付费用的递延所得税分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当企业使用股份支付方式作为薪酬形式时,需要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将相关的费用计入成本,并在相关的会计期间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
假设企业在某一期间使用股份支付方式向员工支付了一定数量的股份作为薪酬,根据相关的股份支付协议,需要确认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
假设相关股份支付费用为10000元,会计凭证分录如下:借:股份支付费用10000贷:应付股份支付10000步骤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在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的同时,需要计算和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内部股权交易会计分录
内部股权交易会计分录取决于具体的交易类型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内部股权交易会计分录示例:
1. 股票转让:
- 对于卖方:借记现金或应收账款,贷记股票持有成本或股东权益。
- 对于买方:借记股票持有成本或股东权益,贷记现金或应付账款。
2. 股权奖励:
- 给予员工股权奖励时,通常会记录以下分录:
- 借记股权奖励费用(作为人力资源费用的一部分),贷记股权奖励预留(股东权益)。
3. 股权回购:
- 对于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可能会记录以下分录: - 借记库存股票(股东权益),贷记现金或应付账款。
请注意,这些是一些常见的情况,实际的内部股权交易
会计分录可能会根据特定的交易结构和会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具体情况下咨询会计专业人士以确保正确处理内部股权交易的会计分录。
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股份支付的四个环节:【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
【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者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
【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
【出售日】是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一、股权支付的确认和计量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1)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1】授予日: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公允价值计量。
【2】等待期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替,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多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对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
【3】可行权日之后: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仅此那个调整。
(2)换取其他服务方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对于换取其他服务方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换取的服务的公允价值计量。
2、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按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认成本费用和相应的应付职工薪酬;并在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一、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股份支付通常涉及四个环节,授予日、可行权日、行权日和出售日,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者类似机构批准的日期,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出售日是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换取其他方服务的股份支付以换取的服务的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立即可行权的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将取得的相关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
对于有等待期的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不做账务处理,在等待期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将取得的相关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行权日时根据行权情况,确定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
(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对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应该按照企业应当在授予日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同时计入负债。
对于有等待期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不做账务处理。
在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负债。
在可行权日以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
二、股份支付的个人所得税税务处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6]902号)、《关于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号)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61号)的规定,股份支付的个人所得税税务处理如下:(一)企业(含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员工取得的股票(境内外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企业员工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规定的程序授予本公司及其控股企业员工的一项权利,该权利允许被授权员工在未来时间内以某一特定价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1. 以现金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原则▲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性质是职工(或其他方)和企业未来发生的一种负债的交易,这种负债交易的对价是在等待期内职工(或其他方)为企业提供的服务。
▲因此,在等待期内企业应该正确确认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成本及相关的负债;并在行权日,将职工或其他方获得的劳动报酬(以现金结算的股份金额)支付给职工或其他方。
2. 以现金股份支付服务成本的计算▲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服务成本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授予日和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以权益性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计算公式为:▲服务成本=授予的权益工具的份额*权益工具公允价值*预计未来可能行权的人数在等待期内,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随服务成本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等待期结束后,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涉及的会计分录• 1.授予日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企业在授予日不需要做会计处理。
对于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其会计处理与可行权日的会计处理相同。
• 2.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当期费用或资产成本,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支出、在建工程等贷:应付职工薪酬• 3.可行权日:在可行权日,也就是等待期结束,有权利参加行权的职工人数应当确定,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也应当确定,和未来实际可行权工具的数量保持一致。
• 4.可行权日之后: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的资产负债表日,对应付职工薪酬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5.行权日:企业在行权日应以现金支付职工或其他方,同时结转“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贷:银行存款谢谢聆听!声明:本课件部分用图来自互联网。
股份支付会计分录股份支付是一种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在某些情况下向员工发放股票或股票期权的一种方式。
相对于现金奖励,股份支付更能够激励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稳定运营产生更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那么,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和会计分录是怎样的呢?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三号——股份支付》规定,企业在以股份支付形式给予员工报酬时,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作为员工报酬费用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并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企业还需要将该股份支付的公允价值在权益中计入股本、资本公积金或其他权益工具账户中,以体现股份支付对企业的影响。
二、股份支付的会计分录以企业以股份支付形式给予员工报酬为例,其会计分录如下:1. 股份支付确认当期费用借:员工报酬费用贷: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变动(或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变动-股份支付应付款项)2. 股份支付结算借:股份支付应付款项贷: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项)3. 股份支付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1)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变动借: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变动(或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变动-股份支付应付款项)贷:股本、资本公积金或其他权益工具账户(2)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变动的所得税影响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和会计分录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企业在股份支付中存在条件限制,如需要员工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某些业绩目标,那么企业应当在确认当期费用和结算股份支付时进行相应调整。
三、股份支付的会计确认时点股份支付的会计确认时点是指企业确认股份支付的相关会计分录的时间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三号——股份支付》规定,企业应当在以下两个时点确认股份支付:1. 股份支付确认当期费用的时点企业应当在股份支付产生相关的员工报酬费用时确认当期费用,该费用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在当期损益中计入。
2. 股份支付结算的时点企业应当在股份支付结算的时点确认相应的会计分录。
第二部分重点、难点的讲解【知识点5】股份支付的处理(六)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1.授予日的会计处理收到职工认股款确认回购义务借:银行存款贷: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库存股【发行限制性股票的数量×回购价格】贷: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2.等待期的会计处理(1)股份支付费用的确认:按照权益结算股份支付思路处理在计量所授予股份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不应考虑在等待期内转让的限制或其他限制,因为这些限制属于可行权的非市场条件。
授予员工限制性股票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在计量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不应采用估值模型,不应考虑限制性条件(即非市场条件),而应直接采用授予日相关股票的市场价格。
(2)等待期内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①现金股利可撤销第一,预计未来可解锁: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同时,按分配的现金股利金额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贷:库存股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贷:银行存款第二,预计未来不可解锁:不作为利润分配处理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应当冲减相关的负债: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贷:银行存款②现金股利不可撤销第一,预计未来可解锁: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贷:银行存款第二,预计未来不可解锁:不作为利润分配处理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应当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借: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股利——应付限制性股票股利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贷:银行存款【提示】后续信息表明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直到解锁日预计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与实际未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一致。
【知识点】一次授予、一次行权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一次授予、一次行权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如表所示。
1.可行权条件为服务期限条件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2×23年有关股份支付资料如下:(1)2×23年4月1日,甲公司对9名研发人员每人授予20万份甲公司股票认股权证,每人对应的每份期权有权在2×24年2月1日按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1股甲公司股票。
授予日股票的每股市价为10.5元,每份认股权证的公允价值为2元。
假定不考虑离职率等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1),计算2×23年甲公司应该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甲公司授予研发人员的认股权证,以自身的股票(权益工具)为结算工具,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该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计入当期研发支出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
2×23年应该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9×20×2×9/10=324(万元)。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24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24借:管理费用324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24(2)2×23年4月1日,甲公司对1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甲公司股票认股权证,每人对应的每份期权有权在2×26年4月1日按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1股甲公司股票。
授予日股票每股市价为10.5元,每份认股权证公允价值为2元。
假定不考虑离职率等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2),计算甲公司2×23年至2×26年累计确认的费用。
『正确答案』各年累计确认的费用金额计算如下:2×23年累计确认的费用=10×10×2×1/3×9/12=50(万元)。
2×24年累计确认的费用=10×10×2×21/36=116.67(万元)。
股份支付费用的会计处理之限制性股票文章来源于他山咨询,作者他山咨询之前发布的文章提到了股票期权股份支付费用各个环节的会计处理(《股份支付费用的会计处理之股票期权》),这次小编带您了解限制性股票股份支付费用各个环节的会计处理。
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到4个环节,分别是授予日、限售期、解除限售期、出售日。
其中授予日、限售期、解除限售期是主要环节。
1.授予日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不作会计处理。
但限制性股票增资、过户程序完毕后,需要做如下会计分录:同时,需要就回购义务确认负债,会计分录如下:2.限售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该在限售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应当按照授予日标的股票收盘价与授予价格的差额即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管理费用,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并且不确认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
会计分录如下:同时,在限售期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解除限售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解除限售的权益工具数量。
在解除限售期,最终预计可解除限售的股票数量应当与实际可解除限售的股票数量一致。
3. 解除限售期若激励对象在解除限售期达到了解除限售的条件,则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金额进行调整。
等待股份售出时再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股票来源为回购,达到解除限售条件时需借记“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贷记“库存股”科目,如果有差额,则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如果未达到解除限售条件,则分为未达到市场条件和未达到非市场条件两种情况:①未达到市场条件,已经确认的成本费用不能冲回。
②未达到非市场条件,已经确认的成本费用可以冲回。
从市场案例中能看出,绝大多数公司采用的解除限售条件是非市场条件。
如果股份来源为回购,上市公司未达到解除限售条件而需要回购的股票,按照支付的金额,需借记“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账务处理及例题。
在公司经营中,股份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通常会采用股票、期权等方式进行激励。
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会计处理问题。
本文将会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一些例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1. 什么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指的是公司在实施股份支付计划时,员工获得股份支付权益后,可以选择以现金支付来获得相应的股份支付权益,而非直接取得公司股份。
这种方式通常是为了避免员工持有过多公司股份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流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司的股份稀释。
2.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在会计处理上,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通常涉及到股份支付成本、资本公积和股票期权准备等多个方面的会计科目。
对于公司而言,需要确认股份支付成本,并在相关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和计提。
还需要将相关的股份支付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会计科目中,以反映员工的报酬成本。
公司还需要关注资本公积的处理和股票期权准备的计提等问题。
3.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例题为了更好地理解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我们来看一个例题:公司A在2021年实施了一项股份支付计划,员工可选择在获得股份支付权益后,在2022年以现金结算的方式行使权益。
公司预计在2022年股份支付成本为100万元,涉及的员工数量为100人。
请问公司A在2021年需要如何处理这笔股份支付成本?解析:根据公司A的情况,在2021年需要确认并计提这笔股份支付成本,以反映员工的报酬成本。
具体的会计分录可以是:借:股份支付成本100万元贷:股份支付准备100万元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看到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公司在实施股份支付计划时注意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而言,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员工的激励和风险控制,同时也能提高员工的流动性。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股份支付的会计分录处理
【导读】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必须以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协议为基础。
(一)授予日
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二)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当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应当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同时按相同金额确认所有者权益或负债。
对于附有市场条件的股份支付,只要职工满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取得的服务。
业绩条件为非市场条件的,如果后续信息表明需要调整对可行权情况的估计的,应对前期估计进行修改。
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后,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对于现金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则应当按照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定成本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上市公司分别计算各期期权的单位公允价值。
对于授予的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按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授予的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等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