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体育与健康-8.1.1科学发展体能【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15
初中科学发展体能训练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1. 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体能训练的步骤和原则3. 针对不同体能要素的训练方法4. 体能训练的安全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体能训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和体验。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体能训练的步骤和原则,强调科学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体能要素的训练方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按照讨论的训练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体验和收获。
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体能训练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针对不同体能要素的训练方法,强调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个人体能训练计划。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按照讨论的训练计划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体验和收获。
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体能训练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精神。
2. 学生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体能训练概念、方法和原则的掌握情况。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保健知识第一节科学发展体能1.形态是指身体的外部形态和特征,描述身体形态一般由身高、体重、胸围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来描述。
2.女生的青春期发育早于男生,而男生的总体增长幅度会超过女生3.初中阶段,男生平均每年身高增长5~8厘米,体重增长4~6千克,胸围增长3~4厘米;女生平均每年身高增长3~6厘米,体重增长3~5千克,胸围增长2~4厘米。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发展形体健美。
5.实践证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长高。
6.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1)遗传因素。
(2)激素水平。
(3)营养状况。
(4)体力活动。
7.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状况,常用安静心率、血压和肺活量等指标来初步评估身体机能的发育情况。
8.初中生的身体机能不断强。
安静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减少,可降至每分钟80次左右。
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般收缩压为14~15千帕,舒张压为8.5~8.8千帕。
肺活量随着年的增长而增加,男生可达2500~3300毫升,女生可达2000~2600毫升。
9.心血管功能:“你的心脏就是你的健康”,这是1972年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脏血液供应良好,组织代谢加强,可以使心壁增厚,血管的弹性增大,心肌力量强,心脏的重量、体积增加,心脏的容量逐渐加大。
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心脏功能增强从而大大提高血液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能力。
同时血管壁的弹性加,血流的外周阻力减小,安静时血压比一般人低。
10.呼吸机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肺的弹性好,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肺活量比普通人大1000毫升左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呼吸深而缓慢,就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从而发展了呼吸机能,提高了运动能力。
11.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2.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
13.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肌肉耐力、肌肉力量、心肺力量、柔韧性、身体成分。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课件目录一、体育理论篇 (3)1.1 体育的概念与功能 (4)1.2 体育的分类与特点 (5)1.3 体育的目的与价值 (6)二、健康理论篇 (7)2.1 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9)2.2 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10)2.3 健康与体育的关系 (11)三、运动生理学篇 (12)3.1 运动对人体的影响 (14)3.2 运动时人体的生理变化 (15)3.3 运动强度与负荷的安排 (16)四、运动心理学篇 (17)4.1 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19)4.2 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与训练 (20)4.3 运动中的心理调适与应对 (22)五、运动营养篇 (23)5.1 营养素的功能与需求 (25)5.2 运动过程中的营养补充 (26)5.3 营养与运动的搭配 (28)六、运动损伤与预防篇 (29)6.1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分类 (30)6.2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32)6.3 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33)七、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篇 (34)7.1 体育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35)7.2 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36)7.3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 (37)八、体育运动实践篇 (39)8.1 田径运动 (40)8.2 球类运动 (41)8.3 体操运动 (43)8.4 游泳运动 (44)九、体育竞赛与规则篇 (45)9.1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实施 (47)9.2 体育比赛的规则与裁判 (49)9.3 体育比赛的成绩评定与奖励 (50)十、体育产业与经济篇 (51)10.1 体育产业的概述与发展 (52)10.2 体育旅游的特色与价值 (54)10.3 体育消费的市场分析与引导 (55)一、体育理论篇本章主要介绍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包括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益处。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体育运动是指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培养意志品质为主要目的,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进行的身体锻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