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威尼斯商人》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
在威尼斯的一座宏伟的宫殿里,公爵、安东尼奥、夏洛克和其他人正围绕着一场官司展开激烈的争论。
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向夏洛克借了一笔高额贷款,但因未能按时偿还,被夏洛克告上法庭。
夏洛克要求按照合同条款,从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来抵债。
公爵试图调解,希望夏洛克能怜悯安东尼奥,但夏洛克坚决不同意。
最终,安东尼奥愿意接受割肉的惩罚,以换取朋友的自由。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喜剧作品,它以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和友谊的力量。
在人物塑造方面,安东尼奥是一个典型的仁爱、正义和勇敢的形象,他代表了人文主义理想。
他借钱给朋友不收利息,面对夏洛克的仇恨和威胁,他仍然坚定地站在朋友一边,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种对友谊的坚守和对正义的追求,使他的形象显得高大而光辉。
而夏洛克则是一个贪婪、冷酷的高利贷者形象,他的行为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特点。
他的残忍和无情,使人们对他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
在情节设计方面,这部作品采用了曲折跌宕的故事线,使得情节发展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通过公爵的调解和安东尼奥的牺牲,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主题表现方面,《威尼斯商人》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冲突,还强调了友谊、爱情和正义等价值观。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人性关怀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莎士比亚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让我们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13威尼斯商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能力目标: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标:了解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把握戏剧冲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是莎士比亚的读书名言。
在西方国家每个家庭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一本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莎士比亚被尊称为戏剧艺术的奠基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莎士比亚,走进他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来领略他的艺术魅力。
二、出示学习目标可指名让学生读三、学生自主学习1、作者及作品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有(学生识记莎士比亚的作品,强调这是考点)历史剧:《亨利四世》《查理二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环节,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再借助学案巩固。
2字词积累恻(cè)隐豁(huò)免告禀(bǐng) 腌赞(āzā) 庖(páo)代中流砥(dī)柱一磅(bàng)肉诉讼(sòng) 刽子手(guì) 怜悯(mǐn) 遍稽(jī)群籍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稽:查考。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学生自主学习,可查阅相关资料,有难度的共同交流。
四、学生合作探究(一)读一读读剧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1.事件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都有哪些主要人物?矛盾冲突是什么?结果如何?故事情节:一件诉讼案或是一场官司。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课文节选自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的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
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为两部分,前半场主要是夏洛克的戏,后半场主要是鲍西娅的戏。
这场戏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却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结构严谨完整。
简洁紧凑得就象一出独幕剧一样。
每一个登场人物都有自己的面貌和个性。
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随着事件的变化,人物的思想也在变化,这是这场戏在描绘人物性格上的显著特点。
(二)学法引导1、阅读课文,着重理清戏剧冲突中情节发展的过程,口述课文的故事梗概;认识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明确这篇戏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会剧本中所用的“夸张”“悬念”“对比”“突转”等戏剧技巧,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课外查找资料,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对戏剧文学的巨大贡献,了解他的一些重要作品,进一步感受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风格品味本文语言的诙谐生动、优美流畅。
(三)审美鉴赏优美动人,含义隽永的比喻。
节选的剧本语言优美动人,含义隽永,这和作者在戏剧语言里自如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生动、贴切的比喻分不开。
如,安东尼奥说“我是羊群里一头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应分,最软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让我也就这样结束了我的一生吧”。
病羊的比喻形象而又真切地勾勒出他那软弱的性格,“果子落地”一句仿佛使我们看到了他面临的悲惨遭遇。
这样的比喻通俗晓畅,既符合人物的性格、紧扣剧情,又体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敏锐的观察能力。
(四)重点难点突破1 、课文中贯穿全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主题思想是什么?[析]这道题意在引导学生理清剧情,理清贯穿全剧的矛盾线索,理解剧本所表达的中心。
[参考答案] 贯穿全剧的矛盾冲突是:高利贷商人夏洛克与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
《威尼斯商人》教案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知识,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文学特点。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探讨的人性、友谊、爱情等主题,反思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作品简介: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知识。
1.2.2 情节梗概:概述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1.2.3 文学特点:分析作品的文学风格、语言、结构等特点。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作品情节与人物关系的理解。
2.1.2 作品文学特点的把握。
2.2 教学难点2.2.1 作品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2.2.2 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主题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作品,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3.1.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1.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
3.2 教学手段3.2.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
3.2.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4.1.1 课时:本章节计划安排4个课时。
4.1.2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作品,了解作品背景知识。
4.2 教学步骤4.2.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作品,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4.2.3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2.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
4.2.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
13课《威尼斯商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莎士比亚戏剧富于个性化、生动的语言,能分析出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莎士比亚戏剧富于个性化、生动的语言,能分析出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法;3、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话剧《威尼斯商人》片断,大家回顾下,这场戏描写了一个什么事件?(诉讼事件或打官司)在法庭上,夏洛克咄咄逼人,拒绝各种还钱清债方式,也拒不施以怜悯,欲借履约之名取安东尼奥的性命。
正当他得逞之际,鲍西娅假扮律师前来,利用约中条款,挽回败局,拯救了安东尼奥。
2、法庭上应该有些什么角色呢?(法官、原告、被告、旁听)3、那么剧中有那些主要人物?鲍西娅、夏洛克、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公爵4、将剧中人物对号入座。
法官:公爵、律师:鲍西娅原告:夏洛克被告:安东尼奥旁听: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5、原告与被告的核心矛盾是什么?(一磅肉)二、模拟表演,解读人物。
1、这场戏真可谓精彩。
生死较量的结局似乎早已确定,然而形势却突然逆转,柳暗花明。
要是能够亲身在舞台之上演绎这出戏,一定是十分过瘾的事情。
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番呢?(学生跃跃欲试)在没有充分排练合作的基础上,要演成一出戏还确实是一桩非常难的事情。
不过,我们可以换个方法。
想想剧中哪一个人物是你最想扮演的人物呢?请你在剧中找到最能体现他个性的一段台词,然后用你的声音和姿态把他表现出来。
我们看谁是今天“梦想剧场”中的最佳扮演者。
(生活跃地自选角色,阅读剧本,绘声绘色地朗读甚至背诵台词。
教师巡回了解和指导。
在学生自选和练习的基础上,每个主要角色选择3~4个扮演者)(1):让我们拉开今天“梦想剧场”的帷幕吧。
第一组,“夏洛克”们逐一登场。
(生1表演朗读“我又不干错事……我可不可以拿到这一磅肉?”生2表演朗读“我的意思已经向殿下告禀过了……现在您不是已经得到我的回答了吗?”生3表演朗读“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3课威尼斯商人初三语文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要多花时间和功夫,一点一滴积累,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让自己不断进步,语文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三语文课文的学习指导,供大家学习参考。
抽时间温习巩固,语文成绩一定会不断提升。
《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公爵、众绅士、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萨拉里诺、萨莱尼奥及余人等同上。
公爵安东尼奥有没有来?安东尼奥有,殿下。
公爵我很为你不快乐;你是来跟一个心如铁石的对手当庭质对,一个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安东尼奥听说殿下曾经用尽力量劝他不要过为已甚,可是他一味坚执,不肯略作让步。
既然没有合法的手段可以使我脱离他的怨毒的掌握,我只有用默忍迎受他的愤怒,安心等待着他的残暴的处置。
公爵来人,传那犹太人到庭。
萨拉里诺他在门口等着;他来了,殿下。
夏洛克上。
公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
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现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你不但愿意放弃这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豁免他一部分的欠款。
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巨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
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
夏洛克我的意思已经向殿下告禀过了;我也已经指着我们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约执行处罚;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销贵邦的特权。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了您吗?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头猫就要发脾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
语文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13课(威尼斯商人)拓展资料(7篇)从《威尼斯商人》看莎士比亚的喜剧特色《威尼斯商人》约写于1596年前后,正当莎翁的艺术才华日趋成熟的阶段。
全剧结构严谨,情节逐步推向高潮,波澜迭起,扣人心弦,又风趣横生,喜剧气氛特别浓,是莎翁最优秀的喜剧之一,从而也表达了莎翁的悲剧特色。
本文试作简单的分析,以望对此有些初步的把握。
首先,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莎士比亚喜剧的重要特色。
全剧有两条交叉进行的情节线。
第一条是“借债割肉”,展现了以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和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为对立面的民族矛盾,以及早期商业资本家和早期金融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几重矛盾纠结在一起,尖锐激烈,不可调和,使《威尼斯商人》跳出了莎翁的早期的一系列轻松欢乐的喜剧格局,成为第一个较显著的现实主义手法接触到社会阴暗面的喜剧。
第二条线索是“挑匣求婚。
”在幽雅的贝尔蒙庄园,漂亮而富有的少女鲍西娅发生叹息:她的终身大事必须取决于彩匣的选择。
大厅上陈列着金、银、铅三个匣子,等待求婚者的选择,选中彩匣,确实是她的丈夫。
她被父亲的遗命剥夺了婚姻自主权,为此而感到苦恼。
幸而她情意所钟的巴萨尼奥选中了铅匣,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条情节线在“法庭诉讼”一场中汇合在一起。
装扮成法学博士的鲍希亚出现在威尼斯法庭,运用智谋,挫败了夏洛克,从刀尖下救出了安东尼的性命。
第二,该剧贯穿和描写了三对年轻的人爱情故事及他们之间的友谊,鲍西娅与巴萨尼奥的爱情。
友谊与爱情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构成了《威尼斯商人》最重要的喜剧结构。
还有另外两对青年的爱情: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基督徒罗兰佐相爱私奔的故事;鲍西娅的女仆尼莉莎与巴萨尼奥的仆人葛来西安诺的爱情故事。
由此可见,歌颂爱情和友谊,表现人文主义的爱情观是其喜剧的又一要紧特色。
第三,男女主人公身份贵族化,这种贵族都带上了人文主义理想色彩,这些男女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资产阶级色彩,最成功的是女性形象,带有“女强人”色彩,性格开朗、直率、勇敢热情,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女性”的形象典型,这些“新女性”可爱而古怪,“她们勇敢反抗封建势力,又永久忠实于自己的个性”〔恩格斯语〕。
13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学习目标1.文学常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2.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3.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4.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崇尚正义、慈悲为怀的精神。
1.把握戏剧冲突;2.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3.品位戏剧语言。
第一课时一、导入。
二、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2、文体常识戏剧文学常识3、重点字诉讼(sînɡ)饶恕( shù)恻隐(cè)豁免(huò)怪癖(pǐ)凛然(lǐn)庖代(páo)甘霖(lín)契约(qì)铭记(míng)爵士(jué)怜悯(mǐn)英磅(bàng)袒露(tǎn)刽子手(guì)万恶不赦(èshè)遍稽群籍(jī)中流砥柱(dǐ)4、多音字处:chú(处理)磅:bàng(一磅)铺:pù(店铺)刹:chà(一刹那) chù(处所) páng(磅礴) pū(铺平) shā(刹车)5、形近字低(dī)低押侧(cè)侧面癖(pǐ)癖性诋(dǐ)诋毁恻(cè)恻隐譬(pì)譬如砥(dǐ)砥砺测(cè)测量偏(pì)偏僻6、重点词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豁免:免除庖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延纳:接纳接受有例可援:有先例可参照钧裁:恭请作出决定折衷是非:调和是非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稽:查考。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
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7、词语辨析恻隐、怜悯辨析“恻隐”指同情受苦受难者,对他们的苦难和不幸,内心不忍,深切同情,如恻隐之心,恻隐之情等。
第十三课威尼斯商人(节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相关重点字词和成语,了解作者莎士比亚的相关文学常识。
2)了解关于剧本的基本知识,认识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读课文,初步了解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味人物形象特点,体会文章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实质的特点。
(3).欣赏。
可以观看影像资料,直观感受戏剧文学特别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高利贷商人惟利是图的剥削本质;领会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语言艺术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及作品,了解戏剧冲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通过欣赏文章生动的个性化语言,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3.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亚见义勇为的精神。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方法表演法、讨论法、点拨法、幻灯演示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他生于富商家庭,13岁父亲经商破产,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中途辍学,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
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的剧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
背景:《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大约写于1596-1597年,当时英国正处于伊丽砂白女王当政的繁荣昌盛时期,尤其在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海上贸易盛极一时,当时人们对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有好感,对高利贷者都极端厌恶、痛恨,这部剧作鲜明地体现出莎士比亚的爱憎情感。
13 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学习目标】1.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清楚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
2.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
3.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
【学习重点】1.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浯言表达技巧。
【学习难点】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剧,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
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课文节选的是《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
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以鲍西亚上场为转机分为两部分,前半场主要是夏洛克的戏,后半场主要是鲍西亚的戏。
2、了解剧情:《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取材于古老传说。
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西亚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亚结成眷属;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主线,即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
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影响高利贷行业,又侮辱过自己,所以仇恨安东尼奥,乘签订借款契约之机设下圈套,伺机报复。
课文的情节就是从这里开始。
3、关于戏剧: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戏剧的分类:A.按艺术形式不同分成话剧、歌剧、舞剧等。
初三下册课文《威尼斯商人》阅读答案初三下册课文《威尼斯商人》阅读答案夏洛克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
【A】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鲍西娅安东尼奥,你能不能够给他一点慈悲?葛莱西安诺白送给他一根上吊的绳子吧;看在上帝的面上,不要给他别的东西!安东尼奥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予没收他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要他能够让我接管他的另外一半的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他的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还要有两个附带的条件:第一,他接受了这样的恩典,必须立刻改信基督教;第二,他必须当庭写下一张文契,声明他死了以后,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
公爵他必须履行这两个条件,否则我就撤销刚才所宣布的赦令。
鲍西娅犹太人,你满意吗?你有什么话说?夏洛克我满意。
鲍西娅书记,写下一张授赠产业的文契。
夏洛克请你们允许我退庭,我身子不大舒服。
文契写好了送到我家里,我在上面签名就是了。
公爵去吧,可是临时变卦是不成的。
葛莱西安诺你在受洗礼的时候,可以有两个教父;要是我做了法官,我一定给你请十二个教父,不是领你去受洗,是送你上绞架。
(夏洛克下。
)公爵先生,我想请您到舍间去用餐。
鲍西娅请殿下多多原谅,我今天晚上要回帕度亚去,必须现在就动身,恕不奉陪了。
公爵您这样贵忙,不能容我略尽寸心,真是抱歉得很。
安东尼奥,谢谢这位先生,你这回全亏了他。
(公爵、众士绅及侍从等下。
)巴萨尼奥最可尊敬的先生,我跟我这位敝友今天多赖您的智慧,免去了一场无妄之灾;为了表示我们的敬意,这三千块钱本来是预备还那犹太人的,现在就奉送给先生,聊以报答您的辛苦。
安东尼奥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是永远不忘记的。
鲍西娅一个人做了心安理得的事,就是得到了最大的酬报;我这次帮两位的忙,总算没有失败,已经引为十分满足,用不着再谈什么酬谢了。
但愿咱们下次见面的时候,两位仍旧认识我。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课题:第13课《威尼斯商人》第一课时2011 年 5 月31日星期二单位留庄一中备课人宋渊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欣赏生动优美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探讨教师适当作以点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语言艺术之美。
重点:让学生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夏洛克这个人物。
难点:训练学生把握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及高潮、进而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
教法:演示法、讨论法、与角色扮演法相结合法。
教具:多媒体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学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生词和精妙好词。
学生交流词语积累情况:恻( ) 豁( ) 癖( ) 凛( ) 腌臜( ) 庖( ) 霖( ) 契( )爵( ) 怜悯( ) 磅( )逞()诉讼( ) 刽子手( )钧裁:万恶不赦:遍稽群籍:折衷是非:中流砥柱:(一)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和钱打交道。
面对钱这个东西,有人欢笑,有人哭泣,有人苦恼,有人得意……还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在你心目中,究竟钱是个什么东西呢?用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一中,主人公泰门有这么一段独白:“金子,黄色闪光,宝贵的金子!……只这么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三)【资料平台】15641.倾听,各抒己见2. 聆听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剧本内容的理解。
夏洛克、安东尼奥、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尼莉莎、鲍西娅。
2.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剧中主要人物都有谁?(2)剧中主要围绕一个怎样的事件产生的矛盾冲突?精读课文把握戏剧冲突1.请三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提示评点要求:复述时应注意三个环节:夏洛克出场前、夏洛克出场、鲍西娅出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13课威尼斯商人本文是关于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13课威尼斯商人,感谢您的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13课威尼斯商人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恻cè隐癖pǐ性簌簌sù
庖páo代中流砥dǐ柱诉讼sòng
2.解释下面词语。
(1)折衷是非:调和是非。
折衷,这里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2)有例可援:有先例可参照。
(3)中流砥柱:比喻坚强、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4)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5)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上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主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行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莎士比亚,他是英国的戏剧家和诗人(称谓)。
2.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是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阻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威尼斯商人》目标导向教学单两课时
【教学流程】
【学习导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戏剧
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文学,即戏剧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
性。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
3.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4、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2.介绍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3.莎翁的地位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雨果誉莎士比亚为“戏剧界的神人”。
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二、整体感知1、本场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场诉讼案件
2、这场戏的冲突双方都有那些人物?
原告:夏洛克
被告: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的朋友:巴萨尼奥等
3、双方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一磅肉
4、本场戏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半场,如何划分?前后半场各写了什么?前半部分:夏洛克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
(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
后半部分:鲍西娅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
三、作品主题:谴责仇恨和残忍赞美友谊和仁爱
通过威尼斯法庭审理夏洛克诉讼的场面,揭露了高利贷者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赞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鲍西娅等人的仁爱、勇气和智谋。
四、课堂检测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意。
公爵()祈祷()涵义()中流砥柱()
袒露()保佑()豁免()甘霖()
2.解释下面词语。
①恻隐:________②凛然:________
③万恶不赦:________④中流砥柱:________
⑤豁免:________⑥安息日: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人物形象
1、从法庭前半部分的辩论中你能谈谈原告和被告对割一磅肉的态度是怎样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们俩人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常见的什么写法?
安东尼奥:仁爱、友谊、仁慈
夏洛克:贪婪、残忍、狡黠
写法:对比
2、这两个回合的斗争过程中又分别分为哪三小步?
鲍西亚:三退夏洛克:三拒
劝慈悲
劝三倍还款
劝请医生
三进三退:劝慈悲
劝三倍还款
劝请医生
3.从鲍西娅和夏洛克的斗争过程来看,鲍西娅是用什么方法战胜夏洛克的?
欲擒故纵
4. 从这两个回合的斗争过程来看,剧本会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艺术感受?
一波三折悬念突转
5.从本剧的后半场来看,夏洛克和鲍西娅各是什么样的人?剧作家在刻画他们的时候用了什么写法?
夏洛克:复仇心重、唯利是图、冷酷狡诈
鲍西亚:聪明机智、仁慈善良、行事果敢
写法:对比小结:夏洛克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
他具有贪婪、固执、残酷的本质。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女性的典型形象。
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
面对矛盾,她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
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二、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
1、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化。
2、贴切而又新颖的比喻。
3、语言诙谐、优美动人,含义隽永。
4、运用自如地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5、绚丽多彩和质朴自然的巧妙结合,既有浓郁的诗意又有如话家常般的流畅。
三、课堂检测
填空:
1.《威尼斯商人》选自《________》(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里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李尔王》、《________》、《________》、《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________剧。
2.不准流一滴血,________不准割得超过________不足一磅的重量,________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________重一点,________相差只有一丝一毫,________仅仅一根汗毛之微,________要把你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