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 (节选)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商人》(节选)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商人夏洛克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聪明机智的律师鲍西娅的介入,展现了友谊、爱情和正义的力量。
本文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还需加强。
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可能对一些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章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了解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友谊、爱情和正义的力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多元文化,拓宽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难点:理解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含义;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比较阅读法:将课文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提炼教学要点。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关注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背景及文学价值;(2)能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剧中的主题思想;(3)能够把握剧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剧本;(2)通过表演、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3)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尊重;(2)培养学生对友情、爱情、正义等价值观的认同;(3)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剧本情节的理解和分析;(2)人物性格的把握;(3)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的鉴赏。
2. 教学难点:(1)莎士比亚时代英语与现代英语的差异;(2)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3)对剧中深层次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剧本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剧本,理解情节和人物;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4. 表演法:学生表演剧本片段,提高表达能力和创造力;5. 赏析法:分析剧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剧本,了解剧本背景,准备相关讲解材料;2. 学生准备:预习剧本,了解人物关系,初步理解情节;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剧本副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剧本,理解情节和人物;3. 讲解剧本:讲解剧本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5. 表演展示:学生表演剧本片段,展示学习成果;6. 赏析分析:分析剧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7.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威尼斯商人 (节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物的性格特点;(2)欣赏生动优美的个性化人物语言;2.过程与方法(1)分角色诵读。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分角色诵读精彩片段,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人物性格。
(2)欣赏。
可以观看影像资料,直观感受戏剧文学特别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高利贷商人惟利是图的剥削本质;领会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语言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2.难点戏剧冲突是如何逐层展开、曲折变化的。
【课时安排】2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资料链接1.马克思和恩格斯评莎士比亚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和人物,而且在论及戏剧艺术时充分肯定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他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上的杰出成就,提出“莎士比亚化”的创作原则,即不从抽象概念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
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认为戏剧的发展应当是“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在人物的性格描写方面,恩格斯要求拉萨尔“稍微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并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2.莎士比亚创作的三个时期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节选)》课文及研讨与练习莎士比亚公爵、众绅士、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萨拉里诺、萨莱尼奥及余人等同上。
公爵安东尼奥有没有来?安东尼奥有,殿下。
公爵我很为你不快乐;你是来跟一个心如铁石的对手当庭质对,一个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安东尼奥听说殿下曾经用尽力量劝他不要过为已甚,可是他一味坚执,不肯略作让步。
既然没有合法的手段可以使我脱离他的怨毒的掌握,我只有用默忍迎受他的愤怒,安心等待着他的残暴的处置。
公爵来人,传那犹太人到庭。
萨拉里诺他在门口等着;他来了,殿下。
夏洛克上。
公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
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现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你不但愿意放弃这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豁免他一部分的欠款。
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巨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
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
夏洛克我的意思已经向殿下告禀过了;我也已经指着我们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约执行处罚;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销贵邦的特权。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了您吗?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头猫就要发脾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
现在我就这样回答您:为什么有人受不住一头张开嘴的猪,有人受不住一头有益无害的猫,还有人受不住咿咿唔唔的风笛的声音,这些都是毫无充分的理由的,只是因为天生的癖性,使他们一受到刺激,就会情不自禁地现出丑相来;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威尼斯商人(节选)从容说课《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剧。
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
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节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
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为两部分,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后半场主要是的西娅的戏。
戏剧情节波澜起伏,戏剧冲突紧张激烈,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丰富生动而又富于个性化,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才能。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在戏剧冲突中情节发展的过程,认识剧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体会剧本所运用的戏剧技巧,品味丰富生动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学写戏剧评论。
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冲突,认识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课堂教学可采用文献法、复述法、演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读、演、评三位一体。
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2、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 1、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德育目标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戏剧冲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
[教学方法]:1、文献法 2、讨论法 3、启发法 4、引导发现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步骤]一、由介绍作者导入新课: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他生于富商家庭,13岁父亲经商破产,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中途辍学,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
第十三课尼斯商人(节选)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能力目标1.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德育目标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1.重点:(1)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2. 难点:(1)戏剧冲突是如何逐层展开、曲折变化的。
(2)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浯言表达技巧。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位作家,曾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恩格斯也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他就是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
他以奇伟的笔触,对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时期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
他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他的《威尼斯商人》,领略这位大师的风采!<二>预习展示1.世界文学史”四大吝啬鬼”:(1)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2)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3)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4)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2.了解作者: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威尼斯商人》(节选)同步练习【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面词语:①恻隐:_________________ ②凛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万恶不赦:_____________ ④中流砥柱:___________________⑤豁免:_________________ ⑥安息日: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课文填空。
①《威尼斯商人》选自《________》(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里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
莎士比亚(1564—1616),文学复兴时期_____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李尔王》、《_____》、《_______》、《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______剧。
②不准流一滴血,_________不准割得超过_______不足一磅的重量,_____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______重一点,_______相差只有一丝一毫,_______仅仅一根汗毛之微,______要把你抵命。
3、简答题。
①夏洛克开始为了讨好鲍西娅,用了哪些动人的词语?其目的是什么?②鲍西娅对夏洛克是怎样智斗取胜的?4、下面句子次序已被打乱,请调整出正确语序。
①等一等,犹太人,法律上还有一点牵涉你。
②快快跪下来,请公爵开恩吧。
③你现在刚巧陷入这个法网,因为根据事实的发展,已足以证明你确有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
④威尼斯的法律规定。
⑤所以你已经遭逢着我刚才所说的那种危险了。
⑥凡是一个异帮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当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
答:【迁移与拓展】夏洛克:博学多才的法官!判得好!来,预备!鲍西娅:且慢,还有别的话哩。
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葛莱西安诺:啊,公平正直的法官!听着,犹太人;啊,博学多才的法官!夏洛克:法律上是这样说吗?鲍西哑: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葛莱西安诺:啊,博学多才的法官!听着,犹太人;好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夏洛克:那么我愿意接受还款;照约上的数目三倍还我,放了那基督徒。
巴萨尼奥:钱在这儿。
鲍西姬:别忙!这犹太人必须得到绝对的公道。
别忙!他除了照约处罚以外,不能接受其他的赔偿。
葛莱西安诺:啊,犹太人!一个公平正直的法官,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鲍西娅:所以你准备着动手割肉吗。
不准流一滴血,也不准割得超过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要是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即使相差只有一丝一毫,或者仅仅一根汗毛之微,就要把你抵命,你的财产全部充公。
葛莱西安诺:一个再世的但尼尔,一个但尼尔,犹太人!现在你可掉在我的手里了,你这异教徒!鲍西娅:那犹太人为什么还不动手?夏洛克:把我的本钱还我,放我去吧。
巴萨尼奥:钱我已经预备好在这儿,你拿去吧。
鲍西姬:他已经当庭拒绝过了;我们现在只能给他公道,让他履行原约。
葛莱西安诺:好一个但尼尔,一个再世的但尼尔!谢谢你,犹太人,你教会我说这句话。
夏洛克:难道我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成吗?鲍西娅:犹太人,除了冒着你自己生命的危险割下那一磅向以外,你不能拿一个钱。
夏洛克:好,那么魔鬼保佑他去享用吧!我不打这场官司了。
鲍西姬:等一等,犹太人,法律上还有一点牵涉你。
威尼斯的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异邦人企日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当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
你现在刚巧陷入这个法网,因为根据事实的发展,已经足以证明你确有运用直接间接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所以你已经遭逢着我刚才所说起的那种危险了。
快快跑下来,请公爵开恩吧。
葛莱西安诺:求公爵开恩,让你自己去寻死。
巴;可是你的财产现在充了公,一根绳子也买不起啦,所以还是要让公家破费把你吊死。
公爵:让你瞧瞧我们基督徒的精神,你虽然没有向我开口,我自动饶恕了你的死罪。
你的财产一半划归安东尼奥,还有一半没入公库;要是你能够诚心悔过,也许还可以减处你一笔较轻的罚款。
鲍西娅:这是说没入公库的一部分,不是说划归安东尼奥的一部分。
夏洛克: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
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5、鲍西娅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6、鲍西姬怎样解决这场冲突的?可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7、从本段文字来看,夏洛克是怎样一个人?8、葛莱西安诺多次重复夏洛克的“一个再世的但尼尔,一个但尼尔,犹太人!”那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9、“犹太人”“异邦人”“异教徒”,众人这么称呼夏洛克,你能从中发现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10、你能从文中说说基督教所宣扬的精神吗?11、根据文中最后一句话,发挥你的想象,描写此时夏洛克的表现。
12、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欣赏与探究】渡工与老师⑴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
⑵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名学生写到: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
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
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在原地周旋。
⑶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岸,远行千里?⑷您说,想。
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
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在此献身。
⑸啊,透过您那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⑹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色的“阅”字。
第二天,他又出了一道作文题,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师》。
⑺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文,老师接过一看,题目不错——《你眼中的老师》,可是内容却远没有上篇丰富,通篇只有一句话:“这篇作文昨天已经作过。
”⑻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
那时,这地方还没通电。
⑼十多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上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上下几层都能通车的那种桥,城里人管那叫立交桥。
⑽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札,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他说你还应该请老师的老师。
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
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中指第一关节处有厚厚的老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
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记。
⑾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
13、文章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相隔的时间是多少年?文中主人公是谁?14、文章第(2)段画线句子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 ,从这组句子里你能感受到什么?15、文章第(7)段中“这篇文章昨天已经做过”的含义是什么?16、文章第(8)段写道“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买了一箱蜡烛”这里蕴涵了老师的什么心理活动?17、文章第(10)段“老师的老师”指谁?老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18、文章最后一段写“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
其用意是什么?19、联系全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章第(1)段文字的理解。
参考答案1、略2、①《莎士比亚全集》英《哈姆莱特》《奥赛罗》喜②也、或是、要是、或是、即使、或者、就3、①他称呼鲍西娅是“聪明正直的法官”、“法律界的中流砥柱”、“尊严的法官”、“优秀的青年”、“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等。
夏洛克极力奉鲍西娅,目的是为了让鲍判决割安东尼奥胸口的肉。
可见他是极其狡猾阴险的。
②鲍西娅从人道主义出发,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斗争。
在策略上,她欲擒故纵,以退为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根据契约依法周败夏洛克,致使夏洛克作法自毙。
4、①④⑥③⑤②5、在双方僵持不下,夏洛克执意要取安东尼奥身上一磅肉,安东尼奥马上性命不保的情况下出场的。
6、鲍西娅用要求夏洛克只许取肉,不许流血,且一分一毫不能有差异的方法,迫使夏洛克放弃要求。
从而表现了鲍西妞的机智、聪明、善良。
7、贪婪。
8、既是对鲍西娅聪明才智的由衷赞叹,又是对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讽。
赞美鲍西娅的话,则令夏洛克无地自容,让观众捧腹大笑,增加了轻松愉快的喜剧效果。
9、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
10、仁慈、宽容、博爱11、略12、可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谈感受:①人应该要有一颗宽容之心②友情胜过金钱③自私卑劣的人没有好下场(采用先总说后分说)。
13、学生写作文与老师批作文;举行大桥奠基仪式。
时间相隔十多年老师14、排比拟人(1)渡工的职业是辛苦的 (2)为了渡口的需要,渡工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表现渡工的敬业与献身精神。
15、学生心目中已把老师的形象寄寓在渡工的形象之中了,他们的敬业与献身精神是一致的。
16、(1)老师理解了学生文中那句话的含义;(2)为自己的工作被学生理解而欣慰并受到鼓舞,决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17、渡工老师自觉地以渡工为榜样,学习他的敬业精神与献身精神,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18、表示自己对老师的感谢与尊敬。
19、老师说“自己像技工”,是因为老师已自觉地以富有敬业与献身精神的渡工为榜样战斗在教育战线上,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是因为渡工也在向老师学习他的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渡口摆渡,不擅离职守,他所以说他不如老师是渡工自谦的说法。
同时社会上人们认为老师的职业是传授知识、塑造人类灵魂的职业,是树人的职业,所以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