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32
介绍中国高铁的资料中国高铁,是指中国陆上高速铁路系统。
自2007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通车以来,中国高铁系统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系统。
一、建设历程中国高铁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真正的大规模建设始于2006年。
自此,中国高铁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10年,中国的高铁里程仅有1,393 km;而到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3.6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比例超过两成。
二、技术特点1.极速化:中国高铁的设计最高运营速度可达300公里/小时甚至更高。
截至2020年,中国持有最高、次高和第四高的高速列车运营速度纪录。
2.安全性:中国高铁的运输安全性能极高。
在300公里/小时的极速下,车厢内部有稳定的气流,身体感觉十分舒适。
3.稳定性:高速列车的轮轨系统十分稳定,并通过电子控制实现高速行驶的平稳性。
三、优势1.速度优势: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速度最高可以达到350公里/小时,高速节奏非常快,而且不受交通拥挤的影响,可以保证列车的稳定和准时。
中国高铁的速度和普速铁路的时效相当,同时成本低于飞机,是繁华商贸活动的重要动脉。
2.经济效益:中国高速铁路线路密度高,所经过城市居民数众多,且与城市间的距离短,优厚的设施和服务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澎湃的活力。
3.环保节能:中国高速铁路车站和列车均采用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将陆路旅行的时间缩减,降低了能源消耗。
四、中国高铁的挑战1.成本:高铁建设费用较高,高速铁路存在着高于其他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营成本,同时需要不断塑造高质量的客户服务体验。
2.人口迁移问题:虽然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对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也可能对一些低收入观众租赁房屋和就业带来负面影响,当此地区政府没有充分准备,可能不可避免的引发人口迁移问题。
五、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高铁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已成为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系统之一。
中国高铁的小知识
1.中国高铁历史悠久,最早的高速列车于1997年投入运营,始于石家庄至唐山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2. 中国高铁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列车设计速度可达到350公里/小时以上,是全球速度最快的高铁系统之一。
3. 高铁列车的车体采用了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和复合材料,大幅度降低了列车的重量,提高了速度和能效。
4. 中国高铁的车站建设也是独具特色的,不仅注重舒适和便捷,还注重文化和艺术的融入,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5. 中国高铁的安全性能也得到了全面的保障,采用了多项安全技术,如电子监控、信号控制、自动调度等,确保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6. 中国高铁也是全球最长的高铁网络之一,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城市,也连接了国际大都市,成为中国现代化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7. 中国高铁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提高了旅行的舒适度和便捷性,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 1 -。
CRH:中国高速铁路,英文全称:CHINA RAILWAY HIGH-SPEED(China Railway Highspeed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自行发展关键技术、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铁路高速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CRH)”。
目前有CRH1,CRH2,CRH3,CRH5四种型号。
据称,由于中国人忌讳“4”谐音“死”,故没有CRH4的型号。
1、CRH1:庞巴迪-四方-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AB提供的Regina。
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2、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川崎)生产。
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3、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ICE3。
3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330KM/h,最高速度380KM/h)。
4、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SM3型。
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
CRH2和CRH5具备提速至300KM/H的条件。
2004年,中国铁道部为国内铁路进行提速,向法国的阿尔斯通、加拿大的庞巴迪及日本的川崎重工共订购了60列时速2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
————————————————————————————————————————CRH1CRH1动车组为庞巴迪-四方-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AB提供的Regina。
技术数据:编组型式:8辆编组,可两编组连挂运行动力配臵:2(2M+1T)+(1M+1T)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酒吧坐车合造车定员(人):670客室布臵:一等车2+2、二等车2+3最高运营速度(km/h):200最高试验速度(km/h):250适应轨距(mm):1435适应站台高度(mm):500——1200传动方式:交直交牵引功率(kW):5500编组重量及长度:213.5m,420.4t车体型式:不锈钢气密性:没有头车车辆长度(mm):26950中间车辆长度(mm):26600车辆宽度(mm):3328车辆高度(mm):4040空调系统:分体式空调系统转向架类型:无摇枕空气弹簧转向架转向架一系悬挂:单组钢弹簧单侧拉板定位+液压减振器转向架二系悬挂:空气弹簧+橡胶堆转向架轴重(t):≤16转向架轮径(mm):915/835转向架固定轴距(mm):2700受流电压:AC25kV,50Hz牵引变流器:IGBT水冷VVVF牵引电动机:265kW启动加速度(m/s2):0.6制动方式:直通式电空制动紧急制动距离(m)(制动初速度200km/h):≤2000辅助供电制式:三相AC380V50HzDC100VCRH2CRH2型电动车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国营铁路进行第六次提速,向日本川崎重工订购的高速列车车款之一。
介绍中国高铁五年级摘要:一、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1.高铁技术的引进与吸收2.高铁建设的大力推进3.高铁网络的快速扩张二、中国高铁的优势与特点1.高速与便捷2.安全与稳定3.技术与创新三、中国高铁的意义与影响1.推动经济发展2.促进社会进步3.提升国际地位正文:中国高铁- 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自2008年中国首条高铁线路开通以来,中国高铁在短短十多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高铁技术的引进与吸收、高铁建设的大力推进以及高铁网络的快速扩张,使中国高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高铁技术的引进与吸收。
为了提高国内铁路运输能力,我国在2007年开始引进高铁技术。
通过与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技术合作,我国高铁技术迅速取得了突破。
在此基础上,我国不断消化、吸收、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体系。
高铁建设的大力推进。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高铁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
从2008年开始,中国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高铁建设。
如今,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网,总里程超过3.5万公里。
高铁网络的快速扩张。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里程上,还体现在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
高铁线路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连接了众多大中城市,使得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高铁技术还走向了世界,为全球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高铁的优势与特点。
中国高铁凭借高速、便捷、安全、稳定等优势,成为了旅客出行的首选。
目前,中国高铁的最高运行速度已经达到350公里/小时,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同时,高铁的准点率高达99%,让人们出行更加放心。
此外,中国高铁还注重技术与创新,不断研发新型高铁列车,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中国高铁的意义与影响。
中国高铁的建设不仅对国内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铁的发展带动了沿线地区的产业升级、城市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同时,中国高铁技术走向世界,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中国高铁基本知识一、高铁的定义和特点高铁,全称高速铁路,是指设计运行时速在25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铁路交通方式。
中国高铁是指中国国内的高速铁路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也是中国现代化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高铁具有以下特点:1. 高速:中国高铁设计运行时速通常达到35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可达到400公里/小时,是世界上最快的高铁系统之一。
2. 安全:中国高铁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技术和安全系统,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
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铁开通运营十多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3. 舒适:中国高铁列车设有宽敞舒适的座椅,配备有空调系统,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同时,高铁列车还设有餐车、卫生间等设施,方便乘客的日常需求。
4. 高效:中国高铁运行速度快,运力大,能够在短时间内运送大量的乘客。
高铁站点密集,基本实现了城市之间的无缝对接,方便乘客的换乘和出行。
二、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中国高铁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自2007年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以来,中国高铁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几十年来,中国高铁网络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之一。
1. 技术引进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引进了法国的TGV技术,并在1990年代初开始研发高速铁路技术。
2. 自主研发阶段:2004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上进行了试运行。
之后,中国陆续研发了CRH系列动车组,实现了高速铁路的自主化生产。
3. 高铁网络建设阶段:从2007年开始,中国高铁网络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高铁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份,连接了许多重要城市,实现了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交通。
三、中国高铁的优势和贡献中国高铁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以下优势:1. 促进经济发展:中国高铁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高铁的开通使得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加强了区域间的合作和互联互通,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介绍中国高铁五年级摘要:一、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1.高铁建设的起步阶段2.高铁技术的引进与消化3.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二、中国高铁的优势与特点1.高速与便捷2.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3.绿色环保三、中国高铁的成就与影响1.国内高铁网络的构建2.国际合作的推进3.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四、中国高铁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1.持续完善高铁技术2.提高运营管理水平3.拓展国际市场正文:中国高铁- 五年级的你,一定对这个词不陌生。
高铁,即高速铁路,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运行速度快的铁路系统。
自2008 年中国首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高铁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在高铁建设的起步阶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高铁发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消化、吸收,逐步实现国产化。
从2008 年开始,中国高铁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网,高铁总里程超过3.6 万公里。
中国高铁具有许多优势和特点。
首先,高铁的速度非常快,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以北京到上海为例,乘坐高铁仅需约4 个半小时,而飞机则需要约2 小时。
其次,中国高铁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确保列车安全、稳定地运行。
此外,高铁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中国高铁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
高铁网络的构建使得各大城市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同时,高铁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界高铁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然,中国高铁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何在持续完善高铁技术、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的同时,拓展国际市场,是中国高铁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了解高铁吧一、高铁的技术优势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公路、航空相比,其主要技术优势有:1)运行速度高。
2)运输能力大。
3)安全性能好。
4)全天候运行。
5)能源消耗少。
6)占用土地省。
7) 污染环境轻。
8) 乘坐舒适。
9) 社会效益好。
二、高速铁路发展历程1、高速铁路的定义(1)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以速度为等级将铁路划分为:常速铁路:100~120公里/小时中速铁路:120~160公里/小时。
常速、中速铁路均属于普速铁路。
准高速铁路:160~20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200~400公里/小时超高速铁路:400公里/小时以上(2)中国高速列车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时速在200km/h以上,为动车组时速在300km/h以上,为高速动车组2、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沿轨道运行的蒸汽机车。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亲自驾驶首台机车(12节煤车,20多节车厢,约450名旅客),成功在英国斯托克顿Stockton 和达灵顿Darlington之间的36km距离内,以24km/h速度运行,铁路运输事业从这天开始。
1903年10月28日,德国的AEG轨道电动车创下了最高运行速度h的世界记录。
1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建成,列车以210km/h速度营运,世界上才真正出现第一条高速铁路。
1959 年 4 月 5 日破土动工,经过 5 年建设,于 1964 年 3 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 7月竣工,1964 年 10 月 1 日正式通车。
东海道新干线全长公里,运营速度高达 210 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
继东海道新干线之后,日本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
)1983年9月,法国TGV东南线建成通车,最高运行时速达 270 公里/小时。
介绍中国高铁五年级摘要:一、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二、中国高铁的技术特点三、中国高铁的运营成就四、中国高铁的未来展望正文:【一、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中国高铁,全称中国高速铁路,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
从2007 年开始建设以来,中国高铁经历了短短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系统。
2007 年,中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此后,中国高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武广、郑西、沪宁、京沪等高速铁路相继建成通车,高铁网初步形成。
到2018 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2.9 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70% 以上。
【二、中国高铁的技术特点】中国高铁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列车技术:中国高铁主要采用国产“复兴号”高速列车,该列车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动力分散系统、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等技术,最高运行速度可达到350 公里/小时。
2.轨道技术:中国高铁采用无砟轨道技术,这种轨道结构具有高平整度、高稳定性、低维修量等优点,有利于提高列车的行驶速度和安全性能。
3.信号系统:中国高铁采用先进的CTCS-3 级列控系统,能够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自动防护和自动驾驶等功能,确保列车安全高效运行。
【三、中国高铁的运营成就】中国高铁的运营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出行效率:中国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例如,北京到上海的高铁行程仅需要约4 小时,相比传统的火车出行方式,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铁的建设和运营,有效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经济交流和人口流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和成就,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提升了中国在国际铁路领域的影响力。
【四、中国高铁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中国高铁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高铁网将进一步完善。
中国高铁的介绍100字中国高铁,全称中国铁路动车组,是指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总)所管理的一类动车组列车。
中国高铁始于2007年,是中国成为高铁大国的象征之一。
中国高铁采用了最先进的铁路技术,具备了高速、高效、高安全性和高舒适度的特点。
中国高铁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最早起步的是北京至天津的高速铁路项目。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中国高铁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北京至天津高铁正式通车,成为中国高铁的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线路。
之后,中国高铁的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
中国高铁的运营速度可达350公里/小时,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网络之一。
其准点率也非常高,可以达到95%以上。
中国高铁的安全性得到了全面保障,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安全措施,如自动列车控制系统、防撞技术和高级列车通信系统等。
乘客在乘坐中国高铁时可以感受到非常舒适的环境,列车内有舒适的座椅、免费Wi-Fi、多媒体娱乐系统等设施。
中国高铁的网络覆盖范围非常广泛,目前已经覆盖了中国大陆主要省会城市之间的很多线路。
乘坐中国高铁,可以轻松到达许多旅游景点、商业中心和重要城市。
中国高铁的发展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不同地区的互联互通能力。
中国高铁的发展给中国的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高铁的成功经验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和学习,并成为中国技术和制造业的一张名片。
总之,中国高铁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方式,具备了高速、高效、高安全性和高舒适度的特点,为乘客带来了便利和舒适的出行体验。
随着中国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相信它将继续为中国的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高铁的三张“世界名片”一览随着中国高铁快速发展,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重要的世界名片,深受国内外游客和商务人士的欢迎。
中国高铁以快速、方便、安全、准时的特点,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代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在全球高铁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看一看中国高铁的三张“世界名片”。
首先,中国高铁的“世界名片”之一是时速“奇迹”。
自2008年起,中国开始建设高速铁路,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高铁的速度不断提高,从出现初期的200公里/小时,到目前时速已经达到了350公里/小时。
相信没有人能想象得到,高铁列车能够以如此短的时间横跨中国的各个城市,将旅客带到目的地。
高铁的快速特点,不仅使得旅行更为便利,更是为商务人士提供了更为灵活的交通方式,使得商务活动也更加高效率。
其次,中国高铁的“世界名片”之二是安全“标杆”。
中国高铁的安全指数一直稳居全球高铁建设的主导地位。
高铁列车配备了多项先进设备,如紧急制动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等,让行驶在高速路上的旅客与货物时刻处于安全状态下。
高铁列车的设计和制造,也充分考虑了旅客的乘坐体验和安全性能。
比如,高速列车的车体经过均衡设计,车厢内部空间利用到了极致。
同时还配备了先进的空调系统,旅客在高速列车上体验舒适感受。
最后,中国高铁的“世界名片”之三是智慧“风范”。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在车辆智能化方面,高铁列车同样也有所创新和发展。
比如,许多高速列车的座位配有充电口,让旅客随时保持手机的电量。
同时,高铁列车也有娱乐和阅读场所,例如,红色旅游专列提供大量红色文化的电子阅读资料。
此外,在车站内部,中国高铁也采用了智能化技术,包括智慧客服、自助购票和自助入门系统。
这些智能设备,使得旅客在不熟悉环境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办理手续和购票,让高铁出行更为便捷。
综上所述,中国高铁的三张“世界名片”,即时速“奇迹”、安全“标杆”和智慧“风范”,是中国高铁发展成果的展示,代表了中国高铁的优越性能和世界领先水平。
介绍中国高铁五年级摘要:一、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1.高铁建设的起步阶段2.高铁技术的引进与创新3.高铁网络的快速扩张二、中国高铁的优势与特点1.高速与便捷2.安全与稳定3.技术与创新三、中国高铁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1.促进国家经济发展2.推动城市间互联互通3.提升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四、中国高铁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1.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2.市场竞争与运营管理3.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正文:中国高铁- 五年级一、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跨越式发展。
在起步阶段,我国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高铁技术,为我国高铁建设奠定基础。
随后,我国高铁建设者不断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
经过短短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长、最快、最先进的高铁网络。
二、中国高铁的优势与特点中国高铁凭借其高速、便捷、安全、稳定的特点,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认可。
高铁列车的运行速度远超普通列车,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此外,高铁车站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方便乘客出行。
在安全方面,中国高铁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技术与设备,确保列车的稳定运行。
同时,高铁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始终。
三、中国高铁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铁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铁网络的快速扩张,促进了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带动了沿线地区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高铁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崛起,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竞争力。
四、中国高铁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尽管中国高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高铁建设需要充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
在市场竞争方面,高铁企业需要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高铁需要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我国高铁的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了解高铁吧一、高铁的技术优势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公路、航空相比,其主要技术优势有:1〕运行速度高。
2〕运输能力大。
3〕平安性能好。
4〕全天候运行。
5〕能源消耗少。
6〕占用土地省。
7) 污染环境轻。
8) 乘坐舒适。
9) 社会效益好。
二、高速铁路开展历程1、高速铁路的定义〔1〕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以速度为等级将铁路划分为:常速铁路:100~120公里/小时中速铁路:120~160公里/小时。
常速、中速铁路均属于普速铁路。
准高速铁路:160~20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200~400公里/小时超高速铁路:400公里/小时以上〔2〕中国高速列车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到达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到达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时速在200km/h以上,为动车组时速在300km/h以上,为高速动车组2、高速铁路的开展历史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沿轨道运行的蒸汽机车。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亲自驾驶首台机车〔12节煤车,20多节车厢,约450名旅客〕,成功在英国斯托克顿Stockton 和达灵顿Darlington之间的36km距离,以24km/h速度运行,铁路运输事业从这天开场。
1903年10月28日,德国的AEG轨道电动车创下了最高运行速度210.2km/h的世界记录。
1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建成,列车以210km/h速度营运,世界上才真正出现第一条高速铁路。
1959 年4 月5 日破土开工,经过5 年建立,于1964 年3 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7月竣工,1964 年10 月1 日正式通车。
东海道新干线全长515.4 公里,运营速度高达210 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
继东海道新干线之后,日本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
〕1983年9月,法国TGV东南线建成通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70 公里/小时。
我国高铁发展历程简介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铁成为了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1988-2008)1. 1988年:我国率先在京沪线上运行了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标志着我国高铁的起步阶段。
2. 1997年:我国开始自主研发高速动车组列车,并于2004年研制成功时速达到200公里的“和谐号”列车。
3. 2007年:我国宣布启动“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建设规划,标志着我国高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快速发展阶段(2008-2018)1. 2008年:我国上海世博会上展出了时速达到350公里的“和谐号”CRH380A列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 2009年:我国率先投入运营了时速达到350公里的“复兴号”CRH380BL列车,成为全球运营时速最快的高铁。
3. 2011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铁网基本建成,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8000公里。
4. 2014年:我国开通了世界上首条时速达到350公里的商业运营高铁线路——京沪高铁。
5. 2018年:我国高铁里程突破2.9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两千分之一,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三、未来展望(2019-)1. 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将进一步完善,高铁运营里程将持续增加。
2. 我国高铁技术将不断创新,推出更加节能环保、舒适便捷的新型高铁列车。
3. 我国高铁将继续走出国门,参与全球高铁建设和运营,为世界交通运输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总结:我国高铁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现在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我国高铁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交通运输效率,也为世界高铁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铁必将成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继续为世界的高铁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CRH:中国高速铁路,英文全称:CHINA RAILWAY HIGH-SPEED(China Railway Highspeed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自行发展关键技术、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铁路高速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CRH)”。
目前有CRH1,CRH2,CRH3,CRH5四种型号。
据称,由于中国人忌讳“4”谐音“死”,故没有CRH4的型号。
1、CRH1:庞巴迪-四方-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AB提供的Regina。
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2、CRH2:南车四方(联合日本川崎)生产。
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3、CRH3: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ICE3。
3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330KM/h,最高速度380KM/h)。
4、CRH5: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SM3型。
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
CRH2和CRH5具备提速至300KM/H的条件。
2004年,中国铁道部为国内铁路进行提速,向法国的阿尔斯通、加拿大的庞巴迪及日本的川崎重工共订购了60列时速2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
————————————————————————————————————————CRH1CRH1动车组为庞巴迪-四方-鲍尔(BSP)生产,原型是庞巴迪为瑞典AB提供的Regina。
技术数据:编组型式:8辆编组,可两编组连挂运行动力配置:2(2M+1T)+(1M+1T)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酒吧坐车合造车定员(人):670客室布置:一等车2+2、二等车2+3最高运营速度(km/h):200最高试验速度(km/h):250适应轨距(mm):1435适应站台高度(mm):500——1200传动方式:交直交牵引功率(kW):5500编组重量及长度:213.5m,420.4t车体型式:不锈钢气密性:没有头车车辆长度(mm):26950中间车辆长度(mm):26600车辆宽度(mm):3328车辆高度(mm):4040空调系统:分体式空调系统转向架类型:无摇枕空气弹簧转向架转向架一系悬挂:单组钢弹簧单侧拉板定位+液压减振器转向架二系悬挂:空气弹簧+橡胶堆转向架轴重(t):≤16转向架轮径(mm):915/835转向架固定轴距(mm):2700受流电压:AC25kV,50Hz牵引变流器:IGBT水冷VVVF牵引电动机:265kW启动加速度(m/s2):0.6制动方式:直通式电空制动紧急制动距离(m)(制动初速度200km/h):≤2000辅助供电制式:三相AC380V50HzDC100VCRH2CRH2型电动车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国营铁路进行第六次提速,向日本川崎重工订购的高速列车车款之一。
车辆简介:这款车型是以日本新干线的E2-1000型电动车组为基础,是继日本向台湾出口的高铁700T型电联车后,第二款出口国外的新干线列车。
为数14节车厢的首辆电动车组於2006年3月1日从神户港登船,至3月8日运抵中国青岛。
供中国使用的CRH2型虽使用与E2-1000相同的电动机,由于其编组方式是4节动车配4节拖车,动力比日本的6M2T编组E2系小,因此在营运速度方面会比日本本土的E2系有所下调,最高营运时速为200公里。
中方最初向拥有700系及800系技术的日本车辆制造(日车)及日立制作所洽商,但日车及日立均表明拒绝向中国出售车辆及技术转移。
其后中方改向川崎招手,当时川崎的销售业绩并未如预期理想,便出售3组E2系及其车辆技术予中国,以把业绩造好。
川崎向中国出售新干线技术最初仍被JR东日本、日车及日立反对,后经一轮谈判,川崎在得到日本公司不反对的情况下,出售E2系车辆及技术予中国。
出口中国的列车并没有如台湾般举行出厂典礼,同时也低调报导车辆接收,这是为了顾及中日关系及中国的反日情绪。
中国方面订购的列车数量为数60列,当中为数3列在日本完成,并完整交付予中国;另有6组以散件形式付运,由中方负责组装;其余51组将透过日本的技术转移,由四方机车厂建造,但一些高技术部件仍会采用进口产品。
首辆列车已于2006年3月8日运抵中国。
技术数据:编组型式:8辆编组,可两编组连挂运行(重联运行)动力配置:4M+4T车种:一等座车、二等座车、二等座车餐车。
定员(人):610客室布置:一等车2+2、二等车2+3最高运营速度(km/h):250(具备提速到300km/h的条件,6M2T编组)最高试验速度(km/h):250适应轨距(mm):1435适应站台高度(mm):1200传动方式:交直交牵引功率(kW):4800编组重量及长度:204.9m,345t车体型式:大型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气密性:车内压力从4kPa降到1kPa时间大于50s头车车辆长度(mm):25700中间车辆长度(mm):25000车辆宽度(mm):3380车辆高度(mm):3700空调系统:准集中式空调系统转向架类型:DT206/TR7004B无摇枕转向架转向架一系悬挂:单组钢弹簧单侧拉板定位+液压减振器转向架二系悬挂:空气弹簧+橡胶堆转向架轴重(t):≤14转向架轮径(mm):860/790转向架固定轴距(mm):2500受流电压:AC25kV,50Hz牵引变流器:IGBT水冷VVVF牵引电动机:300kW启动加速度(m/s2):0.406制动方式:直通式电空制动紧急制动距离(m)(制动初速度200km/h):≤1800辅助供电制式:DC100V,三相AC100VAC220V、AC400VCRH3CRH3 动车组为北车唐山机车厂(联合西门子)生产,原型ICE3。
CRH3动车组是在德国西门子ICE 3/ VelaroE成功开发的基础上,适应中国的客运需求进行适应性优化设计而来的,它继承了ICE 3/ VelaroE高速电动车组的高新技术,并根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改进。
Velaro平台的优势在于其动力分布式牵引技术,所有的设备分布于列车底部,因此列车可以比其它同样长度列车多容纳25%的座位。
车辆所有部件设计统一,低轴重使基础设施的维修成本更低。
CRH3,是高速火车中最先进的一种,其最大特点是车行平稳,乘客感觉舒适。
CRH3动车组为4动4拖8辆编组,采用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方式,由2个牵引单元组成,每个牵引单元按两动一拖构成。
动车组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其载客速度为350KM\H,最高试验速度为404KM\H。
两端为司机室,列车正常运行时由前端司机室操纵。
两列动车组可以联挂运行,自动解编。
CRH3动车组设置一等座车一辆、二等座车6辆和一辆带厨房的二等座车。
编组形式为,8M0T。
轴功率550kW,全车共16根动轴,平均分布于8辆车上,每车两台转向架,每台转向架均有一根动轴。
中国的高速列车CRH3,工程设计和计划工作在西门子位于德国爱尔兰根的工厂进行。
首批3列车和一些重要部件也同样在德国制造,而其余列车的生产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进行。
合同还商定对于列车和部件的生产给予技术支持和技术转让。
许多德国和欧洲的高速列车子系统和部件分包商都参与了此项目和技术转让,并与其在中国的相关公司进行合作。
2008年4月11日,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和谐号”动车组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下线,用于天津-北京的高速客运专线中。
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取得又一重大成果,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
技术数据:动力配置:8M+0T车种:一等座车、二等座车、二等座车餐车定员(人):601客室布置:一等车2+2、二等车2+3运营速度:350km/h试验速度:380km/h牵引功率:8800kw车体型式:大型中空型铝合金车体转向架:H型无摇枕、转臂式定位、空气弹簧轴重:≤17t受流电压制式:AC25kV,50Hz牵引电机功率:550kw制动方式:直通式电空制动+两生制动中间车辆长度(mm):25000车辆宽度(mm):3265车辆高度(mm):3890辅助供电制式:3相440V80Hz,DC110V(此处原文引用自维基百科,以我们的现状,应该会有3相AC38050Hz)列车控制网络系统:车载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系统CRH3动车组的原型——德国西门子ICE 3/ VelaroECRH5CRH5动车组为北车长春客车厂(联合阿尔斯通)生产,原型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SM3型。
CRH5型动车组,全称为和谐号CRH5型电动车组,技术引进自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高速列车车型。
下线的200km/h国产化动车组为全新设计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大流线型车头,圆滑鼓形断面车体。
列车八辆编组,具有、乘坐舒适度高、便于维护、环保、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是车辆一大特点。
严格执行UIC、EN、IEC等一系列国际通用标准;具有优良的高速运行品质,最高运营速度200km/h,最高试验速度250 km/h;采用了轻量化高强度铝合金车体,自重仅为8.5吨;采用国际TCN标准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实现了列车的智能化自动控制和状态监测;在制动方面采用了微机控制的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可以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载重等情况实现精准和均匀减速的空电联合制动。
技术数据:编组型式:8辆编组,可两编组连挂运行动力配置:(3M+1T)+(2M+2T)车种:一等车、二等车、酒吧坐车定员(人):602+2(残疾人)客室布置:一等车2+2、二等车2+3最高运营速度(km/h):200(具备提速到300km/h的条件)最高试验速度(km/h):250适应轨距(mm):1435适应站台高度(mm):500——1200传动方式:交直交牵引功率(kW):5500编组重量及长度:211.5m,451t车体型式:大型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气密性:车内压力从4kPa降到1kPa时间大于40s头车车辆长度(mm):27600中间车辆长度(mm):25000车辆宽度(mm):3200车辆高度(mm):4270空调系统:车顶单元式空调系统转向架类型:二系空气弹簧摇枕转向架转向架一系悬挂:双组钢弹簧双转臂定位+液压减振器转向架二系悬挂:空气弹簧+橡胶堆转向架轴重(t):≤17(动)/16(动)转向架轮径(mm):890/810转向架固定轴距(mm):2700受流电压:AC25kV,50Hz牵引变流器:IGBT水冷VVVF牵引电动机:550kW启动加速度(m/s2):0.5制动方式:直通式电空制动,备用自动空气制动紧急制动距离(m)(制动初速度200km/h):≤2000辅助供电制式:三相AC380V50HzDC24VCRH380ACRH380A:新一代“和谐号”CRH380A高速动车组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或称CRH2-380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营运新建的高速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由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在CRH2C(CRH2-300)型电力动车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CRH系列高速动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