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高血压健康管理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肥胖型高血压健康管理计划

学生姓名:文智

学号: 09003001090 年级: 09级预防班

专业:预防医学

学科名称:健康教育学

2013年06月08日

一、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并伴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临床上常见,但其发生机制复杂,由多因素参与,目前仍无令人信服的阐述,因此治疗面临困境。肥胖和高血压的关系是双向的,高血压患者易趋向于肥胖,而肥胖患者更易趋向于高血压。单纯体重下降,可明显的持续降低血压。体重减少9.5公斤,收缩压下降26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20毫米汞柱。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二、目标任务

1、健康体检: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开展35岁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高危人群筛查测量血压,让患者主动与卫生医疗单位联系测血压;

2、建立档案:对在体检中确诊的高血压病的肥胖患者全部建立健康档案。

3、追踪随访:对确诊的高血压病的肥胖患者,每年提供4次面对面的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血压、体重测量和评估;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进行健康指导,并填写随访表。对已建档的高血压病的肥胖患者每年3次定期进行随访,并填写随访表入档。

三治疗方法(综合性):

1、非药物治疗:

(一).饮食保健

1、节制饮食,腔制热量:正常人由于神经和内分泌关系统的调节,食物的摄入量和消耗量之间通常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摄入食物的热量超过消耗量时,就引起肥胖。

2、低脂肪和低胆固醇食物: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1~3级油皆可,4级稍差),最好是橄榄油、玉米油,它们还有降血脂功能。少吃肥肉、动物内脏、黄油、鱼子等。

3、蛋白质与维生素要充足:高血压病的肥胖患者要适当多吃一些含蛋白质高的瘦肉、鱼、奶类、蛋、豆类及豆制品。尤其大豆含优良蛋白质,还可降低血胆固醇,增强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鱼肉中含有含硫氨基酸(甲硫氨酸),可防止血压上升,这是沿海渔民高血压病少的重要原因。维生素有促进脂质代谢的功能。维生素C和芦丁有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降低血压和胆固醇作用。维生素B6有降脂作用,维生素E有增强免疫力、抵抗衰老的作用。应鼓励高血压患者多吃含高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水果及一定量的粗粮。

4.限制钠盐:钠盐与高血压的关系,早在百年前就有人关注到了。目前一致认为,高血压患者应吃低钠食物。钠盐在内分泌激素作用下,可小动脉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小动脉收缩,血压上升;钠有促进水分吸收的作用,每进入体内1克钠盐,组织间可吸收水分(因渗透压上升)200~300毫升,使血容量增加。

5.戒烟:烟中尼古丁可使小血管收缩,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上升。

6.少量饮酒:研究有趣的发现,少量饮白酒者(每天少于1两)

寿命较长。但一般不鼓励饮酒,而是宣传戒酒。因为嗜酒者往往过量,过量饮酒对心血管、脑血管、肝脏、神经内分泌系统、胃肠道等都有不良影响。

(二)、运动治疗

在控制热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运动锻炼。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使肌肉增加,减少脂肪组织。运动后心血管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免除单用饮食减肥所引起的代谢综合征。并且对人体产生良好的精神和心理影响。提倡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研究发现,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是刺激身体脂肪分解的最佳方法。但运动量要适当,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一两项即可。过去曾提倡慢跑,身体条件允许当然好,但老年人往往有骨关节疼痛和损伤,不宜跑步。快步走路较适合,步速每6分钟500米,或30分钟3公里。早晚各1次。游泳、打乒乓球、羽毛球、跳舞、体操等均为动力型有氧运动。开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根据自己体质和习惯,量力而行。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坚持才是成功之母。

少吃多运动,是最好的减肥方法。药物减肥宣传多,成功少,还往往有副作用,老年人更不宜采用。我们提倡缓慢减肥,每月减1公斤,也容易适应和接受。最简便的监测方法是定期测量体重,并记录结果。

每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测量体重,较为准确。只有摄入量小于消耗量,体重才会降低。有了成绩,也会增强信心。

2、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选用的原则:

①应用降压药物治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②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校,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③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④缓进型第一期病人,症状不明显,一般治就能奏效,可不必应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用少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第二期病人多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压作用强的药物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等。

⑤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措施和缓进型第三期相仿。如血压持续不降可考虑用冬眠疗法;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则降压药物血压下降不宜太显著,以免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功能衰竭。

⑥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压而感不适,且有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

等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时要采用紧急降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