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醇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赤藓糖醇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张译尹;邢晓蕊;王茹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24(50)3
【摘要】赤藓糖醇作为一种甜味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行业。
它不仅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近期研究揭示其也是一种内源性代谢物。
赤藓糖醇在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胃肠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赤藓糖醇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疾病生物标志物,预测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该文系统梳理了赤藓糖醇的相关研究,在介绍其基本特征和代谢途径的基础上,综述其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为赤藓糖醇在不同健康或疾病状态人群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9页(P357-365)
【作者】张译尹;邢晓蕊;王茹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分子生物学功能及其抗体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非协调-5同源物家族成员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3.胸
腺素β10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4.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性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5.乳酸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犬猫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赤藓糖醇的发展前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文笔规范,有专业术语
摘要
赤藓糖醇是一种可替代糖的天然糖类物质,最近成为食品添加剂和营养补充剂的新宠。
赤藓糖醇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许多研究工作表明,它对血糖水平的调节和糖尿病防治具有明显的作用。
同时,赤藓糖醇还可以作为消费者首选的无糖替代品,用于制作各种无糖食品,如无糖饮料、面包、糖果等。
本文综述了赤藓糖醇的营养特性、分类、以及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关键词:赤藓糖醇,血糖水平,糖尿病,无糖替代品
Introduction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的无糖糖类物质,是一种亚糖,又称亚糖糖。
它是一种植物提取物,主要存在于木瓜、葡萄、苦瓜、芦笋等植物中。
赤藓糖醇具有令人惊奇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最近,它已经成为食品添加剂和营养补充剂的基础产品,受到广泛的关注。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rehalose
赤藓糖醇是一种不可混溶性柔软糖,其化学结构为C12H22O11,具有柔软的口感,低甜度,低热量,无臭无味,溶解性好等特点,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营养选择。
根据研究表明,在体内,赤藓糖醇可以被有效分解成单糖醇,对血糖水平的调节和糖尿病防治具有明显的作用。
Classification of trehalose。
FOOD INGREDIENTS添加剂·配料赤藓糖醇的功能研究及应用分析□ 庞明利 杨海军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赤藓糖醇(Erythritol),又名原藻醇,属于多元醇类甜味剂。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真菌类、水果以及各类发酵食品中,在动物的组织及体液,如血液、精液、尿液中也存在赤藓糖醇成分。
赤藓糖醇是由葡萄糖经发酵而得到的一种白色晶体,具有甜味,甜度为蔗糖的70%。
它具有热值低、吸湿性低、无致龋齿性、对糖尿病人安全、对酸和热十分稳定和不发酵等特性,在常规性食品加工中不会出现褐变和分解现象等优点,与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能够掩盖不良味感。
日本Mitsubishi公司于1990年完成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目前约占世界市场的60%份额,其余被欧洲的Cerestar、美国的Cargill以及韩国、巴西和中国生产商等占有。
1999年6月,由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组成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 ECFA)批准赤藓糖醇可作为食用甜味剂,无需规定ADI值。
我国在G B2760-2007国标中规定,赤藓糖醇可用于可可制品、巧克力制品、糕点和饮料中,并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赤藓糖醇研究现状毒理学试验表明赤藓糖醇对健康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耐受性都很好,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只是在摄入量过高时有轻微的排尿量增加,电解质排除和少量射入水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赤藓糖醇轻微的利尿性质,是生理学反应,而非毒理学反应。
这种现象是由于摄入高剂量的赤藓糖醇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并不是赤藓糖醇摄入后的病理反应。
同时,临床证明赤藓糖醇用于食品是安全的,赤藓糖醇已经作为一种低热量、抗龋齿的甜味剂大量生产使用。
赤藓糖醇对胰岛素和血糖水平没有影响,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和实用的食品成分。
实验研究表明,赤藓糖醇为一种良好的抗氧化甜味剂,对OH清除效果明显。
大量实验证明糖尿病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中风、失明等是有氧化应激引起的,高血糖症会引起氧自由基的生成和低的抗氧化防御功能。
全球赤藓糖醇研究报告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近年来,全球对赤藓糖醇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其生产、应用和健康效应等方面。
本报告将介绍全球赤藓糖醇研究的最新进展。
首先,关于赤藓糖醇的生产研究,全球各国都在探索高效的生产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细菌、真菌或酵母的发酵生产赤藓糖醇。
研究者们致力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赤藓糖醇的应用研究也备受关注。
除了作为食品甜味剂外,赤藓糖醇还具有抗氧化、抗菌和生物活性等特性,因此被用于药物、化妆品和口腔卫生产品等领域。
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潜力。
此外,赤藓糖醇的健康效应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些研究表明,赤藓糖醇对血糖控制有益,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同时,赤藓糖醇在预防龋齿和降低体重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仍有一些研究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全球赤藓糖醇研究中,中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国研究者们在赤藓糖醇的生产工艺改进、应用探索和健康效应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
综上所述,全球赤藓糖醇研究正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研究重点
将放在提高赤藓糖醇的生产效率、研究其多功能性应用和深入探究其健康效应等方面,以进一步推动其应用和发展。
赤藓糖醇可行性研究报告本研究旨在探讨赤藓糖醇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可行性,通过对其化学性质、生物代谢学、毒理学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估其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指导。
一、赤藓糖醇的化学性质及生产工艺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各种水果和食品中的糖醇,味道甜美,但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极快,几乎不产生任何热量。
由于其天然来源和生理活性,赤藓糖醇逐渐成为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理想的代糖替代品。
目前,赤藓糖醇主要通过发酵法从葡萄糖或淀粉制备而成,其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可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
此外,赤藓糖醇的市场价格也在逐渐下降,相比其他代糖品种,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二、赤藓糖醇的生物代谢学研究赤藓糖醇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毒性表现是评估其食品安全性和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已有研究表明,赤藓糖醇在人体内几乎不被吸收,而是通过尿液排泄,代谢产物为二酸和单萜醇,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同时,临床试验也证明,赤藓糖醇对血糖和胰岛素分泌几乎没有影响,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和胰岛素释放过多,适合糖尿病人群和减肥人群的饮食使用。
三、赤藓糖醇的食品应用前景赤藓糖醇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赤藓糖醇具有天然来源、低热量、无糖量和低血糖源性等特点,适合患有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的饮食需求。
其次,赤藓糖醇可以用于制造无糖或低糖饮品、甜品、糖果和口香糖等食品,满足人们对食品甜味的需求,同时又不会增加额外的热量和糖分摄入。
此外,赤藓糖醇还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用于提高食品的保湿性、稳定性和抗菌性,增强食品的口感和口感。
四、赤藓糖醇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高热量、高糖分食品的拒绝,赤藓糖醇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赤藓糖醇已经成为代糖市场上的主力品种,市场份额日益增大。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赤藓糖醇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代糖品种,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忽视。
赤藓糖醇抗龋齿功能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者:王趁趁王金伟庞明利杨海军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4年第09期赤藓糖醇为白色结晶的四碳多元醇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1,2,3,4-丁四醇,分子式为C4H10O4,分子量为122.12,熔点126℃,沸点329~331℃,溶解热-97.4J/g,其化学性质与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和木糖醇等糖醇相类似。
赤藓糖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比如在一些食物(如葡萄酒、西瓜、啤酒、梨、葡萄、酱油)中其含量高达0.13%(w/v)。
另外,在人或动物的组织及体液中也含有赤藓糖醇成分。
赤藓糖醇像其他多元醇一样作为功能性甜味剂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并且能够抑制口腔细菌的代谢,防止龋齿病的发生。
与其他糖醇的不同之处在于,赤藓糖醇无热量并且容易消化,其应用范围主要是糖果、口香糖、饮料及糕饼产品。
由于其具有防龋齿功能,赤藓糖醇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口腔护理产品中,比如牙膏和漱口水。
儿童龋病状况和趋势儿童龋病俗称虫牙,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
近年调查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人均龋病率高达70%~90%。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和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儿童龋齿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有的地方发病率高达90%甚至100%。
儿童龋齿能使牙齿缺损、疼痛、影响咀嚼功能和进食,并且晚治疗还会形成牙槽脓肿并反复感染,引起骨髓炎、颜面蜂窝组织炎等,甚至导致全身疾病发生,所以减少儿童龋齿发病率成为健康产业从业者理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赤藓糖醇的防龋齿性质赤藓糖醇其中一个特性就是降低龋齿的风险,此特性已经经过体外研究证实。
赤藓糖醇不能被口腔中的细菌发酵利用,尤其是变异链球菌。
Muhlemann测试验证了用蔗糖和赤藓糖醇冲洗牙齿后的区别,与蔗糖溶液相反,赤藓糖醇对牙齿无害,因为其pH没有降到临界值5.7以下。
相关体内研究证明赤藓糖醇直接抑制了几种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并且这些研究表明赤藓糖醇抑制或减少了牙菌斑的形成。
赤藓糖醇的特性及其在无糖糖果中的应用从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热量,常会给人带来某些疾患。
例如龋齿、糖尿病、风湿性疾病和心血管病等。
随着科学的普及,人们对于食品保健营养平衡日益重视,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备受关切,市场上出现了低脂、低糖或无脂、无糖低热量功能食品,在糖果生产中也不例外,近年开发了无糖糖果。
它采用低热量的甜味剂代替传统糖果制造中使用的蔗糖、葡萄糖等,使产品的热量降低,颇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低热量甜味剂中以糖醇等使用较常见。
根据资料介绍目前欧美及日本市场无糖糖果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向。
其中又以胶姆糖及硬糖等发展较快。
如以日本为例,无糖糖果(100g中所含单糖及双糖等糖类0.5g以下,糖醇不计)中无糖胶姆糖在1993年为传统胶姆糖2%左右,1995年增至12%,1997年为20%,1999年达36%,可见发展之迅速。
无糖水果硬糖占传统糖果的比重1995年2-3%,1997年为5-6%,而1999年达10%以上,逐年也有增加。
赤藓糖醇简介赤藓糖醇是21世纪流行的一种填充型甜味剂,号称“零”热值配料。
赤藓糖醇具有结晶性好,吸湿性低,易于粉碎等特点。
在相对湿度90%以上环境中也不吸湿,比蔗糖更难吸湿;赤藓糖醇对热和酸十分稳定,在一般食品加工条件下,几乎不会出现褐变或分解现象,能耐硬糖生产时的高温熬煮而不褐变。
赤藓糖醇的性质目前用于制造无糖糖果的非糖甜味剂虽然为数不少,但它们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降低热量不甚明显②可能引起消化系统不适③风味不理想④贮存稳定性差⑤影响产品组织、增量性质不明显。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的四碳糖醇,它存在于许多微生物、植物及动物中,许多食品中也含天然存在的赤藓糖醇。
它是含四个碳原子的直链碳水化合物,每个碳含一烃基,它与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和木糖醇一样,同属于单糖多元醇,它是一个对称分子,所以仅以一种内消旋型出现。
赤藓糖醇为白色、光亮粉末或结晶,能溶于水,成为无色不黏稠的液体。
赤藓糖醇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摘要:赤藓糖醇是一种低热量甜味剂,具有热值低、结晶性好、口感好、无致龋性、对糖尿病人安全等特点,其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本文主要论述了赤藓糖醇的性质、特性、生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赤藓糖醇;性质;特性;应用;生产赤藓糖醇是一种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新型发酵型低热量甜味剂,1999年6月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甜味剂,且无需规定ADI值。
目前,赤藓糖醇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墨西哥等国已用于食品生产。
2007年6月19日我国卫生部公告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应用于口香糖、固体饮料、调制乳等食品中。
1 赤藓糖醇的物理及甜味特性赤藓糖醇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海藻、蘑菇以及甜瓜、葡萄、桃等水果类中均含有赤藓糖醇。
由于细菌、真菌和酵母也能产生赤藓糖醇,所以在发酵食品果酒、啤酒、酱油中也存在,另外还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体液中。
Ergthritol化学名称为1, 2, 3, 4- 丁四醇, 英文名称为1, 2, 3, 4- Butanetetrol, 分子式为C4H10O4,分子量为122.12, 熔点118~122℃沸点329~331℃, 赤藓糖醇的结晶性好, 吸湿性低, 易于粉碎制得粉状产品。
在相对湿度90%以上环境中也不吸湿; 赤藓糖醇对热和酸十分稳定, 在一般食品加工条件下, 几乎不会出现褐变或分解现象, 能耐硬糖生产时的高温煎煮而不褐变。
赤藓糖醇属于填充型甜味剂, 溶于水时会吸收较多的能量, 溶解热- 97.4J/g, 使用时有一种凉爽的口感特性。
其甜味纯正, 甜味特性良好, 与庶糖的甜味特性十分接近, 无不良后苦味。
与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共用时的甜味特性也很好, 可掩盖强力甜味剂通常带有不良味感或风味。
如赤藓糖醇与甜菊苷以1000: ( 1~7) 混合使用, 可掩盖甜菊苷的苦后味。
2 赤藓糖醇的代谢特性虽然从结构上看赤藓糖醇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 但它的分子量很小, 所以在人体内及哺乳动物体内消化系统中的代谢方式与其它多元醇类不一样, 它主要有以下特点:低能量值( 0. 84kJ/ g) ; 高耐受量, 无副作用。
赤藓糖醇研究进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徐莹1 李景军2 何国庆1(1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杭州310029)(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036)摘 要:赤藓糖醇属于填充型甜味剂,口感清凉,热量低,安全性高。
可以采用化学合成法,但是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更占有优势。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发酵生产赤藓糖醇的影响因素,分别概括了在有氧和无氧条件赤藓糖醇的产生机理,对赤藓糖醇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予以介绍,并且对其研究和发展提出看法和展望。
关键词:赤藓糖醇,微生物,发酵机理,应用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05)03-0092-04Re sea rch p r ogre ss on e rythrit o l and app li ca ti o n i n f ood sci enceAbstract:Erythrit ol is a kind of adding s weetener,with l ower heat,cool feeling and f ood safety.Erythrit ol p r oduced by fer mentati on is more p r om ising compared t o che m ical synthesis method.U sing m icr oorganis m t o convert glucose t o p r o2 duce erythrit ol has been the f ocus of the recent research.I n this paper itwas reviewed about the effect fact ors on erythri2 t ol p r oduce;the for mati on mechanis m s under aerati on and anaer obic were su mmarized,res pectively;Its app licati on inf ood industry was als o included;and s ome op ini ons were intr oduced about its studying and p r om ising app licati on in thefuture.Key words:erythrit ol,p r oducti ong method,m icr oorganis m,fer mentati on mechanis m,app licati on 赤藓糖醇(Erythrit ol),又名原藻醇、赤兔草醇,化学名1,2,3,4-丁四醇。
中国食品报/2010年/2月/9日/第005版添加剂·原配料周刊赤藓糖醇生产现状及应用朱路甲陈玉海王宝军朱凯宁赤藓糖醇(Erythritol) ,又名原藻醇,它属于多元醇类甜味剂。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真菌类、水果以及各类发酵食品中,在动物的组织及体液,如血液、精液、尿液中也存在赤藓糖醇成分。
赤藓糖醇是由葡萄糖经发酵而得到的一种白色晶体,具有甜味,甜度为蔗糖的70%-80%。
它具有热值低、吸湿性低、无致龋齿性、对糖尿病人安全、对热和酸十分稳定和不发酵等特性,在常规性食品加工中不会出现褐变和分解现象等优点。
日本Mitsubishi公司于1990年完成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目前约占世界市场的60%份额,其余被欧洲的Cerestar、美国的Cargill、以及韩国、巴西和中国生产商等占有。
1999年6月,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组成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批准赤藓糖醇可作为食用甜味剂,无需规定ADI值。
我国在GB2760-2007国标中规定,赤藓糖醇可用于可可制品、巧克力制品、糕点和饮料中,并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我国赤藓糖醇的生产现状赤藓糖醇的生产以淀粉为原料有两条工艺途径,即化学法和发酵法。
化学法是将淀粉用高碘酸法生成双醛淀粉,再经氢化裂解生成赤藓糖醇和其他衍生物,因此化学法的流程长,成本高,无法与发酵法比拟。
发酵法是先将淀粉酶法液化、糖化成葡萄糖。
然后采用高渗透性酵母发酵,使葡萄糖转化成赤藓糖醇。
其生产流程为:淀粉-液化-糖化-葡萄糖-生产菌株发酵-过滤-色层分离-净化-浓缩-结晶-分离-干燥,最后得到赤藓糖醇,我国的生产企业以发酵法为主。
国内赤藓糖醇的研究和开发是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承担的“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发出的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技术,其主要指标目前已达到了国外的先进水平,开拓了国内赤藓糖醇生产和应用的新时代。
国内淄博中食歌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和最大的赤藓糖醇的生产商。
赤藓糖醇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李俊霖,郭传庄*,王松江,王建彬,隋松森(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潍坊 261000)摘要:赤藓糖醇,一种天然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日化产品和化工产品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营养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学者对其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赤藓糖醇的安全性得到证实,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为此,本文对赤藓糖醇的来源、提取方法、理化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从机理和应用的角度阐述了赤藓糖醇在不同领域的研究。
赤藓糖醇独特的代谢方式,使其被应用于糖尿病、葡萄糖不耐受症等特殊人群的功能食品中。
赤藓糖醇的防龋性、抗氧化性、保湿性和不可燃性等特性使其在医药、日化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
此外,本文结合国内外赤藓糖醇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赤藓糖醇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化工原料的应用的扩展,进一步分析了赤藓糖醇优良的特性,以期为赤藓糖醇的应用研究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赤藓糖醇;理化特性;生物活性;应用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19)10-0169-04doi:10.19804/j.issn1006-2513.2019.10.022Research progres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biological activitiesand application of erythritolLI Jun-lin, GUO Chuan-zhuang*, WANG Song-jiang, WANG Jian-bin, SUI Song-sen (Zhucheng Dongxiao Bio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 Weifang 261000)Abstract: Erythritol is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natural active substance and is wide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health care, cosmetic, chemical, and other fields. In recent years, people's attention to nutrition and health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scholars have mad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bi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erythritol. The safety of erythritol has been confirmed 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has gradually expanded.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ource, extraction method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erythritol, and expounds the research of erythritol in different fiel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Erythritol has a unique metabolic way, so it’s used in functional foods for diabetes, glucose intolerance and other special populations.Erythritol has many properties such as anti-plaque effect, oxidation resistance, moisture retention and non-flamm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edicine, daily chemical and other industries is expanding. In addition, the resent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situation of Erythritol domestic and abroad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erythritol.Key words: erythrito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biological activities; 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19-03-14作者简介:李俊霖(1988-),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发酵食品研究工作。
赤藓糖醇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春芳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1年第07期摘要:赤藓糖醇是一种多元醇类甜味剂,口味类似于蔗糖,具有热量低、稳定性高、甜味协调、吸湿性低、无致龋齿性、不发酵及不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特征,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
目前,国内赤藓糖醇生产以发酵法为主。
本文重点对赤藓糖醇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赤藓糖醇;可替代碳源;工艺改进1 赤藓糖醇赤藓糖醇属于多元醇家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因具有甜味特性,1990年作为一种新的天然甜味剂出现在日本市场上,1999年6月被国际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批准作为食品甜味剂。
赤藓糖醇以其独特的低吸湿性、低热量、高耐受量、保护肝脏以及非致龋齿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无糖食品、饮料、保健品及药品等领域。
赤藓糖醇适合于各类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肥胖症、少年儿童等人群。
目前,健康消费在国民消费支出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赤藓糖醇的市场需求量仍在不断扩大[1],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引起了很多企业和科研人员的重视。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越来越成熟,是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方法,但昂贵的发酵底物、副产物的存在致使下游分离提取成本加大,对赤藓糖醇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有效降低成本是提高赤藓糖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介绍了高效低成本产赤藓糖醇的研究状况。
2 赤藓糖醇的培养基优化培养基的组成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既要保证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又要有利于目标产物的高效生产,同时还要考虑避免副产物的产生。
为此不少科研工作者对赤藓糖醇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其中碳源和氮源相关研究较多。
2.1 可替代碳源大规模生产赤藓糖醇的常用底物是葡萄糖,由于葡萄糖本身是一种价值较高的化合物,可通过应用替代底物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新的生产方法仍在发展和改进中,目前所研究的替代碳源包括甘油、木糖、糖蜜、菊粉、餐饮工业油脂、果糖以及蔗糖等。
赤藓糖醇,又称赤藓糖,指一种糖类食物,其主要成分是糖醇,颜色深红色,是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有着独特的甜味。
赤藓糖醇经过液氨水解,能够分成甘醇分子(糖)与氧化醇(酒精)。
赤藓糖醇微粒可以溶于水,也可以与水混合,微小的微粒在水中有独特的吸收特性,可以叠合起并把水稀释。
由于赤藓糖醇与其他糖类类似,因此它也有很多优势,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甜味需求,又可以增强食物的加工性能,比如它可以增加食物的湿度和黏性,还能增强食物的质地和口感。
赤藓糖醇也可以改变食物的色泽,使其看起来更漂亮,更易于消费者的接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赤藓糖醇行业发展迅速,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赤藓糖醇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香烟等领域,其中包括饮料、奶粉、坚果、甜品、糖果、面包等。
同时,赤藓糖醇也可以用于香料、化妆品和药品行业,以提高食物或化妆品的质量,并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023年,赤藓糖醇行业进入了一个非常火爆的发展阶段,赤藓糖醇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行业发展也备受关注。
根据市场分析公司调研,赤藓糖。
赤藓糖醇是由葡萄糖经发酵而得到的一种白色晶体,具有甜味,甜度为蔗糖的70-80%。
赤藓糖醇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如水果、蘑菇、地衣等。
另外,在发酵食品及哺乳动物体内也存在,是一种天然糖质,由于赤藓糖醇具有良好的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赤藓糖醇作为一种新型天然无热量甜味剂,不致肥胖、不发酵、防蛀牙,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很是看好。
一、赤藓糖醇的市场状况赤藓糖醇工业化之初,即1991年,日本日研化学的产量为1000吨;至1994-1995年,日研化学产量至2300吨;1996--1997年其产量为6000吨;至1997年9月又扩产至12000吨;于1998年3月又按计划扩产至20000吨,现今,在欧盟有比利时的Cerestar公司年产上万吨的装置、日本的三菱化成/日研的生产能力愈5000吨;最近由三菱和美国的Cargill 公司联合投资在美国建立年产20000吨的生产工厂;韩国和巴西等国目前也纷纷开展赤藓糖醇生产技术的研发。
在'98 Fi Asia、'99Fi Asia和Fi Asia2000连续三届亚洲食品添加剂展览会上,Cerestar公司和Misubish Chemical 公司都对赤藓糖醇做了介绍,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 于1997批准赤藓糖醇列入GRAS(公认无害物)的清单。
随着赤藓糖醇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及日本市场、世界市场对低热值功能性甜味剂的需求不断增长,赤藓糖醇依然供不应求。
上述情况表明,世界市场的赤藓糖醇消费需求十分旺盛,销售量平稳上升态势,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其特殊保健功能的认知,国内消费市场也将启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二、赤藓糖醇在食品工业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一)新型调味品调味品国内、国际上的工艺水平已经相差不大,关键是在产品研发和产品配料的选择上,其中功能性的配料,如番茄红素、低聚糖、赤藓糖醇、木糖醇等已经成为一些企业关注的焦点。
这些功能性配料在使用上并没有什么禁忌,不会对原有的工艺产生悖逆,特别是一些高端市场更是它们自由发挥、自由发展的舞台。
赤藓糖醇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摘要:赤藓糖醇是一种低热量甜味剂,具有热值低、结晶性好、口感好、无致龋性、对糖尿病人安全等特点,
其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本文主要论述了赤藓糖醇的性质、特性、生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赤藓糖醇;性质;特性;应用;生产
赤藓糖醇是一种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新型发酵型低热量甜味剂,1999年6月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甜味剂,且无需规定ADI值。
目前,赤藓糖醇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墨西哥等国已用于食品生产。
2007年6月19日我国卫生部公告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应用于口香糖、固体饮料、调制乳等食品中。
1 赤藓糖醇的物理及甜味特性
赤藓糖醇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海藻、蘑菇以及甜瓜、葡萄、桃等水果类中均含有赤藓糖醇。
由于细菌、真菌和酵母也能产生赤藓糖醇,所以在发酵食品果酒、啤酒、酱油中也存在,另外还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体液中。
Ergthritol化学名称为1, 2, 3, 4- 丁四醇, 英文名称为1, 2, 3, 4- Butanetetrol, 分子式为C4H10O4,分子量为122.12, 熔点118~122℃沸点329~331℃, 赤藓糖醇的结晶性好, 吸湿性低, 易于粉碎制得粉状产品。
在相对湿度90%以上环境中也不吸湿; 赤藓糖醇对热和酸十分稳定, 在一般食品加工条件下, 几乎不会出现褐变或分解现象, 能耐硬糖生产时的高温煎煮而不褐变。
赤藓糖醇属于填充型甜味剂, 溶于水时会吸收较多的能量, 溶解热- 97.4J/g, 使用时有一种凉爽的口感特性。
其甜味纯正, 甜味特性良好, 与庶糖的甜味特性十分接近, 无不良后苦味。
与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共用时的甜味特性也很好, 可掩盖强力甜味剂通常带有不良味感或风味。
如赤藓糖醇与甜菊苷以1000: ( 1~7) 混合使用, 可掩盖甜菊苷的苦后味。
2 赤藓糖醇的代谢特性
虽然从结构上看赤藓糖醇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 但它的分子量很小, 所以在
人体内及哺乳动物体内消化系统中的代谢方式与其它多元醇类不一样, 它主要有以下特点:低能量值( 0. 84kJ/ g) ; 高耐受量, 无副作用。
2.1 赤藓糖醇的代谢
赤藓糖醇是小分子物质, 通过被动扩散很容易被小肠吸收, 大部分都能进入血液循环中, 只有少量直接进入大肠中作为碳源发酵。
然而, 进入血液的赤藓糖醇又不能被机体内的酶系统所消化, 而只能透过肾从血液中滤去, 经尿排出体外。
它独特的代谢特性, 决定了它的极低能量值。
进入机体内的赤藓糖醇中有80% 通过尿排出, 这部分显然不提供能量。
另有20% 进入大肠中, 假设其中有半数( 已是最大估计量) 被肠道细菌发酵成不饱和脂肪酸, 并被重新吸收和代谢。
这样分析得知, 被摄入的赤藓糖醇中最多只有10% 的有能量价值, 为人体提供能量来源。
赤藓糖醇的能量值仅为0. 84KJ/ g 是所有多元糖醇甜味剂中能量值最低的一种。
2.2 赤藓糖醇的高耐受量
由于进入机体内的赤藓糖醇中有80% 会迅速彻底地被小肠所吸收, 避免了不吸收物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小肠内壁高度的不吸收碳水化合物会产生很高的渗透压, 这样导致小肠壁粘膜表面产生水流,故引起了腹泻。
而不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进入大肠中, 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挥发性物质, 超出了能通过血液重新吸收和随粪便排出的数量极限, 故而产生了肠胃胀气。
这两种副影响的程度大小还与摄取者个人的具体身体素质有关, 严重者有时还会出现腹部痉挛和肠内翻滚现象。
对于赤藓糖醇来说, 由于大多能被小肠所吸收, 故其耐受量很高, 副作用很小。
3 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赤藓糖醇上述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在食品工业中作为低热量甜味剂和高甜度甜味剂的稀释剂,广泛应用于糖果(包括巧克力食品)、乳类饮料、焙烤制品、软饮料等,最大使用量为3 %。
3.1 糖果、巧克力类食品
赤藓糖醇在糖果配方中用以替代砂糖,除可明显降低热量外,还可改善低热量糖果的消化耐受性,改善产品的风味、组织形态及贮存稳定性;在无糖糖果的
制造中替代传统甜味剂,使热量降低约85%,用于巧克力中,可降低热量约30%;通过与阿斯巴甜、安赛蜜强力甜味剂混合使用,可以赋予食品类似砂糖的风味;高溶解热可制成有清凉感的糖果,易粉碎而不吸湿的特性,便于各种糖果的忌湿贮存;稳定性好,可以防止一般食品加工中出现褐变或分解现象,特别是硬糖生产时的高温熬煮下的褐变。
赤藓糖醇的应用,解决了巧克力制造中大部分功能性甜味剂的吸湿性高造成的巧克力起霜现象。
和其他甜味料并用制成的巧克力在食感、风味、口感等方面更优于蔗糖制品,而热稳定性的特点应用在80℃以上的环境中制造巧克力,能大大缩短加工时间,有益改善巧克力产品风味。
3.2 焙烤类食品
赤藓糖醇熔点低、吸湿性低特点应用于焙烤类食品,可防潮,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
实验表明,煎饼在125℃的赤藓糖醇溶液中浸渍1~2s,室温下冷却,在相对湿度80%,温度30℃下放置5d后,吸水率仅为0.5%,未被覆的吸水率达18%。
蔗糖、油脂对于形成焙烤食品特有的组织结构、口感和风味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高糖、高脂食品不符合现代人崇尚健康的理念,利用赤藓糖醇低能量值、甜味纯正及甜味协调作用替代蔗糖等,不仅有利健康,而且焙烤产品具有更好的结构紧密性和柔软性,且有着不同的口溶性,所以赤藓糖醇可以广泛应用在烘焙食品上。
3.3 保健类食品
赤藓糖醇具有不易被酶降解,不参与糖代谢,不导致血糖变化的特点,适合糖尿病患者保健食品的应用;代替蔗糖制成低能量值的保健食品,适合肥胖人群、高血压病人及心血管病人食用;食用后在肠道中的代谢特点,适合肠胃功能不调人群;利用抗龋齿功能,可制成对口腔健康有益的糖果和口香糖。
3.4 乳制品
赤藓糖醇渗透压降低,抑制了乳酸发酵,控制酸味上升,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及货架期,用脱脂乳10%,水90%进行乳酸发酵,pH值调至4.2,乳酸菌8.8×108的发酵乳,添加10%的赤藓糖醇,10℃保持一个月后,pH值为4.1,乳酸菌数为7.2×108,达到了酸味上升少,乳酸菌数下降也少的效果。
而用蔗糖取得同样效果需添加20%以上,且甜度上升,适口效果也不如前者;单独使用赤藓糖醇的冰淇淋质构坚硬,可生产硬质冰淇淋新产品。
3.5 饮料类
赤藓糖醇对饮料主要感官特征的影响体现在提高甜度、厚重感和滑润感,降低苦涩感,掩饰异味,改善饮料的整体风味,如赤藓糖醇应用于茶饮料中可以明显减少其后苦味;利用赤藓糖醇溶解时吸热大的特点制成清凉性固体饮料;利用赤藓糖醇生产新型的低热量饮料中,添加赤藓糖醇的果汁饮料,可降低热量75%~80%;稳定特性可以应用在需要巴氏、高温短时和超高温等杀菌工艺的饮料中。
赤藓糖醇促进溶液中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结合,可降低酒类饮料中酒精的异味和感官刺激,有益于改善蒸馏酒和葡萄酒的质量。
4 应用前景
赤藓糖醇除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外,还可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化工等许多方面,其可部分替代甘油的作用生产化妆品,延缓化妆品变质;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用于制造油漆、炸药和医药等产品的原料;作为药品的矫味剂和片剂的赋形剂,有效改善药品的口感;作为高分子聚合物的组份和添加剂,生产聚醚多羟基化合物。
目前,赤藓糖醇的用量逐年递增,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提高,赤藓糖醇的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赵祥颖,田延军.低热值甜味剂赤藓糖醇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中国酿造,2006年
[2] 杨海军.赤藓糖醇在食品工业不同领域应用情况概论[J].发酵科技通讯,36卷
[3] 徐莹,李景军,何国庆.赤藓糖醇研究进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
[4] 杨海军.赤藓糖醇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年
[5] 肖素荣,李京东.赤藓糖醇的特性及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