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学-抗感染免疫
- 格式:ppt
- 大小:5.82 MB
- 文档页数:45
动物免疫学第一章、绪论1、免疫;免疫的基本特性、基本功能。
免疫:动物或人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抗原物质,并清除非己抗原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基本特性:⑴、识别能力⑵、特异性⑶、免疫记忆基本功能:⑴、免疫防御:抗病原微生物感染⑵、自身稳定:抗衰老⑶、免疫监视:抗肿瘤2、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与特征。
固有性免疫:指机体先天的、固有的,是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经遗传获得的免疫。
特征:与生俱来、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获得性免疫:是指机体受病原体感染或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
特征:接触特定抗原产生,针对该抗原发生反应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腔上囊、法氏囊(禽类)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阑尾、哈德氏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T、B、K、NK细胞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粒细胞系、RBC(红细胞)抗体、补体免疫分子细胞因子1、免疫细胞的种类。
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辅佐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等2、T、B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分类及表面标志。
◆T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多能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T细胞外周免疫器官定居(T细胞)→淋巴母细胞→效应T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再次进入抗原记忆细胞(长存)辅助B细胞B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多能干细胞→淋巴干细胞→法氏囊或骨髓→B细胞→外周免疫器官定居(B细胞)→浆母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体液免疫记忆细胞◆T细胞表面标志:⑴、T细胞表面抗原:MHC分子:MHC-Ⅰ和MHC-ⅡCD分子:CD2、CD3、CD4、CD8、CD28、CD40L⑵、T细胞表面受体:1)、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4)、CD4和CD8受体(辅助受体)2)、CD2受体—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5)、细胞因子受体3)、CD3受体◆B细胞表面标志:⑴、B细胞抗原受体(BCR)膜免疫球蛋白(mIg):能与相应抗原结合;每个B细胞表面约有104~105个mIgCD79a和CD79b:辅助分子⑵、F C受体(F C R)●与IgF C片段结合●B细胞成熟标志之一●EA花环试验:检测B细胞(EA:红细胞—抗体)⑶、补体受体(CR)●与补体发生结合●EAC花环试验:鉴定B细胞的一种方法(EAC:红细胞—抗体—补体)⑷、白细胞介素受体(IL—R)3、免疫相关分子的种类。
兽医免疫学绪论1、免疫: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抵御力,不患疫病,即抗感染。
现在的免疫概念是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并能将非己成分排出体外的复杂的生理学功能2、免疫的基本特点:识别自己与非己(免疫应答的基础),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的某些化学集团如决定簇与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分子上抗原结合部位的互补关系),免疫记忆3、免疫的基本功能(异常时):免疫防御(超敏反应,重复感染),免疫自身稳定(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肿瘤)4、免疫血清的作用:凝集细菌,杀灭细菌,溶解细菌5、抗体抗原系统:血清中能与相应细菌或毒素反应的物质称为抗体,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6、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g),具有不均一性,分为IgG、IgM、IgA、IgE、IgD五类7、应用异种动物血清治疗患者时,可引起患者浮上发热皮疹水肿关节肿等症状称为血清病,证实了机体使用免疫血清不一定都是增强抵御力,偶尔可能浮上病理性反应,后来统称为超敏反应8、免疫学技术在兽医学中的应用:免疫学诊断,免疫学预防,免疫治疗9、血清学实验: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以直接从某些标本中检出病原微生物。
还可应用于监测相应的抗体,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10、抗血清被动免疫可用于紧张治疗及预防1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识别自己与非己,表现为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和对非己成分产生免疫应答。
12、免疫学技术应用:除应用于传染病诊断,微生物分析,肿瘤诊断外,还可用于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超敏反应性疾病等与免疫有关疾病的诊断,发病机理,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方面。
免疫系统1、免疫系统:控制和执行免疫功能的系统。
免疫系统是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组织学基础,是一个完美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系统。
2、免疫系统构成图(p12)第1页/共14页3、免疫器官:控制和担负机体免疫功能的器官,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性成熟后中枢免疫器官萎缩4、中枢免疫器官:产生免疫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熟的免疫器官,又称为一级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
兽医免疫学模拟试题填空题一
.弱毒活疫苗注入动物机体后,既可以诱导17体液,细胞
又可以诱导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应答,_
免疫应答。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答案
多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四
问答题五
9.举例说明间接ELISA方法的主1.基本原理:把抗原在不损坏其
要原理、试验步骤及结果判定方免疫活性的条件下预先结合到某
种固相载体表面;测定时,将受检样品
和酶标记物按一定程序反
应形成复合物,并加入酶作用的底物;
反应终止时,根据定性或定量分析有色
产物的量来确定待检样品中的抗体的
含量。
2.试验步骤:抗原包被一洗涤封闭f
加待检血清(同时设立阴阳性对照)一
反应一定时间一洗涤一加酶标二抗f
反应一定时间f洗涤f加底物溶液f
反应一定时间f 终止反应f判定结果
3.结果判定:肉眼观察或仪器测定,
可以阳性与阴性表示结果、以P/N比值
表示结果、以终点滴度表示结果或以标
准曲线进行定量测定。
兽医免疫学课程
兽医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免疫系统的课程,旨在培养兽医学生对动物免疫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技能。
这门课程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调节机制,以及免疫性疾病的发展和治疗。
在兽医免疫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免疫反应的类型和调控机制,以及感染和免疫疾病的基本概念。
学生还将了解不同动物种类的免疫系统特点,以及在兽医实践中常见的免疫相关疾病。
在课堂上,学生将通过讲座、实验、案例研究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来学习兽医免疫学。
他们将了解不同疫苗的类型、制备和应用,以及免疫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评估和处理免疫系统相关的临床病例,并了解免疫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原理和实践。
兽医免疫学课程对于兽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免疫系统是动物身体抵御感染和疾病的关键防线。
通过深入学习兽医免疫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免疫学知识,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和治疗方案,为动物的健康和福祉做出贡献。
名词解释:1.免疫(Immune):免疫是指动物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2.免疫学(Immunology):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性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和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科学。
3.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4.免疫细胞(IC):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之有关的细胞,通称为免疫细胞,根据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可概括为四类:①淋巴细胞:T,B淋巴细胞②抗原递呈细胞(APC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③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④自然杀伤细胞5.分泌性分子: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于胞外体液中的免疫应答效应分子,包括抗体分子、补体分子和细胞因子等。
6.膜分子:是免疫细胞间或免疫系统与其它系统(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细胞间信息传递、相互协调与制约的活性介质,包括TCR、BCR、MHC分子、CD分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等。
7.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或一级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胸腺,腔上囊。
8.外周免疫器官:又称次级或二级免疫器官,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包括淋巴结,脾脏,哈德腺及其他组织器官。
9.免疫活性细胞(Immunocompetent cell,ICC):在免疫细胞中,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包括T、B淋巴细胞,也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10.抗原递呈细胞(APC):能捕获和处理抗原并能把抗原递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的一类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熟B细胞,也称辅佐细胞(A细胞)。
11.表面标志:淋巴细胞表面存在大量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这些表面分子又称为表面标志(surface marker)。
兽医免疫学Veterinary Immunology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兽医免疫学(Veterinary Immunology)课程编号: 05110490课程总学时: 40 (讲课 26,实验 14 ,上机 0 ,课外总学时 0 )课程学分:2.5课程分类:必修开设学期:秋开课单位: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传染病与微生物学教研室适用专业:动物医学所需先修课:兽医微生物学二、课程内容简介本科生课程《兽医免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也是学好兽医微生物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寄生虫学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发展迅速、实践性强等特点,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主干学科,也是构成完整的兽医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广泛渗透到兽医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教会本科生免疫学的基本实验操作。
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免疫的概念、免疫学的发展及应用,抗原和抗体,免疫系统及免疫应答的机制,变态反应,抗感染免疫和免疫防治等,其中的重点为抗原、抗体、免疫应答、免疫防治、抗感染免疫等;实验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免疫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常规血清学试验技术、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等实验原理及操作,其中的重点为凝聚性试验、酶标抗体技术、荧光抗体技术、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毕业后从事与兽医相关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Veterinary Immunology is the foundational and compulsory course of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veterinary college, which is the precondition to learn well of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Veterinary Pathology and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This cours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knowledge innovation, fast development and well practicable experiment. It is not only the main compulsory course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but also a necessary integrant of veterinary science. As well, it widely contributes to other courses of veterinary medicine, or even various fields of life science. The basic cons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concepts,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immunology, immune system, allergy reaction, with the emphasis of antibody and antigen, immune response mechanism, anti-infectious immunity and immune therapy. In experimental part, the influence point of serological reaction, serological techniques, cellular immunity test and other experimental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are referred. Among them, immune agglutination, immunofluorescence or enzyme labeled antibody technique and cellular immunity test technique attract more attention in this course. This curriculum can provide veterinary college studen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munological knowledge to face the further education or veterinary medicine works.三、各部分教学纲要1、课堂讲授部分教学内容要点、基本要求及学时数(共26学时)绪论(1学时)免疫的概念,免疫的基本特性、基本功能,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免疫学的应用第一章抗原(3学时)抗原与免疫原的概念,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表位,抗原的交叉性,抗原的分类,重要的抗原,佐剂与免疫调节剂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3学时)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免疫球蛋白的种类与抗原决定簇,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与免疫学功能,动物的免疫球蛋白,抗体产生的克隆选择学说,抗体分类第三章抗体的人工制备(1学时)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催化抗体第四章免疫系统(2学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与红细胞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的种类和来源,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主要动物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应用。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5)A1型题1. 可以引起Ⅲ型过敏反应的物质是。
A.IgE类免疫球蛋白B.中等大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C.小分子药物半抗原D.异种血清E.结核菌素答案:B2. 属于Ⅲ型过敏反应的疾病是。
A.花粉症B.新生儿溶血C.变态反应鼻炎D.血清病E.肉芽肿答案:D3. 下列变态反应中由细胞介导的是。
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E.以上都不是答案:D4. 下列临床试验中,原理为Ⅳ型超敏反应的是。
A.结核菌素试验B.青霉素皮试C.ABO血型鉴定D.肥达试验E.以上都不是答案:A5. 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B.与生具有,动物皆有之C.对某种细菌感染的作用针对性强D.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E.对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答案:C6.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不包括。
A.与生俱来B.具有专一性C.作用具有广泛性D.具有遗传性E.是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答案:B7. 关于干扰素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其本质是糖蛋白B.可参与免疫调节C.由机体的细胞产生D.干扰病毒复制E.干扰细菌繁殖答案:E8. 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
A.作用于受感染细胞后,使细胞产生抗病毒作用B.直接灭活病毒C.阻止病毒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D.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E.增强体液免疫答案:A9. 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应答特点的是。
A.特异性B.先天性C.记忆性D.自限性E.识别异己答案:B10. 抗体破坏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是。
A.直接中和细胞内的病毒颗粒B.阻止病毒的脱壳C.诱导干扰素的释放D.与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病毒相关抗原表位结合并激活补体E.以上都不是答案:D11. 下列关于抗感染免疫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抗胞内菌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起决定作用B.抗胞外菌感染免疫中体液免疫起决定作用C.真菌感染常发生在不能产生有效免疫的个体,以细胞免疫为主D.预防病毒再次感染主要依靠体液免疫E.以上都是答案:E12. 属于人工主动免疫的是。
《动物免疫学》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Immune):是指人和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特异识别、清除体内抗原(Antigen)的生理功能。
2、免疫学:研究机体免疫免疫系统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科学,主要内容包括:1 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能;2 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与应答;3 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排斥效应及其机制;4 免疫病理过程与机制;5 抗原耐受的诱导、维持、破坏及其机制;6 免疫学在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3、免疫防御(immune defence):即抗感染免疫,是指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扩散,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生存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可发生超敏反应和重复感染。
4、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oestasis)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维护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5、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也可不断发生畸变和突变。
免疫监视具有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
若该功能发生失常,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二、填空题1、简述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是抵抗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2、免疫的三个基本特点是识别自己和非己;特异性;免疫记忆。
3、免疫学的发展经历了免疫学的萌芽期、免疫学的经典期和现代免疫生物学发展期。
三、简述题1、简述免疫的现代概念现代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涉及: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排异效应及其机制;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抗原耐受的诱导、维持、破坏及其机制;免疫学理论方法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等。
2、简述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功能。
免疫的基本特点包括1、识别自己与非己;机体仅能识别异种蛋白质,甚至对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个体的组织和细胞也能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