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华东师大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13.64 KB
- 文档页数:8
一、填空题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6m 3= dm 3= cm 3 (2)1.5×103kg/m 3= g/cm 32.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 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3.家庭装修时,要用一种胶来粘木头,这种固体胶要在100℃左右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固体胶熬化 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选填“熔化”或“凝固”)。
温度再高就会 熬焦,失去粘性。
为了熬这种胶,工人师傅专门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锅。
如图23所示,是一个有夹层的铁锅,夹层里充满了水,锅内装有适量的胶块,在夹层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标准大气压下,锅内胶水的温度 (填“会”或“不会”)超过100℃,这是因为 。
4.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为了预防 对环境的影响.在天更蓝、水更清的碧阳湖畔,平静的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这是光的 现象,和煦的阳光洒向湖边茂密的树林,走在树荫下,看到地面上圆形的光斑,这是 形成的太阳的像.5.一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4次,测得数据如下:18.39cm,18.40cm,18.41cm,18.52cm,他测量的结果是______cm.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第3秒内的距离是6m,第4s 内的距离是8m,这物体是______运动.7.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 个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8.把一个质量为60g 、体积为100cm 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m 1=_________g ;当把此物块轻放人盛满酒精的烧杯中,物块静止时,溢出酒精的质量为m 2_________m 1 (选填“>”、“=”或“<”)。
(酒精密度为0.8×103kg/m 3,烧杯足够大)9.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 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 ,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kg/m 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kg/m 3~0.93×103kg/m 3). 10.如图所示,OA 、OB 和OC 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度.界面的______边是玻璃.二、单项选择题1.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2.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钢尺振动的越快、响度越大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控制噪声D .B 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能量胶水水3.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的形成 B.豹子在水中的倒影 C.放大镜将字放大 D.水中的铅笔“弯折了”4.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下图中的()A. B. C. D.5.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v与s成正比 B v与t成反比 C s与t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6.关于透镜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7.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 ρB>ρ水>ρAB.ρB>ρA>ρC.ρA>ρ水>ρBD.ρ水>ρA>ρB8.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实像的是()A.潜望镜B.照相机C.放大镜D.平面镜三、多项选择题1.在物理座标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示某个物理量,图线的倾斜程度,图线围成的面积等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如图所示的两个图象中所含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A.图a中图线倾斜角度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图b中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在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的过程中,为了使横梁平衡,可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A.可以增减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B.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重新平衡C.可以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D.可调换物体与砝码的位置,使天平重新平衡3.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将﹣10℃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四、作图题1.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在图中画出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α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两个光斑的光路图.3.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请根据人射光线和光斑,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和水中的折射光线.五、简答题1.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2017-2018学年上海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1.(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由振动而发生,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C.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D.声音在液体中不能传播2.(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日食的成因B.古代潜望镜C.冰透镜取火D.一笔三折3.(2分)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原子C.原子和电子D.中子和电子4.(2分)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1)(2)B.(2)(4)C.(1)(3)D.(3)(4)5.(2分)使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下列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A.18.40 厘米B.18.40 C.1.84 分米D.18.4 厘米6.(2分)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用到平面镜的是()A.潜望镜B.汽车观后镜C.太阳灶D.照相机镜头7.(2分)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C.质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D.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8.(2分)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A.增大说话频率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改变讲话的音色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9.(2分)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10.(2分)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11.(2分)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12.(2分)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为()A.17.5mm B.17.5cm C.17.5dm D.17.5m13.(2分)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B.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共计34分,每空2分)1.如图(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图(1)图(2)2.如图(2)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振动产生的。
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选填“音调”或“响度”、“音色”)3. 你留意过吗?刮风的时候,如果窗子关的不严,留一缝隙,便会听见风的呼啸声,缝隙越细,发出声音的音调会越 (选填“高”或“低”)。
4.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和实验。
5.单位换算:某种纳米颗粒直径约10 nm= m;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约500 ml= m3。
6.八年级的小玉同学在学习了测量长度知识后,她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分别为:18.25cm、18.26cm、18.25cm、18.27cm,她测量的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
7.读出图(3)中温度计的示数:。
图(3)图(4)8.现代城市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如图(4)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反映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9.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巢湖市获得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巢湖的变化很大。
图(5)是城市中的公共厕所内安装的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湿手吹干,它是应用了的物理原理。
图(5)图(6)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八年级的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6)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要看到如图(6)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1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
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物理量,可鉴别物质的是()A.体积B.密度C.质量D.温度【答案】B【详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可以通过密度鉴别物质,而体积、质量、温度均不是物质的特性,不能鉴别物质。
故选B。
2.光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照射光的强弱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常利用光敏电阻的这一特性来自动控制路灯的通断,光敏电阻通常是用下列哪种材料来做的()A.半导体材料B.纳米材料C.超导材料D.绝缘材料【答案】A【详解】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不同电阻不同,所以属于半导体材料。
故选A。
3.在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1闭合时,为使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断开开关S2,滑片P向左移动B.断开开关S2,滑片P向右移动C.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使开关S2由闭合到断开D.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使开关S2由断开到闭合【答案】C【详解】AB.由电路图知道,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UR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R2两端的电压增大,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AB错误;CD.当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开关S2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使开关S2由闭合到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根据欧姆定律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C正确;使开关S2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B.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该使二维码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C.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该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C【详解】A.近视眼观察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光线延迟会聚,应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A错误;B.手机摄像头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工作的,因此,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C.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增大像距),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减小物距),故C正确;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抽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5. 振动;介质 16. 同种均匀;3×108 17.色散;绿18.15;次 19.1mm;3.3020.减小;增大 21.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22.100;不变 23. 放大;缩小24.6;3 25.响度;音调 26.顺;向上27.如图1(平行光1分,延长光线1分)(注:两条光线都没有箭头只扣1分)28.如图2(标明角度,反射光线1分,折射1分)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29.(6分)方法1:V水=2dm3=2×10-3m3 --------------------------------- (1分)∵ρ=m/V ∴ m水=ρ水V水 --------------------------------(2分)=1×103kg/m3×2×10-3m3=2kg --------------------------------(2分)m瓶=200g=0.2kgm总=m水+m瓶=2kg+0.2kg=2.2kg ------------------------------(1分)答:水的质量是2kg,水和瓶子的总质量是2.2kg。
(说明:最后一分如果学生没写公式,直接算结果也给分。
代数过程使用“·”扣1分。
)方法2:V水=2dm3=2×103 cm3ρ水=1000 kg/m3=1g/cm3 ---------------(1分)∵ρ=m/V ∴ m水=ρ水V水 ------------------------------- (2分)=1g/cm3×2×103cm3=2000g ----------------------------------(2分)m总=m水+m瓶=2000g+0.2kg=2200g --------------------------------(1分)答:(1)水的质量是2kg。
2017-2018学年华东师大八年级上期末检测试卷(1)含答案期末检测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几个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数是()A.4B.3-8C.0.101001 D.2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81=±9B.(a2)3·(-a2)=a2C.3-27=-3D.(a-b)2=a2-b23.已知y(y-16)+a=(y-8)2,则a的值是()A.8B.16C.32D.644.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核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考核成绩优秀的扇形的圆心角是()A.144°B.162°C.216°D.250°5.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BD=CDB.AB=ACC.∠B=∠CD.∠BAD=∠CAD6.如果自然数a是一个完全平方数,那么与a之差最小且比a大的一个完全平方数是()A.a+1B.a2+1C.a2+2a+1D.a+2a+17.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为50°,则顶角的度数为()A.50°B.80°C.65°D.50°或80°8.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则△ABC为()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9.图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②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A.51B.49C.76D.无法确定第9题图第10题图10.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则下列结论:①DA 平分∠CDE;②∠BAC=∠BDE;③DE平分∠ADB;④BE+AC=AB,其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2的相反数是.12.计算:5x2y·(-3xy3)=.13.因式分解:2m2+16m+32=.14.一组数据4,-4,-14,4,-14,4,-4,4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4,其频率是.15.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CDE,连接AE,BE,则∠AEB的度数为.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16.一种盛饮料的圆柱形杯子,测得内部底面半径为2.5cm,高为12cm,吸管放进杯里(如图),杯口外面至少要露出4.6cm,为节省材料,吸管长a cm的取值范围是.17.如图,△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作EF∥BC交AB,AC于E,F.若△ABC的周长比△AEF的周长大12cm,O到AB的距离为3cm,则△OBC的面积为cm2.18.六边形ABCDEF的六个内角都相等,若AB=1,BC=CD=3,DE=2,这个六边形的周长为(提示:将AB,CD,EF向两端延长交于三点).三、解答题(共66分)19.(每小题3分,共12分)计算或分解因式:(1)[-4a2b2+ab(20a2-ab)]÷(-2a2);(2)(x+3)(x+4)-(x-1)2;(3)x2-2xy-4+y2;(4)1812-612.3012-181220.(5分)如图,已知△ABC,求作:∠BAC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并标上字母(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21.(8分)王老师做了一个正方形教具,他发现把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减少1厘米后所得的正方形的面积恰好与原正方形相邻两边分别增加3厘米和减少3厘米后所得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求王老师的这个正方形教具的边长.22.(9分)如图,AB∥CD,BE,CE分别为∠ABC,∠BCD的平分线,点E在AD上.求证:BC=AB+CD.23.(10分)在结束了380课时初中阶段数学内容的教学后,唐老师计划安排60课时用于总复习,根据数学内容所占课时比例,绘制如下统计图表(图①~图③),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中“统计与概率”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度;(2)图②、③中的a=,b=;(3)在60课时的总复习中,唐老师应安排多少课时复习“数与代数”内容?24.(10分)如图,△ABC中,∠ACD=90°,AB=10,AC=6,AD平分∠BAC,DE⊥AB,垂足为点E.(1)线段AD与CE是否垂直?说明理由;(2)求△BDE的周长;(3)求四边形ACDE的面积.25.(12分)如图,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AOB=110°,∠BOC=α,将△BOC 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连接OD.(1)求证:△COD是等边三角形;(2)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解析1.D 2.C 3.D 4.B 5.B 6.D7.D8.C9.C解析:依题意,设“数学风车”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x,则x2=122+52=169,所以x=13.所以“数学风车”的周长是(13+6)×4=76.故选C.10.B解析:∵AD平分∠BAC,DE⊥AB,∠C=90°,∴CD=DE,∠CAD=∠EAD,∴∠CDA=∠EDA,∴DA平分∠CDE.∵∠B+∠BDE=∠B+∠BAC=90°,∴∠BAC=∠BDE.∵DA平分∠CDE,∠C=90°,AE⊥ED,∴AC=AE,∴BE+AC=BE+AE=AB,故①②④正确.11.-212.-15x3y413.2(m+4)214.40.515.30°16.16.6≤a≤17.6解析:吸管放进杯里垂直于底面时最短为12+4.6=16.6;最长时与底面直径和高正好组成直角三角形,底面直径为2×2.5=5.杯里面吸管长为13,总长为13+4.6=17.6.故吸管长a cm的取值范围是16.6≤a≤17.6.17.18解析:∵∠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EBO=∠OBC,∠FCO=∠OCB.∵EF∥BC,∴∠EOB=∠OBC,∠FOC=∠OCB,∴∠EOB=∠EBO,∠FCO=∠FOC,∴OE=BE,OF=FC.∴EF=BE+CF,∴AE+EF+AF=AB+AC.∵△ABC的周长比△AEF的周长大12cm,∴(AC+BC+AC)-(AE+EF+AF)=12,∴BC=12cm.∵O到AB的距离为3cm,∴O到BC的距离也为3cm.∴△OBC的面积是12×12×3=18(cm2).故答案为18.18.15解析:如图,分别作线段AB ,CD ,EF 的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使它们交于点G ,H ,P .∵六边形ABCDEF 的六个角都相等,∴六边形ABCDEF 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都是(6-2)×180°6=120°.∴△AHF ,△BGC ,△DPE ,△GHP 都是等边三角形.∴GC =BC =3,DP =DE =2.∴GH =GP =GC +CD +DP =3+3+2=8,FA =HA =GH -AB -BC =8-1-3=4,EF =PH -HF -EP =8-4-2=2.∴六边形的周长为1+3+3+2+2+4=15.故答案为15.19.解:(1)原式=52b 2-10ab ;(3分)(2)原式=9x +11;(6分)(3)原式=x 2-2xy +y 2-4=(x -y )2-22=(x -y +2)(x -y -2);(9分)(4)原式=(181+61)(181-61)(301+181)(301-181)=242×120482×120=121241.(12分)20.解:如图,AD 即为所要求的角平分线,(2分)MN 即为所要求的垂直平分线.(5分).21.解:设这个正方形教具的边长为x cm.(1分)根据题意,得(x -1)2=(x -3)(x +3),(5分)解得x =5.(7分)答:这个正方形教具的边长为5厘米.(8分)22.证明:在BC 上截取BF =AB ,连接EF .(1分)∵BE 平分∠ABC ,∴∠ABE =∠EBC .在△ABE 和△FBE =FB ,ABE =∠FBE ,=BE ,∴△ABE ≌△FBE .(4分)∴∠A =∠EFB .∵∠EFB+∠EFC =180°,AB ∥CD ,∴∠A +∠D =180°,∴∠D =∠EFC .∵CE 平分∠BCD ,∴∠FCE=∠DCE .在△ECF 和△ECD 中,∵EFC =∠D ,FCE =∠DCE ,=CE ,∴△ECF ≌△ECD .(8分)∴CF =CD .∴BC =BF +CF =AB +CD .(9分)23.解:(1)36(2分)(2)6014(6分)(3)依题意,得45%×60=27.答:唐老师应安排27课时复习“数与代数”内容.(10分)24.解:(1)∵AD 平分∠BAC ,∴∠BAD =∠CAD .∵DE ⊥AB ,∴∠AED =90°,∴∠AED=∠ACD =90°.在△AED 和△ACD EAD =∠CAD ,AED =∠ACD ,=AD ,∴△AED ≌△ACD .(3分)∴AE =AC =6,DE =DC ,∴AD 是CE 的垂直平分线,∴线段AD 与CE 垂直;(4分)(2)∵∠ACD =90°,AB =10,AC =6,∴BC =AB 2-AC 2=8,BE =AB -AE =AB -AC =10-6=4,∴△BDE 的周长为BD +BE +DE =BC +BE =12;(7分)(3)设DE =x ,则BD =8-x ,BE =4,在Rt △BED 中,有(8-x )2=x 2+16,解得x =3.(9分)∴S 四边形ACDE =2S △ADE =2×12·AE ·DE =2×12×(10-4)×3=18.(10分)25.(1)证明:∵CO =CD ,∠OCD =60°,∴△COD 是等边三角形;(4分)(2)解:当α=150°时,△AOD 是直角三角形.(5分)理由如下:由题意可得△BOC ≌△ADC ,∴∠ADC =∠BOC =150°.又∵△COD 为等边三角形,∴∠ODC =60°,∴∠ADO =90°.即△AOD 是直角三角形;(8分)(3)解:①要使AO =AD ,需∠AOD =∠ADO .∵∠AOD =190°-α,∠ADO =α-60°,∴190°-α=α-60°,∴α=125°.(9分)②要使OA =OD ,需∠OAD =∠ADO .∵∠OAD =180°-(∠AOD +∠ADO )=180°-(190°-α+α-60°)=50°,∴α-60°=50°.∴α=110°;(10分)③要使OD =AD ,需∠OAD =∠AOD ,∴190°-α=50°,∴α=140°.(11分)综上所述,当α的度数为125°或110°或140°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12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题班别 姓名 座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 .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 .在教学楼周围植树C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D .在教室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2.一辆汽车以30m/s 的速度从A 地开往B 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 。
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A .24m/s B.25 m/s C.26 m/s D.无法判断3.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 .无法呈现清晰的像B .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 .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 .呈现缩小倒立的像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心潮澎湃C .海水奔腾D .流星赶月5.深秋季节,我们在教室窗户的内侧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 .液化B .汽化C .凝华D .升华6.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些,这是因为 ( )A .肉中的水会结冰B .库中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了C .肉中的冰会熔化D .肉中的水会蒸发7.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A .将游码向左移动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将游码向右移动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8.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1所示,这时的实际 时间是:( )A .10∶21B .21∶10C .10∶51D .12∶01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10.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5,体积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 .2∶5B .1∶2C .4∶5D .5∶411.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12.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 追上了它前方450m 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 .5m/sB .10m/sC .15m/sD .20m/s∶图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3.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子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就会改变。
2017-2018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4分)1.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A.0.15克B.1.5克C.0.15千克D.1.5千克2.提琴表演时,演奏者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是为调节琴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质3.足球运动员用脚将足球踢到空中后,足球在空气中受到的力(空气对足球的作用力忽略不计)及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A.踢力、脚B.踢力和重力、脚和地球D.重力、地球C.重力和踢力、脚和地球4.一束光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是30°,则折射角可能是A.°B.15°C.30°D.40°5.耳朵卫生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噪声大的环境下,应该A.大声讲话,排除外部声音的影响B.用棉球塞住耳朵C.把汽车上的音响声音开大些,外面的噪音干扰就小了D.把随身听的音量开到最大6.下列各种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的是A.红光B.黄光C.蓝光D.绿光7.在狭小的房间内,墙壁上挂上一面大平面镜,看上去会产生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应用平面镜能够A.改动光路B.使物与像的间隔是物与镜的间隔的2倍D.以上原因都不是C.成正立像的特点8.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2牛和4牛的力,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A.一定是2牛B.一定是6牛C.可能是8牛D.可能是6牛9.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下列几种情况中,甲车比乙车运动得快的是A.甲通过的路程为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2000米。
B.甲通过的路程为1000米的同时,乙通过的路程为1500米。
C.甲半小时通过的旅程40千米,乙5小时通过的旅程为300千米。
D.甲的速率为54千米/时,乙的速率为20米/秒。
10.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一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核心5厘米的主光轴上,则该物体通过透镜肯定成A.正立的像B.倒立的像C.缩小的像D.放大的像1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如图1(a)所示。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的密度是1g/cm 3B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C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5km/sD .1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2.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即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 )A .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 .铃声能传递能量C .铃声属于噪声D .铃声能传递信息3.2017年11月29日,桦甸出现了雨加雪的天气,交通部门要求公交车全天停止运营,部分乡镇学校“雪休”。
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 )A .凝固现象且吸热B .凝固现象且放热C .凝华现象且放热D .凝华现象且吸热4.如图1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正确的是 ( )图15.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与木头相比,铁块具有更大的( ) A.质量 B.体积C.密度D.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对6.小明在暑假和爸爸一起到红石色洛河漂流,若以两岸青山为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明是运动的B .船是运动的C .水流是静止的D .山上的绿树是静止的7.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的甲、乙两辆小轿车,甲的速度是120km/h ,乙的速度是30m/s,则( ) A .甲车的速度大 B .乙车的速度大C .两辆车速度一样大D .无法判断8.为了不影响小明学习,妈妈看电视时把声音调小,这改变了声音的 (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9.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 .在校园周围植树B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 .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10.桦甸红石湖景区山顶雨后形成美丽的雾气。
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B .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 .雾是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珠11.如图2所示,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12.如图3是物体A 、B 做机械运动时的路程s —时间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 A >VB B .V A <V BC .V A =V BD .不能确定图2 图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1页(共8页)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2页(共8页)A Bt/ss/m0 2 6 10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____, 空气的密度为1.29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_______4. 如图15.6___________, 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
7.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这种金属可能是;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8.空瓶质量为5kg,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 kg。
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9.一束光线与界面成_______。
二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s t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s t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3.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s m /8.0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s m /2.1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s m /8.0 B. s m /0.1 C. s m /96.0 D. s m /2.1)。
A 、A 点B 、B 点C 、C 点D 、E 点8(多选)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ρρ>>铅铜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 如果铅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C. 如果铜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D. 铅球、铜球和铁球都可能是空心的E. 铅球、铜球和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的9 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A. 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图2上海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五个大题。
2.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A .0.5千克B .5千克C .50千克D .500千克 2.吉它(一种乐器)上五根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在演奏中获得不同的A. 音调B.响度C. 振幅D. 回音 3.在用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A .铅笔B .毛笔C .圆珠笔D .钢笔4.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手影B.镜中花C.小孔成像D.日食5.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A .15°B .30°C .45°D .60°6.如图2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力F 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
推车时水平力F 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 的大小关系是A .F 一定小于fB .F 可能小于fC .F 一定等于fD .F 可能大于f7.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F 1=4牛,F 2=6牛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的合力大小A.可能是2牛B.可能是3牛C.一定是2牛D.一定是10牛 8.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受到的重力C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9.如图3所示,A 、B 、C 、D 在凸透镜主光轴上,F 为焦点。
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图1图3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的像A .A 点B .B 点C .C10b )所示。
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时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 为A .v 甲>v 乙;s 可能为1.2米B .v 甲>v 乙;s 可能为0.6米C .v 甲<v 乙;s 可能为1.2米D .v 甲<v 乙;s 可能为4.2米 二、填空题(共32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题班别 姓名 座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 .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 .在教学楼周围植树C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D .在教室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2.一辆汽车以30m/s 的速度从A 地开往B 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 。
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A .24m/s B.25 m/s C.26 m/s D.无法判断3.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 .无法呈现清晰的像B .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 .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 .呈现缩小倒立的像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心潮澎湃C .海水奔腾D .流星赶月5.深秋季节,我们在教室窗户的内侧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 .液化B .汽化C .凝华D .升华6.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些,这是因为 ( )A .肉中的水会结冰B .库中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了C .肉中的冰会熔化D .肉中的水会蒸发7.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A .将游码向左移动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将游码向右移动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8.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1所示,这时的实际 时间是:( )A .10∶21B .21∶10C .10∶51D .12∶01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10.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5,体积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 .2∶5B .1∶2C .4∶5D .5∶411.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12.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 追上了它前方450m 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 .5m/sB .10m/sC .15m/sD .20m/s∶图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3.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子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就会改变。
2017-2018学年上海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1.(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由振动而发生,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C.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D.声音在液体中不能传播2.(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由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日食的成因B.古代潜望镜C.冰透镜取火D.一笔三折3.(2分)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原子C.原子和电子D.中子和电子4.(2分)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1)(2)B.(2)(4)C.(1)(3)D.(3)(4)5.(2分)使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下列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A.18.40 厘米B.18.40C.1.84 分米D.18.4 厘米6.(2分)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用到平面镜的是()A.潜望镜B.汽车观后镜C.太阳灶D.照相机镜头7.(2分)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C.质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D.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8.(2分)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A.增大说话频率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改变讲话的音色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9.(2分)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10.(2分)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11.(2分)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12.(2分)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为()A.17.5mm B.17.5cm C.17.5dm D.17.5m 13.(2分)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B.铁的重力比木头大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14.(2分)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音调15.(2分)下列各图中,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B.C.D.16.(2分)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真题(有答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6分)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2.5μm=_______cm (2)8.9×103kg/m 3=_______g/cm 32.如图1所示是测硬币直径的方法示意图,该硬币的直径为______cm.如图2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
3.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
4.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 处减弱噪声。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中又______成水滴落下来.(以上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6.位于无城环城河边,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________现象所形成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7.若把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在将活塞向下压的过程中,被封在气筒内的空气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变小的是______,变大的是______,不变的是______。
8.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如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__kg/m 3。
9.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这是______现象。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10.某钢瓶内装氧气密度是8kg/m 3,在一次气焊中用去其中的41,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kg/m 3。
一、选择题1.利用图象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时间图象B.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物距u图象D.同种物质质量—体积图象2.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B.由热变冷的铝锅C.从地球带到大空的食品D.铁球被压成铁饼3.将酒精从水与酒精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它们的()A.体积不同B.熔点不同C.沸点不同D.密度不同4.小雨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C.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D.甲图中像与物体在同一侧;乙图中像与物体不在同一侧5.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30.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右移动,烛焰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在凸透镜原位置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向右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漫反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B.同一个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D.凸透镜能成正立的实像7.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小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8.下列有关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不可逆的B.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在视野不开阔的弯道口设立的反光镜是凸透镜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9.如图中的四种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的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B.图乙的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色光,故只用红绿蓝三种色光不能混合成白光C.图丙紫外线验钞机工作时发出的紫光是紫外线D.图丁用红外胶片拍摄的“热谱图”可以反映人体不同位置的温度10.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时要测量体温。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测试题八 年 级 物 理第 I 卷(选择题 共 33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选出 并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不得分。
1. 如图所示,7D 电影是在立体影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运动座椅,随着影片的播放能让观众跟随座椅一起感受到颠簸、震颤等效果,大大增加了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融入感,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A.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B.以人为参照物,座椅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座椅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2. 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很强的攻击力,下列 有关此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此枪不能在月球上使用,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此枪可以射杀水中的鱼,因为超声波可以在水中传播 C.此枪使用时必须戴耳罩,因为射出的超声波响度太大 D.子弹可以穿过墙壁,因为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3.“将音叉放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
”相信你在课堂上一定经历了 这个实验,下面操作你认为恰当的是A.用力敲击音叉,轻轻放入水中,使用甲图现象更明显B.用力敲击音叉,轻轻放入水中,使用乙图现象更明显C.轻轻敲击音叉,用力放入水中,使用甲图现象更明显D.轻轻敲击音叉,用力放入水中,使用乙图现象更明显图甲 图乙4. 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
关于这个情景,请你在图中找出正确的光路图表示猎物反射的光线是如何进入鱼的眼 睛的猎物鱼眼学生小石块的密度小梦2.45g/cm 3小满2.52g/cm 3李明2.56g/cm 3张扬2.60g/cm 35. 某同学在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后撰写了一份实验报告。
下面是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A.需要器材:刻度尺,平面镜,完全相同的两只蜡烛,白纸 B.将蜡烛逐渐靠近镜面,观察到像也逐渐靠近镜面 C.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观察到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D.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通过多次实验来总结规律 6. 隐型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 眼球的运动而运动。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C.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C【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一定不能发声,A说法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发生改变,B说法错误;声音不仅能够传递能量,而且能够传递信息,故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C说法正确;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说法错误;答案选C。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cm)、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5cm,移动光屏在离透镜20cm处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潜望镜【答案】A【解析】由题可知,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5cm,即物距u=35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照相机。
故A正确为答案。
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 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D. 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答案】C【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他们不是同时开始运动,甲同学在乙出发4s后才开始出发所以A正确;两人的距离都是均匀变化的,故说明两人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说法正确;由图可知,第8s两人相遇,即此时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由于它们所用时间不同所以速度不同,故C说法错误,D正确。
所以答案为C。
4.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 乙,丙,甲B. 甲,丙,乙C. 甲,乙,丙D. 丙,乙,甲【答案】A【解析】【详解】在图2中取相同质量的三种液体,可知甲的体积最小,丙的体积最大,所以可知三个杯子的顺序为乙,丙,甲,应选A。
图2上海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五个大题。
2.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A .0.5千克B .5千克C .50千克D .500千克 2.吉它(一种乐器)上五根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在演奏中获得不同的A. 音调B.响度C. 振幅D. 回音 3.在用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A .铅笔B .毛笔C .圆珠笔D .钢笔4.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手影B.镜中花C.小孔成像D.日食5. 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A .15°B .30°C .45°D .60°6.如图2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力F 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
推车时水平力F 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 的大小关系是A .F 一定小于fB .F 可能小于fC .F 一定等于fD .F 可能大于f7.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F 1=4牛,F 2=6牛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的合力大小A.可能是2牛B.可能是3牛C.一定是2牛D.一定是10牛 8.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受到的重力C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9.如图3所示,A 、B 、C 、D 在凸透镜主光轴上,F 为焦点。
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图1图361 2 3 4 50.61.21.82.4t/秒甲车122 4 6 8 100.91.82.73.6t/秒乙车s/米s/米(a)图4 (b)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的像A.A点B.B点C.C点D.D点10.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4(a)和(b)所示。
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时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为A.v甲>v乙;s可能为1.2米 B.v甲>v乙;s可能为0.6米C.v甲<v乙;s可能为1.2米 D.v甲<v乙;s可能为4.2米二、填空题(共32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1.将合适的单位填入下列空格中:①一节课的时间为40 (1);②小明的体重为500 (2);③课桌的高度约为80 (3)。
12.英国物理学家(4)首先发现:白光由空气射向三棱镜后发生折射在后面的光屏上呈现从红到紫的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5)。
其中的红、绿、(6)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13.体育运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运动员挥拍用力击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7);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主要是为了改变弓的(8);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仍要保持原有的(9)继续向前运动(均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14.如图5所示,小明踢球时,球由于具有(10)离开脚后继续飞行,以地面为参照物,球在上升过程中是(11)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球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12)力的作用。
15.凸透镜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在照相机中成(13)(填“实”或“虚”)像,在投影仪中成(14)(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而作为放大镜时成(15)(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16.如图6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图中的信图5 图6息可判断:入射角是 (16) 度,折射角是 (17)度,图中表示空气的是介质 (18) (填“甲”或“乙”)。
17.将击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19) 产生的,现在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20) ,演员的声音是通过(21) 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的。
18.一学生站在离镜面1米处,镜中的像离学生本人的距离为 (22) 米;若该生远离镜面移动了0.5米,则像与镜面的距离为 (23) 米,此时像的高度与原来相比将 (24)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重力为10牛的木块在大小为2牛的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25) 牛;若突然撤去水平推力,木块在向前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26) 牛;若不计空气阻力,将木块匀速向上提起,拉力大小为 (27) 牛。
20.在学习初中物理时,我们经历了“①探究摆的等时性;②惯性定律的获得;③速度概念的形成;④力的合成”等科学探究过程,其中,主要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是 (28) ;运用“等效替代法”研究的是 (29) ;运用“科学推理法”研究的是 (30) (均选填序号)。
21.为了研究小球水平飞出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王使质量为m 1的小球从高度h 处分别以速度v 1、v 2水平飞出,小球飞出的距离分别为s 1、s 2,如图7(a )、(b )所示;然后他换用质量为m 2的小球再次实验,如图7(c )、(d )所示。
已知m 1<m 2、v 1<v 2。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 分析比较图7(a )和(c )或(b )和(d )中小球水平飞出的距离s 及相关条件可得:从相同高度水平飞出的小球,当速度相同时, (31) 。
② 分析比较图7(a )和(b )或(c )和(d )中小球水平飞出的距离s 及相关条件可得:从相同高度水平飞出的小球,当质量相同时, (32) 。
三、作图题(共12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2.重为6牛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8中画出它所受到的重力。
m 1 m 1 m 2 m 2 图7v 1v 1 v 2 v 2 (a ) (b ) (c ) (d ) h hhhs 1s 2s 1s 223.在图9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 画出反射光线OB ,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10中画出平面镜MN 中物体AB 的像A ′B ′。
25.根据图11中给出的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适当的位置画出相应的透镜。
四、计算题(共18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 -t 图像如图12所示,求:(1)该物体的速度; (2)10秒钟物体通过的路程。
27.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物体所受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
28.一个重为3牛的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若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和阻力的合力为4牛。
求: (1)物体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的大小及方向; (2)物体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ABMN·法线50° A图8 图9 图10 图11 s /米12 3 4 5 648 12 16图12(a) (b) (c) 图16转动 静止 由静止到运动图17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9.如图13所示的测量工具的名称是 (1) ,此时示数为 (2) 牛。
图14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一段,从A 点到达F 点,所用的时间 (3) 秒。
30.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强用如图15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用 (4) 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5) 。
A 、B 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实验时发现B 蜡烛恰好能与点燃A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6) 。
31.图16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 (7) 或 (8) 状态时。
图16中(a )、(b )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 (9) 上,物体才能平衡。
图16(c )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 (10) ,物体才能平衡。
3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17所示的位置上,但其中一个同学发现操作错误,他们应把凸透镜和 (11) 位置对换,放置正确后,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12) 。
此时光屏上恰好出现清晰的实像,这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13)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若只移动凸透镜保持其它位置不变,则应将凸透镜移至标尺上 (14) (选填“25cm ”或“35cm ”)处时,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33.小杰同学探究光从空气射入不同介质发生折射时的一些规律,他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图13 图14 图15实验序号 1 2 3 4 5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图18(1)分析实验序号1(或2或3或4或5)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得出初步结论是:(15) ;(2)分析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与5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得出初步结论是:(16) ;(3)该同学在得出以上结论后想要继续研究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折射时有什么规律。
表中是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18是光在这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 介质水玻璃 冰 空气 酒精 光速(m/s ) 2.25×1082.0×1082.30×1083.0×1082.2×108①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图18中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 (17) 入射角。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②如图19所示,根据上述结论,光从玻璃斜射向酒精后经过了点A ,那么激光光源的入射点应在 (18) 。
(选填“O 点左侧”或“O 点处”或“O 点右侧”)图19玻璃 酒精参考答案题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20分)1.C 2.A 3. C 4.B 5. D 6.C 7.A 8.D 9.B 10.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1.(1)分钟;(2)牛;(3)厘米。
12.(4)牛顿;(5)色散;(6)蓝。
13.(7)运动状态;(8)形状;(9)运动状态。
14.(10)惯性;(11)运动;(12)重。
15.(13)实;(14)放大;(15)正立。
16.(16)40;(17)50;(18)乙。
17.(19)振动;(20)音色;(21)空气。
18.(22)2;(13)1.5;(24)不变。
19.(25)2;(26)2;(27)10。
20.(28)①③;(29)④;(30)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