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第六章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
- 格式:ppt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116
第六章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自动控制原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装置,对待控制对象进行检测、判断和调节,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调控和校正。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校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本文将简要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和重要性。
首先,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校正:传感器作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进行处理。
传感器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测量和控制效果,因此需要对传感器的灵敏度、精度和线性度等进行校正,以提高系统的测量准确性。
2.执行器校正:执行器主要负责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物理动作,控制系统的输出效果依赖于执行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因此,需要对执行器的响应速度、灵敏度和动态补偿等进行校正,以确保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3.控制器校正:控制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对于不同类型的控制器,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各种参数的校正和调整,以保证系统的控制效果。
4.系统校正:系统校正是指对整个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整体的校准和调整。
由于控制系统中存在着多种参数和输入信号,这些参数和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系统的控制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对系统的整体参数进行校正,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其次,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1.提高系统的准确性:通过对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进行校正,可以消除误差、降低噪声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测量和控制准确性。
这对于一些对测量和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系统而言尤为重要,如飞行器、自动化生产线等。
2.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控制器和系统参数的校正和调整,可以改善系统的阻尼特性和相应速度,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这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变动的系统而言尤为重要,如电力系统、机械运动系统等。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控制系统的校正是为了保证系统的输出能够准确地跟随参考信号变化而进行的。
它是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的基础,也是实现系统优化性能的重要步骤。
本章主要讨论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和常见的校正技术。
一、校正方法1.引导校正:引导校正是通过给系统输入一系列特定的信号,观察系统的输出响应,从而确定系统的参数。
最常用的引导校正方法是阶跃响应法和频率扫描法。
阶跃响应法:即给系统输入一个阶跃信号,观察系统输出的响应曲线。
通过观察输出曲线的形状和响应时间,可以确定系统的参数,如增益、时间常数等。
频率扫描法:即给系统输入一个频率不断变化的信号,观察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
通过观察响应曲线的峰值、带宽等参数,可以确定系统的参数,如增益、阻尼比等。
2.通用校正:通用校正是利用已知的校准装置,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整,使系统能够输出符合要求的信号。
通用校正的步骤通常包括系统的全面测试、参数的调整和校准装置的校准。
二、校正技术1.PID控制器的校正PID控制器是最常用的控制器之一,它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组成。
PID控制器的校正主要包括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参数选择:比例参数决定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积分参数决定系统对稳态误差的响应能力,微分参数决定系统对突变干扰的响应能力。
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性能。
参数调整:通过参数调整,可以进一步改善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参数调整方法有经验法、试错法和优化算法等。
2.校正装置的使用校正装置是进行控制系统校正的重要工具,常见的校正装置有标准电压源、标准电阻箱、标准电流源等。
标准电压源:用于产生已知精度的参考电压,可以用来校正控制系统的电压测量装置。
标准电阻箱:用于产生已知精度的电阻,可以用来校正控制系统的电流测量装置。
标准电流源:用于产生已知精度的电流,可以用来校正控制系统的电流测量装置。
校正装置的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控制精度,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