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一年级语文识字二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识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汉字;2. 学生能够掌握这十个数字汉字的基本笔画;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字汉字进行简单的阅读和拼写。
教学重点:1. 能够准确识读和书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汉字;2. 能够掌握这十个数字汉字的基本笔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数字汉字。
2. 教师先说出一个数字汉字,学生用手指指出对应的数字。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数字汉字“一”,并读出其发音。
2. 教师向学生解释“一”这个字是指一个,表示数量的最小单位。
3. 教师用黑板上的图形进行示范,教学生正确书写“一”的基本笔画。
4.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模仿并书写。
5. 重复以上步骤,依次引导学生学习、书写数字汉字“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卡片,要求学生读出相应的数字汉字。
2. 学生自行翻开课本第1页,复习所学数字汉字。
3.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4.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字汉字进行简单的阅读和拼写练习。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尝试编写简单的数字故事、顺口溜等。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重点。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复习所学的数字汉字,课前做好心理准备,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生完成课堂后的练习册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十个数字汉字的发音和基本书写方式,能够准确辨识并读出这些数字汉字。
同时,在练习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也增强了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二)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和书写生字“日、月、白、气、好”。
2.能够初步理解这几个字的意义,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读和书写生字“日、月、白、气、好”。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联想能力。
三、教学难点1.区分和认读相似的字形。
2.理解和运用生字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卡片(包括“日、月、白、气、好”字的图片)、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导入1.以“上课问好”、“一起唱首歌”等活动让学生轻松进入课堂氛围。
2.复习前几节课所学的字音字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第二步:新知讲解1.通过展示图片卡片,向学生介绍“日、月、白、气、好”这几个生字的字形、字音及意义。
2.讲解每个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和顺序,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第三步: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这几个生字,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2.设计填空题、连线题等形式的任务,让学生巩固字形字音。
第四步:拓展延伸1.利用生字“日月”为主题,展开与时间、天象等相关的讨论,引导学生拓展联想。
2.提供扩展阅读材料或故事,让学生理解这些生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日、月、白、气、好”这几个生字展开,启发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针对认读和书写这些字存在的难点,采取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练习,巩固知识。
在课堂中,学生表现活跃,学习积极性高。
未来教学中,可以加强对于生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去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以上为本次教案梳理,希望对教学实践有所启发。
第一单元2.姓氏歌【教学内容】教科书P4~5内容。
【教学目标】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走钅”。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难点】了解姓氏。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做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初读课文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识字2》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教学难点: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预备:卡片图片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我们都有暖和的家。
我们爱本人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新课教学,生字教学(一)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甚么?如(三字经)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点。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二)生字教学1、出示带拼音词语,识记生字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3、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三、写字教学1、教师范写2、先生描红交流3、练写四、课文教学1、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甚么事情。
这是一位怎样的好孩子?学习第一句话:小朋友,正少年,尊尊长,懂礼貌。
生字用红字体标出。
用骄傲的语气朗读。
2、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生字二、学习最初一句(一)读全文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该当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二)学习最初一句1、尊长们为甚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示,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初一句。
2、你怎样做才是爱家呢?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三、写字教学洗扫认真1、教师范写2、生描红交流3、生练写四、朗读课文五、拓展念儿歌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届冬奥会的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后回答夺冠秘诀时,她说:“从8 岁到14 岁,我一直都只有周末才滑雪。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识字(二)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本课时所学字词。
2.能正确书写本课时所学字词。
3.能在阅读中理解所学字词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时所学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识字后能在语境中正确应用。
三、教学难点
1.运用所学字词进行句子构造。
四、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黑板、粉笔。
3.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X课。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复习上一课时所学字词,引导学生回忆。
2.新课呈现:
–通过PPT展示本课时的主题字词,带读并示范正确的书写。
请学生跟读。
3.课文导入:
–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注重重音和语调的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段文意。
4.课文学习:
–指导学生依次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并解释生字的意思。
让学生边读边在纸上写出生字。
5.语境运用:
–设计互动游戏或小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所学字词,加深记忆。
6.巩固提高: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认读并默写本课时所学字词。
7.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重点生字:(写出本课时的生字,并标注读音)
七、作业
•默写本课时所学字词。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如何?学生在学习新字词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收获?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内容?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朿有助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二)》
一、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教授同学们一些生字、词语,并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这些文字的正确书写和发音。
2.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读并正确书写新增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辨认同音字。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语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字词进行造句。
三、教学难点
1.正确辨认和书写一些含有同音不同字的词汇。
2.能够运用所学字词进行语境理解与表达。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生字、词语的图片和拼音,示例句子等。
2.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学生互动。
3.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温习前几堂课学过的内容,引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2. 学习新词
•展示新词汇的图片和拼音,教授学生正确发音,并进行反复朗读。
•引导学生用新词组成简单句子。
3. 认读生字
•让学生通过游戏、合唱等方式加深对生字的印象,提高记忆效果。
4. 拼读
•让学生通过拼写各个字母,认读新词,加深记忆。
5. 课堂练习
•布置练习任务,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澄清疑惑。
六、作业布置
•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鼓励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七、教学反思
•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新词汇的发音、书写和运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8《三字经》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三字经》是我国传统国学经典,因其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虽然他们不懂意思,但是他们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因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读中,让孩子们体会国学经典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二、说教学目标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并写好“之”字。
2、会用“善、、初”等生字组词,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激发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四、说学情《三字经》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大体了解意思,并熟读成诵,为今后更好地理解、领悟、印证打下基础。
本课的学习,应该注重培植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说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培优辅差学法:小组合作六、说教学过程步骤一、谈话导入1.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
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2.《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不严,师之惰”。
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步骤二、多种方式诵读(一)、静心自读;(二)、指名接读;(三)、齐读;步骤三、理解含义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重点解释“苟不教,性乃迁。
2.姓氏歌【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了解中国姓氏文化的多样性。
语言运用:通过多种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思维能力:通过介绍姓氏的方式了解汉字的组合特点,增加识字兴趣。
审美创造:探索百家姓的起源,开启寻根之旅。
【课前解析】关注文章结构: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的前四行采用一问一答的,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8个姓氏,以及4个复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主要采用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常见的方式介绍姓氏,同时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
课后练习中还扩充了用组词的方式介绍姓氏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3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姓、氏、李、张、古、胡、吴”等7个生字、认识弓字旁1个新偏旁,学写“姓、什、么”3个字。
2.熟读课文,学习用分解部件、偏旁称说、组词等介绍姓氏的方式。
3.了解单姓和复姓,感受中国传统姓氏文化。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认识“姓、氏”,会写“姓”。
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四个人物吗?他们都姓什么呢?(出示课件3)预设学生回答:猪、孙、唐、沙。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我们中国人的名字里,第一个字就是我们的姓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姓氏歌》。
2.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姓氏歌,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4)3.教师相机指导认识“姓”“氏”。
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课文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学生第一次接触简单的对子,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对子是有章法的,有轨迹可循的;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简单的词汇、句子,让学生对对子;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生活中的对子,加强了解。
1.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1.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这个家园当中,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和许多小动物,你们喜欢它们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同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吧!(板书:6 古对今)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
这首对韵歌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课文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学生第一次接触简单的对子,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对子是有章法的,有轨迹可循的;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简单的词汇、句子,让学生对对子;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生活中的对子,加强了解。
《识字2》教学设计二
原稿:网络
推荐:张伟元
复备: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
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
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改正愿洗碗筷扫庭院人人夸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长检查。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1)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2)小组内交流: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
(一)学习第一句话。
1、课件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
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
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三)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四)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扫、认、真、父、母”,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
学生一笔一笔地跟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
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了,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
文章页数第1页
上一篇: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2》教学片段赏析下一篇:一下识字2教学片段赏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