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史1840年至1949年主题一19世纪后半期的社会转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07 MB
- 文档页数:32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任务:反帝反封建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结果:清政府失败,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2)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率,须同英国商定。
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 、影响: 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要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促进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觉醒,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4 、向西方学习: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影响: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爆发的背景:①日本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实现其“大陆政策”而蓄意发动。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
③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知识提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近代史包含三条线索:1、五次侵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2、中国人民的面对外来侵略时的抗争。
(如林则徐禁烟、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八年抗日战争)3、五次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化的起步);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1、林则徐禁烟1939.6.3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借口:中国禁烟;原因: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开始:1840年6月侵入中国广东海面;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3、1842.8《南京条约》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魏源与《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英不满足即得利益,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侵略者:英国、法国罪恶:1860.10火烧圆明园认识:①落后就会挨打;②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③勿忘国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贡献等。
2、俄国侵占的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3、6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占据天山南北;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1876年缓进急战阿古柏;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新疆建省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1895年)1894.9黄海海战(邓世昌)1895年初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1895.4 日本马关李鸿章—伊藤博文《马关条约》内容:赔款:白银二亿两;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1895—1945)];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开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019届中国近代史高频知识点主题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1840-1842)爆发根因: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打开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导火线是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其中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理由: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爆发根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清政府战败,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开天津为商埠;赔款;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推动洋务运动发展。
列强罪行: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北部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其中《瑷珲条约》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洪秀全于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随后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进入全盛时期,同年天京事变由盛转衰;为振兴运动,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编》;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主题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领导机构是总理衙门。
内容: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所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②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侵略史: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四次侵略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史:中国近代化过程(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840-1919)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部分:侵略与反抗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背景: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2)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1839年)(3)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南京条约》爱国英雄:关天培内容:①中国把香港岛割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政府和百姓负担)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破坏贸易主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必须和英国协商(破坏关税主权)影响: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列强:英法为主凶,俄美两国为帮凶。
(3)罪行:①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割占中国西北和东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原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爱国英雄:邓世昌(2)经过:①黄海大战:邓世昌英勇抗敌,壮烈牺牲。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洋务运动破产)(3)结果:中国战败投降,签订《马关条约》(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4)《马关条约》的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白银2亿两③增辟通商口岸(侵略范围:深入内地)④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侵略方式不同:资本输出)(5)《马关条约》的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2)侵略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3)罪恶:a攻占天津,北京(第二次遭受洗劫)b镇压义和团运动(4)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5)《辛丑条约》的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矛: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任务:反帝反封建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背景:①清王朝闭关自守,统治日益衰落。
②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尤其是英国在19世纪前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
③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英国走私鸦片导致了中国的禁烟运动。
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经过: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对中国进行侵略,战争爆发。
②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战争结束。
结果:中国战败,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等。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美国1844年胁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法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黄埔条约》。
影响:中国社会的性质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遭拒绝。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一、总述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终点,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它的含义:政治上有主权但是主权不完整,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存在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思想方面存在封建思想的同时还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无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相同点:A、所处的社会形态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C、性质相同:都属于民主革命。
不同点:A、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指导,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目标;B、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C、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最终没有完成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充分发动群众最终取得胜利;D、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基本知识脉络本单元涉及到了自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期间中国军民进行了英⑴《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内容是:协定关税方面。
⑵我国近代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中同时又是我国现代对外开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的是厦门。
⑶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领土面积最大的是《瑷珲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是《天津条约》。
⑷甲午中日战争的特点是由境外爆发然后战火烧到国内。
⑸《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
二、中国近代史(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2)(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国际禁毒日)(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注:(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虎门)(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有:a.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破坏)b.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注:1、(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鸦片战争)2、(西方人当时把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叫做“英中战争”,直到今天,西方教科书里面还沿用这种说法。
而马克思、恩格斯则称之为“鸦片战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中战争”掩盖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实质)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