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522.50 KB
- 文档页数:24
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看法咱来聊聊法的本质和作用哈。
一、法的本质1. 规则的集合- 法呢,从本质上讲,它就是一大套规则。
就像玩游戏得有游戏规则一样,社会这么大一个“游戏场”,法就是规定大家怎么玩的规则集。
比如说,在马路上开车,红灯停绿灯行这就是法规定的。
要是没有这个规则,那马路上就乱套了,汽车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2. 反映社会关系- 法还反映了社会中的各种关系。
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联系。
比如说,劳动法规反映的就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
它规定了雇主得给雇员发工资,不能随便压榨员工,这其实就是在平衡双方的利益关系。
要是没有劳动法规,那有些黑心老板可能就会把员工当牛做马,员工的权益就没法保障了。
3. 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在阶级社会里)-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就像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和他的贵族们是统治阶级。
他们制定的法律很多时候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比如那些严禁平民造反的法律,就是统治阶级害怕失去自己的权力而制定的。
不过呢,现代社会虽然阶级差别没有那么明显了,但法也还是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因为现代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嘛。
二、法的作用1. 维护秩序- 法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秩序。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法律,小偷可以明目张胆地偷东西,杀人犯也不用受到惩罚,那社会就成了一个恐怖的“丛林”,弱肉强食,大家都得生活在恐惧之中。
有了法律,小偷要是偷东西就会被抓起来,杀人犯会被判刑,这样大家就可以安心地生活,社会秩序也就得到了维护。
2. 保障权利- 法是我们权利的保护神。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权利,像生命权、财产权、言论自由权等等。
法律就像一个坚固的盾牌,保护着我们的这些权利不被侵犯。
比如说,如果有人想抢你的钱,那他就是侵犯了你的财产权,法律就会站出来,把他绳之以法,保护你的财产安全。
要是没有法律的保护,我们的权利就像没有围栏的小羊,随时可能被狼叼走。
3. 解决纠纷-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纠纷。
法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考点:法律的特征及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1. 法律的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具有强制性(3)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2.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 我国法律的作用:(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①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②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聚焦热点:法律的特征及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一、客观题:1. 2008年5月12日,青岛市市北法院启动为期一周的阳光执行行动,一天之中传唤12人,强制传唤10人,执行案款数额达30多万元,3人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司法拘留。
这体现了我国法律()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 靠人民法院保证实施D. 只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法律的特征,注意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词“强制”、“拘留”。
答案:B。
2. 2008年4月1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这表明()A. 公民平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B.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 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D.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法律的特征,材料中“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等表明了陈良宇虽然身居高官,违法犯罪后依然受法律制裁,体现了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征。
答案:D。
3. 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湎于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32人。
周末串讲班理论法学授课提纲王锴法理学范畴一:阶级性1、法的本质(1)法的正式性(官方性、国家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社会规范。
(2)法的阶级性——法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国家意志)。
(3)法的物质制约性——法的内容最终受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决定(社会存在)。
2、法的作用(1)特点①法的作用体现在法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中;②法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③法的作用本质上是社会自身力量的体现。
(2)种类以及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3)法调整的范围有限;(4)法自身条件的制约。
3、法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出现而产生的;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法的产生的三大根源、三大标志和三大规律:4、法的历史类型根据法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体现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5、法的继承★(1)法的继承:不同历史类型之间、后一历史类型对前一历史类型(2)原因: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法的独立性、法作为人类文明成果、法发展的历史事实(3)法的继承的内容:法律术语、技术、形式;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规定;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规范;法的一般价值的原则。
6、法的移植★(1)法的移植:同一时代、不同国家之间,包括对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移植(2)原因:社会发展和法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法治现代化、对外开放(3)类型:①经济、文化、政治处于相同或基本相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互吸收对方的法律;②落后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采纳先进国家或发达国家的法律;③区域性的法律统一运动和世界性法律统一运动或法律全球化。
【注意】法的移植要注意国外法与本国法之间的同构性和兼容性、法律体系的系统性、要有适当的超前性。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一、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㈠法的的概念:指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
㈡法的的本质: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㈢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
规范性:可为模式、勿为模式、应为模式。
法的产生:法的制定,法的认可。
程序是社会制度化的最重要的基石。
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法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㈣法的作用:规范作用、社会作用。
1.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指引作用的种类: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
评价作用:专门的评价和一般的评价。
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2.社会作用:⑪维护统治阶级方面的作用: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
⑫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维护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生产、交换条件;确认、执行技术规范;促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公共设施建设,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二、法律规范、法律关系与法律行为:㈠法的规范:1.法律规范的概念:指国家制定并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规范的要素: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
3.法律规则的种类:⑪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有权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
义务性规则:命令性规则,禁止性规则。
⑫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确定性规则:内容已明确无需参照或援引。
概括性规则: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有相应机关加以确定。
准用性规则:内容没有规定,可参照、援引。
⑬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
任意性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可选择或协商。
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高的特点。
4.法律原则的种类:⑪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政策性原则具有针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1、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
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或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律规范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纪律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规范体系。
3、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4、把法的本质和法的作用相结合,可以得知:第一,法的作用是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指引、评价、褒奖、强制、制裁而发生的.第二,法的作用是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影响社会生活的表现.第三,法的作用是国家权力运行过程的体现.第四,法的作用是社会生产方式自身力量的体现.综上,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的行为以及最终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其实质是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国家权力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社会生产方式自身力量的体现.一、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的本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法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两方面:(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三、法的特征(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1)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
(2)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
(3)法是反复适用的。
(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法是由国家创立的社会规范。
国家创立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认可。
1.2法的本质、特征和作用1.2.1法的本质(1)法的本质法的本质,即法的根本属性。
从法学的角度来说,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具体地说,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法是统治阶级基本意志的体现。
这说明法的阶级性,法只能是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即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但法又不可能包罗万象,它只规定和调整有关统治阶级的基本利益、社会基本制度和主要的社会关系。
2)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法是统治阶级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国家政权,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不是统治阶级中个人意志的体现,也不应是统治阶级个别或部分(阶级、阶层)意志的体现。
3)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统治阶级所代表的、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在于它的阶级本性,即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从宪法到普通法。
从行政法规到地方性法规,分别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通过的,表达了人民的共同意愿。
1.2.2法的特征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显著特点。
法主要有以下特征:(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包括法律规范、政治规范、道德规范和宗教规范等。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概括性等特点。
规范性是指它规定了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规范有自己特殊的逻辑结构,这种完整的逻辑结构是其他社会规范所没有的,所以说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制定是指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出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从而形成成文法。
认可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上已经存在的而且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某一行为规则,如习惯、道德等加以确认,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从而产生习惯法。
法的本质是什么简答题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规范和制度的总称。
它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历史性的特征,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法的本质,并探讨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1. 法的本质是社会规范首先,法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则。
法律作为一种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范,通过立法机关的制定和国家机关的执行,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法律具有普遍性和强制力,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维护。
2. 法的本质是权力的体现其次,法律的本质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力的体现。
权力是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行使的行动能力。
法律赋予国家和政府特定的权力,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法律。
通过法律的存在,国家机关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有能力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和调控。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一定的权力作为支撑,才能确保其有效性和公正性。
3. 法的本质是文化的体现此外,法律的本质还可以视为一种文化的体现。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不仅反映了社会的行为准则,也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反映了各个社会对于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观念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不仅需要考虑社会实际情况,也需要兼顾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
4. 法在社会中的作用法作为社会规范和制度的体现,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可以防止和惩治各种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法律能够保障人权和自由。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确保人民享有平等、自由和尊严的生活。
最后,法律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法律为人们提供了有序的社会环境,为创新、合作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法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规范、权力和文化的体现。
法律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和自由,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一、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的本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法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两方面:(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三、法的特征:(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1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
(2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
(3法是反复适用的。
(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法是由国家创立的社会规范。
国家创立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认可。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
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些利益或者自由。
义务意味着热门必须作或不作一定行为。
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前者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后者要求人们不得作出一定行为。
正是由于法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因此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体现为一系列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三、法的作用:1.法的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通过法律,人们可以知道是没是国家赞成的,可以做的;什么是国家命令或反对的,必须做或不该做的。
(2评价作用。
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的作用。
(3预测作用。
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知道或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
(4教育作用。
(5强制作用。
法的强制作用在于强裁违法行为。
2.法的社会作用(1维护统治阶级统治。
在阶级对立社会中,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对立阶级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立阶级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学习目标] 1.了解法的历史发展,理解法的本质、法的基本特征。
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一、法的产生及本质1.法的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2.法的本质: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3.法的历史类型: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我国当代的法属于社会主义法。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在我国,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平正义,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
二、法的特点1.法的基本特征:法是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的行为规范;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在我国,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
因此,法的实施主要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
但是,法的实施不能没有国家的强制力,在我国,这是广大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和违法犯罪分子的强制。
将国家强制力与人民的自觉遵守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
1.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它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它与道德规范既相互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法律和道德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和互相渗透的,法律和统治阶级道德在社会阶级属性方面具有一致性。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法律和道德存在的时间不同、调整范围不同、实施手段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等。
法理学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法的概念涉及法的特征、法的本质和法的作用3个方面的内容:(一)法的特征1、规范性。
(1)法的调整对象是人的交互行为(2)法的规范性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3)法的规范性是普遍的,可以反复适用的2、国家意志性。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2)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不是唯一的方式(3)法是一元的3、法的普遍性法的普遍性指法的效力对象具有不特定性,法的效力的反复适用性以及相同的事项和主体适用相同的法律。
4、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5、国家强制和程序性。
6、可诉性指法具有被任何人(包括公民和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
(二)法的本质法的本质主要指法的国家性、阶级性和物质制约性。
1、国家性。
法的国家性主要是指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阶级性。
法的阶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2)法同时体现被统治阶级的某些愿望;(3)法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
3、物质制约性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的内容和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最终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三)法的作用1、法的规范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指法基于其规范性而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五种。
(1)指引作用的对象是本人的行为;(2)评价作用的对象是他人行为;(3)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4)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5)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2、法的社会作用法的社会作用包括法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即维护阶级统治和履行公共事务的职能。
3、法的作用的有限性法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法是以社会为基础的,不可能超越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或者改变社会。
(2)法是社会规范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和环境因素的制约。
(3)法规制和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
(4)法自身存在局限性。
二、法的价值(一)法的价值种类1、自由自由是法最本质的价值,指法在没有外在强制力的情况下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的能力。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法的本质和特点2. 掌握法的作用和功能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教学重点:1. 法的本质和特点2. 法的作用和功能教学难点:1. 法的本质和特点的理解2. 法的作用和功能的应用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教学课件或黑板3. 教学活动材料教学过程:第一章:法的本质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2. 学生分享对法的理解。
二、讲解法的本质(15分钟)1. 介绍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 解释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社会统治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的本质。
2.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
四、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法的本质。
2. 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写成短文。
第二章:法的特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提问:法的本质是什么?二、讲解法的特点(15分钟)1. 介绍法的特点:法的规范性、明确性、普遍性和强制性。
2. 解释每个特点的含义和作用。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法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 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
四、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法的特点。
2. 布置作业:让学生举例说明法的规范性、明确性、普遍性和强制性。
第三章:法的作用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法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享对法的作用的理解。
二、讲解法的作用(15分钟)1. 介绍法的作用:规范行为、维护秩序、保护权益、解决纠纷。
2. 解释每个作用的意义和作用方式。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的作用。
2.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
四、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法的作用。
2. 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法在解决纠纷中的具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