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导师简介及详细联系方式
- 格式:docx
- 大小:12.34 KB
- 文档页数:3
1常会友博导管理信息系统与网络数据库isschy@2朝红阳博导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isschhy@ 3冯剑琳博导数据挖掘,数据库系统,统计学习fengjlin@ 4孙伟博导信息安全、数字媒体sunwei@5温武少博导计算机系统安全wenwsh@6李文军硕导软件工程、分布式计算lnslwj@7余阳硕导工作流、基于Web的信息系统yuy@,8高成英硕导图形、图像处理与传输、计算机仿真mcsgcy@9刘宁硕导视频处理与分析技术,嵌入式多媒体处理技术Ln_email@10潘炎硕导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信息检索Panyan5@ 11任江涛硕导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商务智能issrjt@ 12万海硕导分布计算,服务计算whwanhai@13吴向军硕导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应用、人工智能issxjwu@14郑贵锋硕导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gzheng@15骆伟祺硕导多媒体信息取证、信息隐藏及隐写分析weiqi.luo@16 曾坤硕导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非真实感绘制和数字艺术zengkun@17 王青(李文军)博士/副教授 Web安全与隐私,Web工程,软件工程ericwangqing@18孙雪冬(常会友)博士/讲师企业建摸,企业过程建摸与优化,工作流,软构件xuedong_sun2004@ 19Juan Rojas(冯剑琳)博士/讲师HRI and Robotic manipulation rojas70@20陈佩博导图像理解与计算机视觉chenpei@ 21戴宪华博导通信与数据挖掘issdxh@ 22黄继武博导多媒体信息安全isshjw@, 23康显桂博导多媒体信号处理与通信,多媒体信息安全isskxg@ 24赖剑煌博导生物特征识别,模式识别,图象处理stsljh@25李磊博导数据库与知识库lnslile@26李晓东博导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先进控制lixd@27林小拉博导并行与分布式计算,计算机网络mail.sysuxlin@ 28刘咏梅博导人工智能,知识表示与推理,认知机器人学,程序的调试和验证.ymliu@29龙冬阳博导网络与信息安全issldy@ 30龙云亮博导移动通信isslyl@ 31娄定俊博导理论计算机科学issldj@ 32罗笑南博导移动计算,图形图象处理,三维仿真CAD技术lnslxn@.c33马啸博导通信与信息系统maxiao@34马争鸣博导通信与信息系统mzming@ 35倪江群博导多媒体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及应用issjqni@ 36农革博导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组合算法、互联网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网络issng@37秦家银博导通信与信息系统(无线CDMA通信技术)issqjy@ 38邱道文博导模糊逻辑及有关应用issqdw@39沈鸿博导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组合优化算法,网络路由,安全计算,数据挖掘shenh3@ 40谭洪舟博导智能信息系统,智能信息处理,IC设计,数据挖掘issthz@ 41王国利博导分布式信息处理isswgl@42印鉴博导数据挖掘,数据库与数据仓库,人工智能,智能信息处理issjyin@43余顺争博导计算机网络与通信syu@44张方国博导密码学与信息安全isszhfg@45张军博导人工智能、智能优化、遗传算法、外汇与股票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issai@46张雨浓博导神经网络,机器人,人工智能,并行分布计算,优化,算法研究zhynong@ 47蔡宏民硕导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caihongm@ 48陈炬桦硕导管理信息系统isscjh@ 49陈立硕导编码理论及其应用;宽带/超宽带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通信理论与通信信号处理;chenli55@ 50成慧硕导数字信号处理chengh9@ 51范正平硕导Internet网络结构分析、网络病毒传播分析、zhpfan@52方艳梅硕导多媒体信息安全,多媒体信号处理与通信fangym@53高集荣硕导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网络软件gaojr@54郭清顺硕导企业信息化, 电子政务gqs@55郭雪梅硕导嵌入式系统与移动计算guoxuem@ 56胡海锋硕导图像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视觉huhaif@ 57黄方军硕导图象分析与理解huangfj@ 58黄晓硕导无线电物理—无线网络,电路与系统—蓝牙技术huangx@59黄以华硕导多媒体信号处理和传输,嵌入式系统和应用sysuhyh@60纪庆革硕导游戏动画与虚拟现实、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系统仿真、复杂网络issjqg@61李才伟硕导网络与多媒体isscwli@62李宁硕导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lining@63李元新硕导天线电波理论与移动通信lipbzn@64李中华硕导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物联网与RFID技术。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与集中答辩管理办法根据《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和《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审核“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导出的“毕业申请审核列表”中的研究生成绩,审核后学院公布名单。
名单中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做如下的两类安排:一、免予参加匿名评审研究成果分值累加大于等于1.0(每项成果不重复计算,详见附件一)的研究生中,随机抽选出80%的名额,免予参加匿名评审,其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均由各系/导师组织。
二、剩余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参加匿名评审。
匿名评审的学位论文,统一由研究生管理办公室送交外单位专家匿名评审。
每份评审成绩分为四档:4、3、1、0(对应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总体评价”中的优、良、一般、差),两位专家的匿名评审成绩之和,构成每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总成绩;若总成绩:a)≦3,不能答辩(原则上推迟半年可申请答辩)b)≧6,答辩由各系/导师组织c)其余部分,答辩按《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集中答辩管理规定》进行(详见附件二)。
注:针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关注对象的关联学位论文,将被作为抽查重点参加匿名评审。
包括如下情况:1. 指导教师方面:抽查学位论文有“存在问题学位论文”、近3年查实有不端学术行为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评审或答辩被否决的、对研究生疏于指导等;2. 研究生方面:加权平均绩点位于后30% 的;3. 学科专业方面:包括新获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学科力量较薄弱的等;4. 思想政治方面或学术研究方面存在争议的学位论文,导师提出要求需进行盲审的学位论文等。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其他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未尽事宜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2019年2月附件一:分值表注:1.国内权威期刊: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通信学报、中国科学E、电子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计算机学科国际高水平会议划分以CCF公布的版本为准3.研究成果认定:以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以前学术论文、专利等成果的认定,按原有相关文件执行)、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关于公布中南大学
二○○五年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
校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实体系,各直属单位,各附属单位,后勤集团,产业集团:
根据中南大学《关于开展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遴选工作的通知》(中大研院…2005‟21号)精神和要求,经个人申请、材料公示和院系推荐、学位评议组初审、形式审查、通讯评议、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报校学位委员会审批,批准:新遴选孙立等87名同志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陈立胜等102人次具有跨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林江等26名教师具有转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确认甘阳等27名教师具有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教育学院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导分别归属到新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相应专业,确认钟明华等10人次具有经学科调整后相应新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自然取得该专业的硕士生导师资格。
特此通知。
附件:
1.中南大学二○○五年新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
单
2.中南大学二○○五年跨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
3.中南大学二○○五年转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
4.新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各专业确认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
5.中二○○五年确认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
二○○五年十一月十八日附件1
中南大学二○○五年新增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
单
注:姓名后带“*”者为校外兼职人员。
附件2
中南大学二○○五年跨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
附件3
中南大学二○○五年转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
附件4
新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各专业
确认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
附件5
中南大学二○○五年确认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
导师详细信息姓名:艾明晶性别:女出生年份: 1965职称:高级工程师院系:计算机学院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2000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计算机系统结构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无聘任在自主设置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无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1.嵌入式系统 2.虚拟现实 3.图像处理电子信箱: amj@办公电话: 82317611办公地点:新主楼G座807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航计算机学院个人简介:艾明晶,女,1965年8月出生,汉族,共产党员。
1989年1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获硕士学位。
副教授,现任北航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在职博士生。
兼任北京高教学会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虚拟现实,嵌入式系统。
讲授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EDA设计》。
曾多次组织与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和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得多项奖励。
培养研究生已毕业13人,在读9人。
近几年主持并完成的重要科研项目:军口863计划项目“面向xxxx的xxx三维特征提取与远程立体显示技术研究”、“xxx三维信息提取及立体显示xxx”、“xxx自由立体显示xxx”,军口863计划项目子课题“xx仿真系统中协议数据单元描述”,总装备部预研项目“xx操作系统安全组件xxxx”、“xxx飞机飞行参数处理系统xxx”。
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主持军口863计划项目“xx xx的xxxx三维特征提取与立体显示技术研究”,参与民口863计划重点项目“虚实融合协同工作环境技术与系统”。
论文与专著:在国际会议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有多本教材和译著出版。
获奖情况:获2008-2009年度北航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07年获本科评估先进个人奖,Nokia-北航奖教金;2006年获西飞奖教金二等奖,北航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2005年获北航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04年获优秀班主任一等奖;2003年获北航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2002年获北航昆腾奖教金。
大学副教授简介示例姓名:XXX 性别:男职称:副教授电话:139XXXXXE-mail:XXX学历学位:博士硕/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可信计算;嵌入式系统;安防工程与实时视频监控;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应用。
1、1996年本科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2、2002年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获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数据库及分布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3、2008年获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息安全方向)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可信计算),移动计算等。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可信计算中的信任管理模型研究;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计算机安防与实时视频监控领域的应用研究;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应用等。
主持科研项目:1、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基于USB总线的接口设计与开发(2005)2、武汉市科技局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可信计算平台上的移动代理安全研究(2008)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可信计算环境下移动代理信任管理模型研究(2009)4、宜昌市气象局项目――三峡梯调中心气象信息查询系统(2004)5、荆门市旅游局项目――荆门市旅游局网络信息系统(2008)6、湖北省教育厅项目――湖北省招生数据处理系统之军检数据处理子系统(2009)7、教育部中央高校产学研用重大重点项目培育项目――森林防火实时监控与智能控制系统(2010)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可信计算平台信任管理模型的MobileAgent安全增强机制研究(2011)9、湖北房县森林防火指挥决策信息管理系统(2011)主要参与科研项目:1、武汉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嵌入式无人值守图像监控与智能控制系统(2007)2、武汉市科技局、武汉市财政局科技创新基金――基于多种网络传输的森林防火实时监控多级管理系统(2008)3、武汉市林业局项目――武汉市森林防火实时监控系统(2004-20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可信链的MobileAgent安全增强机制研究(2011-2013)教学情况主要承担本科《嵌入式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主持科研项目:1、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基于USB总线的.接口设计与开发(2005)2、武汉市科技局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可信计算平台上的移动代理安全研究(2008)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可信计算环境下移动代理信任管理模型研究(2009)4、宜昌市气象局项目――三峡梯调中心气象信息查询系统(2004)5、荆门市旅游局项目――荆门市旅游局网络信息系统(2008)6、湖北省教育厅项目――湖北省招生数据处理系统之军检数据处理子系统(2009)7、教育部中央高校产学研用重大重点项目培育项目――森林防火实时监控与智能控制系统(2010)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可信计算平台信任管理模型的MobileAgent安全增强机制研究(2011)9、湖北房县森林防火指挥决策信息管理系统(2011)主要参与科研项目:1、武汉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嵌入式无人值守图像监控与智能控制系统(2007)2、武汉市科技局、武汉市财政局科技创新基金――基于多种网络传输的森林防火实时监控多级管理系统(2008)3、武汉市林业局项目――武汉市森林防火实时监控系统(2004-20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可信链的MobileAgent安全增强机制研究(2011-2013)获奖及专利2007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论文EI/ISTP索引、中文核心、教学研究论文等共计10余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专业,该专业在1972年由当时的中南矿冶学院(全国重点大学)创办,是湖南省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
计算机科学系现有教师56名;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占46%;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15人。
经过多年努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形成一套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办学体系。
2001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2009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称号。
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通过与科研、产业的结合,本专业培养跨学科高级研究及应用型人才,突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算法理论与设计”、“可信计算”、“现代软件工程”、“图形学与图像处理”、“数字媒体”、“嵌入式系统”等专业方向;并与学校国家重点学科相结合,融合“医学信息处理”、“生物计算”、“冶炼、材料、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复杂计算”、“过程仿真与可视化”等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主要培养面向应用基础和应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具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或集成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及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人才。
(2)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备高级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和基本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掌握较为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较为系统、深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研究型和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不可或缺的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自我学习能力和人文素质,具备进行有效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同时初步具备能够分析、解决困难、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初步具备国际化视野。
中南大学计科学院学生实习总结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是一所优秀的计算机学院,在该学院就读的学生不仅拥有广泛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
为了更好地提高计算机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实习,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在实习之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准备工作。
我们学习了实习前必须掌握的知识,如技能培训、工作流程等,这些知识对我们的实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实用工具和软件,如Git、Jenkins,还学习了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标准。
这些工具和方法都是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接着,在实习期间,我们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实习岗位。
我被分配到了一个比较艰苦的实习岗位,但是我相信这对我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在这个实习岗位中,我主要负责维护公司的网站和数据库,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关于运维、数据库和服务器的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但通过不断尝试和请教导师,最终都解决了。
通过这次实习,我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职业生涯启示。
首先,我意识到学习只是成为一名优秀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前提条件,还需要不断地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其次,我了解到了一个新的行业领域——软件系统开发。
在这个领域中,需要我们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我们具备创新和实干的精神。
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理想目标。
但是,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方面是在实际操作中,我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储存、分发、备份等技术;另一方面,我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比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方面。
这也是我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总之,这次实习是我大学生涯中的一次难忘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方向,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很多技能并汲取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技能只是成为一名优秀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前提条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南大学计算机师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汇集了一批在国内外享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学者、专家。
现有教职工32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4人、教授及相应职称65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10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2人;同时还在国内外聘请了一批着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