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频电源基本工作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4.85 MB
- 文档页数:32
D类放大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图原理为提高功放效率,以适应现代社会高效、节能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以D类功率放大器为核心,以单片机89C51和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进行控制及时数据的处理,实现了对音频信号的高效率放大。
系统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大于1W,可实现电压放大倍数1~20连续可调,并增加了短路保护断电功能,输出噪声低。
系统可对功率进行计算显示,具有4位数字显示,精度优于5%。
传统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有A类(甲类)、B类(乙类)和AB(甲乙类)。
A类功率放大器在整个输入信号周期内都有电流连续流过功率放大器件,它的优点是输出信号的失真比较小,缺点是输出信号的动态范围小、效率低,理想情况下其最高效率为50%.B类功率放大器在整个输入信号周期内功率器件的导通时间为50%,它的优点是在理想情况下效率可达78.5%,但缺点是会产生交越失真,增加噪声。
AB类(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是以上两种放大器的结合,每个功率器件的导通时间在50%~100%之间,兼有甲类失真小和乙类效率高的特点,其工作效率介于二者之间。
传统音频功率放大器效率偏低,体积偏大的缺点与音频功率放大高效、节能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的矛盾,催生了D类(丁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出现和发展。
本系统即采用D类功率放大实现,并用单电源供电,符合现代社会对电源小巧、便携要求的实际需要。
1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1.1整体方案方案①:数字方案。
输入信号经前置放大调理后,即由A/D采入单片机进行处理,三角波产生及与音频信号的比较均由软件部分完成,然后由单片机输出两路完全反向的PWM 波给入后级功率放大部分,进行放大。
此种方案硬件电路简单,但会引入较大数字噪声。
方案②:硬件电路方案。
三角波产生及比较、PWM产生仍由硬件电路实现,此方案噪声较小、且幅值能做到更大,效果较好,故采用此方案。
1.2三角波产生电路设计方案①:利用NE555产生三角波。
该电路的特点是采用恒流源对电容线性冲、放电产生三角波,波形线性度较好、频率控制简单,信号幅度可通过后加衰减电位器控制。
基于TLP250的超音频IGBT驱动电路的设计杜坤;王克鸿;吴统立【摘要】针对M57962典型驱动电路在驱动超音频IGBT时存在外围电路复杂,频率响应慢,驱动能力弱的不足,采用TLP250光耦隔离芯片设计了一种全新超音频IGBT驱动电路,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与M57962典型驱动电路进行了对比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电路在超音频下具有更陡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更大的驱动能力.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成本低.%Because the shortage of complicated peripheral circuit, slow frequency response and weak drive ability, exist in M57962 typical driving circuit at ultrasonic frequency IGBT, a new type of IGBT ultrasonic frequency driving circuit is designed based on TLP250. Its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are analyzed. And this circuit is compared with M57962 typical driving circult. The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signed circuit has steeper rising and falling edge and greater driving ability. Its structure is more simple its operation is more stable, its performance is more reliable and its cost is less.【期刊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4页(P194-197)【关键词】IGBT;TLP250;驱动电路;超音频【作者】杜坤;王克鸿;吴统立【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13IGBT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FET(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既具有MOSFET的栅极电压控制快速开关的特性,又具有双极晶体管大电流处理能力和低饱和压降的特点,作为高功率大电流的电能转换功率开关器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ET薄膜涂布辊超声波清洗机的设计吴志荣;戴远敬【摘要】介绍了一种用于PET薄膜涂布辊表面超声波清洗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伺服机构与电气控制的设计,其特点是清洗的高效率和高清洁度,特别对深孔、盲孔、凹凸槽的清洗是较理想的设备.【期刊名称】《包装与食品机械》【年(卷),期】2019(037)002【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涂布辊;超声波;自动清洗;结构特点;伺服机构【作者】吴志荣;戴远敬【作者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 230088;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 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6.50 引言在食品包装行业,对透明阻隔性包装薄膜的需求不断增长。
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信息的透明化和包装的透明化是非常受欢迎的,如水果、蔬菜和乳制品,是使用透明阻隔性薄膜包装的主要对象。
而PET薄膜就是一种性能比较全面的包装薄膜,其透明性好,有光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1]。
通过采用这种薄膜包装,食品制造商可以更好地向客户展示其产品的新鲜度,作为增加销量的一个手段。
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在生产包装PET薄膜制品过程中,使用一种PET薄膜涂布机,这种涂布机中的涂布辊需要定期清洗,保证其表面洁净。
本文介绍的就是一种用于PET薄膜涂布辊的表面超声波清洗设备,它具有清洗洁净度高、清洗速度快等特点。
1 超声波清洗机组成、工作原理超声波清洗机是通过超声波将涂布辊表面附着物振松脱落除去异物的设备。
主要由清洗槽、回转装置、清洗喷嘴行走装置、超声波发生器、高压清洗泵、水系统、吹气系统、抽气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见图1)。
1.1 清洗槽由型材如矩形钢管、角钢和钢板焊接成框架,采用316L不锈钢焊接制作矩形箱体形成一个清洗槽,清洗槽上部设有固定盖和活动盖,清洗槽底部设有污水排放口。
清洗槽主要用来安装回转装置、清洗喷嘴行走装置等,并用于盛放清洗液和收集清洗废液。
1.2 回转装置回转装置装在清洗槽框架下部,由一个齿轮减速电机、链轮链条、专用联轴器和一副旋转座等构成,低速齿轮减速电机带动旋转座以约4转/min的转速转动待清洗的涂布辊,旋转装置可以实现正反两个方向运转[2]。
音频输出原理
音频输出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过程。
它通过将电流信号传送到扬声器或耳机中,使其产生机械振动,从而产生可听到的声音。
音频输出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放大、调节和转换。
放大是指将输入的电信号增加到足够大的水平,以便能够驱动扬声器或耳机。
这可以通过使用放大器来实现,放大器会增加信号的电压和电流。
调节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对音频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以实现声音的音量、音质和平衡的调节。
调节可以包括增益调节、均衡器和音场效果等。
转换是指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这样扬声器或耳机就可以产生声音。
扬声器中的电磁线圈会随着电信号的变化而产生磁场变化,从而驱动振动膜或振动元件产生声音。
总体来说,音频输出的原理是将电信号经过放大、调节和转换等处理步骤,最终转换为声音信号通过扬声器或耳机产生可听到的声音。
高灵敏度话筒音频放大器电原理图高灵敏度话筒音频放大器电原理图利用本装置,可以听到远处极微弱的声音,它的极强的指向性和极高的灵敏度,能将运动场上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低声细语尽收耳底,使用起来十分有趣。
工作原理:电路见图109-1。
装在特制筒子里的话筒,将一定方向上的声音接收下来(其他方向的声音被抑制),送入放大器放大。
放大器由两级组成,第一级由LM324四运放中的一运放构成,有110倍增益的放大量,第二级由另一运放构成,有500倍增益的放大量。
这样高的放大能力,足以将极微弱的声音信号放大,由耳机输出。
利用它就能听到很远处人耳无法直接听到的微弱声音。
元件的选择与制作:元件均为通用件,无特殊要求。
本装置的关键是“话筒”的制作。
制作时可找一长45cm、内径为2.5cm的塑料管,将其内壁均匀贴一层3mm厚的海绵(目的是为了将筒轴侧方向的声音吸收掉),海绵要均匀,不能有间断。
然后,在筒的一端,用薄橡皮缠绕几层至恰好塞进管口的话筒,用801强力胶,粘在管端。
然后在话筒上焊出引线(一定要用屏蔽线),话筒就做好了。
本装置用9V层叠电池供电,耗电很少。
耳机用32Ω头戴式耳机,按本电路接法,两耳机串联使用,总阻抗为64Ω,以减小集成块功耗。
调整与使用:图109-2是该装置的印制板。
安装无误后,一般无需调整即可使用。
使用时,“话筒”开口端对准要听音的方向,打开电位器开关,逐渐加大到合适的音量即可。
注意:因该装置的增益太高,切勿将话筒口对着耳机方向。
PCB板上C6负极应该与IC第11脚连接起来。
话筒低噪音语音前置放大器电路图原理图如下图所示,采用MC2830形成语音电路。
传统的语音电路无法区分语音和噪声的输入信号。
在嘈杂的环境,往往是开关引起的噪音,为了克服这一弱点。
语音电路一级以上的噪声,这样做是利用不同的语音和噪声波形。
语音波形通常有广泛的变化幅度,而噪音波形更稳定。
语音激活取决于R6 。
语音激活的敏感性降低,如果R6变化14K到7.0k ,从3分贝到8分贝以上的噪音。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摘要..................................................................... Abstract . (I)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感应加热的发展及应用01.2 感应加热技术国内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1.2.1 国外现状11.2.2 国内现状21.2.3 现代感应加热技术发展趋势22感应加热原理及其主要拓扑结构分析与应用 (4)2.1基本原理42.1.1 感应加热原理42.1.2 基于感应加热的效应52.2 感应加热系统组成及分析72.3 逆变电源拓扑基本结构及其特性83主电路元件的选择和设计 (11)3.1功率开关器件的选择及参数设定113.2 EMI滤波环节的设计133.3共模抑制电路的设计143.4整流器设计163.4.1电路结构163.4.2 工作原理163.5 电容桥臂的选择183.6 缓冲电路的设计193.6.1缓冲电路的设计193.6.2负载谐振电路参数的分析计算21参考文献: (22)摘要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更先进器件的发展与应用,对感应加热逆变电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电路简单、高效节能、携带方便、负载适应范围大成为感应加热装置发展的方向。
感应加热技术在国外发展比较迅猛,尤其是欧美和同本等国家,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更具有优势,所以他们在感应加热领域,对于高频和超高频产品的开发方面基本上代表了感应加热技术上的最高水平.但是对小工件的热处理,需要感应加热装置功率更加集中,输出频率更高,频率的提高对感应加热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意义。
所以,提高感应加热的功率和频率,一直是感应加热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需要解决的难点。
超高频感应加热的突出特点为:利用IGBT功率器件设计的超高频逆变电源,可连续工作,可靠性高;重量轻,体积小,操作携带方便;效率高,功耗低,更加节能;可加热物体体积更小,可加热超小型器件;加热更加集中,加热均匀。
各类功放原理图及原理介绍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D类功放的原理在音响领域里人们一直坚守着A类功放的阵地。
认为A类功放声音最为清新透明,具有很高的保真度。
但是,A类功放的低效率和高损耗却是它无法克服的先天顽疾。
B类功放虽然效率提高很多,但实际效率仅为50%左右,在小型便携式音响设备如汽车功放、笔记本电脑音频系统和专业超大功率功放场合,仍感效率偏低不能令人满意。
所以,效率极高的,因其符合绿色革命的潮流正受着各方面的重视。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原来用分立元件制作的很复杂的调制电路,现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已不成问题。
而且近年来数字音响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与数字音响有很多相通之处,进一步显示出的发展优势。
是放大元件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一种放大模式。
无信号输入时放大器处于截止状态,不耗电。
工作时,靠输入信号让晶体管进入饱和状态,晶体管相当于一个接通的开关,把电源与负载直接接通。
理想晶体管因为没有饱和压降而不耗电,实际上晶体管总会有很小的饱和压降而消耗部分电能。
这种耗电只与管子的特性有关,而与信号输出的大小无关,所以特别有利于超大功率的场合。
在理想情况下,的效率为100%,B类功放的效率为%,A类功放的效率才50%或25%(按负载方式而定)。
实际上只具有开关功能,早期仅用于继电器和电机等执行元件的开关控制电路中。
然而,开关功能(也就是产生数字信号的功能)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用与Hi-Fi音频放大的道路却日益畅通。
20世纪60年代,设计人员开始研究用于音频的放大技术,70年代Bose公司就开始生产D类汽车功放。
一方面汽车用蓄电池供电需要更高的效率,另一方面空间小无法放入有大散热板结构的功放,两者都希望有D类这样高效的放大器来放大音频信号。
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对音频信号的调制。
图1是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图1基本结构第一部分为调制器,最简单的只需用一只运放构成比较器即可完成。
目录1、IPS系列感应加热电源使用说明书 (2)第一节概述 (3)第二节电源基本工作原理 (5)第三节安装使用和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IPS系列感应加热电源故障检修手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IPS系列感应加热电源电路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IPS系列感应加热电源售后服务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IPS系列感应加热电源现场安装反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IPS系列感应加热电源使用说明书第一节 概述一、型号含义:IPS100~300/50并联逆变型中频、超音频电源,其额定功率为100、160、200、250、300kW 等几个规格;其额定工作频率为50kHz ,根据实际负载配置情况,可在50kHz 以下各频率段工作。
电源型号含义如下:二、安装环境及使用条件1.本装置应安装于室内,并满足以下条件:➢ 海拔不超过1000m ;➢ 设备周围环境温度应不超过+40℃、不低于+2℃;➢ 周围介质湿度应不超过85%(相对于空气温度20±5℃时); ➢ 无导电及易爆炸尘埃,无腐蚀性气体和爆炸性气体的场合;➢ 安装于通风良好,无剧烈震动和冲击,垂直倾斜度不超过5°的场合; 2.冷却水要求:电源装置、感应器、淬火变压器、补偿用电热电容器等均采用水冷却,所提供的冷却水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建议对现有冷却水进行分析检测,其结果应能满足以下条件,如有差异,则应通过有关净化手段加以解决。
➢ 机械特性:透明,不浑浊,无沉淀物,总固体含量不超过250mg/L ; ➢ 化学特性:PH 值为6~8,硬度不大于10度(即每升水中氧化钙含量≦100mg );➢ 电阻率:大于2.5k Ω/cm ;➢ 进水温度:不低于5℃,不高于35℃,冷却水的温升不超过20℃; ➢ 进水压力:0.1~0.2MPa ;输出频率输出功率水冷式变频器IGBTI P - □/ □S➢ 进水水量:100~300 l/min ;3.电网要求:电网输入为三相交流,线电压380V ,电网电压应为正弦波,谐波失真不大于5%,电压持续波动范围不超过±10%,电网电压的频率变化不超过±2%,三相电压相间不平衡度应小于±5%。
钢丝热处理用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的研制沈锦飞,颜文旭,惠 晶,吴 雷(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214036) 摘要:介绍一种钢丝热处理用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
该电源采用新型的频率跟踪法,有效地克服了不同规格钢丝加热过程中负载参数变化对输出电流的影响,使主功率开关始终工作于准零电流状态。
设计制作了30kHz/50kW 的高频感应热处理电源,它具有热处理速度快、钢丝品质可控、生产过程连续、效率高、体积小等特点。
关键词:感应加热;热处理/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零电流开关中图分类号:TN86;TM924.5;TG 1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00X (2003)06-0056-03R esearch on Pow er Supply for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 eatingof Steel Wire H eat T reatmentSHEN Jin 2fei ,YAN Wen 2xu ,HU I Jing ,WU Lei(Southern Yangtze U niversity ,W uxi 214036,China )Abstract :A supersonic induction heating power supply which is suited for steel wire heat treatment is researched.A novel method of frequency tracking that can overcome the influence of load parameter on the output current in heating pro 2cess is put forward ,and it enables the main switch of the inverter in working at quasi 2ZCS.In this paper ,a 30kHz/50kW power supply prototype is designed and used for steel heat treatment ,it is of very good character such as quick treatment ,controllable wire quality ,consecutive process and high efficiency and small volume.K ey w ords :induction heating ;heat treatment/IG B T ;ZCS1 引 言传统的钢丝热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①长炉加热;②井式炉加热。
导轨淬火整套技术方案目录一、概述二、方案设计思路三、工作原理四、产品结构五、设备的突然特点六、主要技术参数及元器件配套厂家七、机床导轨淬火一体机配置一、概述根据贵厂机床导轨图纸资料及技术参数特制定以下淬火方案,方案主题思路:机床导轨面整体感应加热淬火;淬火方式为:淬火设备移动,床身不动。
二、方案设计思路根据贵公司机床规格,选用功率为160KW感应加热设备,完全可以满足淬火要求。
该套设备为组合一体化设计。
包含:机床导轨淬火设备电源柜、变压器柜、内部循环冷却系统连同感应器等四大部分一齐行走,工件固定不动。
一体化机床导轨淬火设备主运动方向为纵向运动。
由调速电机牵引,传动结构由齿条、齿轮组成。
导轨由铁路专用的钢轨磨削而成。
为适应不同床身的高度,有升高下降功能,由调速电机拖动丝杠和螺母执行,速度有快、慢两档。
慢速档主要用来使感应器在高度方向上调整和床身之间的间隙。
为适应不同床身的宽度,并且使感应器在宽度方向对正工件,本设备有横向运动功能(设有二档调速)仍由调速电机拖动丝杠和螺母执行,电机分快、慢两档调速,便于工件对正。
设备冷却由设备内部水冷系统循环冷却,连接电缆和水管通过拖链移动,感应设备用长方形感应器手轮导向。
淬火喷水,移动小车在前侧面,地下接蓄水槽,操作方式为悬臂按钮操作。
三、工作原理机床导轨淬火设备的高频淬火是指利用高频电流(10K-100KHZ)使工件表面局部进行加热、冷却,获得表面硬化层的热处理方法。
工件放到感应器(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的空心铜管)内,产生的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只是对工件一定深度的表面强化,表面温度升高很快很强,而内部温度升高很小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这种方法可以得到表面高强度而心部基本上保持处理前的组织和性能,因而可以获得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韧性的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