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24.91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篇:电子信息显示技术的应用一、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向集成化方向的发展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建立的关键所在,也是当今各类电子化产品小型化、智能化的核心。
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在诸多科技产品中均可以看到集成电路的身影,例如,各类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各种家用电器、智能手机、银行储蓄卡和信用卡、小区智能门禁卡、U盘等,可以说集成电路的发展对于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集成电路也由最初的大规模向着当前的极大规模在发展,集成电路的制造技术已经从过去的1微米飞跃式发展到如今的0.18微米,更小的0.13微米级别的大生产技术也基本上完成了开发,即将进入到广泛的应用中。
此外,单晶片尺寸也从原先的5英寸逐步发展到当前的8英寸,甚至12英寸,加之高密度电子组装技术的支持,芯片尺寸增大的同时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发强大。
可以预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微电子技术仍将在加工细微化,单晶片大尺寸化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向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其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管理、设计、制造等各行各业,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拿移动计算机的应用来说,以平板电脑为代表的个人PC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这种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的计算机既是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好帮手,又是调剂人们生活的好助理。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世界各国科学家正努力研究将这门技术向着小型化、超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生物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型计算机不仅具有超高速的运算速度,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存储能力。
此外,新型计算机将具备更多智能成分,例如,具备多种感知能力、智能的语音能力、简单的思考与判断能力等,人机交互性更强,也将更加人性化。
到那时,智能化的计算机技术将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多彩。
三、光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向节能化方向的发展光电子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高新技术,也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光刻胶的深入学习与新型光刻胶张智楠电科111 信电学院山东工商学院 264000摘要:首先,本文从光刻中的光刻胶、光刻胶的分类、光刻胶的技术指标(物理特性)这几个方面对光刻工艺中的光刻胶进行了详细的深入学习;其次,介绍了当代几种应用广泛的光刻胶以及新型光刻胶;最后,对光刻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光刻、光刻胶、紫外负型光刻胶、紫外正型光刻胶、远紫外光刻胶。
光刻(photoetching)工艺可以称得上是微电子工艺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决定着制造工艺的先进程度。
光刻就是,在超净环境中,将掩膜上的几何图形转移到半导体晶体表面的敏光薄材料上的工艺过程。
而此处的敏光薄材料就是指光刻胶(photoresist)。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光阻或光阻剂,由感光树脂、增感剂和溶剂三种主要成分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
感光树脂经光照后,在曝光区能很快地发生光固化反应,使得这种材料的物理性能,特别是溶解性、亲合性等发生明显变化。
经适当的溶剂处理,溶去可溶性部分,得到所需图像。
光刻胶的技术复杂,品种较多。
对此探讨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1、光刻胶根据在显影过程中曝光区域的去除或保留可分为两种——正性光刻胶(positive photoresist)和负性光刻胶(negative photoresist)。
正性光刻胶之曝光部分发生光化学反应会溶于显影液,而未曝光部份不溶于显影液,仍然保留在衬底上,将与掩膜上相同的图形复制到衬底上。
负性光刻胶之曝光部分因交联固化而不溶于阻显影液,而未曝光部分溶于显影液,将与掩膜上相反的图形复制到衬底上。
正胶的优点是分辨率比较高,缺点是粘附性不好,阻挡性弱。
与之相反,负胶的粘附性好,阻挡性强,但是分辨率不高。
2、基于感光树脂的化学结构,光刻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光聚合型,采用烯类单体,在光作用下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再进一步引发单体聚合,最后生成聚合物,具有形成正像的特点。
二是光分解型,采用含有叠氮醌类化合物的材料,经光照后,会发生光分解反应,由油溶性变为水溶性,可以制成正性胶。
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展望论文概要:本文介绍了穆尔定律及其相关内容,并阐述对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针对日前世界局势紧张,战争不断的状况,本文在最后浅析了微电子技术在未来轻兵器上的应用。
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写正式论文,恳请老师及时指出文中的错误,以便我及时改正。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心脏。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航天航空技术、遥测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家用电器产业的迅猛发展。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使现代战争成为信息战、电子战。
在我国,已经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拄性产业。
如今,微电子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集成电路(IC)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电子工业的“粮食”。
集成电路已发展到超大规模和甚大规模、深亚微米(0.25μm)精度和可集成数百万晶体管的水平,现在已把整个电子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人们认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全球发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1965年,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的董事长Gorden Moore在研究存贮器芯片上晶体管增长数的时间关系时发现,每过18~24个月,芯片集成度提高一倍。
这一关系被称为穆尔定律(Moores Law),一直沿用至今。
穆尔定律受两个因素制约,首先是事业的限制(business Limitations)。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生产成本几乎呈指数增长。
其次是物理限制(Physical Limitations)。
当芯片设计及工艺进入到原子级时就会出现问题。
DRAM的生产设备每更新一代,投资费用将增加1.7倍,被称为V3法则。
目前建设一条月产5000万块16MDRAM的生产线,至少需要10亿美元。
据此,64M位的生产线就要17亿美元,256M位的生产线需要29亿美元,1G位生产线需要将近50亿美元。
至于物理限制,人们普遍认为,电路线宽达到0.05μm时,制作器件就会碰到严重问题。
高职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讨摘要: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微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及核心,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
本文将对高职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作一探讨。
关键词:高职;微电子;工业化;人才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新技术、新标准、新行业的引进,也会刺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繁荣。
职业技能越强,知识结构越合理,创新能力越强,越符合市场经济竞争对人才的需要。
微电子学是在物理、电子学、材料科学、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多种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发展高新技术和国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微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及核心,是世界高科技竞争的热点,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
其中超大规模通信专用集成电路是现代通信设备的心脏,它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大生产升级技术的掌握与提高,对于我国通信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工业化的深入使得高职教育发展的环境也发生着重大变化,高职教育原有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高职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要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策略。
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要从狭隘的职业技能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单纯的职业技能已不能满足工业化形势下企业的用人要求。
企业要创新,人才是关键,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作为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把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种种技术能力,不断学习,获得新的职业技术资格的能力,自我管理、独立工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只有拥有了具备上述综合素质的应用人才,才能充分应对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才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创新。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微电子技术班号:微071学生姓名:俞斌学生学号:0706033136设计(论文)题目:数字示波器指导教师:刘明建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起迄日期:2009.8.1~2009.8.2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微电子班级微071姓名俞斌一、课题名称:数字示波器二、主要技术指标:1:带宽:1GHZ2:抽样率:5GS3:记录长度:15KPts4:垂直分辨率8bit5:垂直精度±105%6:带限20250MHZ三、工作内容和要求:本设计的设计方案大致可分为几个步骤: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数字示波器是什么东西其次就是我们要了解数字示波器的一些数据和作用还有特点。
然后我们才能来设计数字示波器的方案,大致列出数字示波器的的内容和所要设计的内容,搜索资料更多的了解数字示波器会对写设计有帮助,根据列表一步步完成设计。
要求:认真有耐性,要对每一个设计方案的步骤要熟悉,条理要分明清晰。
要进行多次修改争取做到最完善。
\四、主要参考文献[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2] 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电路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3] 雷志勇.江建尧.数字存贮示波器的随机采样原理.学生(签名)俞斌2009年6 月26 日指导教师(签名)刘明建2009年6 月26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2009年6 月27 日系主任(签名)2009年6 月28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目录【摘要】【关键词】第一章方案比较与选择1.1:核心处理器选择……………………………………………………………1.2:前级信号调理方案设计………………………………………………………………第二章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2. 1 等效采样分析 (12)2. 2垂直灵敏度 (13)第三章电路分析与设计3. 1输入通道调理电路 (21)3. 2采样保持电路 (21)第四章系统程序设计4. 1扫描速度测试 (24)4. 2 采样速率与扫描速度的关系 (27)第五章结束语 (34)第六章答谢词………………………………………………………………参考文献 (36)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摘要:摘要本数字示波器以单片机和FPGA为核心,对采样方式的选择和等效采样技术的实现进行了重点设计,使作品不仅具有实时采样方式,而且采用随机等效采样技术实现了利用实时采样速率为1MHz的ADC进行最大200MHz的等效采样。
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利用相移光刻掩膜版监测光刻机台焦距学校:上海交通大学院系:微电子学院工程领域:软件工程交大导师:程秀兰教授企业导师:施春山工程硕士:袁伟学号:**********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2007年7月利用相移光刻掩膜版监测光刻机台焦距摘要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向着集成度越来越高,关键尺寸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
将光刻部分的线宽做到更小的关键就是分辨率R值的降低,这会导致聚焦深度(DOF)减小, 随着DOF越来越小,就对现在的光刻工艺制程中焦距的稳定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对光刻机台焦距的监测精度和稳定度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实验并阐述了一种新型的光刻机台焦距的监测方法。
传统的监测方法是通过焦距矩阵的方式曝光后用线宽测量机台进行测量找到最佳焦距。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利用相移光掩膜(光掩膜即光刻掩膜版)的某些特性将监测焦距的方式从传统的线宽测量机台转移到套准测量机台上,可以很好的避免传统监测方式下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提高监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减少监测时间,并同时可用于对光刻机台最重要的组件“镜头”以及曝光托盘平整度和倾斜度的监测,满足了对下一代光刻工艺焦距监测的要求。
这项实验应用,无论是直接用于生产,还是对工程领域解决生产中硅片边缘散焦和曝光区域内规律性合格率损失等困扰已久的问题都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关键词:光刻, 焦距, 相移技术, 光掩膜, 套准PHASE SHIFT MASK MONITOR SCANNER FOCUS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C industry towards to high integrated density, both the critical dimension and resolution of photolithography are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and it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of the depth of focus (DOF). So the scanner focus’s monitor need to be more precise and stable.A novel scanner focus monitor method and system with phase shift mask were introduced and experimen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verlay measurement with phase shift mask can much precisely and stably monitor the focus of scanner instead of the conventional CD measurement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disturbance factors. This method also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chuck flatness, lens tilt, lens heating and lens distortion. Besides that the method is very useful for engineer to solve the wafer edge defocus and by shot yield loss issue.Key words:photolithography, focus, phase shift, mask, overlay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 集成电路光刻技术概述 (2)1.2 光刻工艺的监测系统和面临的挑战 (5)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9)第二章新型的监测光刻机焦距的方法 (11)2.1 相移光掩膜技术简介 (11)2.2 相移光掩膜技术监测光刻机焦距的基本原理 (13)2.3 监测焦距的相移光掩膜的制备和版图 (16)2.4 实验方案及条件 (17)2.5 最佳曝光能量的优化 (18)2.6 套准误差与光刻机焦距的关系的确定 (19)2.7 相移光掩膜监测光刻机焦距的验证应用 (24)2.8 本章小结 (29)第三章相移光掩膜监测法在光刻工艺中的扩展应用 (30)3.1 曝光托盘的监测 (30)3.2 光刻机台镜头的监测 (36)3.3 本章小结 (40)第四章总结及展望 (41)参考文献 (43)致谢 (45)发表论文情况 (46)第一章引言自半导体制造业开始以来,器件的CD一直在缩小。
微电子毕业论文微电子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微电子技术逐渐成为了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电子设备、通信技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名微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我在我的毕业论文中选择了探讨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在我的论文中,我首先介绍了微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微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微型电子元件和微型电子系统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到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微电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微电子技术的深入了解,我发现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着,我详细讨论了微电子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电子设备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智能手机、电脑还是家用电器,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支持。
通过微电子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微电子技术,我们可以将大型计算机缩小到手掌大小的智能手机中,实现了信息的随时随地获取和交流。
除了电子设备,微电子技术还在通信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通信设备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无论是移动通信还是卫星通信,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支持。
通过微电子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通信,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此外,我还探讨了微电子技术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工具,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为医疗器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通过微电子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医疗器械的精确控制和监测,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心脏起搏器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调节,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论文的最后,我对微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微电子技术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微电子封装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论文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已经在工业、农业、国防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應用。
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微电子工业发展迅猛,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微电子封装技术的高速发展。
这样必然要求微电子封装要更好、更轻、更薄、封装密度更高,更好的电性能和热性能,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性能价格比,因此采用什么样的封装关键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1.微电子封装的概述1.1微电子封装的概念微电子封装是指利用膜技术及微细加工技术,将芯片及其他要素在框架或基板上布置、粘贴固定及连接,引出连线端子并通过可塑性绝缘介质灌封固定,构成整体立体结构的工艺。
在更广的意义上讲,是指将封装体与基板连接固定,装配成完整的系统或电子设备,并确定整个系统综合性能的工程【1】。
1.2微电子封装的目的微电子封装的目的在于保护芯片不受或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为之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以使电路具有稳定、正常的功能。
1.3微电子封装的技术领域微电子封装技术涵盖的技术面积广,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物理、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气与自动化等各门学科,也使用金属、陶瓷、玻璃、高分子等各种各样的材料,因此微电子封装是一门跨学科知识整合的科学,整合了产品的电气特性、热传导特性、可靠性、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应用以及成本价格等因素。
2微电子封装领域中的关键技术目前,在微电子封装领域中,所能够采用的工艺技术有多种。
主要包括了栅阵列封装(BGA)、倒装芯片技术(FC)、芯片规模封装(CSP)、系统级封装(SIP)、三维(3D)封装等(以下用简称代替)【2】。
下面对这些微电子封装关键技术进行一一介绍,具体如下:2.1栅阵列封装BGA是目前微电子封装的主流技术,应用范围大多以主板芯片组和CPU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为主。
BGA的特点在于引线长度比较短,但是引线与引线之间的间距比较大,可有效避免精细间距器件中经常会遇到的翘曲和共面度问题。
微电子封装技术论文范文(2)微电子封装技术论文范文篇二埋置型叠层微系统封装技术摘要:包含微机电系统(MEMs)混合元器件的埋置型叠层封装,此封装工艺为目前用于微电子封装的挠曲基板上芯片(c0F)工艺的衍生物。
cOF是一种高性能、多芯片封装工艺技术,在此封装中把芯片包入模塑塑料基板中,通过在元器件上形成的薄膜结构构成互连。
研究的激光融除工艺能够使所选择的cOF叠层区域有效融除,而对封装的MBMs器件影响最小。
对用于标准的c0F工艺的融除程序进行分析和特征描述,以便设计一种新的对裸露的MEMs器件热损坏的潜在性最小的程序。
cOF/MEMs封装技术非常适合于诸如微光学及无线射频器件等很多微系统封装的应用。
关键词:挠曲基板上芯片;微电子机械系统:微系统封装1、引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从航空体系到家用电器提供了非常有潜在性的广阔的应用范围,与功能等效的宏观级系统相比,在微米级构建电子机械系统的能力形成了在尺寸、重量和功耗方面极度地缩小。
保持MEMS微型化的潜在性的关键之一就是高级封装技术。
如果微系统封装不好或不能有效地与微电子集成化,那么MEMS的很多优点就会丧失。
采用功能上和物理上集成MEMS与微电子学的方法有效地封装微系统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由于MEMS和传统的微电子工艺处理存在差异,在相同的工艺中装配MEMS和微电子是复杂的。
例如,大多数MEMS器件需要移除淀积层以便释放或形成机械结构,通常用于移除淀积材料的这些工艺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或别的微电子工艺来说是具有破坏性的。
很多MEMS工艺也采用高温退火以便降低结构层中的残余材料应力。
典型状况下退火温度大约为1000℃,这在CMOS器件中导致不受欢迎的残余物扩散,并可熔化低温导体诸如通常用于微电子处理中的铝。
缓和这些MEMS微电子集成及封装问题的一种选择方案就是使用封装叠层理念。
叠层或埋置芯片工艺已成功地应用于微电子封装。
在基板中埋置芯片考虑当高性能的内芯片互连提供等同于单片集成的电连接时,保护微电子芯片免受MEMS环境影响。
微电子技术论文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微电子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微电子技术论文篇一微电子技术与产业群研究【摘要】微电子技术进步促进了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同时,以微电子产业为基础的许多领域也正在形成产业群发展浪潮。
本文旨在探讨微电子技术与产业群的关系,研究微电子产业群,区分微电子相关性产业群和微电子产业集群,揭示其产业群的特殊性,深化我们对微电子产业群的认识,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产业群;产业集群;相关性产业群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微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在以微电子产业为基础的许多领域产生了极富创造性的变革,从而引领了新一轮的产业群发展浪潮。
本文旨在通过对微电子技术与产业群发展关系的研究,探讨微电子产业群的分类以及它们的特征,把握微电子产业群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微电子产业群健康有序发展。
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系列技术,它包括系统和电路设计、器件物理、工艺技术、材料制备、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
微电子技术除集成电路外,还包括集成磁泡、集成超导器件和集成光电子器件等。
为便于分析,我们设定:研究的微电子技术主要限于集成电路的器件、工艺技术等领域。
微电子技术始于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到1958年前后已研究成功以这种组件为基础的混合组件,1962年生产出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和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
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单极型集成电路(MOS电路)在高度集成和功耗方面的优点,微电子技术进入了MOS 电路时代。
从1958年TI研制出第一个集成电路触发器算起,到2003年Intel推出的奔腾4处理器(包含5500万个晶体管)和512MbDRAM(包含超过5亿个晶体管),集成电路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5%。
目前,微电子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其发展表现在三点:一是缩小芯片中器件结构的尺寸,即缩小加工线条的宽度;二是增加芯片中所包含的元器件的数量,即扩大集成规模;三是开拓有针对性的设计应用。
微电⼦技术论⽂范⽂3篇微电⼦技术发展历史论⽂摘要本⽂展望了21世纪微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认为:21世纪初的微电⼦技术仍将以硅基CMOS电路为主流⼯艺,但将突破⽬前所谓的物理“限制”,继续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将逐步发展成为集成系统;微电⼦技术将与其它技术结合形成⼀系列新的增长点,例如微机电系统(MEMS)、DNA芯⽚等。
具体地讲,SOC设计技术、超微细光刻技术、虚拟⼯⼚技术、铜互连及低K互连绝缘介质、⾼K栅绝缘介质和栅⼯程技术、SOI技术等将在近⼏年内得到快速发展。
21世纪将是我国微电⼦产业的黄⾦时代。
关键词微电⼦技术集成系统微机电系统DNA芯⽚1引⾔综观⼈类社会发展的⽂明史,⼀切⽣产⽅式和⽣活⽅式的重⼤变⾰都是由于新的科学发现和新技术的产⽣⽽引发的,科学技术作为⾰命的⼒量,推动着⼈类社会向前发展。
从50多年前晶体管的发明到⽬前微电⼦技术成为整个信息社会的基础和核⼼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产⼒”。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种普遍形式,与材料和能源⼀起是⼈类社会的重要资源,但对它的利⽤却仅仅是开始。
当前⾯临的信息⾰命以数字化和⽹络化作为特征。
数字化⼤⼤改善了⼈们对信息的利⽤,更好地满⾜了⼈们对信息的需求;⽽⽹络化则使⼈们更为⽅便地交换信息,使整个地球成为⼀个“地球村”。
以数字化和⽹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同⼀般技术不同,它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基础性,它可以渗透和改造各种产业和⾏业,改变着⼈类的⽣产和⽣活⽅式,改变着经济形态和社会、政治、⽂化等各个领域。
⽽它的基础之⼀就是微电⼦技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微电⼦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今天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微电⼦已经成为整个信息社会发展的基⽯。
50多年来微电⼦技术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这⾥指的创新包括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应⽤创新等。
晶体管的发明并不是⼀个孤⽴的精⼼设计的实验,⽽是⼀系列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取得重⼤突破后的必然结果。
hu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餐馆呼叫单元PLC控制教学系机电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年级2008级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1 年 5 月)摘要PLC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相结合的产物,特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复杂、可靠性低、耗功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器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PLC种类繁多,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用可编程控制器实施控制,其实质是按一定算法进行输入输出变换,并将这些变换予以物理实现,应用于工业现场。
PLC专为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它主要是由CPU、电源、存储器和专门设计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硬件连接,使学生掌握使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对PLC的编程能力。
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运行方式、外部接线及编程方法,训练学生的独立编程能力及用PLC解决现场控制问题的能力。
并能根据现场控制要求,自主编程和调试程序,全面建立起用PLC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全过程的概念。
餐馆呼叫控制丰富了餐馆呼叫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直接呼叫的方式。
在中高档餐馆中使用不仅减少了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餐馆的科学化管理。
在现代化社会离不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这样才能给顾客创造一个更好的就餐环境。
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件。
设计实现新型智能餐馆呼叫系统。
微电子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热门选题100个)“秤砣虽小压千斤”, 对于毕业论文题目来说, 道理依然如此, 在几千字的一篇本科论文中, 题目虽只占了小小的十多个字, 但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微电子论文来说, 题目就像是眼睛, 是读者关注的首个要点, 本文整理了100个优秀的“微电子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以供参考。
微电子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范例一:1.浅谈我国微电子技术发展的现状2.SiGe半导体在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能源互联网中的信息通信技术4.微电子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黄劲风5.桥(门)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的研发及应用付宏伟6.借鉴“三星模式”修订微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方案7、航空系统中微电子技术的应用8、浅谈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9、简谈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10、机械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展望11.试论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12.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13.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新领域14.试论微电子技术发展面临的限制及发展前景15.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体会和探讨16.微电子技术在智能用电中的应用林香魁17、智能用电中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研究18、浅析微电子制造技术及其发展19、我国微电子技术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半导体器件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21.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设计22.试析新媒体环境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23.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24.依托虚拟仿真教学设计提升微电子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研究25.一种基于DDS芯片AD的高精度信号发生器26.试谈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发展27、基于D打印技术的微电子器件制造28、新形势下微电子工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29、基于专利技术情报的全球微电子陶瓷专利布局研究30、层状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31.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优化研究32.基于热反射法的微纳结构热扫描技术研究33.基于SOI的微电子器件抗辐射加固技术34.浅谈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35.系统级单粒子效应性能评估的中子辐照试验方法36.微电子封装器件热失效分析与优化研究37、PDCA循环在微电子器件设计实践课程中的应用38、基于“互联网+”时代《微电子器件》课程的改革与实践39、浅析微电子器件静电损伤的测试40、半导体器件中的内建电场教学实践41.纳米材料及HfO基存储器件的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42.微电子工艺和器件仿真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43.微电子基础实验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44.瑞士成功研制世界首个全金属微型光电信号转换器45.光刻技术在微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及展望46.光刻技术在微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及发展47、关于通信设备防雷与接地保护技术的研究48、基于微电子传感信号的机械设备自动控制探究49、智能建筑配电系统的防雷电过电压保护策略50、浅析电力系统的雷电防护微电子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范例二:51.一次安防系统雷灾综合分析及整改措施52.防浪涌隔离器的防雷应用探讨53.光刻技术在微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及展望54.中国劳动力“极化”现象及原因的经验研究55.电子厂房的接地设计探析56.现代建筑物综合防雷技术的研究57、微波站微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58、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分析59、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发展态势的探讨60、微电子技术在普洱茶半自动加工生产线的应用61.国际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62.区域产业优势下高职类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及人才培养模式探究63.国际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64.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研究65.基于PLC的便携式变频器教学机的设计66.微电子计算机网络安全67、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发展68、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及工业自动化的重要性69、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70、国际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71.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中的微电子技术72.关于微电子火工品的发展及应用研究73.基于微电子技术的注水泵监控保护系统74.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发展姜振灏75.微电子技术在智能用电中的应用76.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77、微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78、浅谈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79、电子技术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探讨80、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发展81.基于物联网平台下的微电子计算机辅助功能的应用82.浅谈可编程控制器在教学中的维护83.微电子技术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探索84.浅析机电一体化应用的优点及发展趋势85.微电子技术在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和应用86.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立与发展研究87、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88、微电子技术在智能用电中的应用89、浅析新形势下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90、微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的发展姜振灏91.微电子技术在智能用电中的应用92.微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93.浅谈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94.电子技术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探讨95.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发展96.基于物联网平台下的微电子计算机辅助功能的应用97、浅谈可编程控制器在教学中的维护98、微电子技术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探索99、浅析机电一体化应用的优点及发展趋势100、微电子技术在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微小尺寸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的学科,涵盖了电子学、物理学、材料学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我将在本文中探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些研究和应用,以及我在毕业论文中的研究内容。
首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了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制造、纳米电子学等方面。
其中,集成电路设计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主要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图像识别集成电路设计。
通过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我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图像识别电路,能够准确地识别不同种类的图像。
这项研究对于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性和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其中,电子产品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主要应用之一。
如今,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柔性显示技术,通过在柔性基底上制造微小尺寸的电子器件,实现了可弯曲、可折叠的显示屏。
这项研究对于改善电子产品的使用体验和便携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还与能源领域密切相关。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对于高效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这项研究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研究和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主要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图像识别集成电路设计、柔性显示技术和太阳能电池材料等方面。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及纳米材料在其中的应用摘要:微电子封装技术中介绍了中丝焊、倒装焊和无铅焊料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用于先进和复杂应用场合的堆叠芯片丝焊、低k超细间距器件丝焊以及铜丝焊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纳米材料在微电子、光电子及计算机领域的应用,使其在推动微电子封装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封装技术,焊接,丝焊,倒装焊,无铅焊料,纳米材料,微电子1、纳米材料在微电子、光电子及计算机领域的应用未来所有的纳米电子器件都将具有更小(集成度更高)、更快(响应速度更快)、更冷(单个器件的功耗更小、温升低)的特点。
如果记录媒体采用纳米层和纳米点的形式,1,000张CD盘中的信息就可能存储到一个手表大小的存储器中。
除了存储量千百倍甚至百万倍地增加外,计算机的速度也将大幅度提高。
传送电磁信号(包括无线电信号和激光信号)的器件将变得更加小巧而功能却更加强大。
任何人、任何物体都将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未来的互联网相连。
而将来的互联网更像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信息环境,而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网络。
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制定一个关于信息处理器件在小型化、速度和功耗方面不断改善的技术发展线路。
这些信息处理器件包括用于信号获取的纳米传感器,用于信号处理的逻辑器件,用于数据记忆的存储器,用于可视化的显示器和用于通讯的传输器件。
根据SIA的预测,大概到2010年,半导体芯片可以达到100 nm的精度,与纳米结构器件相距不远。
实际上,1999年,美国加州大学与惠普公司合作已经研制成功1OOnm的芯片。
1998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制出了量子磁盘,密度高达1011bit/in2,美国商家认为2005年的市场可达400亿美元。
目前,利用纳米技术己经研制成功多种纳米器件。
单电子晶体管,红、绿、蓝三基色可调谐的纳米发光二极管以及利用纳米丝、纳米棒制成的微型探测器己经问世。
日本日立公司成功研制出单个电子晶体管,它通过控制单个电子运动状态来完成特定功能,即一个电子就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器件。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在当今信息时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已经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微电子器件的日益先进,人们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旨在综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材料、制备技术、器件特性和应用。
通过对各个方面的文献综述,本文旨在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全面的背景知识和理论支持。
一、材料研究综述1.1 硅材料硅材料是微电子器件制备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本节主要综述了硅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微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1.2 各类半导体材料除了硅材料,半导体材料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本节综述了几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包括砷化镓、磷化铟和碳化硅等,并介绍了它们的性质、制备工艺和应用场景。
二、制备技术研究综述2.1 温度控制技术在微电子器件的制备过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综述了常见的温度控制技术,如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和分子束外延等,并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2.2 光刻技术光刻技术是微电子器件制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本节综述了光刻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常见的光刻设备,并介绍了光刻技术在微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三、器件特性研究综述3.1 MOSFET器件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是最常见的微电子器件之一。
本节综述了MOSFET器件的原理、性质以及发展历程,并探讨了MOSFET器件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
3.2 MEMS器件MEMS(微机电系统)器件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节综述了MEMS器件的原理、制备工艺以及应用领域,如传感器、加速度计和微泵等。
四、应用研究综述4.1 微电子器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器件在通信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节综述了微电子器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4.2 微电子器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微电子器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微电子学与医学的结合造福社会刘畅自动化专业093班学号:090919摘要: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直接基础。
现代微电子技术就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它主要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类电子产品,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子产品的消费市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电子技术过去在医学中的主要是应用于各类医疗器械的集成电路,在未来主要是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生命科学、药业、农业、环境科学等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领域中均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一、引言:我所了解的微电子技术1.定义微电子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微型的电子电路。
它是随着集成电路,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在电子电路和系统的超小型化和微型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集成电路,即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和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联,采用微细加工工艺,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上,并封装在一个外壳内,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
与传统电子技术相比,其主要特征是器件和电路的微小型化。
它把电路系统设计和制造工艺精密结合起来,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因而成本低,可靠性高。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微电子技术对信息时代具有巨大的影响。
它包括系统电路设计、器件物理、工艺技术、材料制备、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是微电子学中的各项工艺技术的总和。
2.发展历史:微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在二十世纪迅速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一门重要学科。
它的发展史其实就是集成电路的发展史。
1904 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明了第一个电子管——二极管,不就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三极管。
电子管的发明,使得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起来。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947 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
体积微小的晶体管使集成电路的出现有了可能。
之后,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基比尔按其思路,于1958 年制成了第一个集成电路的模型,1959 年德州仪器公司宣布发明集成电路。
至此集成电路便诞生了。
集成电路发明后,其发展非常迅速,其制作工艺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
至今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已提高了500 万倍,特征尺寸缩小200 倍,单个器件成本下降100 万倍。
3.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微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民用、军方、航空等多个方面。
现在人类生产的电子产品几乎都应用到了微电子技术。
可以这么说微电子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微电子技术对电子产品的消费市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价廉、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的微电子产品,使电子产品面貌一新;微电子技术产品和微处理器不再是专门用于科学仪器世界的贵族,而落户于各式各样的普及型产品之中,进人普通百姓家。
例如电子玩具、游戏机、学习机及其他家用电器产品等。
就连汽车这种传统的机械产品也渗透进了微电子技术,采用微电子技术的电子引擎监控系统。
汽车安全防盗系统、出租车的计价器等已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汽车上有时甚至要有十几个到几十个微处理器。
现代的广播电视系统更是使微电子技术大有用武之地的领域,集成电路代替了彩色电视机中大部分分立元件组成的功能电路,使电视机电路简捷清楚,维修方便,价格低廉。
由于采用微电子技术的数字调谐技术,使电视机可以对多达100 个频道任选,而且大大提高了声音、图像的保真度。
总之,微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诸如现代通信、计算机技术、医疗卫生、环境工程在源、交通、自动化生产等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既代表国家现代化水平又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高新技术。
4.发展趋势:电子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是以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等比例缩小为主要发展方向。
它主要包括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的器件设计与制备技术以及光刻技术、互连技术将迅速发展。
基于特征尺寸继续等比例缩小,系统芯片将取代目前的集成电路最终成为主流产品,它的发展时间可能会更长,系统芯片将逐渐取代微处理器,SOC必将成为今后微电子技术发展新宠之一。
此外,纳电子学也将得到突破性进展,量子器件、分子电子器件等的相关研究日益活跃,期望最终达到可集成的目标。
微电子技术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地生产出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微电子结构模块。
这种技术一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便会诞生出一系列崭新的学科和重大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与微电子技术成功结合的典型例子便是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或称微系统技术和生物芯片等。
这也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5.微电子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微电子学作为电子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电子或例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并利用它实现信号处理功能的科学,以实现电路的系统和集成为目的,实用性强。
微电子学又是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在这一领域上,微电子学是研究并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科学,是研究信息获取的科学,构成了信息科学的基石,其发展书评直接影响着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
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微电子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应用微电子技术与生物医学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将大大地推动生物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医学的研究成果同样也对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采用微电子技术用于医疗检测与生物信号研究的器件具有更好的性能、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可靠性, 但系统材料的兼容性、散热、系统供电和设备的稳定性等问题也给设计者们带来全新挑战。
1.微机电系统在医学中的应用微机械应用于医疗领域是微机械的主要目标之一,有着极其诱人的前景。
目前,微机械在医学中的应用日渐广泛,例如微小血管检测器,用于心脏衰弱者的心脏起搏器,微小人工血管,用于外科手术中可实现各种微细操作的微型可控镊子等等。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利用为机械临床医学必将从传统医疗手术到显微手术进而向遥控手术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基因改造使人体自身提高抗病能力,医学中进入人体小器官中的微电子机械系统将发展成为传感器、执行器、驱动器和智能系统有机结合的多功能智能操作系统,并依靠环境生物化学能来解决本身能量源问题。
因而微机械将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减少医疗事故、延长人类寿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生物芯片技术微电子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是以DNA 芯片等为代表的生物工程芯片,它将是21 世纪微电子领域的另一个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细胞等的特点和功能,并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它是生命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附加值高、资源占用少等一系列特点,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生物芯片虽然只有10 多年的历史,但包含的种类较多,分类方式和种类也没有完全的统一。
其中根据用途分类主要有生物电子芯片和生物分析芯片;按照作用方式分类主要有主动式芯片和被动式芯片;按照固定在载体上的物质成分分类主要有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和其他的微型化芯片。
对于我国生物芯片工业来讲。
关键问题有3 个:①制作技术不成熟,我国发展生物芯片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各种相关技术的整合集成。
②基因、蛋白质等前沿研究:制作生物芯片首先要解决的是DNA 探针、基因以及蛋白质的尽可能全面和快速地收集问题。
③专利和产权:以生物芯片技术为核心的各相关产业正在全球崛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专利和产权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为生物芯片在中国 的产业化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生物芯片最大用途在于疾病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基因诊断、药物筛选、个体化医疗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生物芯 片将极大的改变我们的医疗模式,提高我们疾病的监测和治愈水平, 更好地保障人类的将康。
三、 小结微电子技术虽然诞生只有几十年,但去发展迅速,已经极大的改变了我 们的生活。
未来,微电子技术将在医学中有更广泛的应用,更好的保障我 们的将康,是我们生活得更好。
四、参考文献:《21 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硅微电子技术发》·《生物芯片》·《生物芯片(biochip )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微电子技术基础及发展前景,分析国内外形势.认为现今微电子运用于生活,国防,科技等各方各面;但国内技术相对薄弱,相关产业主要依靠国外.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国家正致力于自主创新与发展将会强力发展本土产业,这将是我们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将是我国微电子信息发展的黄金时期.引言:微电子技术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微电子技术对信息时代具有巨大的影响。
从贝尔实验室的第一三极管到1959的第一个集成电路再到今天.仅仅几十年,微电子技术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我们的生活国防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1946年的第一台计算机占地150平方米,重达30吨,到今天的袖珍计算机;从大哥大到今天的超薄手机. 一微电子的作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的出现,首先引起了计算机技术的巨大变革。
由于计算机的逻辑部件特别是计算机的心脏——中央处理器的集成化,命名微型计算机应运而生。
并在70~80年代间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IBM PC 个人计算机出现以后,打开了计算机普及的大门,促进了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五六十年代,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耗能惊人的计算机,只能在少数大型军事或科研设施中应用,今天由于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已经进人普通的办公室和家庭。
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宽,反过来更促进了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制和生产。
微电子技术对电子产品的消费市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价廉、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的微电子产品,使电子产品面貌一新;微电子技术产品和微处理器不再是专门用于科学仪器世界的贵族,而落户于各式各样的普及型产品之中,进人普通百姓家。
例如电子玩具、游戏机、学习机及其他家用电器产品等。
就连汽车这种传统的机械产品也渗透进了微电子技术,采用微电子技术的电子引擎监控系统。
汽车安全防盗系统、出租车的计价器等已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汽车上有时甚至要有十几个到几十个微处理器。
现代的广播电视系统更是使微电子技术大有用武之地的领域,集成电路代替了彩色电视机中大部分分立元件组成的功能电路,使电视机电路简捷清楚,维修方便,价格低廉。
由于采用微电子技术的数字调谐技术,使电视机可以对多达100个频道任选,而且大大提高了声音、图像的保真度。
总之,微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诸如现代通信、计算机技术、医疗卫生、环境工程在源、交通、自动化生产等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既代表国家现代化水平又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高新技术。
二国内微电子技术的现状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内硅基微电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