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共43页
- 格式:ppt
- 大小:4.84 MB
- 文档页数:43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及突出特点第一,实力地位显著上升。
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 约1万亿美元。
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 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第二,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
军事上,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
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
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
第三,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
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
中国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银行系统的充足资本,使中国成为危机中世界少数的中坚力量。
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海外收购非常活跃。
第五,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中国对外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
世界普遍认为,“中国由问题的一方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方”。
二、国际体系转型对于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机遇一是整个国际体系转型是和平转型,而不是战争转型,这个和平转型是长期的渐进过程,对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是非常有利的。
二是美国主导的霸权体系在缓慢地走向衰落,但仍有相当大的主导能力。
美国缓慢走向衰落的过程,正是中国崛起的机遇。
三是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尚未形成。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带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 丘吉尔曾在二战期间说出了这句外交界著名的话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在仍然适用于当今的国际关系。
但也有所不同,社会在进步,国际关系也在进一步走向复杂。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也包括中国。
新中国通过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单身在世界的东方,又通过朝鲜战争站起来,回归联合国,中美建交,一路风风雨雨,艰难曲折的提高着自己的国际地位。
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也抓了机遇,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腾飞,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国际地位也不断地提高,成为了世界有力的声音。
而今天,我想探讨的正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经济不断趋于一体化,在这复杂的经济网络下,外交关系和国际地位也变得错中复杂起来。
而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在后来,世人在评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时,谈论最多得的话题之一是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各种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都能使人直接地体会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
特别是近10年来,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只排世界第七位,GDP 约1万亿美元。
21世纪的头8年,中国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年或明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经济总量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提前12年实现“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
尽管世界有不同的声音在评论中国有,但不可否认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最直接的体会是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也说过,“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解读国际地位的提高,如何深思探究国际地位的提升所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的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
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相联,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主要变化有一下3个方面。
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不可否认,中国很幸运地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将现代化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更是达到近22%。
当然有如此快的提高也是因为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
特别是美在伊战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虐待战俘等行径更是使美国的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也因此下降。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冲击,中国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
当前国际形势有五大特点: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可以看出,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
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
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但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等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
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上升,资源能源问题突出。
面对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让世界少一些战火,多一些安宁;少一些贫困,多一些富足;少一些对立,多一些合作。
国际地位,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情况。
2008年是我国的国际地位上升、国际影响扩大最快的一年。
当前,国际上对于中国国际地位有很多的议论,而我们始终强调中国的定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5月,温家宝总理去捷克参加中欧领导人会晤,会上温总理特别指出,“中美共治”的论点是毫无根据的,是错误的。
总理之所以要这么讲,是因为“中美共治”这样一种论点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疑虑、忧虑,特别是我们的朋友俄罗斯,重要的合作伙伴欧洲国家,及重要的战略基础——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这种论调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对我们争取尽可能多的朋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所以,总理做了这样一个明确的表态,目的就是要尽快把这种论点遏制住,尽快消除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及突出特点实力地位显著上升。
中国的经济实力在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
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
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
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
二、国际体系转型对于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机遇美国主导的霸权体系在缓慢地走向衰落,但仍有相当大的主导能力。
美国缓慢走向衰落的过程,正是中国崛起的机遇。
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尚未形成。
无论未来世界是什么体系,中国在里面都将唱主角。
三、中国国际地位上升的障碍和挑战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经济结构的低层次。
中国存在各种形式的潜在社会危机。
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和内外统筹能力的不协调性,包括各个部门统筹能力的协调,这样的制度建设往往都滞后。
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的脆弱性。
中国统一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解决达赖问题、台湾问题都是长期性的问题。
跨国非传统安全和国内矛盾结合的危险性。
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共同利益和战略利益冲突并存全球治理能力和国民素质的准备不足。
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和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歌词里唱着:“古老的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不错,现今,古老的东方之龙已经成长为一条腾飞的巨龙了;巨龙脚底下龙的传人也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大的群体。
因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
曾经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生存还是毁灭?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
果然还是龙的传人,我们选择了生存,而且要活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
中国的飞速发展就是铁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论在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在科技、文化、外交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成就。
中国让世界不得不承认她的存在;不得不重视她的国际影响力;不得不给予她强有力的话语权。
从我国国际地位的一些新变化就可以得出结论:近年来,中国确实实力不凡。
国际社会也进一步把目光投向中国,视中国崛起为本世纪最重大的全球性事件。
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中国的政治体制渐趋完善;经济上,中国在成功抵御金融危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09年的建国五十周年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一系列神舟号和嫦娥号的发射更是向世界发出中国军事力量强大的声明;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10年上海世博会更是像世人展示了中华名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的种种进步和行为都无不在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及国际社会的认可,同时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也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发生变化。
曾经的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呈现出美欧亚三足鼎立的多极化格局,而中国在亚这一级的影响力无疑举足轻重。
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消长变化,新兴大国整体崛起势头强劲。
美国继续受金融危机和伊阿反恐战争拖累,软、硬实力都明显受挫。
同时,国际力量的对比,带来了国际关系体系的调整。
我国综合国力、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文化软实力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同时,也为中国的外交迎来了新局面。
我国外交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综合来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
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绝对是不能轻视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作用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国经济实力显著增长,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发展迅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战略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核心大国之一。
尤其是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现行的内外政策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
这一切使得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