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生沟煤矿采煤工作面剖面图2013.01.22(14171)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煤矿绘图图例目录一、采、掘专业图例----------------------------2二、机电专业图例------------------------------9三、采、掘、运机械设备-----------------------37四、通风专业图例-----------------------------40五、井下轨道运输、调试及其他图例-------------42六、地质测量专业图例-------------------------48一、采煤、掘进专业图例a b +100 -10051 井田境界线线宽为1.2mm52 采区边界线线宽为1.2mm53 可采边界线线宽为0.25mm54 煤柱边界线线宽为0.30mm,注明煤柱名称,批准机关及文号55 煤层为零点边界线宽为0.15mm56 煤层等高线a、探明,实线,线宽为0.15mm;b、推断,虚线,线长为6mm,间格距离为1mm,线宽为0.15mm;。
57 平衡表内储量块段25-111b2.45m15°394000m2上部:块段号和级别;中左:煤层真厚度;中右:煤层平均倾角;下部:块段水平面积58 平衡表外储量块段25-111b2.45m15°394000m2上部:块段号和级别;中左:煤层真厚度;中右:煤层平均倾角;下部:块段水平面积59 水泵圆内填写功率特征60 注水泵圆内填写功率特征61 泥浆泵圆内填写功率特征说明:第1-20项为采掘循环图表所用符号。
二、采、掘、运机械设备三、通风专业图例五、地质测量专业图例32.51-245.61提升侯车室二号井医疗站水泵房水仓机车间调度站25°提升2-3暗井-25.41-121.7112井底车场、水仓、硐室按实际比例参照1:2000的符号绘制水仓提升-245.6132.5125°二号井机车间提升2-3-25.41-121.71暗井编号 符 比例号 尺 名 称1:500和1:1000 1:2000 1:5000 说明19°19°-45.2-46.52-46.93-47.5-67.93-67.0-66.71983215218° 2.ⅣⅢⅡⅤⅥⅦ2.2-89.42Ⅴ-90.7-90.62ⅢⅣ东大巷一五运输上山一五轨道上山14 单一煤层单一煤层说明:1.表示采空区可以斜线和色框并用,亦可只画色框① 图中“轨道”上山应是“回风”上山。
铁生沟11150综放工作面掘进贯通总结铁生沟煤业公司二0一二年八月铁生沟11150综放工作面掘进贯通总结为认真落实我公司“一年规范打基础二年提速上台阶三年跨越大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八型”矿井创建的宏伟目标,2011年10月,铁生沟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决定对11区11150第一个综放工作面实行“大型断面、强力支护”。
为使第一个综放工作面能早日贯通安装投产,公司领导多次组织有关科室、区队召开专题会、协调会,制定具体措施、方案,并鼓励大家,如果11150工作面能够按期或提前贯通,公司将组织区队骨干外出观光旅游。
(根据当时的生产状况,大家都认为不可能按期贯通)一、工作面概况:11150工作面位于11采区下山东翼下部,东部为采区边界保护煤柱,西部为11采区下山保护煤柱,上部为11131工作面采空区,下部为未采工作面。
11150工作面上巷800m,下巷843m,可采长度790m,倾向长159m,倾角10°,可采面积12.56万㎡,工作面平均煤厚4.5m,可采储量81.5万吨。
地表为坡地,仅有零星建筑物。
二、不断探索,科学设计巷道支护:11150工作面设计采用下宽5.4m,净高3.4m,棚距0.5m,净断面15.2㎡U36支架喷浆联合支护,下巷掘进80m后,公司提出“大型断面、强力支撑”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公司领导及生产科技术人员不畏困难,不怕辛苦、劳累深入井下现场跟班研究,升井后翻阅资料相互探讨,最终设计几套支架方案,经公司领导讨论研究决定采用下宽6.9m,净高3.5m,净断面19㎡U36三心拱支架喷浆联合支护。
公司领导和生产科技术人员对下宽6.9m支架性能,抗压能力等进行跟踪观测,他们克服人员少、仪器少重重困难,安排专人对上、下巷现场实际资料收集,通过对巷道顶、底板移近量,支架弯曲变化等观测,发现此型号支架柱腿侧易受巷道压力影响发生变形,这一难题困扰着他们,也是对他们一种考验,他们凭借着不服输、向困难、难题挑战的信心,多方考虑,现场查看,经公司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最终研究决定将支护形式变更为下宽6.0m,高3.5m,棚距0.5m的U36型圆弧拱支架喷浆联合支护,巷道净断面16㎡,为加强顶梁支护将以往打设巷道正中的3.6m长12#工字钢点柱改变为3.6m长U型钢合抱焊接点柱。
铁生沟煤矿三软不稳定煤层顶板出水机理分析[摘要]铁生沟煤矿位于偃龙煤田,该矿主采山西组二1煤。
此煤层在该井田内发育的特殊性,以及煤层顶板的富水特性,决定了煤层顶板出水机理的特殊特性。
本文通过对煤层顶板岩性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多年工作实际,提出了针对铁生沟煤矿三软不稳定煤层顶板冒落后遇水板结形成的”隔水层”对顶板出水的作用。
[关键词]三软煤层顶板出水机理研究1矿井概况铁生沟井田位于偃龙煤田东部,巩义市夹津口镇境内,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104t/a,2012年产原煤112×104t;大巷布置在-10m水平,开拓方式为竖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开采顺序为上山采区采用前进式,下山采区采用后退式,采煤方法是走向长臂悬疑支架放顶煤,完全跨落法管理顶板;主采山西组二1煤,煤层厚度为0.60~14.70m,平均厚4.56m。
水文类型中等,目前矿井最大涌水量150m3/h,正常涌水量为110m3/h。
地质条件较简单,井田的构造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一般为东西向,倾向北,倾角自西向东有变缓之势。
铁生沟井田地貌形态为中低山丘陵地形,井田内海拔高度280~600m。
井田内大部分被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局部有基岩出露,黄土冲沟发育。
2主采煤层顶板情况2.1山西组基本情况铁生沟矿主采山西组二1煤,二1煤层(俗称大煤、黄煤)位于山西组底部,是目前铁生沟矿生产所采煤层。
下距太原组顶部灰岩(C3L8)2.30~18.32m,平均8.34m,上距砂锅窑砂岩(K2,P1S3)47.11~91.99m,平均68.98m。
煤层顶板为灰黑色及深灰色薄层中细粒砂岩(K1,大占砂岩P1S1)或砂质泥岩。
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夹薄层细砂岩条带状出现。
山西组(Pls)主要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细砂岩、中~粗粒砂岩及煤层等,厚60~107m,以大占砂岩及香炭砂岩富水性最好,厚度1.10~34.27m,渗透系数0.091m/d,单位涌水量0.035L/s·m,该层为二1煤直接充水顶板,矿井开采揭露该层时,涌水量0.08~0.43m3/min。
利用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1)选定比例尺地质图上作地质剖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一般应与地质图相同,而且其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应一致,才能反映真实的地形和地质情况。
但当地形非常平缓时,为揭示其起伏状态,可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此时所作地形剖面与实际相比有所夸大。
(2)选定剖面线位置除特定目的外,一般选择剖面线位置的原则是大体上垂直地层走向,能通全区的主要地层和地质构造,较好地反映该区地质构造特征等。
如长山地质图选择A—B作为剖面线,绘制了图幅下面的剖面图。
(3)作地形剖面①在方格纸上引一水平线(A—B)作横坐标,代表基线(见图1)。
用以控制水平距离,其长度与图面上A—B丈度相等,其方向一般规定左端为北或西、右端为南或东(按看图人的左,右方向)。
②在基线一端或两端引垂线作纵坐标,用以控制地形的高度,按垂直比例尺标注高度,所标高度值范围,应以满足剖面线所经过的最高和最低点的高程为原则,亦可从海平面起算,视具体情况(以图的美观、协调为原则)而定。
③将基线(A—B)与图面上(A—B)平行对准,将A—B与地形等高线的一系列交点,垂直投影到A—B上方相应高程的位置上,从而获得一系列的地形投影点,然后用圆滑曲线,逐点依次连接而成剖面图的地形轮廓线,井在其上方相应位置标拄地物名称(山峰,河流、村庄等),则成为地形剖面图。
(4)投影地质点并画出各地质界面的位置(图2)图1 投影地形点并作地形轮廓线图2 投影地质点并作地质界面先将剖面线(A—B)与各地质界线相交的一系列地质点(如地层界线点、断层点、岩体界线点、不整合接触的界线点等)垂直投影到地形轮廓线上,再利用地质图上的产状在地形轮廓线的下方,画出各地质界面的空间状态。
此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所选用产状要素值,应是该地质体(地层或断层)界面最靠近A—B线的值。
②注意倾向在剖面图上的表示方法,因为平面与剖面的方向相同,作图时规定左方为北(或西)、右方为南(或东),当剖面为东西向时,如地质界面的产状向西、北西或南西等方位倾斜,图上均向左斜;当界面向东,北东或南东等方向倾斜时,图上则向右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