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589.00 KB
- 文档页数:7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 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l至8页,第Ⅱ卷9至14页,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书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6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1,并结合材料回答1、2题。
l.亚冬会召开期间A.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B.阿斯塔纳的白昼逐渐变短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2.哈萨克斯坦A.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B.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C.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D.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读图2,回答3、4题.3.若图中甲地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地可能位于A.大洋洲 B.南美洲C.欧洲 D.北美洲4.若图中陆地表示亚欧大陆,则乙地所在区域A.春季升温快,水热条件好B.夏季气温高,降水量丰富C.秋季正值春小麦收获季节D.冬季寒潮使农业减产严重2009年,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83米)建成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
图3为南极地区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
据图,回答5、6题。
5.南极地区水循环A.比较活跃,气候湿润B.地表径流环节缺失C.①环节使陆地的淡水得到补充D.⑤环节使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6.在昆仑站建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①低温②缺氧③紫外线照射强⑥可施工时间短④冰层厚度大⑤物资补给困难A.①②③⑤B.①③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图4为某时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图,据图,回答7、8题。
7.读图可知A.随高度升高,洋面风速增长迅速B.利用相同风速的风能发电,风塔装置海洋高于陆地C.20米以下的低空,洋而摩擦力小,风速远大于陆地D.20米高空,海上与陆地风速相差最大8.如果在我国东部沿海大规模开发风电,将可以A.优化能源结构B.降低建设成本C.加快产业升级D.解决人地矛盾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12.《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
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A.黄河中下游B.长江中游C.巴蜀地区D.关中地区【知识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试题解析】十五国风,即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
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答案】A13.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设置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
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佐证的是A.设立内阁负责奏章票拟B.派遣通判监督地方长官C.开创三省六部管理体制D.设枢密院分理全国军务【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内阁制度创立于明代,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结合所学,北宋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立通判,对其进行监督,与题干“中枢机构”不符,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开创于隋唐时期,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全国军务归枢密院管理,以削弱宰相的军权,故D 项正确。
【答案】D14.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A. ①④③②B. 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战国时期孟子所提;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明清之际黄宗羲所提;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出自于五代十国时期;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应为汉代董仲舒所提,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知识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试题解析】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只能表明商代已经出现牛的饲养,而不能表明出现铁犁牛耕,故A项错误;唐代工匠子弟入匠籍后不能随便改行,表明匠籍制度严重限制了工匠的自由流动,故B项正确;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只能表明推动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而不能表明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故C项错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说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推动了中国传统纺织业,纺织分离,且民族工业尚未产生,不能表明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故D项错误。
北京市西城区2016届⾼三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卷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要求的⼀项。
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姓的亲戚各⾃率领武⼒长驻于若⼲要地,以这些“点”拉成⼏条“线”,来控制⼴袤的“⾯”,从⽽建⽴起“⼀个络结构的模式”。
该制度应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省制2.春秋战国时期,有⼀些思想家认为⼈性本恶。
基于此认识,有⼈主张以礼乐来规范,也有⼈主张⽤法治来震慑。
这两种观点的代表⼈物分别是A.孔⼦庄⼦B.孟⼦荀⼦C.荀⼦韩⾮⼦D.孟⼦韩⾮⼦3.汉武帝选拔严助、主⽗偃等⼈,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政。
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A.解决了王国问题B.削弱了丞相权⼒C.确⽴了察举制D.确⽴了儒学的正统地位4.光和铜斛(东汉量器)上刻有铭⽂,其中有:“特更为诸州作铜⽃斛、称尺,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令海内都同”。
此器物和铭⽂可以佐证东汉①意在加强中央集权②开始统⼀度量衡③维护思想上的统⼀④应⽤数学的发展A.①③B.①④C. ②③D. ②④5.“凡明经,先帖⽂,然后⼝试……凡进⼠,试时务策五道、帖⼀⼤经,经、策全通为甲第……”材料表明科举制A. 有利于提⾼官员⽂化素质B.导致读书⼈不关注社会实际C. 严重束缚了读书⼈的思想D.成为读书⼈做官的途径\6.右侧信息概述了某朝代政治上的部分特征。
这应该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7.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商业现象,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应为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②“平遥⽣意通天下,票号风云卷聚财。
”③“柳梢挂⽉黄昏后,夜市张灯⽩昼然。
”④“辉煌⾦碧店悬牌,洋字洋名⼀律揩。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 ①④③②D. ②③①④8. “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的权任却很⾼。
因为⼀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
”⽂中“他”的⾝份可能是A.秦朝御史⼤夫B.唐朝尚书令C.元朝中书令D.明朝内阁⼤学⼠\9.下图是学者⾟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
北京市西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年1月高三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水利工程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回答12~14题。
12.“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此语赞美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西门豹渠13.我国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于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十年“文革”时期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4. 1933年美国政府启动“田纳西流域工程计划”,兴建大规模的水利发电和灌溉工程。
下列各项与这一计划的实施无关的是A. 整顿财政金融B.有利于经济大危机的缓解C. 推行以工代赈D.促进该地区工农业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回答15~17题。
15.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有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政在得民”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④“存天理,灭人欲”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④16.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比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优越之处在于他提出了避免“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现象的纲领。
下列孙中山的思想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B.“(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C.“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D.“核定天下地价”、“土地涨价归公”17. 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是因为A.法国教会势力强大,封建等级森严B. 科举是最好的选拔人才制度C.儒家思想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D. 儒家思想有利于法国的统一政治文明的不断演进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回答18~21题。
18. 秦代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时代不断得以发展,原因是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②能够有力地抗击外来侵略势力③促进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④保证了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9. 英国的《权利法案》与美国的1787年宪法的共同点是A. 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B. 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C.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制度D. 议会(国会)拥有立法权20.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王朝B. 结束了封建制度C. 建立起共和国D. 民主观念深入人心2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A.促进了共产国际的建立B.为俄国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的前提C.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中非友谊源远流长。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4本试卷共13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游客在图1海岛上拍摄了日出美景(图2)。
读图,回答第1、2题。
图1 图21. 岛上能最早见到日出的地点及照片拍摄的月份是A.①,3月 B.②,9月 C.③,7月 D.④,8月2. 该岛A. 位于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B. 河流短小湍急,径流量大C. 东南部地形平坦,宜晒盐D. 游客可以泡温泉、赏峡湾图3是11月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第3题。
3.由08时到20时,图中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渐强 B.②地气压升高,未来呈降温趋势C.③地冷锋过境,持续雨雪 D.高压脊向南延伸,出现对流天气图4为世界部分地区盛行风向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图44. 图中A. ①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成因与②地相同B. ②地易受飓风危害,多发时间与④相同C.③地盛行西南风时印度恒河正值枯水期D.④地盛行西北风时新疆牧民转场至山麓5. 一艘远洋渔船从①地驶往③地A. 依次途经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B. 为降低能耗应选择在冬季出发C. 在途中自东向西穿越了日界线D. ③地1月受洋流影响渔获丰富图5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GIS系统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
读图,回答第6、7题。
图56.图中A.甲地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B.乙河自南向北,流速较快C.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 D.丁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7. 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①降水分布图②土地利用图③空气质量图④矿产分布图⑤人口分布图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⑤D. ①③⑤图6为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范围示意图。
2017年市西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下列可支持此观点的有()①儒家思想孕育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②墨家学说开启“重农抑商”的先河③道家学说构成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础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如图为地区古代地方行政长官称谓演变示意图,反映了行政建制的变革。
1和2可填写的分别是()A.广阳王X阳节度使 B.涿郡太守北平布政使C.燕王中都路都总管 D.北平知府某某道留守3.如图《雨中耕作图》(局部)截取自某某敦煌的唐朝壁画,它可以佐证()A.中国古代耕犁技术的萌芽B.江东地区曲辕犁的结构变C.西北地区已经使用耕犁技术 D.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4.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回击对新法的质疑:“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下列属于他针对时弊并采取的相应“理财”措施是()A.私田出现﹣﹣均田制B.商贾囤积﹣﹣市易法C.边防危机﹣﹣将兵法D.土地兼并﹣﹣免役法5.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三年内入会且身份可考者379人,其中国内和留学国外的学生354人,官吏和有功名的知识分子10人,教员、医生8人,资本家、商人6人,贫农1人。
上述成员身份构成可看出()A.同盟会的主X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B.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C.西方政党政治的观念已经深人人心D.广大知识分子是辛亥革命的主力军6.1896至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2倍,如图为当时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京X铁路修通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成就②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在此阶段奠定③多方筹款修路表明政府重视修筑铁路④清政府完全掌握了中国铁路的筑修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晚清至民国,中国在外抗强权和内求变革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
绝密★启用前2016届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测验历史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7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
这说明“一五”计划 A .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 .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 .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2、晚清政府机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下列机构中出现最晚的是A .总理衙门B .农工商总局C .外务部D .责任内阁试卷第2页,共14页3、“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刚打完的这场战争不过是一个蛮夷部落的一次闹事而已。
这些蛮夷依仗船坚,袭击占领了沿海地区的一些地方,甚至还控制了大运河沿岸的一处要地,迫使皇上作出一些让步。
”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
该制度应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5、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真正的革命都是社会革命,因为它使新的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并且让它有可能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社会。
”能体现上述特点的是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B .戊戌变法 C .阿里远征土耳其 D .巴黎公社成立6、1860年,日本出口470 多万美元,进口160 多万美元;1867 年出口1200 多万美元,进口2160 多万美元。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2016.424.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
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
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
可见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5.“我只怕盛宴易散,良会难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英国的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中国的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都曾发出韶华易逝的感叹。
在两位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
在这一活动中①中英戏剧文化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②要占领文化发展制高点,提高文化软实力③应通过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证明经典文化的价值远高于流行文化的价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6.“墙壁本来代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市民们却用墙壁将彼此拉近”,为了帮助流浪汉度过寒冬,一些城市的居民组织起“爱心墙”活动:把不用的衣服挂到街边的墙上,让有需要的人自行取下来穿着,捐助方式简单,而且能顾及到受助人的尊严,冷冰冰的墙壁变成了人们分享爱心的渠道。
可见①“爱心墙”活动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②事物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墙可以制造阻隔也可以传递友善③市民、流浪汉、墙之间的联系是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④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指导人们丰富发展了社会互助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7.房地产税法被列入了全国人大2016年立法预备项目,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正在对房地产税立法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和论证。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16年2月高三历史复习课堂综合检测卷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而不是哲学家;他们关心的是改革社会,以加强他们所奉事的诸侯的力量,使诸侯们能进行战争,用武力统一国家。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些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他们”应该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2.秦统一后,通过在全国实行郡县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是因为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禁止贵族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丞相李斯反对实行郡县制D.郡守与县令由察举制而产生3.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土地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周时期的实行土地公有的井田制B.春秋时期鲁国首先按亩收税,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制C.古代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出发点是维护小农经济D.《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4. 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政策始于A.夏商时期政府控制工商业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C.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D.汉武帝推行盐铁专卖5.白居易在《得州府贡士或市井之子孙为省司所诘申称群萃之秀出者不合限以常科》中写道:“惟贤是求,何贱之有?况士之秀者,而人其舍诸?惟彼郡贡,或称市籍,非我族类,则嫌杂以萧兰,举尔所知,安得弃其翘楚?诚其恶于稗败,谅难舍其茂异。
”这份关于科举方面的材料说明了A.白居易主要在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人才B.科举制体现了无论出身如何都有机会高中C.白居易为工商类子弟参加唐代科举而辩解D.白居易抨击科举制选举出的人才名不符实6.《中国大历史》中记述到,965年宋太祖诏令,凡诸州支度经费外,所有金帛都送中央。
结果到宋太宗在位期间(公元976-997年),据说都城开封的仓库内存雨衣和帐幕的材料过多过久,有“数万段”损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宋初国家富裕,财富集中②此举是针对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③此举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北宋就此保证了财政的长期稳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我们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的变法措施时,会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2016年北京市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1(中国现代文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6·西城上学期期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体现的原则,包括(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共同繁荣④互相监督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知识点】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故①②③正确;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2.(2016·海淀上学期期末)右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组成情况,此表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全民意志B.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居于领导地位D.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知识点】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解析】材料列举了参加会议的代表,体现出政协会议的与会人员涉及各个行业,反映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故A项正确;这次政协会议确立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共代表居于领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出政协代表的人员构成,体现不出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6·西城期末)下列各项中,分别属于1954年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的是( )①“坚决避免内战,国内任何政治的、民族的纠纷,均应以政治方法寻求解决。
”②“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③“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④“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知识点】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解析】“坚决避免内战,国内任何政治的、民族的纠纷,均应以政治方法寻求解决。
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4历史部分12.《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
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A.黄河中下游B.长江中游C.巴蜀地区D.关中地区13.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设置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
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佐证的是A.设立内阁负责奏章票拟B.派遣通判监督地方长官C.开创三省六部管理体制D.设枢密院分理全国军务14.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A. ①④③②B. 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1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16.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人士提出过很多主张。
以下观点在提出时就得到群众广泛支持的是A.郑观应的“君民共治,上下相通”B.张謇的“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C.严复的“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D.北大学生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7.下面两则民谣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日本货,制的精,中国人认不清;若非学生闹得凶,一定要了我们的老性命!”“学生学生你别闹……又无枪来又无炮,赤手空拳瞎胡闹……闹了几个月毫无见功效,问你害臊不害臊。
”据此判断,上述民谣A.两相矛盾,反映社会心态B.叙事含混,无法用于研究C.语言通俗,历史认识深刻D.流传广泛,意味民众觉醒18.有人在致国共两党领袖的公开信中说:“政治必须彻底民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
纵国共双方存有若干特殊问题,不妨事先商论,但所作成之解决方案,必须不与国人之公意相违。
”此事应发生在A.1924年B.1937年C.1945年D.1949年19. 1963年,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文件中提出:管理工业企业,主要是要用经济办法,而不能片面地依靠行政手段,可以考虑利用像托拉斯这一类的综合性的组织形式,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下列各项与该文件主旨一致的有①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②提出“抓革命,促生产”③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一套百科全书的“政府”条目中写道:“政府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
根据自然的法则,根据理智,行政长官被赋予实现这个宗旨的权力。
人民最大的利益是自由。
”这套百科全书应该首次出现在A.伯利克里时的雅典B.宗教改革时期的日内瓦C.大革命之前的法国D.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21.图X是一幅关于俾斯麦的讽刺漫画,以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符合漫画含义的是A.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B.德意志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C.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D.德意志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22.1935年,罗斯福总统在签署一项法律后发表的声明中说:它“将保护未来的行政当局,使它不致因需向穷人提供救济而难免沉重负债。
……这项法律照顾了人的需要,同时又向合众国提供了极其健全的经济结构”。
“这项法律”是A.《紧急银行法案》B.《全国工业复兴法》C.《农业调整法》D.《社会保险法》23.某同学构思一篇关于二战后世界局势的论文,他的提纲中有一个标题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下列史实适合在此标题下展开论述的有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②不结盟运动兴起③勃烈日涅夫的经济改革④北约轰炸南联盟A.①②B. ①③C. ②③D.③④37.(36分)历史发展中的城•城市•城市化材料一两汉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快速发展,除都城长安和洛阳外,还“令天下县邑城”,城墙范围基本就是城市范围。
城市街道纵横交错,宫室、官衙处于中心或制高点,太学或地方学校也是城市的组成部分。
城市有比较固定的居民区和市场,以及为统治者服务的手工作坊。
罗马帝国的城市广泛分布于各行省的中心,平原地区的城市呈方形,山区的城市因地形而建,城市外围建有城墙和防御堡垒。
首都罗马和其他城市中有弯曲的道路、排水和引水管道,行政官署、神庙、剧院或露天剧场、公共浴场也是城市的必备,一些城市还有图书馆。
民宅则分布在这些建筑的周围。
城内既有在特定区域的大型集市,也有位于民居中的小店铺。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两汉与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发展状况的异同。
(8分)材料二18世纪上半期,英国下院共有议员558名,选民总数约40万。
其中,市镇选区的议员40人,代表选民10.1万,其他议员的身份为地主或乡绅。
市镇选区的选举规则各异,有的规定持有特定的财产,有的规定只有市长、市政官等人才拥有选举权。
1832年,新执政的辉格党借助选民的不满,通过了新的选举法。
法案取消或缩减了人口较少市镇的议员名额,并把名额转给43个新市镇,新市镇中有28个是诸如曼彻斯特这样的棉、毛纺织等生产中心,使得这些市镇的议员达到65人;法案还规定所有市镇的选举资格是租有或拥有一处价值10英镑住处的成年男子。
这次改革使选民从71.7万增加到220万。
(2)阅读材料二,指出英国近代市镇在议会选举中出现的变化,(8分)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6分)材料三19世纪中晚期,中国开始近代的城市化进程,截止到1949年,城市化率仅为10.6%。
图X 中国近代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发展状况例举表(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以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为主题,解读上述历史现象。
(14分)40.诸位朋友,我们丰富而和谐的语言,如今能够借用新的土耳其字母得到表达了。
我们必须让自己从多少世纪以来像铁箍似的束缚着我们思想的那些令人无法理解的符号中解放出来,我们民族将以她的文字和她的思想,表明自己在文明世界中的地位。
──土耳其共和国首任总统凯末尔(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铁箍似的符号”和“文明世界”的含义;(4分)列举凯末尔为使土耳其进入文明世界采取的措施。
(4分)41.一组同学来到岳麓书院,看到书院大门两旁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他们感到很好奇:岳麓书院历史上活跃过哪些名人?因而搜集整理了如下材料:976年,岳麓书院建立。
张栻主教期间,提出了“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和“学贵力行”的主张。
1167年,朱熹和张栻进行学术辩论,听者众多,以致“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朱张二人相互影响,彼此的学术观点都有所变化。
明中叶以后,王阳明及其弟子纷纷来书院讲学,有的人也兼收朱学。
王夫之在书院读书期间创办了“行社”。
近代许多著名人物,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陈天华、蔡锷等均曾求学于此。
(2)围绕一个角度,以材料中两个人物的主要活动为例,概述岳麓书院的历史作用。
(8分)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4历史部分12.A 13.D 14.A 15.B 16.D 17.A 18.C 19.D 20.C 21.B 22.D 23.C 37.(1)(8分)同:两国城市较多且分布广泛;城市均具有防御性;成为全国或地方政治中心。
异:汉朝城市布局整齐划一,更突出政治功能;罗马城市较为多样,突出公众服务。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14分)变化:18世纪上半期至19世纪30年代以前,市镇在议会中地位不高,议员和选民所占比例较低,市镇选举制度不规范,为有产者或官员所把持。
1832年后,市镇在议会中的地位有所提高,新兴工业市镇获得更多议席,选民人数提高,选举制度规范化,且降低了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制。
(8分)原因:工业革命迅猛发展,城市化加剧,使得城市人口增加,改变了选民的分布状况;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发展,使他们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政党政治得到发展,竞争激烈,需要赢得更广泛的支持者。
(6分)(3)(14分)示例:中国近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或以长江中下游、东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最为集中),中、西、北部内地较稀少;出现了一些新兴城市,部分原有城市扩大;传统城市日渐衰落;近代城市不断增加,但是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近代以来,不平等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对东北和台湾的强占和殖民掠夺使得这些地区城市畸形发展;洋务运动启动的工业化以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基本兴起于通商口岸、资源开采地附近。
近代城市化的发展深受列强侵略、本国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改变了传统城市特征,体现了中国城市化的方向;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对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40(1)(8分)含义:传统的阿拉伯文字;西方(欧洲)文明。
(4分)措施:废除素丹制度,实行政教分离;以西方法律为蓝本制定民法、刑法和商法等世俗法律,代替伊斯兰教法;大力发展工业;进行文字改革,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建立各类学校,传播现代文明;废除陈规陋习,提高妇女地位等。
(任答两点,给4分)41(2)(8分)示例:角度1: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王阳明则主张“心外无理”,提出“知行合一”。
岳麓书院成为二人思想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基地。
角度2:秉持务实的教学传统,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
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二人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岳麓书院培养的许多人才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