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1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梁柱在施工中的节点处理摘要: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密度在持续增大,城市可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所以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高层建筑可以有效解决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但是对于建筑质量提升了更高的标准。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施工中,要考虑到混凝土强度等级存在差异时梁柱节点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强度等级;梁柱施工;节点处理在当前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中,现浇混凝土结构是常用的施工方式。
虽然混凝土技术作为建筑施工技术中的一类,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这一技术的应用规范性,提升技术应用效果,确保整体建筑的质量安全。
梁柱节点处施工由于存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所以要注意节点的处理方式。
1.梁柱节点施工的处理方法依据目前高层建筑的施工方法,梁柱节点中心位置的混凝土施工不同于其它部位的浇捣方法。
不论柱顶的设计是否存在施工缝,都需要预先采用塔吊吊运的方式或有杉混凝土泵车的方式将需要浇筑的混凝土运输就位,此外还要注意采用分层振捣的方式。
楼板混凝土初凝时要注意不同的等级混凝土在交叉过渡位置要控制冷缝的发生。
在混凝土施工,对于对环境要求并不是很严格,由于混凝土本身存在热胀冷缩的作用。
因此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同时还要在施工后,要对混凝土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要尽可能采用相应的控温设备来实现养护,消除混凝土由于内外存在的温差过大而发生裂缝等问题的出现。
2.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梁柱节点的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混凝土发生硬化的过程中,由于梁柱节点存在变形问题,所以需要控制裂缝的产生。
特别是由于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在发生接合时会存在变形,所以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结合混凝土等级强度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
2.1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施工要点2.1.1 邻接面的留设方式由于高层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所以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比较复杂,由于梁柱节点的受力条件多样,设计中对于荷载组合如果考虑不全面,应力计算不合理,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要分析不同层面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且在施工中要有目的控制强度等级。
梁柱不同混凝土强度节点施工方案梁柱节点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度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案中,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强度要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在选择混凝土强度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具体的标号和强度等级。
一般来说,结构组件的混凝土标号应该保持一致,即相同构件的混凝土标号应一致,且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强度应该比梁柱体的强度高。
这是因为梁柱节点承受的荷载更大,需要具备更高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节点构造特点进行相应的加固。
常见的强度节点施工方案包括:1.增加钢筋数量:通过增加梁柱节点的钢筋数量,可以增加节点的承载能力和抗剪强度。
钢筋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良好的连接。
2.使用高强度混凝土:通过使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以提高节点的整体强度。
高强度混凝土的制作需要控制好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满足施工要求。
3.加固节点连接处:对于梁柱节点的连接处,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采用预埋件等。
连接处的钢筋布置应考虑到节点受力的特点,使其能够有效传递荷载。
4.校核节点尺寸:在设计节点时,要进行合理的尺寸校核,以确保节点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节点尺寸的大小应根据荷载情况和节点受力特点进行合理确定,同时考虑施工的可行性。
5.控制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节点混凝土的强度和整体质量符合要求。
总之,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这些方案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节点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常见施工方法?且为何会在节点处易出现裂缝?以及怎么防止出现裂缝?答:梁柱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别浇捣的施工根据高层建筑多数使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站泵送浇捣的情况,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方法为:如图1所示,不管柱顶留或不留施工缝,均应先用塔吊吊斗或混凝土泵输送柱等级的混凝土就位,分层振捣,在楼面梁板处留出45°斜面。
在混凝土初凝前,随之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
采用这种方法浇捣楼层柱、墙、梁、板混凝土时,应重点控制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不能形成冷缝,故宜在柱顶梁底处留设施工缝,以缩小节点核心区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浇捣时间,避免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形成冷缝。
同时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核心区用小型插入振捣器加强振捣,杜绝漏振死角,对于钢筋确实过分密集的情况,应事先和设计单位联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确保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设计强度。
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先浇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的核心部分,然后于初凝前再浇梁板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不一样,肯定得两次施工,这样就存在接头问题。
施工缝留在梁底可以,但节点区必须要用高强砼浇捣,可以在节点往外30cm梁部位用专用细钢丝网做隔断,施工也是很方便的。
节点砼应按照C40柱砼进行浇筑.并按梁高的1/2留置,呈45度角与梁、板C25砼结合。
当梁柱砼标号不一样时,梁柱接头处理方法有两种:1、在梁钢筋绑扎完成沉梁后,用收口网在梁头附近封闭,位置图纸应标注,用柱砼标号的砼浇梁注节点,后用梁砼标号砼浇梁板。
2、在浇柱前,在梁柱节点增加插筋,数量规格图纸应标注,用梁砼标号砼浇梁板。
第二种方法施工方便。
不过要是相差一个等级都不会进行处理,相差两个等级以上就要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在浇筑柱时在接头位置加插此钢筋,二是就是在在二分之一梁高位置加钢丝网做成斜口,并进行混凝土浇筑,但是现在大部分施工不会进行处理,这方面可能都没怎么注意了。
书上有句话叫“强柱弱梁”,说的原理基本上就是梁、柱节点砼标号不一致的时候标号取高标号,一般做法在相差一个标号时也就是浇到梁底,相差两个标号时就在梁部位拦钢丝网控制和消除梁柱节点处裂缝的具体措施:.产生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处裂缝的原因(1)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差较大,(相差两个等级)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水灰比、用水量都不同,柱子体积大,水泥用量多,产生的水化热高,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收缩有差异,所以在其交界附近容易产生裂缝。
梁柱节点标号不一致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梁柱节点的标号不一致可能导致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
因此,制定一份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对于避免潜在的施工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梁柱节点标号不一致情况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一、问题描述在建筑工程中,梁柱节点的标号通常用来表示建筑结构中各个构件的连接关系。
如果梁柱节点的标号不一致,会给混凝土浇筑工作带来困难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不足、裂缝产生等问题。
二、问题影响梁柱节点标号不一致可能带来以下影响:1.结构强度不足:混凝土浇筑时,梁柱节点的标号不一致会导致连接性能不完善,从而影响整体结构的强度。
2.裂缝产生:施工中由于梁柱节点标号不一致而导致的误差,容易引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进而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3.工程延期:需要调整梁柱节点标号不一致的施工方案,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延误,增加工程施工成本。
三、解决方案要有效解决梁柱节点标号不一致的混凝土浇筑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施工方案:1.严格对照设计图纸:深入了解设计图纸中的梁柱节点标号信息,确保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
2.加强沟通协调:在施工前期,与设计、监理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明确梁柱节点标号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混乱。
3.现场复核标号:在混凝土浇筑前,现场进行梁柱节点标号的复核,要确保与设计意图一致,避免出现混淆。
4.调整施工顺序:如果发现梁柱节点标号存在不一致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顺序,合理安排施工流程,防止误差扩大。
四、总结梁柱节点标号不一致可能会给混凝土浇筑工作带来严重问题,因此建立合理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设计图纸的了解、加强沟通协调、现场复核标号以及调整施工顺序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梁柱节点标号不一致的混凝土浇筑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只有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方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提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将对梁柱节点标号不一致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参考,希望能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梁柱不同混凝土强度节点施工方案在建筑工程中,梁和柱是承受结构荷载的重要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对于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在梁柱连接处使用不同混凝土强度节点的施工方案,以确保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1. 混凝土强度的选择梁和柱在结构中的承载作用不同,因此在梁柱连接处可以选择不同的混凝土强度。
一般来说,梁处于拉应力状态,因此梁的混凝土强度可以选择稍高一些,以提高其承载能力;而柱处于压应力状态,柱的混凝土强度可以选择稍低一些,以增加其变形能力。
2. 施工方案2.1 梁的施工针对梁的施工,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模板及支撑系统进行安装,保证梁的几何尺寸和位置准确。
•配筋:按照设计要求,在模板内设置梁的钢筋,并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和数量。
•浇筑混凝土:根据梁的设计要求,采取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2.2 柱的施工针对柱的施工,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模板安装:选择合适的柱模板进行安装,保证柱的几何尺寸和位置准确。
•配筋:按照设计要求,在模板内设置柱的钢筋,并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和数量。
•浇筑混凝土:根据柱的设计要求,采取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3. 两者的连接在梁柱连接处,应采取适当的连接方式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悬挑梁、梁柱节点钢筋连接等方式,确保梁和柱之间的承载力传递和协同工作。
综上所述,梁柱不同混凝土强度节点的施工方案需要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通过科学施工和严格管理,可以保证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寿命。
⼯程⼈必看,梁柱节点处设计强度不同混凝⼟浇筑怎么办?在⾼层建筑中,梁柱交叉点处的节点承受由梁板和墙柱传递来的轴⼼、弯矩、剪⼒的共同作⽤,节点处的受⼒状态较为复杂。
所以根据设计需要,⼀般会分别设计墙、柱和板、梁的混凝⼟强度等级,那么梁柱板墙节点处对应不同标号的混凝⼟应该怎么浇筑才好呢?当设计竖向构件(柱、墙)混凝⼟强度与同楼层⽔平构件(梁、板)混凝⼟强度等级不同时,交界处如果不按照规范要求对竖向构件按⾼强度等级的混凝⼟进⾏浇筑,会导致交界处的柱、墙、混凝⼟强度等级偏低,⼀般会导致混凝⼟实际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GB50666《混凝⼟结构施⼯规范》第8.3.8条规定:当施⼯图设计柱、墙混凝⼟强度⽐该层梁、板混凝⼟强度⾼⼀个等级时,柱、墙在梁、板⾼度范围内的混凝⼟,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同意,可采⽤与梁、板混凝⼟设计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进⾏浇筑。
当设计柱、墙混凝⼟强度⽐梁、板混凝⼟强度⾼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
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应⼩于500mm。
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应按柱(墙)混凝⼟强度等级单独浇筑,且应在柱(墙)混凝⼟初凝前及时浇筑梁板混凝⼟,并加强振捣和养护。
⼀般的⾼层建筑混凝⼟梁、板、楼梯为C30,⽽柱墙的混凝⼟强度⼀般从地下的C60逐级过度到地上的C50,顶部的 C40、C30等。
宜先浇筑强度等级⾼的混凝⼟,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
⼀般来说,墙、柱的混凝⼟强度等级可能会⾼于梁、板,所以⼀般情况下是先浇筑墙、柱后浇筑梁、板。
当然这也符合正常的逻辑施⼯顺序。
另外还要注意⼀点的是,墙板梁柱⼀起浇筑的话,在墙、柱浇筑后应适当停歇⼀段时间再接着浇筑梁、板。
等停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的初凝时间,⼀般为1⼩时左右。
为什么浇筑到墙板梁柱交界处时需要停歇呢?这是为了让下部墙柱已浇筑的混凝⼟充分沉降完毕,不致于导致将来墙、板(梁、柱)交界处产⽣裂缝。
混凝⼟作为施⼯中最后⼀道⼯序其施⼯质量⾄关重要,⼀定要在前⾯钢筋、预埋件、⽔电暗埋敷设等各前置⼯序都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进⾏隐蔽浇筑。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运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板、柱节点比较复杂,竖向荷载常大于水平荷载,要求竖向结构(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不相同,如何施工,大致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梁、柱节点外的混凝土强度如果取用梁的混凝土强度,虽然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无需分别浇注,没有施工缝,无薄弱环节,容易控制,但是会引起竖向荷载的承载力不足,以及地震作用时节点的抗剪力不足,所以采用以上方法时,应事前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后方可实施。
如果采用此方法还要对竖向荷载的承载力的抗剪能力进行补充,这样会增加工程费用和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不太容易被建设单位接受和采用。
(2)在节点处柱与梁的混凝土采取分别浇注法,这样不但给施工带来困难,而且容易产生裂缝。
混凝土强度等级较多,这给拌制、运输和浇筑带来很多不便,为此要研究制定特殊的施工方案和计划。
1 混凝土由实验做出配比,搅拌站做试配后进行搅拌。
2 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采用专用罐车、挂牌编号、标识清楚、注明混凝土的等级,送到现场后由专人指挥,将拌合物卸入指定的混凝土泵车内,由泵输送到相应的节点部位,在拌合物运输过程中由专人跟罐车,以防搞错。
3 节点处的砼实行先高后低的原则,即先浇高等级砼,后浇低等级砼,在高低等级砼的交界处,设置金属丝网,再用插肋支撑,以便操作者控制浇注范围。
4 合理的布置泵车和泵管,即泵车的数量及位置,泵管的长度及走向,均根据砼的等级,浇注顺序、凝结时间等因素,经计算确定,避免随意性。
5 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使得每个管理者和操作者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哪些技术和质量的要求,做到人人清楚,个个明白。
6 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和交班人进行手把手的交接,把上一班的注意事项向下一班交代清楚,防止疏忽大意,影响质量。
浇注砼时分黑、白两个班次交换施工,每班次必须有主要领导跟班,现场办公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7 加强通讯联系,在浇注砼过程中,前方和后方、楼上和楼下用对讲机联络,做到及时准确。
梁柱节点不同等级混凝土浇筑施工设计方案梁柱节点是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设计方案中,梁柱节点的设计非常重要,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下面将从不同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不同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设计。
在设计梁柱节点时,首先需要根据结构的整体设计要求确定节点的类型,常见的节点类型有钢筋连接节点、钢板联接节点和焊接节点等。
根据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承载能力要求,设计梁柱节点的尺寸和连接方式,确保节点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满足结构的使用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节点的抗震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节点的抗震承载能力。
其次,不同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节点模板的搭建,根据设计要求搭建好节点的模板,确保模板的尺寸和定位准确无误。
然后进行节点钢筋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按照预定位置和间距安装好,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绑扎。
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板内,并进行充实和振捣,确保混凝土在节点内的填充和密实。
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对节点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强度的发展。
最后,不同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的注意事项。
在梁柱节点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施工材料的选择和控制,包括混凝土、钢筋和模板等。
施工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材料的质量控制和进场检验非常重要。
其次是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工艺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特别是在节点钢筋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施工工艺引发的质量问题。
另外,还需要注意节点养护的重要性,节点混凝土的养护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防止龟裂。
总之,不同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设计施工是整个结构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密切配合,确保节点设计合理、施工规范,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柱节点的
混凝土浇筑方案
一、工程概况
来宾市福利院老人养老护楼工程,为框架结构,共七层,一到三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四到七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二、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的关键部位,从力学上讲,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它既承受柱子传来的压力,又要承担梁端和柱端的弯矩,当地震荷载反复作用时,核心区混凝土处于剪压复合应力状态,往往造成核心区出现交叉形式裂缝及柱端混凝土压酥、剥落、钢筋压屈外鼓。
特别是角柱、边柱,由于扭转和偏心等影响,受力更为复杂,比内柱更易引起震害。
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的破坏绝大部分是由梁柱节点核心区强度不足和延性不够所致。
从施工方面讲,由于节点构造复杂,钢筋绑扎密集,特别是中间柱子钢筋纵横交错,给施工造成许多麻烦,稍有疏忽质量就难以保证。
造成梁柱节点施工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对节点受力机理不了解,对梁柱节点操作程序不清楚,工人缺乏统一安排。
常见的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
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由于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在钢筋混
凝土框架结构中,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柱顶若要留水平施工缝则应留于梁底。
若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同时浇捣,则柱顶不留施工缝。
(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别浇捣的施工。
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方法为:不论柱顶是否留施工缝,都应先用混凝土泵输送柱等级的混凝土就位,分层振捣,在楼面梁板处留出45度斜面。
在混凝土初凝前,使用混凝土泵,尽快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重点控制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不能形成冷缝,故应在柱顶梁底处留设施工缝,避免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之间形成冷缝。
同时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核心区用小型插入振捣器加强振捣,坚决杜绝漏振死角,避免形成蜂窝麻面,以确保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设计强度。
(三)梁柱节点随同楼面统一浇捣。
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采用分别浇捣的施工方法,给施工带来不便,且容易形成邻接面的冷缝,故当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二级时(10N/mm2 ),可考虑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随同梁板一起浇捣。
三、梁柱节点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保证节点的质量,施工过程至关重要。
为切实加强对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差较大,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水灰比、用水量都不同,柱子体积大,水泥用量多,产生的水化热高,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收缩有差异,在其交界附近容易产生
裂缝。
柱子断面大,刚度大,梁的截面相对较小,受柱子的强大约束,梁混凝土的收缩受限制,也容易产生裂缝。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中,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多,水灰比、含砂率、坍落度偏大,也会导致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附近产生裂缝。
现浇梁板的梁在板下,上面保养的水被板充分吸收,而梁得不到充足的养护水分,造成梁的内外不均匀收缩,也容易导致梁的两侧面产生裂缝。
四、梁柱节点处裂缝预防措施
施工前要求混凝土搅拌厂调整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强度等级及可泵性的条件下,对柱子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减少含砂率、增加石子含量、减少坍落度、减少用水量,并对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用量也需作相应的调整。
施工时,混凝土实行“先高后低”的浇捣原则,即先浇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严格控制在先浇柱混凝土初凝前继续浇捣梁板的混凝土,事先作好技术交底和准备工作。
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时,在梁柱节点附近离开柱边≥500㎜,且≥1/2梁高处,沿45°斜面从梁顶面到梁底面用5㎜网眼的密目铁丝网分隔(做为高低等级砼的分界),应先用塔吊吊斗或混凝土泵输送柱等级的混凝土就位,分层振捣,在楼面梁板处留出45°斜面。
在混凝土初凝前,随之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
应重点控制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不能形成冷缝。
同时对梁柱节点钢筋密
集的核心区用小型插入振捣器加强振捣,杜绝漏振死角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中,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多,水灰比、含砂率、坍落度偏大,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捣一次,增强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节点核心区柱子部位混凝土采用塔吊输送,以期降低坍落度。
在现场,对每车混凝土都应进行坍落度检测。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梁,除了板面浇水外,还应在板下梁侧浇水,在满堂承重脚手架未拆除之前,可以用高压水枪对梁进行浇水养护,并推迟梁侧模的拆模。
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精心施工,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梁柱节点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处完全可以得到保证,达到质量验收合格。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不容忽视,应该提高对抗震节点重要性的认识,严格管理,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能达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不留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