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4.00 KB
- 文档页数:76
2月21日(星期一)第2周第2节总第1课时
2月22日(星期二)第2周第1节总第2 课时
2月23日(星期三)第2周第1节总第3 课时
2月25日(星期五)第2周第1节总第4 课时
2月28日(星期一)第3周第5节总第5 课时
时
3月3日(星期四)第3周第6节总第10 课时
3月4日(星期五)第3周第1节总第11 课时
3月4日(星期五)第3周第4节总第12 课时
3月7 日 (星期 一)第4周第 2 节
总第 13 课时
3月8日(星期二)第4周第1节总第14 课时
3月9日(星期三)第4周第1节总第15 课时
3月10日(星期四)第4周第2节总第16 课时
3月10日(星期四)第4周第6节总第17 课时
3月11日(星期五)第4周第1节总第18 课时
3月14日(星期一)第5周第12节总第19 课时
3月15日(星期二)第5周第1 节总第20 课时
3 月17日(星期四)第5周第2节总第2
4 课时
3月17日(星期四)第5周第6节总第25 课时。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大全3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大全3篇你就不会再苦恼;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就能找到幸福;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你会发觉人性中最美妙的东西。
努力像英子一样,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以下是我整理的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和共享。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发觉新的识字发觉方法,培育同学的识字爱好,激发同学主动思维、大胆想象的力量。
2、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舞孩子的创造创新。
4、培育同学借图画看懂故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5、能依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口语交际,培育孩子的口头表达力量。
【教具预备】识字卡片;自己设计的桥(图或实物),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发觉新的识字方法,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激发同学的识字爱好。
2、进行朗读训练。
教具预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我的发觉1、自己大声地朗读韵文,说说自己发觉了什么?2、引导同学归纳小结。
如:“千”和“口”合起来是“舌”;“舌”和“甘”合起来是“甜”;“土”和“里”合起来是“埋”;3、同学拿出事先预备好的汉字的部件在桌上摆一摆。
4、沟通所摆生字:舌、甜、埋、棉、闪、闯、闷、拿、掰、跌。
5、用自己宠爱的方法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日积月累1、我会填。
⑴ (出示字卡)同学认读并说说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义)。
⑴ 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的()里。
⑴ 集体订正。
⑴ 扩展练习。
坐座圆园声生()位公()学()请()()形()病2、我会读。
⑴ 自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写了什么?⑴ 小组合作学习,将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⑴ 指名读,并说说这台机器有什么用处。
⑴ 说说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篇2)教学要求:1.学会5个生字,熟悉8个字。
2.同学收集资料的力量。
依据每个人课下搜集资料,制造机会充分练说。
1、有趣的汉字 (2)2、合在一起成新字 (4)3、添“口”歌 (6)语文百花园一 (9)语文百花园一:看图说话写话 (10)1、山青青 (12)2、小树谣 (14)3、古诗两首 (16)4、春雨的色彩 (19)5、世界多美呀 (20)语文百花园二:看图说话写话 (22)6、阳台上的小鸟 (24)7、大熊猫 (27)8、演一棵大树 (28)9、寄给青蛙的信 (30)10谁住顶楼 (33)语文百花园三 (35)11、这个办法好 (37)12、小英雄王二小 (39)13、夜色 (43)14、毽子变乖了 (44)语文百花园四:说话写话 (46)1、小粗心区分“己”和“已” (47)2、猫和老鼠 (48)3、对对歌 (51)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 (53)15月亮和云彩 (55)16、燕子妈妈笑了 (57)17、小蝌蚪找妈妈 (60)18、鸭子和白兔请客 (64)19、小猪画画 (66)语文百花园六 (67)20、小熊和小鹿 (68)21、只听半句 (71)22、蝴蝶花 (74)23、快乐的小青蛙 (76)24、咕咚 (77)《语文百花园七》教学设计 (79)2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81)古朗月行教学设计 (83)26、《炎帝的传说》教学设计 (85)27、《尧帝凿井》教学设计 (87)28、《丑小鸭(一)》教学设计 (88)29、《丑小鸭(二)》教学设计 (89)《语文百花园八》教学设计 (91)第一单元1、有趣的汉字教学目标: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
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017年语文S版一下教案(5—7单元)五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上一单元以后,积累了更多新的字词、学到了新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了更多汉字的规律,听课、作业情况有所进步,学习的好习惯逐步养成。
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识字单元。
这一单元的课文以韵文或儿歌为主,短小精悍,趣味性强,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识字五《百家姓》(节选)将姓氏组合起来,四字一句,句子没有实际意义,偶数句押韵,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适合朗读,便于记忆;识字6《猫和老鼠》利用韵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猫和老鼠之间发生的故事,学习这一课,是为了让学生感悟形声字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形声字;识字7学习韵文《正反歌》,意在引导学生认识意思相反的字词;识字8《它们长得有些像》用韵文的形式介绍了区分形近字的方法,意在引导学生区分易混字。
《百家姓》和《正反歌》侧重从汉字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形声字、形近字,侧重从“形”的角度识辨汉字。
意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他们感悟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发现汉字的结构规律,学习识字方法,发展独立识字的能力。
本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54个字,会写28个字,学习8个偏旁。
2、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通过组词、造句等方法巩固识字成果。
3、了解韵语识字、归类识字等识字方法,学习通过区分形近字和找反义词的方法识字。
4、学习《百家姓》《声律启蒙》等有关内容,体会汉字音韵和谐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5、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交流、总结识字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本单元教学重点:1、会认54个字,会写28个字,学习8个偏旁。
2、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通过组词、造句等方法巩固识字成果。
本单元教学难点:1、了解韵语识字、归类识字等识字方法,学习通过区分形近字和找反义词的方法识字。
2、学习《百家姓》《声律启蒙》等有关内容,体会汉字音韵和谐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交流、总结识字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2017 语文S版一(下)前四单元教学设计全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体现了以下特点:1、课文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
2、重视识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识字;3、重视书写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4、听说读写,整体推进,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5、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本学期教学目标:一、识字写字。
1、会认常用汉字421个,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2、了解多种识字方法,能联系课文与生活实际识字。
3、会写常用汉字228个,学习48个偏旁部首的名称、写法,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做到书写规范。
4、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感受汉字构字的基本规律,体会汉字音韵和谐、含义深刻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音序检字法,初步学会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会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逐步学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通顺流畅,并注意句子间和句中的停顿。
2、学习分角色朗读,读出各角色不同的语气。
3、学习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理解课文的大意,关心自然,关注文中人物,并对文中感兴趣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能背诵指定的3篇课文和百花园“读读背背”栏目中的8篇古诗文。
6、认识问号和感叹号,初步感受并读出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7、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写话。
1、能使用学过的词语说或写一个完整、通顺的句子。
2、能把自己的观察或想法用一两句话写下来,能用几句话介绍自己喜欢的事物。
3、学习在写话正确使用逗号和句号。
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初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愿意听别人讲话,初步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3、具有初步的讲故事的能力。
能根据课文内容讲述故事:能听故事复述大意,根据几幅图说一个连贯的故事。
1、有趣的汉字教学目标:“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
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出示挂图。
(甲骨文的“马”字)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
2.出示教材P1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出示“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
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②学生轮读(2)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②游戏巩固生字第二课时一、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
(四)2.请四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简笔画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一1 有趣的汉字教学目标: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用”7个字。
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宝盖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用”7个字。
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宝盖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二、读文识字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②学生轮读(2)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②游戏巩固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
(四)2.请四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像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石桥小学鲜小林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本期共有42名学生。
寒假过后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散漫,他们依旧是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仍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
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学习仍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还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因此还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8个教学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为专门的识字教学单元,其他6个单元为阅读课文教学单元。
每一个单元安排3—5课,全册共有阅读课文29篇,识字课文6篇,分主题组成关联单元,大体由浅入深编排。
每一篇课文后有课后思考练习题,一般3-4道题。
包括读读背背、认字写字、词语积累和一些思考性的题。
每一单元前有单元导读,目的是提示内容、引导学习的(包括文字和图画)。
每一单元后设计一个“语文百花园”,包括基础知识练习、阅读积累、看图说话写话、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生字表按课文附在书后,表(一)为会认字,计420个,每课后附有本课的会认字;表(二)为会写字,计240个,每课后在习题中要求学生练写本课的会写字。
三、教材分析(一)关于拼音本册不再安排专门的拼音教学单元,但拼音教学仍然是本册不可偏废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上册基础上继续学习拼音,要求在读、写声母、韵母、音节方面比上学期更加熟练,会认大写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识认汉字,学习阅读。
本册拼音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在识字、阅读、说话等实践活动中进行。
关于汉语拼音的运用,还可以结合学生写话来进行,如可以让学生利用拼音代汉字进行书面表达,但要注意鼓励学生逐渐把拼音转变为汉字。
学习汉语拼音不是最终目的,所以要强调汉语拼音的工具作用,特别是它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关于识字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本册识字分两种形式安排,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安排专门的识字单元。
识字一1、有趣的汉字教学目标: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用”7个字。
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宝盖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二、读文识字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②学生轮读(2)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②游戏巩固生字第二课时一、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
(四)2.请四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简笔画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识字一1、有趣的汉字教学目标: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用”7个字。
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宝盖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二、读文识字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②学生轮读(2)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②游戏巩固生字第二课时一、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
(四)2.请四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像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简笔画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②演示“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师把两个字贴合在一起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
(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二、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毛”字。
(1)图片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
(3)学生练习书写“毛”。
2.指导书写“笔”。
(1)出示实物毛笔。
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图片出示“毛”“竹”。
(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出示“笔”。
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出示“”,和“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4)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
3.指导书写“元、用、字、写、示”。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
(3)学生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有趣的汉字口-鸟----鸣人-木----休教学反思:2、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目标:(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3)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识记本课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利用图片(简笔画),揭示课题1.出示挂图: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都有什么?(和书中的图相符)2.显示独体字:3.提出问题:一棵大树用“木”表示,想想一片树林的“林”可以怎样写呢?一片森林的“森”呢?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1.听儿歌,想原因:为什么“日”、“月”合起来就念“明”?看图片或听录音,在听、看、思考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合体字的组合原因,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2.读儿歌,讲道理:(1)教师教:集体朗读儿歌第一节,再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2)学生学:小组读儿歌第二节,讨论生字的字形。
(3)师生合作:读儿歌、理解字义师:一个太阳和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生:日月明(4)男女生对读:通过竞赛式的对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激趣,巩固生字《碰碰撞》:教师组合独体字,并说:“生字卡片碰碰撞,碰出生字谁来认?”学生答:“碰出生字我来认,日+月就念明。
”4.认读生词,巩固生字游戏:悄悄话教师出示生词卡片。
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方悄悄告诉另一方,对了点点头,错了悄悄告诉他。
词卡:明月、男生、尘土、尖刀、森林、从来、众人、泉水、岩石、鲜花、甜水三、学写生字1.出示:从林2.学写:从林(1)观察教师书写,点部分描红。
(2)端正书写姿势,写“从、林”的字头。
四、齐读儿歌五、布置作业:自选熟读课文与自编儿歌中的一项作业完成。
第二课时一、检查学习情况:游戏复习生字1.找朋友:发独体字的字卡,让学生找朋友。
找到就大声地说:“……合在一起就念……”2.开火车认读合体字生字卡片3.小老师带读生词卡。
二、学写生字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其他生字,描出易错的笔画。
2.讲讲:甘中间的小横靠左不靠右。
尖小字的竖勾变成竖。
明日字旁变小、变窄。
右边的月第一笔为竖撇,从竖中线的偏右的地方起笔,到左下格收笔。
3.教师范写学生描写三、读课文:让我们再熟悉一下学过的字词,并想想你编了什么儿歌。
四、布置作业:复习生词板书设计:合在一起成新字日-月-明田-力-男小-土-尘小-大-尖木-木-林木-林-森人-人-从人-从-众白-水-泉山-石-岩鱼-羊-鲜舌-甘-甜教学反思:3、添“口”歌教学目标: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能正确通顺的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二、组织游戏认读词语1、师:同学们可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按老师提示来做。
图片出示:1)用——和------分别画出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反复拼读。
2)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2、做游戏:我们做一个“采摘”游戏,检查你们认读词语的情况。
规则: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其他同学看老师手中的字卡,老师出示什么字,你们就大声地告诉他们。
这三位同学谁能迅速找出相应的词语卡片,就举起大声地读出来,他找对了,大家就跟他一起读,这次“采摘”成功了。
3.多种方式巩固生字三、指导朗读课外延伸1、师: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了,你们真行。
现在,老师也想听听大家读课文怎么样,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读《添“口”歌》。
师读:“门”字添“口”生齐读:“问”你早。
(1)师生交换读。
(2)男女对读。
(3)一起读课文。
2、师:同学们,生字认准了,课文读熟了,谁来帮小“口”与黑板上的独体字手拉手,叫出新字的名字呢。
师总结:小小口字本领高,千变万化真奇妙。
要想把字记得牢,我们边读边拍《添“口”歌》。
(1)同桌合作边读边拍《添“口”歌》。
师:还有啥字能添“口”,请你们来说说好不好?(2)学生分别上台写出自己想好的字。
(3)学生分别领读自己编好的句子。
师总结:第二课时:一、检查读书识字情况1、分男女两组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
二、总结方法识记生字生字朋友听到我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可高兴了,让我们赶忙找到它们,记一下它们的模样吧。
卡片出示:未——味欠——吹合——哈土——吐下——吓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2、你们仔细看看这些字,发现了什么?总结:这三个字叫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三、指导书写我们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
许多字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许多字写出来就是一副美丽的画。
下面,我们来写美丽的汉字吧!1、师示范写、观察笔画及笔顺。
2、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3、写完后同桌互评。
4、展示把写好的字展示,并请示这位同学讲一讲写好字的经过。
四、小结板书设计:添“口”歌门+口=问未+口=味下+口=吓刀+口=召土+口=吐合+口=哈几+口=叽欠+口=吹教学反思:识字四拍手歌教学目标:1、会认“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12个生字。
2、会认“拍、合、豆、谷、蚕、匹”6个字,学习提手旁,人字头、虫字底和三框儿。
3、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懂内容,复习巩固“合在一起学新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出节奏,并注意韵律。
注意前四个字和后三个字之间的停顿。
2、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巩固识字成果。
3、进行写字指导,教师要板书示范,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笔顺。
如:“匹”字容易写错笔顺,“谷”字不容易写好字头,教师要加强示范。
4、课外阅读建议。
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儿歌《工加力字组成功》《左手和右手》。
教学反思: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夜、落、少、村、扬、烟、童、散、忙、趁、纸”12个生字。
2.会写“少、处、忙、村、知、放、春”7个字。
3.学习“竖心旁”“木字旁”“失字旁”“反文”4个部首。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读准12个会认字。
按正确笔顺书写7个会写字,并注意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
认识并正确书写4个部首。
2.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图、字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二、读课文,读准字音: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节、结合上下文猜字、问同学、问老师等。
)1、检查读音情况:(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夜、落、少、、知、处。
(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春三、再读诗文:检查读音。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读。
3、指名读。
四、识字、理解、感悟、朗读:学生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具体解决问题:(1)理解题意,学习“春”。
理解“晓”。
(2)分别朗读每一个诗句,感受其中的意境:A:春眠不觉晓: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并读出春天的早晨沉睡后舒服的感觉。
引导朗读: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通过图片演示,理解“处处”。
(分别在不同的方位出现小鸟及叫声,使学生如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