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78
- 格式:docx
- 大小:13.86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读懂《古对今》这篇课文,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关键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归纳。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古对今》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够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对比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课件: 教材《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播放器,图片素材。
2.教具: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挂图、课件PPT、生词卡片。
3.其他: 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案、学生复印好课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呈现“古对今”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差异。
•播放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两者的不同之处。
2. 学习课文•讲解课文《古对今》内容,重点介绍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和发音。
•带领学生跟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文化传承之美。
3. 认读生字词•布置学生认读《古对今》中出现的生字词任务,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认读,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正确的发音。
4. 词语拼音与书写•练习《古对今》相关生字词的拼音和写字,巩固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让学生相互检查书写的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学生的书写习惯。
5.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者的不同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总结,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如下问题: 1. 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词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词义的解释和示范。
2. 学生在书写时有些马虎,下次要加强细致性,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
识字6 古对今[设计说明]本课设计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
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
(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ǔ暑l凉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3)猜字游戏。
讠+吾=木+子=禾+日=三、学习第1节对子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6 古对今》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读和默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能够理解并复述《6 古对今》这篇课文。
3.能够初步感受古文与现实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课堂上对古与今的对比解释。
2.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课文中古代与现代的差异。
3.能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好奇心。
2.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实现学生对《6 古对今》这篇课文的理解和复述。
2.帮助学生感受古文与现实的对比,引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的思考和探讨。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2.引导学生进行古代与现代之间的比较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确保备好语文课本,包括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
2.预先准备好课件PPT,展示《6 古对今》这篇课文的文字和图片。
3.准备一些描红练习,帮助学生熟悉生字词的书写。
4.分好小组,准备讨论小组任务。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用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的差异,引发学生思考古与今的话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课件展示《6 古对今》这篇课文,带领学生认读并默写生字词。
2.逐段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逐段理解并复述。
第三步:对比讨论(15分钟)1.分组讨论古代文中描述的生活场景与现实生活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与现代的差异。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展开全班讨论。
第四步:课文欣赏(10分钟)1.引导学生欣赏古文中的音韵美、形象描写等特点。
2.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感受古代文风。
第五步:作业设计(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课文中的古与今对比思考,用一段话描述自己的学习收获。
2.引导学生在家与家长探讨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异同点。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6 古对今》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复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还在讨论中培养了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好奇心。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教案其实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识字 6 古对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圆、严”等12 个生字。
2、会写“古、凉”等7 个字。
(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了解诗意。
四、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五、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2、谈话:同学们,你记不记得我们中国过春节时会在门上贴什么吗?对,是贴对子,今天我们学习对对子形式的识字。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1、看图:本课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联系大自然的实际,我们读一读课文吧。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yuán y án h án k ù sh ǔliánɡchén xìzhāo xiá xīyánɡɡǔlǐyǔ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古李语xiānɡ香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
例如学习生字凉:音节:三拼音节,偏旁:两点水,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huo 暖和和hú和了hé和风zhāo 挑水朝cháo 挑战li ánɡ凉水凉li ànɡ凉一凉反义词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暖——凉晨——暮朝——夕粗——细(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部编新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部编新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12个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李、语、香7个汉子,会认新部首酉。
3、理解韵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1、师生共做词语对对碰(说反义词)的游戏:师说一词,生说该此的反义词,从一字词语到二字词语,难度逐渐升级(如:大对小,白对黑,长对短;白天对黑夜,快乐对伤心等)。
2、师激趣: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词义相对,可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词语对对碰的课文。
3、师板书课题:古对今。
相机指导古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古指古代,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生朗读第1小节。
① 师出示圆、严寒、酷暑、秋凉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认识酷字左边的酉字旁。
师相机正音:暑是翘舌音,凉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
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 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
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
师小结: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员、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③ 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 师出示词语卡片:早晨、细语、朝霞、夕阳。
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晨是前鼻音,朝是翘舌音。
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认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古对今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差异。
2.帮助学生认识到古代人的生活和现代人的生活的变化。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尝试将古代的情景带入当代生活。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比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差异。
2.探讨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文本《古对今》,让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利用图片展示古代和现代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不同。
2.引导学生谈论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第二步:阅读理解
1.请学生阅读《古对今》这篇文章。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收集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对比资料。
第三步:讨论交流
1.分组讨论学生所总结的古代与现代的差异。
2.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并在全班面前陈述所讨论的内容。
第四步:展示思考
1.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2.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和现代的生活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逐渐意识到古代文化对当代的影响。
反思古代智慧并使之融入现代生活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六、布置作业
假如你生活在古代,你会怎样度过一天?请以你的想法写一篇小短文。
以上为本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本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思考与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探究精神。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优质
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
杨”等十二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3)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
名读。
(4)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三)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