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小学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朋友》三课时教案人音版.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3.76 KB
- 文档页数:5
三年级第三课《我们的朋友》课题教材剖析教课目的要点难点教课器具第一课时主备刘舒年级三年1、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精练、音乐形象鲜亮的奥地利儿歌。
歌曲以轻盈开朗的节奏和倾慕流利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玩耍玩耍的情形,充满童趣。
2、歌曲为 4/4 拍、宫调式,采纳由三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体构造。
第一乐句曲调在“ 1 3 5 ”长进行,光亮的音调马上把人们带进了漂亮的山林之中,“5 3 ”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喊声并响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加传神,富存心境。
第三乐句完好重复了第二乐句,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欢喜玩耍玩耍的情形描述得绘声绘色,给歌曲增加了几分幽默与幽默。
最后在杜鹃的欢喊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觉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1.能用高兴、开朗的情绪和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调皮的杜鹃》。
2.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认识sol 、 mi 两个音的音高1.学惯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跳音记号的正确性。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曲、头饰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1.讲话:孩子们,淅沥淅沥的春雨送走了冬季,暖和的阳光陪伴着春季到达了我们中间,瞧!你们都褪去了厚厚的冬衣,穿上了轻盈的春装。
在野外,在草地,在丛林,各处春意盎然,孩子们,让我们跟着优美的音乐,去感觉一下春季的气味吧!律《春季在哪里》2.呼吸:(舒的行呼吸。
)瞧呀!春季的花园花绽放,我一同面浅笑,深深地吸气口气,把花的香味吸到小肚子里,把小肚子填得鼓鼓的。
3.孩子美好的歌声引来了一只可的小,它的叫可好听了,老来唱,你猜猜是什么小物唱:咕咕|咕咕||学生回答同学跟老一同唱:0 gu gu gu| gu- 0 0 ||,今日我就来学一首和杜相关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 皮的杜”。
二、新教课1 、完好倾听歌曲,初步感知全曲。
大家完好的听一遍首歌,听想,什么只小杜特别皮(学生回答)2、复听歌曲,数一数皮的杜叫了几声它的喊声是怎的(皮的杜一共叫了7 声,最后两声是叫的)(它的喊声很小,很柔),同学想不想用柔的歌声唱唱杜的喊声大家打开第八,唱歌姿准⋯⋯3、理解歌, , 多么皮的小杜,它都到哪里大家在歌中找答案。
三年级下册《我们的朋友》三课时教案(人音版)课时:3课时教材分析:《我们的朋友》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描绘了大自然中的动物朋友,旨在让学生感受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欢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体验歌曲的童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1. 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们的朋友》。
2. 学会歌曲中的动物叫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了解歌曲描绘的自然景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我们的朋友》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歌曲中的动物叫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1. 歌曲中动物叫声的模仿。
2. 歌曲旋律的演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动物叫声,引发学生对动物朋友的兴趣。
二、新歌教学(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我们的朋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动物叫声。
3. 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三、练习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叫声进行模仿。
2. 教师挑选学生展示,评价学生的表现。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歌曲《我们的朋友》的掌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我们的朋友》,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如休止符、附点音符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音符。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创作以动物为主题的歌曲。
2. 教师挑选小组进行展示,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歌曲《我们的朋友》的熟练演唱。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我们的朋友》,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三年级第三课《我们的朋友》
三年级第三课《美妙童音》
三年级第三课《我们的朋友》
三、拓展延伸
1、出示诗歌
师:刚才从同学们的舞姿中,老师看到了好多婀娜多姿的柳树姑娘和玉树临风的柳树先生。
其实不仅我们喜欢柳树,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柳树,他们写下了好多诗歌来赞美柳树,你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来其中一首——《咏柳》
2、配乐朗诵
3、上台贴柳叶
师:通过我们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柳树已经长出了好多新叶,想不想让她长更多的叶子呢?让我们迈着优美的脚步,一起给柳树长上更多的叶子吧!(师带领一对学生上台亮相后在转身在黑板上帖上柳叶)
四、总结评价
师:课后请小朋友找找,还有那些古诗中也有柳树姑娘的身影!当然,还要好好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快乐之旅到此结束!(在音乐声用自己觉得最美的动作离开教室。
)
板书设计:
旋律线条4行
教学反思:。
音乐教案我们的朋友教案标题:音乐教案-我们的朋友教案概述:本音乐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对友谊的理解和欣赏,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
通过合作演奏和创作音乐,学生将体验到友谊的力量,并学会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欣赏。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包括节奏感、音高感和合作演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素材。
2. 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键盘乐器等)。
3. 白板、彩色笔和擦除布。
4. 学生需要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的朋友”。
让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并分享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经历。
活动一:音乐探索1. 播放一段友谊相关的音乐,如《朋友》等。
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中传递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表达友谊的方式,如节奏、旋律、音色等。
3. 通过问答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音乐中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活动二:合作演奏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
2. 教授简单的节奏模式,让学生用乐器合作演奏出来。
3. 引导学生互相倾听,调整演奏的节奏和音量,以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
活动三:创作音乐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表达对友谊的感受。
2.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乐器和音符,组织他们合作演奏出自己的作品。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自由发挥创作。
总结: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作品,并分享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以及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以音乐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或写一篇短文,表达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
2.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合作演奏和创作音乐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技能和合作能力。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第三课我们的朋友1、《空山鸟语》教学目标:通过品词析句,深入体味作者在状物写景中蕴含的微妙情思。
教学难点:体味文中诗化的语言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往往会触动我们的心弦,那末是什么样的声音触动了台湾大作家郭枫的心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章《空山鸟语》,品味优美的文字,浏览空山、聆听鸟语、感受真情!(出示课题)二、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鸟语,悟真情(音乐:林中鸟叫和轻柔的钢琴曲。
)1----4段,5段,6段,7段,8—10段三、品读文章,深入体味作者情思。
1、“空”——什么是空山呢?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将它换成大山、深山行不行?——强调了山的幽深,寂静(第二段)。
追问:为什么有“鸟语”的还是“空山”呢?有一句诗特殊能表现这种感觉,是哪一句呢?王籍《入若邪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婉转的鸟鸣更能体现山的幽深。
2、“语”——为什么要说鸟语,而不说鸟鸣、鸟啼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语言,表现了一种交流的作用,是要人懂的,而不只是鸣叫。
作者觉得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由此可见作者是很爱慕鸟儿的声音的。
在文中有一句话特殊能够表现作者对鸟儿鸣声的爱慕明确: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
------衬托作者对鸟鸣的爱慕。
4、迅速浏览 3---5 段品析感悟:明确:反复,强调,引起读者注意。
强调人能和大自然心灵相通。
明确: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是指大自然中的事物,并非所有的人。
人不一定能听懂,指的是有的人能听懂,有的人不能听懂。
将自己的心灵紧贴山的心灵的人能听懂,创造出自己的桎梏,将自己套牢的人不能听懂。
四、重点品味三幅鸟鸣图,深入体味作者情思。
文中对红喙小鸟、山雀、鹧鸪的描绘宛如三幅优美的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思?生选取 5—7 段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有感情的朗读,体味文章状物中所蕴含的微妙情思。
课题:我们的朋友
主备教师:张越
课题:我们的朋友
主备教师:张越
新授一、欣赏《空山鸟语》
1.引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
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2.先整体听一遍曲子,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A、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
B、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
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二胡,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5.介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
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为著名文学
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
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
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天华生活的时
代,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叫花子胡琴要
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
就在那样的
环境里,刘天华抱定“改进国乐”的坚定信念,在崎岖坎坷
课题:我们的朋友
主备教师:张越
- 11 -。
三年级下册《我们的朋友》三课时教案(人音版)一、第一课时:认识音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音符,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兴趣。
教学内容:1. 讲解音符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示例,让学生区分各种音符的时长。
3. 练习:学生跟随老师弹奏的旋律,用手指敲击桌面,模拟演奏音符。
二、第二课时:学习节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包括强弱拍、半拍和附点音符。
2. 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
教学内容:1. 讲解节奏符号的定义和用法。
2. 通过示例,让学生感受各种节奏的特点。
3. 练习:学生跟随老师弹奏的旋律,用手指敲击桌面,模拟演奏节奏。
三、第三课时:学习简单的旋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读简单的乐谱,理解音符和节奏在乐谱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教学内容:1. 讲解乐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音符、节奏等。
2. 通过示例,让学生识读简单的乐谱。
3. 练习:学生跟随老师弹奏的旋律,用手指敲击桌面,模拟演奏乐谱。
四、第四课时:创作简单的旋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音符和节奏,创作简单的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旋律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简单的旋律。
3. 分享:每组向全班展示创作的旋律,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五、第五课时:总结与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2. 检查学生对音符、节奏和旋律的掌握情况。
教学内容:1. 老师带领学生复习音符、节奏和旋律的知识。
2. 进行课堂练习,包括识读乐谱、演奏旋律等。
3.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六、第六课时:学习简单的乐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几种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鼓等。
2. 培养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各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三年级下册《我们的朋友》三课时教案人音版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嘀哩嘀哩》2.认识十六分音符,学用少儿打击乐器,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练唱歌曲《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并教育同学们热爱大自然。
2.通过认识十六分音符,学用少儿打击乐器,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
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歌曲的第五、六句(第二乐段的一、二句)。
四、教学过程.发声练习:练习一段发声练习曲555|3|1353|1-||导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到了,花儿开放,鸟儿歌唱,谁能模仿小黄鹂的鸣叫声?指导学生用滴哩演唱发声练习曲的旋律,导入新课课题—“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2.听歌曲的示范演唱。
3.学习十六分音符A.你听出歌曲中,黄鹂是怎样叫的吗?谁能模仿一下?B.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并尝试拍一拍。
c.出示歌曲节奏,进行进行节奏练习。
XXXXX|XXX-|XXXXX-||4.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分段进行曲调的学唱。
5.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完整地演唱歌曲。
6.让学生为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节奏为歌曲B段伴奏。
7.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8.根据歌曲内容,编创歌表演动作。
9.小结。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认识八分休止符。
二、教学目标.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认识掌握八分休止符,并在编创,表演中学会正确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春天举行音乐会》,演唱中能做到有强弱变化。
2.八分休止符的准确运用。
四、教学进程.描述春天美景,感受春天气息。
请同学们描述春天的景象,分享走进春天的快乐。
2.探索春天的音响。
设问:你听到春天的大自然有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比如春雨的象声词(嘀嗒,哗啦),春雷的象声词(轰隆),春风的象声词(沙沙)等等3.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我们的朋友》教案分析为了更好的进行音乐教育,教师需要准备周全的教案。
本文将对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我们的朋友》进行分析,提供一个合适的教案设计。
1. 教学背景1.1 班级情况我们的教学班级为三年级小学生,学生年龄在8-9岁之间。
这个班级里面有35名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教学。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演唱歌曲《我们的朋友》•了解和欣赏不同音乐题材的作品、能理解音乐与生活相互关联•能够用音乐语言、表演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音乐表达能力•掌握基本的民族器乐知识和基本的合奏演奏技巧2. 教学设计2.1 学情分析在教学前先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了解学生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上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2.2 教学内容和方法2.2.1 教学内容•歌曲《我们的朋友》的演唱•民族器乐的演奏•合奏演奏2.2.2 教学方法•用理解易于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教学内容;•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定的活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运用多媒体和电脑,对音乐、民族器乐进行介绍和展示。
2.3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如下: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 分钟安排课堂座位-10 分钟歌曲《我们的朋友》的演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20 分钟民族器乐的演奏分组观看教育片,介绍和展示一些民族器乐15 分钟合奏演奏小组合作,根据能力和乐感进行合奏5 分钟本节课教学目标与达成情况2.4 课堂教具•演唱发声磁带、电话机等;•多媒体播放器;•一些真实的民族器乐;3. 教学反思教学策略非常重要,需要身体力行地落实教育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做好教师引导工作。
4.针对教育班级的不同,我们需要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流程进行不同的调整。
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答案,教师能够更好地根据教学实际问题细化教学统计方案。
最新整理小学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朋友》三
课时教案人音版
三年级下册《我们的朋友》三课时教案人音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2.认识十六分音符,学用少儿打击乐器,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练唱歌曲《嘀哩嘀哩》,表达
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并教育同学们热爱大自然。
2.通过认识十六分音符,学用少儿打击乐器,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
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歌曲的第五、六句(第二乐段的一、二句)。
四、教学过程
1.发声练习:练习一段发声练习曲
555|333|1353|1-||
导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到了,花儿开放,鸟儿歌唱,谁能模仿小黄
鹂的鸣叫声?指导学生用滴哩演唱发声练习曲的旋律,导入新课课题—“学
唱歌曲《嘀哩嘀哩》”。
2.听歌曲的示范演唱。
3.学习十六分音符
A.你听出歌曲中,黄鹂是怎样叫的吗?谁能模仿一下?
B.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并尝试拍一拍。
C.出示歌曲节奏,进行进行节奏练习。
XXXXX|XXX-|XXXXX|X-||
4.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分段进行曲调的学唱。
5.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完整地演唱歌曲。
6.让学生为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节奏为歌曲B段伴奏。
7.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
8.根据歌曲内容,编创歌表演动作。
9.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认识八分休止符。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认识掌握八分休止符,并在编创,表演中学会正确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春天举行音乐会》,演唱中能做到有强弱变化。
2.八分休止符的准确运用。
四、教学进程
1.描述春天美景,感受春天气息。
请同学们描述春天的景象,分享走进春天的快乐。
2.探索春天的音响。
设问:你听到春天的大自然有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比如春雨的象声词(嘀嗒,哗啦),春雷的象声词(轰隆),春风的象声词(沙沙)等等
3.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4.学习八分休止符
A.用歌词的象声词读有八分休止音符的节奏
B.介绍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和使用意义。
5.跟琴伴奏学唱《春天举行音乐会》。
6.歌曲的艺术处理:
指导学生用拟人化口气唱出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春笋的不同特点。
演唱要控制好
八分音符,做到声断气不断。
7.选择少儿打击乐,沙球,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等为歌曲演唱伴奏。
8.小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杨柳青》。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第一乐章—“春”。
二、教学目标。